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长春
渐渐地深入了解荻港,我们教师教育学院荻港文化保护实践团队便慢慢地挖掘出了荻港人的一种美好品质——善。
荻港人的善,有它自己的历史渊源:相传在南宋年间,荻港遭遇了百年难遇的旱灾,恰巧有一位押粮官,押送粮食路过了荻港,发现荻港饿殍遍地,百姓们民不聊生,于是他善心大发,把粮食全都给了荻港百姓,为了感谢三位总管在危急时刻的救济,知恩图报的荻港百姓就修建了总管堂,颂扬三位总管。荻港的百姓在对自己进行善的教导行善的同时,不忘教导自己的后代要不忘善恩,齐心向善。
荻港人的善,表现在荻港人的身上。荻港有一家百年茶馆,茶馆的主人叫潘平福。潘大爷经营茶馆已经四十多年了,这里凌晨3点多就开门营业了,凌晨4点多就有茶客陆陆续续来喝茶了,潘大爷考虑到老年人手头里的钱不多,一开始茶水费只收取五毛,除去水电煤的开销,茶馆的生意虽好,但茶馆注定是亏本的。善良的潘大爷说:“来茶馆的大多是老年人,如果茶馆不开了,他们就没有地方去了,所以我就坚持着把茶馆开了下来。”潘大爷还说,他的爸爸妈妈跟他曾讲过:“一个人做一点好事不难,做一辈子好事就不容易了。”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物价和房价涨起来,善良的老年人看出了潘大爷的难处,茶客们要求潘大爷把茶费涨到一元,后来茶客们又自己带起了茶叶,这样潘大爷的负担就轻了许多。善良的潘平福坚持开着茶馆,善良的茶客们体贴着潘平福的难处,大家之间相互谦让,人性之善尽显无遗。除了开茶馆的潘大爷,还有荻港的众多村民们。当我们实践团队行走在村里,进行着调研活动,我们经常向村民询问路线,有善良的老人在烈日下摇着蒲扇坚持给我们带路给我们介绍,我们问村民的问题他们都会热情地回答,这一股热情洋溢充满了我们实践团队每一个人的心,我们都感受到了荻港人的善良。
就如荻港先祖在总管堂前题写的对联:“善为至宝一生用之不仅,心作良田百世耕耘有余。”荻港人就是心存善意并且行善,而积善长春,荻港闪出熠熠的光芒。
教师教育学院
“传承文化 心系古村”古村落文化保护实践服务团队
戴舒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