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精美散文

西湖:一阵醉清风骚领十景

发布时间:2022-06-19 22:53:02

  记得初踏西湖的时候,是去年十月份的时候,已是夏迹无踪,秋意深浓,或许是来的不是时候,虽不见荷花摇曳,但是一番荷塘秋韵也是一处靓景。刚下车的时候,就被这浓郁风情的杭州所吸引,暂不提是陶醉,但也没了魂魄,可想而知那夜我是多麽的激动——太阳初升的那一刻,便是我寻梦的旅途。记忆里,身未置西湖,步未出江城,便就按捺不住寂寞写了篇憧憬西湖的短文,至今不忘的还是那一句:西湖依旧,传说依旧,待我去那断桥,寻回前世的白娘子。

  一番如梦相思,我终来到了西湖。

  我想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对西湖可算是情有独钟,对其赞美的笔墨,用现代语形容就是一番肺腑之言。他的那一首《留别西湖》是深深的表达了他对其的留恋与不舍。“征途形色惨风烟,祖帐离声咽管弦。翠黛不须留无马,皇恩只许住三年。绿藤阴下铺歌席,红藕花中泊妓船。处处回头尽堪恋,最难别处是湖边。”如此深情且深切,如此见来,我们可算是同道中人。而在这,不得不再提另一个人物,就是苏轼。当年他任杭州知州的时候,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成今天的苏堤,自南起南屏山麓,北至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烟柳如伊,长堤卧湖,连接南北二山,若是置身西湖中心,遥望周边,又岂是是一道妩媚的风景线这么简单,若不说是其是一幅绝色古今的画卷的话,那么也是愧对了苏轼,而后人也不会为了纪念他而将其命为苏堤。

  我这是十月份入至,秋高气爽,苏堤依旧是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湖上一层薄雾散布,将沿湖苏堤遮掩的朦朦胧胧,宛如是一位待嫁的少女,羞涩而不羞怯。听当地人说,每当寒冬一过,这苏堤就是名符其实的绝色如卷,不必他一番解说,我也能勾勒出这醉人的春景:杨柳风中摇曳,叶枝垂湖羞于,湖波如镜,映照岸上伊人清影,无暇浪漫与诗赋。而醉过诗人的是,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一阵清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莫过于神魂颠倒,勾魂销魄。

  围绕苏堤,我算是踏足了踪迹,长堤延伸,似乎没个尽头,若不是有六桥起伏,时而悠闲漫步,时而观瞻多变,疲倦的步伐也是得到了不少的缓解,于是我继续寻梦。如痴般的醉游在苏堤,六桥,这四周的湖山可谓是尽显了自己的风骚。走苏堤,湖面朦胧如烟,柳丝飘忽,驻足遥望,那雷锋夕照如隐若现。蓦地,湖上道道喷泉如风情的歌舞,热情奔放,顿时湖边的游人兴奋叫唤,不知能否唤醒那千年的白娘子?自然这是梦话,却也是我踪迹西湖的原因。

  过六桥,自南向北依次名为:映波,锁澜,望山,压堤,东浦和跨虹。而桥头所见,各领风骚,百年依旧。映波桥与花港花园相邻,花柳并和,垂杨带细,烟波袅袅,若此时身着一素青衣,油伞梅边,绝对是穿越古今的仙子。而锁澜桥可近看小瀛洲,远望保叔塔,虚虚实实,近现远忽,如梦一缕青烟,尽管是在十月份,她的春色依旧不减。驻望山桥西望,工家山岚翠可挹,双峰插云巍然入目,遥望而去,必定是失魂一番,分不清是真是假,犹如置身画中。如果说前面的几座桥是为西湖苏堤铺景,那么压堤桥则就是苏堤南北的黄金分割位,旧时曾是湖船东来西去的通口,而“苏堤春晓”的景碑亭就在桥南伫立。不可说其无景,而其景在愚人看来,更是如梦画卷。立压堤四望,东南西北各不同,四幅别样的西湖水墨,更是令你醉哉!浪漫的诗人喜欢寻景找幽,对日出也是一番憧憬,而东浦桥绝对有理由是湖上观日出佳点之一。自然,我是没有福分赏日出东升了,听这里的人说每当雨后,跨虹桥看长空虹桥,双桥立影,湖山沐晖,如如仙境般飘渺。也是一番观日出外的另一道景,而我的心开始变得不安分起来,竟然希望此时来一场漂泊大雨。

