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炕
土炕承载了我所有童年的记忆,我们农村的孩子谁都脱离不了土炕温暖的怀抱,记得炕的一边那靠近窗户的窗台,是我儿时抚摸着成长的平台,那一块遮风挡雨的玻璃更是我那时趴在窗台上遥望家人的唯一出口,在炕上哭过,笑过,玩过,直到长大成熟,我幼年的生活几乎都与土炕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直到懂事起,我才懂得,原来土炕并不是唯一可以睡人的睡塌,还有软软床。小时候多么奢望有一张豪华的软床,可以和小伙伴在上面踩着乐,而且还不用父母总给我烧炕,多么省事又新奇的事情啊。
直到现在我还历历在目,我们一家人围在热炕上吃饭的那一幕,惯性的父母坐在炕的两面,中间是盛饭的盘子,我每次都要和姐姐抢着坐在父母的中间,因为我们爱打架,所以中间只能坐一个人,另一个就要坐到边上了,每次吃饭我和姐都要早早跑到热炕上先占位置,为此还发生了好多孩子天真般的争执。尤其是我们都上学以后,我上小学那会北方的天气相当的寒冷,比现在冷多了,早晨在热炕上磨蹭半天才艰难的从被窝爬出来,不情愿的背上书包上学,等到中午放学我的手脚几乎都被冻僵,一路走回家,脸青的发紫,一进门就被父母心疼的命令到热炕上暖着,然后给我端来做好的饭菜。蓦然记起家乡人一句老套的话语,肚子疼,趴在热炕上暖一暖就不疼了。
脱鞋上炕,是我们最为热情的待客方式,记得那时家家户户并没有什么什么比热炕更好的坐位了,家里来了人,总要把暖炕头让给远亲近邻都坐上去,一块吃喝说笑。我常想,土炕从灶火里燃火,燃火穿过炕洞,穿越烟囱,燃火飞向蓝天这一个过程是不是一个默默无闻为他人奉献的人,无怨无悔地服务着他人。
虽然现在是炕与床都没有离开人们的生活,但慢慢的发现,床代替不了土炕上那一种冷热随意的自在,虽然省事方便,对于一些上了年纪人来说睡软床会腰疼,可能习惯了硬炕反倒不适应,还有一种说法是,婴幼儿在成长发育阶段也不适宜睡软床,会致使孩骨骼发育不良。
土炕,虽然很普通,一眼就能看完它贫瘠的脊背,但对于一个在土炕上长大的孩子来说,它给予了我们完美的童年,虽然现在生活好了,但土炕给予的那种情感却是床无法代替与割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