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姑姑
我的姑姑
当生命之花濒临凋谢,人最大的愿望莫过于让自己一生没有遗恨,但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对一个人来说,特别是对一个女人来说,能做到这一点更是不易。姑姑就是这样一个生活不易的女人!
姑姑是父亲最小的妹妹,兄妹几人不到十岁就失去了母亲。母亲走得早,而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以土地为生的父亲,要养活一个八口之家异常艰辛,因此在子女的照管方面难免会有所偏少。兄妹几人正好又生活在不易的年代:过了三年自然灾害,他们饱尝饥寒;又来十年文革,他们一无所长。只是当年的他们还小,什么都不懂,唯一明白不过的是:填不饱肚子。从衣衫破旧的童年,到学校斗争的少年,再到该出嫁的年代,这就是姑姑经历的我们认为本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
姑姑的男人是大伯介绍的,在他们往来了两三次后就把婚事定了下来。那个年头的婚姻大事就是那么简单又纯粹,但这样陌生的婚姻却又是酿成姑姑人生悲剧的开端。没有隆重的婚礼,没有婚纱的映衬,没有音乐伴奏,有的是亲友浓浓的祝福,就这样姑姑和姑父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婚姻的持久靠的是夫妻彼此关爱,相互体谅,荣辱与共。姑姑和姑父在婚后不久,却因某些意见不统一而有了依稀轻微的争执,就如姑姑希望买些便宜的家具,节省家庭开支,但姑父却认为要购买质量较好的家具,既可起装饰作用也免除随时更换;又如姑父爱打麻将,空闲时总爱呆在麻将馆里,但姑姑却极厌恶这种娱乐方式。对于新婚夫妇的这种“争执”,相邻乡亲则把它视之为“打情骂俏”(虽然与实际不太相称),何况夫妻间即便有吵闹,那也是“床头打架床尾和”。可是当这种争吵越来越频繁,矛盾越来越多,和睦的婚姻就经受着严重的考验。
孩子呱呱坠地,僵硬的婚姻又恢复了起点时那浓浓的暖意。孩子的到来是缓解夫妻矛盾的一剂良药,但在无形中,却带来了一种精神压力。孩子需要人照管,庄稼需要按时看管,生活的一切费用都得两人共同负担。本就出生在贫苦家庭中的姑姑希望自己的家庭摆脱窘境,可眼睁睁几年过去了,还是不见起色。不经意间,种种烦闷走进了这个本不愿敞怀的姑姑脆弱的内心,而姑父却也不能很好理解这个生活在一个屋檐下又与自己朝夕相处的人。在没有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婚姻对身为普通人的姑姑和姑父来说,即使拥有和睦,那也是不能长久的。时间转眼即逝,姑姑的第二个孩子也来到了人间,家里人口增加,对于孩子的父母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压力。
有人说:在艰辛的年头,夫妻最能相依为命。但对于矛盾重重的姑姑和姑父,即便他们有这样的意愿,却始终走不到一起。姑姑是一个并不喜欢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人,也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同时对当年同是年轻人的姑父,姑姑也似乎差了点体谅。当种种矛盾无法解决,当内心的苦水无法排挤的时候,人往往会干出点错事。姑姑在结婚后的十来个年头后,开始闹离婚。在当时,对于我们这些土生土长的庄稼人看来,离婚是不完全被人理解的。可能在我们传统的观念里,离婚现象本就不应该出现,或许说存在的越少越好。姑姑的亲友们得知消息后,也都对姑姑和姑父进行劝解,陈述厉害,其中最大的理由就是离婚对孩子成长有极大的危害。可是,终究姑姑和姑父还是不顾众亲友的规劝离了婚。最后的判决是:大女儿跟父亲,小儿子跟母亲,家产一人一半。作为最重要的家产之一的房子,也分成了两半。可尽管如此,家里的墙壁终究是连在一起的。家本来就包含着千丝万缕,如今虽说是“破碎”的家,但它仍或隐或现地露出剪不断,理还乱的无限情思。
姑姑和姑父离婚后,两个孩子没多久也都辍学在家,当时初中尚未念完,在家过了几年后,也都外出打工,漂泊在他们无法想象的社会上。此时的姑姑,比往常似乎要静了些,没有吵闹,也没有哭诉,留下的恐怕只是一阵阵的胡思乱想,或许还有点忧虑。