  走过苏堤,自然是被这秋时春色被迷恋,但沿途中,还是见到些许的荷花留残。不觉是一阵苍凉,于是决定寻那曲苑风荷的踪迹,妄想可以觅得一处夏雨荷。

  这曲苑风荷是居西湖十景第二位,是夏日观荷的好去处。据传这曲苑原是南宋朝廷开设的酿酒作坊,位于今灵隐寺路洪春桥附近,濒临当时西湖湖岸,而湖岸又养殖了一席荷花,每逢夏日,和风徐徐,荷香与酒香相得益彰,四处飘逸,令人不饮亦醉

  奈何这酒作坊如今已不见踪迹,若想醉一场“不饮人自醉”,看来只能是在自己的勾勒图里了。经过不断的改朝换代,千秋风雨,这曲苑是逐渐衰无,湮毁。如今遗留下来的不过是一处处小小庭院院前湖面的小小荷花一片。虽有遗憾,但今发展,公园内的大小荷花池栽培了上百棵品种的荷花,也算是弥补了往昔的遗憾。而此时在我眼前的,却是一片残荷韵味,虽无夏日迷人,但一片韵味十足,也是填补了我心里些许的凄凉。尽管来的时候不对,但早闻西湖是“人在桥上过,如在荷中行,人在倚花姿,花映人面图,花人两相恋。”莲叶田田,菡萏妖娆,绝美荷花赋由此尽显。如此曲苑,如此风荷,我的一番踪迹在秋色映影下,继续下一个寻踪。

  依旧是秋,依旧西湖,但此处佳境却是甚是时候。平湖秋月位于白堤西端,孤山南麓,濒临外西湖。如此孤芳,其实早在南宋时期并寻不到一处固定景苑,从元明两朝文人墨客的赋咏中,多从泛归舟夜湖,泛舟赏月的角度抒发不难看出,在西湖任何一端,皆可赏阅平湖秋月。

  “月冷寒泉凝不流,掉歌何处泛舟。”

  找不到踪迹,寻不到倩影,觅不到仙山阁楼,如此泛舟寻月,莫非是在西湖秋色时?不禁问了路人,哪只他给我指了个方向,顺势望去,不觉是茫然一片,哪处是平湖秋月?后来有人告诉我在此景的偏西处有一湖天一碧楼,如今辟为西冷书画院。于是,我便去寻了这湖天一碧楼,尽管只是远远遥望,但至少我对平湖秋月的踪迹有了些眉目。如此一来,也不算是枉费。

  西端是平湖,一轮秋月醉吟,而东端是断桥,一道残幽间。

  东西两端可谓是秋月残雪画西湖,虽然不同时,但对西湖却是同美。每至冬天,总是会盼望有一场寒雪,因为在西湖,在断桥,赏一场雪景比看一段故事更来得浪漫。由于断桥地势较高,又背靠宝石山,视野开阔,每逢瑞雪初霁,站在宝石山上向南眺望,西湖是银装素裹,白堤是横亘雪柳霜桃。而看断桥,在银雪世界里,仅露出了斑驳的桥栏,而其他地方则是在皑皑白雪的覆盖下韵藏。仿佛是在等待谁的足迹,开始一段春天的史诗。

  遗憾的我没能挨到冬雪漫天来到这里,但此时站在断桥,也能感受那残雪若离的美哉。“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断桥荒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虽是《题杭州孤山寺》,但其一句“断桥荒藓涩”,可去想象断桥原是一座苔藓斑驳的古老的石桥,在大雪再至时,这古桥却已是雪残未消,似有些许的残山剩水的荒涩悲哀。倒也给断桥残雪这四字铺景留下了伏笔。今,就让我闭眼轮回,作此时为冬雪,何乐而不为?

