绽放魅力的古镇
上里古镇算不上中国最完美的古镇,但她的魅力却总让人探究且陶醉。
在没了解古镇之前,纯粹是冲着古镇原来是川藏茶马古道、南丝绸之路的驿站。无独与偶,在盛夏的一个晴日,我终于来到了这座千年古镇,展现在我眼前的是车水马龙、人头躜动,云商遍布的繁荣景象。古朴的建筑展现了古代人的智理和聪慧。
在查阅有关上里古镇的资料后,更深刻的被她的文化内涵所感染。上里古镇位于四川雅安,东接名山、邛崃,西接芦山、雅安,是中国最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上里居于两条小河相交的夹角内,民间为“财源”汇聚的宝地,古镇最初名曰“罗绳”,是取其昔日古道上的驿站关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外界的关卡之一。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商人们从四川雅安过上里,经云南的邵通、曲靖、大理、保山、腾冲,从德宏出境,进入缅甸、泰国,最后到达印度和中东,是先人们开辟的一条最早的国际通道。上里早期为民族聚集区,民族中主要以本地土着的巴蜀民族——青衣羌人为主。到了明末清初,古镇的人们安居在这里,人口不断增多,经济日益繁荣,便以居住在此的杨、韩、陈、许、张五大姓氏而更名为“五家口”。
解放战争时期,1935年红四军长征途径上里,并在此驻扎了半年之久,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殊死搏斗。
解放后,依据陇西河的流向,上游所在的乡镇划为上里。上里古镇从此定格。
回望历史,上里留给人类许多浮想,让人感概世故,更多的是对我们祖先的胆略和智慧的折服。前有古人,后有来者,总会让人陷入史海沉钩之中。
上里古镇更让人敬慕的是她的自然环境和建筑风格。古镇依山旁水,东、北、西三面为丘陵环抱,东、南、西三面分别由河流小溪围绕,最高山黑岩坪海拔1725米,最低处海拔905米,山上林木植被茂密。古有诗云“二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这是古人对上里古镇的总体描绘。
古镇的建筑格局以明清时代的风格,体现以民居为主的空间特色。所有房屋为木质结构,建筑群体高低错落有致。街道为石板铺设,两边均为商铺,由此可以想像古镇当年的繁荣景象。居民的大院都是以“井”字形天井建筑,整个建筑雕梁画栋,飞阁流丹,镂空细刻,曲尽其妙。
桥,永远是上里古镇的主旋律。古时的上里因为夹在两条河之间,因此桥是必不可少的“路”。古镇共有10多座石桥,一般以漫水桥为过河通道,可一旦涨大水,河水漫过桥面仍无法通行,于是就有了以“二仙桥”为代表的8座石拱桥,展示了祖先的伟大智慧。
“二仙桥”位于古镇西约200米处的陇西河,单孔石拱桥,长15m,宽5m,高12m,跨度19m,桥面用石板铺成。史料记载:二仙桥最开始建于清乾隆初,前两次刚建起就被洪水冲毁,于是,在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再次修建。传说这次修建的时候得到高人指点,说是河里居住的龙族肆意游走而造成洪灾,导致桥梁被冲毁,所以在这次修建的时候就在桥身两侧刻上龙头、龙尾,取“镇龙”之意,昭示将龙压于桥墩之下,避免洪水泛滥发生洪灾。相传在桥竣工之日,附近州县名仕前来祝贺,宴毕人们来到桥头准备踩桥定名之时,却有两个乞丐坐在桥头拦住了踩桥人,众人要求乞丐让开,可乞丐就是不让,在推拉中乞丐跌入水中,瞬间水里就显出两个大石包,众人大悟,认定此人并非乞丐,而是两位神仙,于是此桥定名为“二仙桥”。说来神奇,二仙桥第三次建起后历经一个半世纪,再也没有发生洪水毁桥的灾害。
高桥建于清乾隆14年(公元1749年),桥两端为上里古镇当年的米市,系古镇陈家人为方便卖米而建。高桥为三卷石拱桥,桥下东、西两端各设有人行通道,桥上、桥下都可以通行,于是被称为清代的“立交桥”。
无论是二仙桥,还是高桥,都是上里古镇先人们智慧的象征。历经千年的石拱桥见证着古镇的繁荣,致使我们闲散在桥面感受这遗留下来的奇观感概万千。凝望着桥与周边的山峦、田野、古建筑群遥相辉映,桥上物影倒影在水中,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图画,让你无端地站在无我的高度审视古镇的建筑文化。
在上里古镇,最令人向往的怕要算是古镇的塔和牌坊了。文峰塔、舍利塔;双节孝牌坊,九世石牌坊;韩家大院和白马泉。让游人永远望物兴叹。这些保存完好的古迹彰显的不仅仅是古镇深厚的文化内涵,更是记载古镇上千年的人文和谐的佐证。
