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包相会
蓝天,白云,绿草,一派典型的自然风光。一路颠簸的车上,一直放着蒙语的《敖包相会》,高亢、嘹亮,让人的脑海中自然勾勒出草原人民特有的相会场景,定是热情似火又绵远悠长,炽烈的火焰燃着浓情,飘香了整个夜色。
迷迷糊糊的合着双眼,正做着一个混乱的梦,突然一个振奋的声音响起:“快下车吧,到了!”半睡半醒间,走下车,不知是不是刚睡醒的缘故,顿时觉得视野清澈的很,蓝天白云衬托的温柔绿色,阳光照耀下明晃晃的绿色,仿佛都要沸腾一般。转过身,一种肃穆之情油然而生,是的,我必须仰望——敖包——就这样突兀的出现,想一个刚开始的故事突然迎来结尾,即使刚才有过心理准备,还是有些措手不及,只是呆呆的站着,仰望。
这就是人们口中的敖包,这个地方最大最美的敖包。我已经抛弃了一个观光者的身份,想暂时作为一个虔诚的信徒来诉说我心中的神圣之物。
眼前的敖包是用一块块的石头垒起来的。先是一些较为方正的石块垒成一个圆柱形的底座,像父亲的背,稳稳的托着上面,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而上面则是一些碎石垒成的圆锥,据说是被来来往往的人一块块放上去的,天长日久,越来越高。这些石块都不是很大,却有满满的意义。它们之间并没有齿轮般的紧密咬合,看似是被随意堆上去的,经不起风雨的洗礼。然而,事实证明,它们的聚合就像某种坚实的信仰一样,牢不可摧。手指触及石块,果然粗粝,而且的棱角分明,仿佛一张张沧桑的面孔,被风沙雨雪刻下深深的岁月痕迹,却依然倔强。很可能,每一个石块中都有一个故事,或是思念,或是祝福,或是留恋。于是,我感觉自己像被无数目光注视一般,在沉默中道尽了复杂的情感。可是,我的阅历太浅,不能去梳理,不能去收藏,更不能去承载这般厚重。
这里也有鲜艳的东西。在敖包圆锥与圆柱的交界处外围,固定着一圈粗粗的绳子,上面挂满了彩色的布带。据说,用手抚着这些布条绕敖包转三圈,就能获得好运与幸福。我从心底愿意相信这些美好的传说,开始绕着敖包徐徐前行。手指与这些斑斓布带柔柔的摩擦时,我不由想起《酥油》中所说的西藏草原地区的“转经”。也许,每个民族都应该有自己的独特的民族象征,它带有神圣的色彩,可以已任何形式存在,但都是一种信仰愿景的载体,就像原始深林中最年长的大树,已经深深扎根在人得灵魂深处,拥有支撑一切的力量。
就这么走着,十几分钟加起来就如一个世纪那么长,又如几秒钟那么短。我似乎可以感知到自然温厚的手掌携着空灵的草原气息,在光阴的见证下,于最神圣的地方,摸摸我的头顶,荡涤了尘杂,唯于辽阔和纯净。慢慢的回到现实,长舒一口气,好似心中的一切都已经清空,只想放声高歌,用最高最高的嗓音,穿透一切,让整个大地都跟着震颤。
时间总是太匆匆。又是离开的时候了。我在转身前对着敖包拜了三拜,带着一身美好的气息,期待着下次相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