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空城记

发布时间:2021-09-05 05:16:08

  空城记

  一

  我习惯于麟游的安静,工作之余看看书、爬爬山、寻找历史遗迹、感受风物民俗,去像古代文人一样寄情山水,陶冶性情,抒发幽思,促使心与自然的对话,这便是我最喜欢的。所以我很少回热闹的西安。

  我之前去过麟游县的老城,老城不大,和平原上的普通村子面积大小差不多,看过那个千年银杏树,但是老城外的那个没看过,两个银杏树就这样在老城屹立千年。也见了那断壁残垣的城墙和残留的监狱,看见过几家古式的门窗。石块垒的院墙,狭窄的巷道,就这样使得我对这座城念念不忘。

  我时常在工作的办公楼里眺望那个老城,在金黄的银杏叶飘落的那个季节,我也在楼里眺望过,那两株银杏树如披着浓重的金装一样光彩夺目。他们就那样一南一北的对视着。我想一个必定是老妪一个是老叟,就这样对视了千年,看的我好生羡慕。再后来霜降之后,金叶飘落,树秃了。我还是能一眼就看到他们,他们在那片土地站立的是那么稳当,身影是那么雄壮,依然是一南一北。北边那个在北城外的兴国寺也是童山最高点,南边那个在城内的城隍庙。当地群众有:“麟游两株银杏树,把天摩的咯吱吱”的说法,就这样不知道为什么只有他们两个,就这样守望了千年。

  我一直想去,就在那个本是黄叶满地的那个时节,我没有去,是我错过了。

  这次,我决意要去寻访那个老城,去用手触摸这千年的圣物,也去感受下这老城遗留的气息。

  二

  我是从麟溪口进入的,这条路我从来没走过,但正因为我没走过,却可能有着意想不到的惊喜。

  桥是麟溪桥,溪是麟溪。没错就是传说麒麟在这里饮过水,从此就是麟溪了。我不知道具体的路怎么上老城,我沿着被人踩得光亮严实的羊肠土路就爬坡,过了一户人家,我来到了一个院子,看到了石碾、碾盘、老槐树玉米架子,院前是麟溪河谷,溪水潺潺。我试图拉动那个石碾,却总是推不动。铁轴生锈了的,石碾盘周围全是蒿草,院子是废弃的,土屋已经坍塌了一半,枯草长满了院子。窑洞早已坍废,我失落的走了。

  我从这个院子后面沿着看似有人走过的草丛小路,爬坡,爬到没路时,我环顾四周,怎么会没有路,明明有人走过的。只好往下走,俯身看见一个四合院落出现,院中有棵枣树,树下巴掌大的菜地种着白菜,好像有人在这里住着,院门前有条小路通往麟溪深处,我慌忙下坡,走进了那个院子。院子是砖砌的,也在坍弛,白菜地的周围也有零星的枯草,苔藓也是满地都有。等我走过这个院子,背后传来人类的声音时候,我惊喜的望着他们,准备和他们搭伴而行,至少我能问问路,结果他们拐进了那个有着白菜的院子,他们商量着怎么挖白菜。

  我回头望了望我来的路,又看了看废弃的院子,我想我是回去呢,还是继续走,我想我还是勇往直前。

  没走几步路又碰见一个院子,窑洞坍塌,房屋没有门窗,残破的院墙,但是却有一条绳上面挂晒着菜叶子,往前走了几步,又发现不光是那里,前面用篱笆围城的菜地里也是晾晒着菜叶子,有好几排呢。突然一下,一个老母鸡扑腾跳过,我还以为是野鸡,定睛一看,确实是家养的,而不止一个。院前就是麟溪河谷,河谷长着密密麻麻的槐树,槐树林上面的坡上又是密集的白杨树林,再往对岸的山顶却是葱郁的松树林,而在松树林的枝头时而有几只白鹭在跳动。院前的土台子上也搭晒着菜叶子,两个木质的背篓斜靠在院墙边,用荆条做的院门敞开着,院里的两棵柿子树上搭挂着一排排玉米。几只母鸡欢快的啄着食儿,我欣喜的喊道,有人在家吗?我看着一位约莫四十多岁的阿姨拿着喂鸡的盆子微笑着问我。我说我要去老城,听别人说是前面还有个五龙泉,经过那里我再去看看老城。结果迷路了。她给我指了路,说怎么怎么走。

