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夏天的日记散文

发布时间:2022-06-13 18:57:40

  ■ 干涸的钢笔

  今天在整理书架时,发现笔筒里闲置着四五支钢笔,都是儿子读小学三年级时买的。现在却被儿子给被淘汰了。

  我拿起这些钢笔,拂去上面的尘埃,像小时候一样习惯性地放半盆水,再一支支拧开笔套进行挤压清洗,清洗完毕再倒过头来用力甩一甩,甩掉笔脑中存留的清水(墨水在钢笔里长时间不用的话会沉淀污垢,污垢多了钢笔就写不出字,所以使用钢笔得经常清洗)。

  我先选一支抽取墨水,在纸上画一画,这回墨迹是有了,但是,纸也被划破了。又选了一支,正准备再抽取墨水,不由想起读书时同学之间借墨水的情形。

  那个时候,同伴们买一瓶墨水都宝贝似的放在家里,每天早上上学的时候把钢笔装满墨水就足够用一天的了,如果哪天忘了就只能跟同学借了。借同学的墨水也只是从别人的笔里面挤出来的。两支笔尖对尖,当一大滴墨水凌空而下,“啪”的一下落在下面的笔端上,下面的笔尖像一个干涸的裂缝即刻将这滴墨一饮而尽,再给一滴,两滴……如果你舍得,直到它不再往下咽为止,最后一滴会圆鼓鼓的堆积在笔尖上,饱满的像一颗透亮的宝石。

  每每想起这一刻,幸福盈满心怀。总觉得那晶莹的墨滴中包含着的是两颗纯洁的心,两者对接的那一刻好似完成了一个神圣的使命,接受者满心欢喜,给予者笑逐颜开。

  我喜欢用钢笔写字,因为钢笔写出的字有棱有角,苍劲有力。那时候只要看到谁写得字龙飞凤舞,我就打心眼里钦佩。可是不知从啥时候起,钢笔却悄悄地从我们生活中隐退了,取而代之的是圆珠笔,中性笔和各色各样的笔,曾经我们喜欢的钢笔都被“束之高阁”了,曾经的一手好字现在也已“出手不凡”了。书架上的两个半瓶墨水和笔筒里的几支钢笔大概有一个世纪都没见面了。

  随着高科技的普及,电脑悄悄地走进了千家万户,人们处理业务,写文章,都是通过键盘搞定。虽然很便捷,但是我却难以割舍那份钢笔情结,内心深处对硬笔书法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和眷恋。每每和儿子提起这些,就会有一种莫名的伤感,感慨一个电脑废了一个人脑,一幅键盘废了一手好字,

  好想重温旧梦,再在洁白的纸上,认认真真地写出一串漂亮的蝇头小楷,温习一下少年时代的“字如其人”、“见字如见面”。

  ■ 逛庙会

  盼望中,庙会的脚步近了。临时演出的戏台搭建起来了,商贩们的车开进来了,摊位也拉出来了,各种各样的商品摆出来了。

  终于等来了六月六。这一天对于我们这里的人来说,是一年当中最热闹的时刻。一大早赶会的人们就象从地里钻出来似的,大街小巷,瞧去一大片一大片的:当家的男人来了,叨着烟、背着手、爽朗地笑着;屋里的女人来了,提着篮、领着孩、叽叽喳喳地闹着;跛腿的张大爷来了,斜着肩、眯着眼、一脚高一脚低、一二一地走着,聋哑的李大娘也来了,仰着头、打着手势、啊啊地和熟人打着招呼。大家簇拥着向寺庙走去,在烟雾缭绕的佛像前虔诚地许下心愿,祈祷来年风调匀顺、五谷丰登,祈祷生活如意、事事顺心。

  对于这些经年累月在乡间劳作的乡下人来说,除了进香还愿,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购买必需的生活用品。于是往常冷冷清清的大街今天却车水马龙、水泄不通。

  你看吧:小吃摊点早早地就做起了生意:炸油条的,在街边支起一口大油锅,刚出锅的油条,又黄又绵软。热气腾腾的蒸馍,煮得稀烂的米粥,乳汁一样的豆腐脑,香味四溢的麻辣汤、羊肉汤,金黄油亮的煎饼,烤得又香又黄的芝麻烧饼等,看一眼都叫人垂涎。还有蹲在街边吃油条喝豆浆的父子或爷孙,个个吃得津津有味。

  最开心的是那些商贩们。大家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大声吆喝着,那吆喝声特别有味,还打着旋儿。大肉摊的老板更是夸张,围着貌似白的围裙,戴着比头小了一半的白帽,伸开肥厚的手掌把白嫩嫩的肉片拍得山响,还不时扯开嗓子吼一段《包青天》。商品多的乐死人,价格也乐死人,昨儿还十块、今儿就八块,撩得你购买欲大开,那神情仿佛自己成了全中国最幸福的人。

  服装摊是最惹眼的。只见摊主们把花花绿绿的衣服抖得乱舞,引得小姑娘摊前驻足,吮着手指,眼巴巴地望着,母亲是最疼孩子的,兜里的“大团结”掷出去,新衣服就穿在了孩子身上,小姑娘便高兴起来,一蹦三尺高,嘻嘻哈哈地笑着跑开了。

  要说最热闹的地方当属杂耍摊,层层围观的人群中间,班主光着膀子,穿着黑色布鞋并黑色宽裆裤,打躬作揖,铜锣敲起,地上的猴子便随着活跃起来,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引得大伙齐声叫好,哗哗地朝地上掷钱。

  小广告是最常见的,一会儿就是一大片,象蝴蝶一样,密密麻麻地布满大街小巷,弯下腰,顺手捡起一张,嗬!正是一条有用的致富信息。捡拾者如获至宝。

  家电摊前声浪震天,电视机咿哩哇啦地播放着韩剧,音箱蹦嚓蹦嚓地响着,旁边抽奖处的大喇叭整天嘹亮地响着。“谁谁得了一等奖,谁谁推走了一辆自行车。”引得男人们走过来,放下刚买的农具,兴致勃勃地看起热闹,摸摸这、蹭蹭那,兴致来了,索性就也买上一件带回家。

  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富裕后的幸福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着。钱虽然很不禁花,三百五百,抻巴抻巴就完了,但是大家却若无其事。“花完咱再取,银行里有的是。”于是乎,商贩和顾客们都把希望寄托在百元大钞里,我赚我的辛苦钱,你买你的稀罕物。

  一天的庙会结束了,男人们大车小车,女人们大包小包,该买的买了,该卖的卖了,该得的得了,该赚的赚了,于是乎便志得意满地走到康庄大道上,洒下一路的幸福,一路的希望。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