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是最有爱的人
前两天看一档电视征婚类节目,有个六十岁左右大叔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每一天吃的饭很个性:一锅粥。即把所有原料都放在一锅里煮成,包括米、豆、菜等等,这还不算个性,关键是还不放任何调料,注意是任何啊,包括盐哦(他的解释是菜里也内含必须量的盐),这还不算个性个性,最关键是人家每一天都吃这样一锅粥。
对于吃我是深有感触的,经常自称为吃货。对于吃货的概念也有不一样的版本,有的定义为吃的多,有的定义为馋,有的定义为爱吃。我明白的吃货是:他们爱吃东西,无论家常便饭还是酒店大餐都吃得津津有味,很享受吃的过程,能感受吃饭带来的幸福感。他们大多时候都喜爱亲自下厨,亲手挑选食材,超市里的调料区是他们的最爱,他们愿意尝试各种原料、各种烹调方法、各种佐料,但并不会较真于缺一不可,只顺着性认真有兴致的做,他们还喜爱餐具,不会把菜品随意倒在一个盘子里,他们去外面吃饭往往也不挑剔,总能吃得开心而满足,并会探究那些菜式的做法,回家后会挥铲一试。
吃是人的最基本需求,从某一角度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吃货理论)。其实也不无道理,马斯洛的求理论不就是把生理需求放在最底层吗,然后才是安全呀、爱呀、尊重呀、社区呀、自我实现呀,且只有底层次需求满足了才有高层的需求。也就是说吃如果没有被很好的满足,是不可能有爱的。[由www.telnote.cn整理]
再做个更深入一点的探究:成年后的很多心理问题可能都和幼年吃没有得到充分满足有关。生理方面的不满足能够导致心理方面的不满足,能够表现为焦虑、包容性不强、兴趣爱好不广泛、对人苛刻、孤僻、脾气暴躁等等。
因此再回过头来看看那个喝粥大叔,他经历过两次失败的婚姻,都是和对方无法融洽的相处,他的择偶条件很苛刻,身高、长相、身份、背景,有一条他个性提出,也是极少有人这样要求的,就是对方务必讲标准普通话,北京话也不行。想想和这样人在一齐你能得到的爱有多少。你受得了每一天那一锅粥么。好听的邮箱名字
还有一大部分人吃饭是这样貌的:早上匆忙路边摊上买点吃的,路上匆忙塞进肚里,中午随便叫个外卖,胡乱放进嘴里,眼睛盯着电脑,手里敲着键盘,脑子里想着那个客户怎样对付。。。。。。这样的人往往是这样貌的:经常抱怨生活无趣、什么事情都觉得乏味、懒得看电影、懒得听音乐、懒得旅行。。。。。。他们对于吃的概念就是完成吃这一程序,对于工作的概念就是完成工作这一程序,对于生活的概念就是完成走到生命终点这一程序。
另外有一大部分人是这样貌吃饭的:这个不能吃,电视里讲了吃了会高血压,那个不能吃,专家讲了,吃了容易高血脂,要吃这个,朋友圈里发了说能够防癌,要吃那个,说能够养肾。。。。。。那些爱吃的也要强忍着不吃,那些不爱吃的也得强忍着吞下。那是吃饭吗?和吃药有啥区别?这些人生活中往往是理性大于感性,性格相对古板、固执,对于乐趣的追求和感知较弱等。
而生活中的吃货们是这样貌的:他们乐观用心,安于平淡的日子,却总能在平淡中找到乐趣;他们兴趣爱好广泛,却不会因此冷落身边的亲人朋友;他们随性自然,不会刻意掩盖自己的喜怒哀乐;他们善良友爱,对生活充满了感恩,是安全的朋友。福楼拜的名言
我们总说,如果爱别人先得爱自己,一个连自己都不爱的人怎样去爱别人?一个没有爱的人拿什么去爱别人?由此可见,吃货是最爱自己的人,因此吃货是最有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