  我好奇地问道,这里就剩下他们一家,怎么也不搬走。阿姨说上面那一排排房子看见没,那里也就剩下一个人了。我们是租住别人的,原来在农科所家属楼里住着,后来家属楼拆了,我们就搬过来了。

  原来阿姨他们是户县人,丈夫是农科所的专家,退休后农科所的房子也拆了,在别的地方分了房子他们没要,就在这里租住下来。丈夫喜欢喝羊奶,他们就养了几只羊,还养着鸡。我说人家退休干部,像我叔这样最少也算个高级工程师之类的,退休待遇也不差,为啥不住在城里,她说他们就是图个清静。她今年只出去了3次,就在这里养鸡种菜放羊。我就走进院子问阿姨养了几只羊,多少鸡,我意识到我作为陌生人第一次来这里问及这些容易给别人造成误会,我就解释了我是哪里来的,我问那些没有别的意思,希望不要误会我是坏人,但是我还真的怕人家把我当成“踩点”的,但是阿姨说你看你说的,一看你也不像坏人,又是咱乡党,这根本没啥,再说我们这里又没啥。听后我真的耳根发热,很是惭愧这真的成为了“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一个农业专家退休后住在这里,到底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想法,我真的想和阿姨的丈夫聊聊,就问阿姨叔叔在家么,她说丈夫放羊去了,不知道在山谷哪里,我只好作罢,最后得知他们在这里住了7年了。阿姨不是阿姨,她今年70岁,叔叔也不是叔叔,他今年75了。看着院前的溪水,远处的白鹭,院里啄食的母鸡,篱笆,我看了又看,经得阿姨同意拍了照片,带有些许遗憾,恋恋不舍离开了。离开时,我忽然想起王维的诗句“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遂有感怀,作一首诗附记。

  《麟溪田家》

  溪水寒林绕田家,

  白鹭翠柏依山屏。

  荒径柴扉见场圃,

  鸡鸣犬吠惊老妪。

  迎前笑语问来客,

  欲觅老城误入此。

  问言老夫何处去,

  呼羊入谷不知处。

  三

  沿着“阿姨”指的路,我终于到了老城城墙根下。我绕着老城城墙的路看着这用泥土打成的城墙。看着破旧城墙裸露的破碎瓦片和石头,仿佛这些就是镶嵌着老城的记忆。城外的壕沟依然那么清晰,只是没了水,我不清楚,这个壕沟曾经就有没有水,因为老城是在山上。老城虽然不是很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据载老城是唐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时候建造的,除南城墙向外稍呈弓形外,基本呈正方形,总面积为114.75亩。东门外有文庙、昭忠祠、虎公祠、文昌宫、魁星阁。北门外有仙游观、兴国寺、崔府君祠、玉皇阁、元天阁等。

  后随着改朝换代,那些建筑大多坍塌,北城外那座兴国寺业已做了土,唯有寺庙前的千年银杏树屹立不倒。虽然历代知县不断的修葺,但是也未能保住唐朝时的规模。建国后新的政权依然设立在这里。国营事业单位、政府机关、医院、供销社等都在这里。随后人口增加,麟游县政府搬迁到现在的新址。自此老城走向衰落。

  在老城可以随处看见废弃的院子,有的还是砖瓦房屋。有的是土胚墙显然很早就离开了,有的却是水泥砖瓦房,废弃的学校,学校的校舍也是最近才盖的。但是就这样被扔在那里,任由其经受风洗礼。和其他地方一样,村民都外出谋生,有条件的都住在了县城,或者大城市,留下的就是些老、弱和妇女。