不久,姑姑抛出了令我们都难以理解的宣言:要出家。我们一致认为,一个并不适合出家的人,即便离了婚,还可以通过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新的幸福,而皈依佛门,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姑姑的几个兄长也接二连三的来劝慰,他们都认为姑姑会有这样的想法肯定是离婚的打击,以及儿女没在身边的缘故。不过姑姑儿女也回来过几次,都为她做了思想工作,可终归还是改变不了姑姑的决心。
几年又这样转瞬即逝,听母亲说,姑姑确实在翠屏山的庵里呆过一段时间,可是后来就不知去向。偶然的一次,我接了一个电话,对方说话颠三倒四,听不出什么逻辑,没说几句电话就挂断了,唯一略带清晰的一句就是:“我是你姑姑”。后来我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听后也只是沉思了会儿,说了一句:“可能你姑姑有太多放不下,把自己害了。”当时年纪尚小的我还不足以理解母亲的话。后来,又听说姑姑外出打工,说是过得还不错。我们大家也都以为终于可以放心了。
高二那年寒假回家,居然看到姑姑,后来才知道姑姑换了好几处打工的地方,过年回来看看,年后还要出去找事做。姑姑在我们家呆了两天,听到她说得最多的莫过于“你大伯害了我一辈子,让我嫁给了一个如此没用的人”,“我在家没过一天好日子”,“我现在什么都没了,连儿子也不理我,大半年了,连一个电话都没打过”。姑姑确实苦,苦就苦在她始终不能释怀。有人认为,经历风风雨雨后,人会淡忘以往一些不痛快的事,某些东西也变得并不那么重要,特别是痛苦。可是姑姑却变得越来越痛苦。
本认为离了婚,姑姑的日子会有所转变,至少没了夫妻间那些为鸡毛蒜皮的事而争吵,可是争吵似乎从来没有远离过姑姑,当然生活在争吵中的姑姑又怎么会快乐呢?
姑姑的女儿结婚了,作为母亲的姑姑去了女儿的婆家,可是没过几天姑姑带着哭腔的脸回来了,一问才知道:姑姑和她女儿的婆婆吵了架,听说闹得挺厉害。姑姑也发誓再也不去那里。至于原因好像是因为一些小事。从未相见的亲家居然在婚礼上闹得不可开交,我想对于姑姑的女儿来说是何等的难堪。兴许姑姑自认为替女儿争吵的时候却忽视了女儿的感受。这样没把自己痛苦释放的姑姑,反而把痛苦蔓延开来。
谈到姑姑的儿子,作为母亲的姑姑更是焦虑。儿子文化水平不高,十几岁就外出打工,工作也并不稳定。平时和家里联系极少,一年半载也都见不上一面。离了婚后的姑姑就像断了线的风筝,觉得心里没有了依靠,未来没有了希望。姑姑平时还告诫自己的儿女,不准与他们没良心的父亲相认。殊不知对于儿女来说“父母”是多么重要,“家”又是多么重要。在儿女的心里如果没有完整的家,没有完整的“父母”,那回家又有什么意义?但姑姑似乎从未理解过自己的儿女,反而把自己身上的痛苦施加到无辜的儿女身上。
对于有着不幸生活的姑姑,我深表同情。但同情终是同情,在同情的时候,我更看重一种思考,一种对痛苦的思考。姑姑没有优裕的家庭背景,这是不能改变的。姑姑没得到完整的母爱,在那个苦难的年头是不幸的,也是无法更改的。但是作为家中最小的妹妹,即使没有完整的母爱,几个兄长也会对这个妹妹疼爱有加。姑父虽会因家庭中的一些不愉快与姑姑争吵,但我们都看得出,姑父对姑姑是有情的。姑姑的儿女虽讨厌这个支离破碎的家,但对于自己的母亲绝对是有爱的。可是为什么姑姑总感觉的是痛苦,而没有看到身边的爱呢?
不幸的婚姻对姑姑来说是痛苦的,但离婚对姑姑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痛苦?生活的压力让姑姑不能承受,但姑姑却从未给自己释放压力的机会。亲友的劝慰,始终改变不了姑姑的任何想法与决定。在无形中,姑姑总把痛苦扩大,让自己始终沉浸在痛苦的潮水中。在无形中,姑姑又总把痛苦扩散,让生活在她身边,关爱她的人感受到无比的压力。
当痛苦来临的时候,对大多数毫无准备的人来说是难以承受的。但人总要学会释放痛苦,学会珍爱自己,这样自己的人生才会处处充满阳光,幸福才会时时相伴,同时也会让身边的人感到快乐!我真心的希望仍处于痛苦中的姑姑能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