  我若是只管闭眼轮回,将气候沦为寒冬,似乎对其他季候不公平,倒也会显得我是偏情,实至我是“四季轮回,犹爱西湖”。倘若这冬天是对断桥的一段爱慕,那么春天自然是对杨柳的暮恋。除去苏堤烟柳,再者就是柳浪闻莺。

  听说这柳浪闻莺处曾是帝王享受的御花园,可见未见其景,便闻其名的兴奋了。但今日,它不再只是帝王一人孤赏的园子了,而是我们这些普通老百姓也可涉足留影寻芳的大观园。虽说经过风雨,经过岁月,但依旧是青翠柳色,婉啭莺鸣。在沿湖长达千米的堤岸上和园路上,沿途都栽种了树种的杨柳,如垂柳,狮柳,醉柳等。在园中可见莺馆,而在其不远处又设有巨型网笼“百鸟天堂”,营造烟花三月,醉酒柳湖,莺声谱曲的氛围。其东又是樱花烂漫,其西又是草色绿坪,遥望,同西湖清波相连,则为是另一番美景。在坪北,建康熙御题“柳浪闻莺”景亭碑,坪南种植乔木成林。东南西北相映,别有天地。走进其间,不难发现柳浪闻莺已成了西湖老年公园,其内除天然景色和人工培植外,还有建设了群众游园的娱乐活动场所,一个露天舞台,便成了当地人和外地游客晨间锻炼,假日休闲的好去处,而这里不时也会有花展,灯会民俗风情。已然,是今天老百姓的御花园,也是游乐园。

  既然有御花园,自然也有鱼池。在苏堤南段以西,西里湖和小南湖之间的一个半岛上,有一个花港观鱼公园。其公园历史我不甚了解,也没有去过。仅仅朝闻这花港观鱼公园,是个连康熙都垂涎御题的好地方,“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虽无去过驻赏,但闻此云,想必也是不负盛名。

  终于,当我身至雷锋脚下的时候,我感觉我的梦不远了,当年白娘子不就是在被法海遭了一通佛塔下悟云吗?此前,我正是脚下,眼前瞻仰,一座千年佛塔就在我的眼前,我还在犹豫什么呢?追随着人流,我也登上了佛塔,置雷锋,已是傍晚时分,正映了雷锋夕照。不知是佛还是缘,不觉是一阵浮躁心灵得以平静。登高处,遥望山脚,一片葱郁树林中还夹藏古寺建筑,或许正是夕阳落时之际,一道道余晖相映,真以为是道道普光,错觉了视线。脑海里不禁出现白娘子与许仙难舍难分的桥段,不觉又是一番怜惜。当然这只是传说,一段美好又凄美的传说罢了。

  据传这雷峰塔是为钱俶为庆祝宠妃黄氏得子而建。其历史真相,我了解的并不多,也不是我所能探知的。走到这里,也只是慕名而来。

  当日游西湖,到此雷锋我便驻足返回了。遗憾的是其他几景没能赏阅,双峰插云,南屏晓钟,三潭印月,本打算次日继续寻踪的,奈何天违人愿,我病倒了。在西湖周边,享受了一番病西施的美。只是其他三景没能踏足,心里觉得颇有遗憾,在此也不敢肆意抒情。只能暂时放一边,待下次觅踪西湖,再补回来罢。而此时,还真有种“处处回头尽堪恋,最难别处是湖边”的不舍,罢了,笔墨到此虽截止,但神往西湖的心却是不断涌动。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