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散文随笔

我爱女排

发布时间:2022-05-31 11:11:43
我爱女排

  从雅典到北京,从北京到伦敦,从伦敦到里约,一走就是十二年。

  黄袍加身,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当义勇军进行曲在马拉卡纳体育馆响起,全体大合唱,最鲜艳的红色,最耀眼的红色,飘荡在体育馆内,十四亿国人的骄傲。

  这一次,郎导没有哭花了眼妆,笑的恬淡,望着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姑娘。[由www.telnote.cn整理]

  这是我心目中里约奥运会中国队拿的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如果要说为什么,我大概也难以描述。只是想分享的是,一个普通球迷的看球故事,在举国欢庆这枚金牌的来之不易的时候,如果你们还有兴致,就静静地把这个故事看完吧。

  2008年奥运会开始看球,那时候小组赛古巴赢了中国,那大概是我看的第一场排球比赛。虽然当今排坛好像看不到古巴队的影子了,但是以前他们是奥运会三连冠,统治排坛十二年。看起来轻描淡写的文字,统治十二年是什么概念?巴西也但是是拿了两个奥运冠军而已。

  2008年,中国女排获得铜牌,陈忠和教练和那支女排退伍谢幕。我只是抓住了她们的尾巴,看了她们最后一个阶段的比赛。之后看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排录像,她们3:2逆转俄罗斯,获得金牌,心里默默感叹,原先我们以前也是冠军。

  父母口中的老女排离我太遥远,唯一耳熟的是郎平,他们会说:郎平,铁榔头!之后慢慢了解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辉煌一时的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世锦赛,奥运会上5次蝉联世界冠军,成为世界上第一支连续五次夺冠的队伍。所以连邻居家的爷爷奶奶都明白,我们中国女排啊,那是真厉害。

  2008年~2012年之间的四年,中国女排由于新老交替的缘故,状态低迷,世界大赛表现平平,成绩不佳。一有比赛的日子,守在电视机前,可我等来的却都是失败的结果,输给日本,输给韩国,输给泰国,更别提美国巴西了,简直像手握屠龙宝刀的书生,无处使力。王宝泉接过陈忠和的教鞭,没能有所作为,再把烂摊子扔给俞觉敏。

  2010年广州亚运会为了捍卫最后在家门口的荣耀,召回老将周苏红,在最后与韩国女排的决赛中艰难获胜。仿佛让人看到了一点点期望,只是球迷的骂声依旧不绝于耳,他们不能相信以前五冠王的中国女排此刻沦落到连在亚洲最后的荣耀都保不住,媒体辛辣的标题报道,球迷的质疑,巨大的压力。很多人失望透顶于是语言恶毒,而我只是看一场输一场偷偷抹眼泪的坚持,从未放下过支持。漫漫黑夜,只有电视机屏幕闪动的光影陪伴着度过一个又一个比赛的夜晚。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女排被日本队挡在半决赛门外。又是对球迷巨大的一次打击,所有的闪光灯对准了教练组,面目狰狞地问:女排精神去哪里了?我们的老女排呢?!教练无力地沉默,悄然离职。在质疑声中走立刻任,又在质疑声中悄然离任,想破脑袋,也没能找到脱离困境的办法,仿佛一尾涸辙之鱼,心酸无奈。

  最后,我们等来了郎平!大刀阔斧,提拔了一群年轻的队员,带来了新鲜的血液。

  2014年女排世锦赛银牌,2015女排世界杯冠军,时隔十一年的世界杯冠军。人们好像看到了期望,仿佛有老女排的影子,欣喜若狂。我们要拿金牌!

  郎平说,这届奥运会我们是冲着奖牌来的。但是国人等不及了,必须要拿金牌,你是郎平,怎样能不拿金牌呢?

  小组赛垫底出线,四分之一决赛遇卫冕冠军东道主巴西。网友评论:“得了吧,我们还是散了吧。”“四年白练了,世界杯冠军就这水平?”还有更刺耳的话,不忍心写下。郎导说:此刻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打一场是一场。不能让他们赢得那么容易,我们是中国女排!

  四分之一决赛逆转巴西,八年,整整八年,中国女排都是巴西女排的手下败将,即使全场嘘声四起,那一抹鲜艳的红色再巴西人民黄绿色服装中依旧显得尤为耀眼。网友戏言,这才叫绿叶配红花!

  半决赛遇荷兰,小组赛首场2:3失利的阴影一扫而光,3:1强势晋级决赛。谁也没有想到的结局,她们就像绝境中开出的花,绽放得越来越美丽。

  决赛遇塞尔维亚。小组赛0:3被零封,酣畅淋漓一场大战,3:1逆转。举国沸腾!我们的老女排回来了!忍住了好久的眼泪最后喷薄而出,热烈滚烫。巾帼不让须眉,等了十二年,等了这块金牌十二年。连我也觉得来得太早了些,我甚至做好在2020年东京看姑娘摘金的准备,只是,一切不可思议。

  时光荏苒,感叹以前日本女排的领军人物的木村纱织已经不再是首发队员;塞尔维亚的核心攻手不再是乔瓦娜布拉克塞维奇,她在场上独自鼓掌时目光里的坚定深深刻在我脑海里,;意大利的皮西尼尼已经不在队伍中…。。。而中国女排也已经全部改头换面,只剩下了小惠,秋月和小丽三个老队员。他们陪伴我度过几乎人生一半的时光,目送他们落幕,迎来年轻血液。所以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排坛,有这群年轻姑娘的一席之地。

  想起李商隐的一句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哈哈,不明白用得对不对。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