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哲理散文

取舍与抉择谁之重

发布时间:2024-09-04 21:45:55

  单从字义上讲,取与舍之间是个很平常的动作。

  俗话说,拿得起放得下,还有云,取之有道,弃之有理。人的一生,林林总总该经历多少回数不胜数的取舍,小到生活里日复一日为穿着打扮、饮食材料繁杂的挑选;大到人生中暑去寒来对学业考试、履历人生变通的琢磨;人们无时不在取舍之间徘徊,在意也好不经意也罢,都在适应与不适应中抉择。

  毋庸置疑,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老话说,一失足成千古恨,看来抉择的是自己,恨得还是自己。如果说买了件上当的物件唏嘘不已,还有退换保修的可能,那么,往往有许多事情是做了以后不可逆转的,只能在隐藏的记忆中想往后悔药了。

  取舍绝大多数是由自己完成的。即使是小小顽童,高兴满足了就笑,不高兴不满意就哭,这种原始的高兴与不高兴,决定着初始的取舍,当然,取舍的抉择权往往自己左右不了,得看父母的安排。再大些,自主权或许多了点儿,幼稚的选择可以逞一时之快,但后果往往是‘屁屁’难免受苦,原始的取舍承受着没有抉择的选择。

  有人管着的取舍是痛苦的。至少在成年以前,这样的取舍会随时相伴,偶尔得到表扬,只能证明你的取舍适应了一个特定的范畴。忽然有一天,得到“翅膀硬了”的评语,还真的褒贬难测,但有一条可以认定,至少已经长大了。

  取舍的概念是有规矩的。一旦突破了这个框框,就会受到人们与世俗的指责,红与黑在人们的眼中是色彩的凸显,如果遇到色盲就另当别论了。就拿到了婚嫁的年龄来说,几千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虽说没了市场,但隐绰的余威还在。长大了又如何?有几个在取舍之间不与父母沟通呢,又有几个豁出来与家里闹得不可开交呢。好在现在这事儿自己可以做主,冒着‘宁可嫁错郎’的风险博它一把也是可以的,但以这样的意愿决定取舍,付出的也忒大了些。

  取舍有时是由外力决定的。一个层次有一个层次的规则,虽说‘学而优则仕’传统与现实都在遵循,但迈过这个门槛走捷径的大有人在,不见得有多高的学历,取舍,在一定意义上只对常规起作用。底楼,顶层,中层,这是住房,资历,上级,下级,这是职场。住房的顺序可以因经济实力的购买而改变,职场的规则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不是简单的“一蹴而就”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有些事情就顿觉了,相应也就平静些,生活也就平和些。有些潜规则,或许会是小时候经历取舍的放大,是‘小家’往‘大家’的过渡,有个‘领导与被领导’的影子还在隐形着,最后会导致见怪不怪的无奈。有一条是明晰的,家里家外的“家长”是有抉择权的。

  往往也有“一根筋、不识好歹”的逆流而上,坚持大众的取舍观,也出现了“敢把皇帝拉下马”的事例,这当然是凤毛麟角,但他匡扶了正义,外力的抉择还真得‘让位’于公认的取舍了!

  取舍还是自己做主的好。人们都这么想,如果这么走下去该多好。想起了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私奔,想起了崔莺莺与张生的偷情,这是坚持自己取舍信念的先驱。到头来,才子佳人史记有载,普救寺莺莺塔成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标志,倒是红楼林妹妹,满怀忧郁葬花释怀,化作个悲悲戚戚受制别人抉择的绝世香魂。

  为自己的取舍错了也不打紧。“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些都是为取舍付出的经验总结,哪怕这种取舍是个人还是大家决定的,这其中有的还付出了血的代价。知错就改,这是坚持己见持之以恒到达彼岸的可贵之处。

  取舍在先,抉择在后,抉择取决于取舍的立意,取舍是抉择的前提,看似最终抉择是事情的落脚点,但抉择是为取舍服务的。“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凡成大事者,那个不是取舍自定,管他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如果加上大家的智慧,修正前行的偏差,那是再好不过的,这更是智者勇者坚持取舍的德行。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