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爱情散文

你若安好,我便晴天

发布时间:2021-09-01 17:10:42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怨》王昌龄

  花不会因为你的疏离,来年不再盛开,人却会因你的错过,转身为陌路。有些时候,感情真的很脆弱,经不起距离的考验,奈不住时光的徙转。每当看到王昌龄的这首《闺怨》,思绪便会于不经意间游弋到那个冷艳的女子以及她那倾世的爱情中。

  不知是什么时候看到她的故事,然仅仅一遍,就再也挥之不去,其中有着深深的感动,也有着淡淡的落寞。这个女子,便是绝色坤生——孟小冬。也许,有人熟知,也许,有人陌生。但对于冬,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她灵魂是这般的冷傲,又是那般的高贵,恍若绽放在云崖水岸边的一株素梅,惊世骇俗,又让人兀自生出淡淡的疼。

  出生在梨园世家的她,五岁学戏,九岁登台,一张口,满场皆惊——命中注定,一代冬皇出世。十二岁时,她遇到了改变自己一生的贵人,亦是爱她爱到灵魂深处的男人——杜月笙。两年后,正是杜,让四处奔波的小冬有了真正的学习环境;正是杜,不惜花巨资为小冬灌制唱片,聘请琴师;亦是杜,不论事务多烦杂,只要小冬唱戏,他都会必到捧场;最终,仍是杜决定给她自由,让小冬北上学艺,丰盈自己。毕竟,羽翼丰满了,才能看到更广袤的天空。

  然而,情窦初开的孟小冬却在学艺时,认识了才子梅兰芳,并很快地与他坠入爱河。十九岁时,风华正茂的孟小冬与梅兰芳喜结连理,成为了他的第二任妻子。可想而知,当时的杜月笙,是多么的后悔,多么的无奈。早知如此,就不该放她北上学艺,并非是自己对她投入了太多,而是丢了她,便丢了心。然而,当一切都已成为定局,他还能怎么样呢,只能远远的看着小冬,知道她一切安好,便是最大的幸福

  感情就是这般不能自己,一旦陷入,便难以自拔。古往今来,有多少痴男怨女甘愿在背后默默地支持,默默地付出,只是为了让所爱之人能够快乐,为了让他在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地前行,不断地完美,然而,直至自己与爱人的距离越来越远,远到连记忆都覆满了落寞的苔痕,那时,才恍然发觉,再想要抓住往昔的美好,已是不能。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笔下这个可怜的女子,何尝不是一样。多少次月圆又缺,她只能倚栏远眺身萧索,多少个凄寒的夜,她只能孤枕难眠泪空垂。漫长的等待,早已让她忘记了身在何处,春秋几度。直至忽逢陌上梢头复又蒙上的一层鹅黄,内心才恍然察觉,岁月早已在自己的苦苦相思中又挨过了一年,而那远行的丈夫,依旧没有消息。

  恨,自己的爱人不该这般绝情,多少年过去,连一封家书都不曾留下;怨,自己的丈夫不该轻易抛却诺言,把相爱三生,只当作那随风即散的云烟。其实,千不该,万不该,终还是自己,不该鼓励丈夫将爱情搁置,去追求什么名利仕途。如今,人也非,物也非,事事非,自己还能改变些什么呢!

  一直相信,真正的爱情无论是天涯咫尺,还是时过境迁,都不会有所动摇,有所背弃。而那些半路夭折的爱情,往往是在不合时宜的情况下,遇到了不合时宜的人。对于古时的爱情,我还可以理解,毕竟婚姻大事由不得自己,也许,一生的幸福,就断送在被封建教条操控下的错误婚姻里。而现今的爱情,往往是太过随意,梦里梦外终不过是一场闹剧,等到醒来才知:再绚烂的烟花,也免不了尘埃一地。

  四年之后,孟小冬与梅兰芳黯然分手,且因此而面壁绝食,落下胃疾,几乎送掉了半条性命。终还是杜月笙,派人用直升飞机将她从北京接到了上海,且抱病亲自去机场接她。随后,杜月笙几乎问遍了上海名医,为她治疗胃病。当她要潜心学习时,杜月笙不但每月供几百大洋,还特意买了处安静的宅院送她,并花重金托人劝说老生泰斗余叔岩收她为徒……如此款款深情,实在让人为之动容。

  终于,已经华年不再的孟小冬,在四十三岁那年,决定嫁给对她始终如一的杜月笙。而此时的杜月笙,却是身患沉疴,病入膏肓。然,大势已去的他,能够换来红颜知己痴心服侍于榻前,能够拥有那梦寐以求的幸福,还有什么可遗憾的呢。两人有一张结婚照片,杜月笙着长衫,孟小冬是旗袍,虽不比她十九岁与梅兰芳的绝世倾城,但那沧海桑田落寞相守的爱情,更让人由衷敬佩。

  世间每一个人,都希望找到真爱,找到共度此生,恩爱白首的人生伴侣。然而,人生际遇无数,我们又不知何时遇到的,才是真正对的人。难道,真的有三生石畔的等候,有前世今生注定的因缘?这个,我们无法知晓,亦无从知晓。徐志摩曾对林徽因说:“你若安好,我便晴天。”虽不是至理名言,却感动了无数的人。其实,爱情是什么?是唯美浪漫,还是花前月下?都不是,而是一种深深的祝福和内心的懂得。

  文:笑红尘QQ:786835068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