舍利塔是相传隋文帝杨坚为感谢尼姑智仙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诏令全国各座名山修建佛塔,以供奉恩人舍利子的宝塔。
九世石牌坊记载清朝陈氏家庭九代周居,人口逾千,共聚一堂的历史。被誉为汉族第一大家庭,两次受到朝廷嘉立家谱石坊,以昭示社会和谐。
建于清道光十九年的双节孝牌坊,记载了清朝上里古镇的韩代家族两位女性忠孝守节的故事:韩氏家族中姑、媳两人,在丈夫战死沙场后,家里的长辈们劝其改嫁,而这姑、媳两位女性始终从善封建社会女性“从一而终”示训,坚守在韩家孝敬长者,抚养后辈直到逝去,于是感动了朝廷,皇上下“圣旨”赐韩家修造“双节孝”石牌坊,牌坊选址于昔日的茶马古道旁,以告诫世人这才是人间楷模。
双节孝牌坊现今已成了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牌坊结构为四柱三间十二翼出檐多脊。石碑坊上图饰花纹、匾额对联,古朴自然,雕工精细,造型灵巧,栩栩如生。一只只飞禽走兽杨威于石坊之上,一幅幅戏剧场景展现在画壁之间,气势恢宏,堪称建筑精品。
关于白马泉的传说,凡是到过上里镇观光过此景的人们不能不为此折服。白马泉始建于唐贞观元年,位于龙头山丽的南方丝绸之路的古道旁边,与天台山一脉相连。寺内现存的巨石雕刻的观音、唐代凿挖的古井保存完好,寺内还有明代的钟亭、照壁、雕刻兽。石刻香炉等。该泉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十大恒温间隙泉之一。因起潮落潮都能听到马蹄的声音而得名,宋乾道元年诏封此泉为“渊泽候”。
白马泉终年不枯不竭,泉池内随时都可见串串珍珠般的气泡从池底喷出。因此到了清朝又称“喷珠泉”,至今池边立有清代雅州太守黄云皓题写的“喷珠泉”石碑。
传说白马泉原来只是一滩水,唐僧西天取经时路过白马泉,唐僧进庙膜拜,白龙马等候于寺外,因口渴饮此泉水,此泉与东海相连,白龙马见到龙王朝拜,于是此泉便朝涨夕落。唐僧一行离开后,当地僧人见状感到很神奇,于是建庙将此泉围住,并改名为“白马泉”,现白马寺的香炉上,以唐僧取经为内容的浮雕保存完好。
宋乾道元年丁玄(公元1165年),川西南连续三年大旱,附近州县的官民到白马寺求雨,恰巧泉池涨潮,随之风云交加,天降甘露,拯救了一方百姓。于是州县官员上奏朝廷,遂封此泉为“渊泽候”。传说此次白马泉涨潮是观音菩萨正好路过此地,见百姓遭受大旱在此求雨,于是大发慈悲,倾倒净瓶之水降甘露三日,其中一滴水落到了白马泉,致使白马泉涨潮。后人得知是菩萨显圣,为感谢观音菩萨,上里人们集资于唐代永乐年间依托此泉靠山修造了观音殿,并在山岩上雕刻观音像供奉,将此泉更名为“观音泉”以示纪念。至今保存完好的白马寺,是中国佛教中大殿内有泉水的唯一建筑。
上里古镇的繁荣,从屹立于古镇边缘的水磨昉足以佐证。这座建于明代的水磨昉至今保存完好,它是古镇人民丰衣足食的象征。水磨磨出的不单单是人们的吃食,更像是在打磨岁月,一段记载古镇历史的岁月!
在上里古镇游玩,你会被当地的民风民俗感染。热情好客的上里人,总是希望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上里的牛肉豆鼓、麻辣豆鼓、五香豆鼓、水晶鱼豆鼓、牛肉酱、野生菌、豆腐乳、上里柴火烤鸭等等本地土特产让你目不暇接,品尝这些吃食会让你感觉到生活的味道和甜蜜。
各种佛珠,金丝楠木质雕刻的工艺品更是让游客倾情。古镇也是金丝楠木产区。在一份资料上我了解到:金丝楠即楠木中有金丝,其木千年不腐,光下金光灿灿。自秦朝开始为皇家御用木材,号称“国木”,金丝楠木质湿润,冬不凉、夏不热,有“软木之王”的称号。长期佩戴金丝楠饰物有舒筋活络、静心养神之功效,长居楠香之屋,可以延年益寿。
无怪乎上里古镇几千年屹立于南丝绸之路的主要干道永不枯竭,上里古镇注定就是一个关隘,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特别是近代的解放战争时期红军长征,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汇合在此驻扎屯军,从而壮大了红军的力量,赢得了解放战争的全面胜利,上里古镇功不可没。
改革开放以后,上里古镇以崭新的姿态汲纳中外游客,古镇的旅游资源得以开发,但古镇的原迹原味依然保持良好,因为这是上里先人们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正是这份古朴才让上里古镇更具魅力,带给游客更多的思考和愉悦;正是这份古朴,才致使上里古镇犹如一朵奇葩,在世人的欣赏中绽放……
2015年9月5日于四川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