  就在我用目光搜索者老城的遗迹时,发现一座标准的现代仿古式的巨大院落建立在老城里,就在老城那个千年银杏树院子内。据当地人说这是县旅游局建造的。我不知道县旅游局大费周折的建造这个是干什么?是为了促进老城的发展,还是利用千年银杏树做文章。但是这也明显缺乏长远的打算和规划,仅仅是建造了一所庙宇而已,而一座空城,缺少了人,这座老城也就成了死城。在这里建造这个庙宇,我不是很明白。尽管我曾想过,或者听人说过加上我的想象,要是这座空城重新焕发旧有的活力,那可得需要大手笔的投资呀。

  这座老城的城墙不像西安的砖城墙,是特有的土城墙,而这座城的特色也就在于大部分城墙还完整,城的面积不大,是否可以修建改造一番而成为完全的仿造的或者回复旧有的麟游古城风貌,而站在城墙之上就可以俯视山下溪水,总览麟山风光,仿照任何一座古城的样子,改造民居,再加上这里特有的千年银杏树,又是著名的避暑好地方,本身就是皇家的避暑行宫,周围景点密集诸如,醴泉墨香、青莲烟雨、石臼览秦、漆流禅影和老城自己的银杏映碧都在周围,是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而这些就需要吸引能留住人的古城,礼泉县袁家村仅凭一条仿古街经过多年奋斗造就多大产值,最高峰日达10万人次。而这个避暑的胜地,又有着世外桃源般的农村,怎么就眼光只盯着那棵千年银杏。聚不来人的空城,庙宇的香火如何旺盛?一个没有人的老城,就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病人,没有丝毫的生气。城再破,只要人多城就是好城,城在富丽堂皇,只要没人成就是死城。

  或者依托现有风貌,打造一个影视基地,这是拍乡村题材的绝佳之地。

  我继续在信马由缰的思考着,我知道要打造这些需要雄厚的财力,但是我认为最核心的还是人的远见和魄力。

  四

  我想不仅仅是这座老城成了空城,谁人故乡不沦陷。工业化推进的今天,乡村的人离开了,资本也离开了,甚至土地也被圈占了,乡村成了空的。我们的故乡都遭到了危机,乡村成了一个死寂的乡村,失去了人,也就失去了生命力。而乡村却是人文精神主要阵地。我不愿乡村死去。

  随着人们外出谋生,我们在外地落脚成家,离开了我们生我养我的故土。但是那个人又愿意背景离乡,就像我上文提到的阿姨,他们说老家的房子盖好了,以后还想回去。今天的我们还能回去吗?失去了乡村,就是失去了我们的根。而中国失去了乡村,也就失去了中华文明的根。

  今天我们在工业化背景的今天,我们面临诸多问题,生态环境危机、资源危机、水危机、食品危机这都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历史挑战,我们如何回应这一历史现实,很多人提出了回到乡村,重拾乡村文明,钱理群老师说他看到的一部分青年自发的回到乡村这个历史现场,去进行乡村建设发展,台湾的社区营造也在蓬勃发展。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而在今天的中国探讨如何恢复乡村活力,进行新的乡村建设探讨层出不穷,大家都在各自认为正确的方向努力着,大家都自发的进到历史现场中,去参与历史的改变,回应历史挑战。

  乡村的衰败,也是我们精神家园的衰败。是人文精神源头的死亡。救救乡村,更是我们今天有良知的人去思考的。从这点来看,任何一个促进农村社区发展的举动都是值得我们鼓励的。他至少在为乡村自发的探索出一条自救之路。

  麟溪溪水依旧淙淙作响,麟溪河谷树木依旧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老城的银杏树一年比一年粗壮,银杏叶子落了一年又一年,城墙坏了又修,人换了一群又一群。不知几何时,鸡不鸣了,犬不吠了,人也没了,这座城空了。山还是那个山,水还是那个水,树还是那个树。一座寺庙的有到无,一座城的无到有,一群人的多到寡,一座城的繁华到没落,这其中的历史沧桑恐怕只有那两棵千年银杏树和那座山知道。。。。

  在这里,你将透过我的文字,用你独具的慧眼和我一起发现、了解、探讨社会、人生。且行且思。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账号:luxin2014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