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泰山一梦

发布时间:2024-07-20 03:27:30

  西安到泰安,匆匆泰山之行,是与第三座五岳名山的相会。本不欲先去泰山的,想把这五岳之首再留一留,但和邀约的朋友商量后,还是决定先登泰山。虽然早就知道泰山险奇不过华山,但顶着五岳独尊和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的头衔,被奉中华第一山,想它风景也差不到哪去。可惜这泛着雾霾的泰山秋景,还真让我们大跌眼镜。

  10年登嵩山时也是深秋。嵩山不及泰山盛名,可漫山的红枝黄叶与残留的绿意一起覆夹在巨大的白璧悬石间,被浓浓秋意渲染的是异彩斑斓。而这泰山能见的山壁相对较少,树木也大都剩下枯枝败叶。浓重的雾霾更掩去了远山的颜色,仅有的几片松柏也不得清亮。第一名山显得如此灰头土脸,让我与朋友略感失望,相言这五岳之首真不如华山风光。

  没有收获泰山的美景,但我仍感此行不虚,至少领略到了泰山的人文之最。一路的题字石刻,庙宇楼阁,当真是其他名山无法比拟的。怪我们旅途匆忙,没做好登山前的功课,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细品每面石刻的内容,只得走马观花的上山。

  走到五大夫松时,就奇怪一棵松树怎么叫这么一个官名。后来才知道,一种说法是始皇封禅泰山时,忽遇大时在此躲避,念其有功故封其为大夫。另一种说法是始皇封泰山,惹怒山神降下山洪大雨,始皇狼狈逃至此处,死抱该树才躲过一劫,故封其“五大夫松”。显然,后种说法是后世有意贬低之辞。始皇如果知道他这本欲名扬后世的封禅之举,竟落得如此污作,不知会作何感想...

  这泰山盛名贯彻古今,人文遗产丰厚,颇得益于这历代帝王的封禅祭奠,尊崇有佳。过了中天门没多远,我们还看到了毛主席的“江山多骄”的诗作题刻。古往今来,想要封禅泰山以彰自身功德的帝王着实不少,但真正得愿的帝王也没几个。据说宋太宗曾想封禅泰山,临行前忽被天雷击毁了宫殿只好作罢,从此历朝皇帝非天下升平、四海归一者,不敢轻言封禅泰山。可见泰山在帝王心中之重,已经是属于帝王的最高梦想了吧。

  泰者,大中之大也。泰山,果是人们心中一座地位超然的第一名山。

  泰山一路上的石刻琳琅满目,有题词的,有题诗的,有赞颂高山的,有抒怀己志的。我没记住几个,只知道,都是有征服高山之志者写的。到十八盘下的路口时,我们才见到横亘在眼前的陡峭雄山。此时宽耸的泰山,为众山垂拱,终显那坐拥高天,雄壮如君的独尊气质。虽然依旧显得灰头土脸…

  上到南天门,过了天街,基本就到达了较为宽平的泰山顶。在五岳独尊的石碑附近,我们偶然看到了不起眼的秦铭文释文。原来李斯真迹的秦铭文是在山下泰安市区的岱庙里,我们这些功课不足的旅者竟然根本没有安排岱庙之行,颇为遗憾。

  虽然看不明白晦涩的古文释文,我还是联想到了一些关于那头个来此封禅的关中老乡的事迹。泰山,不同于华山的,那种作为山的最高理想的形象,跃然于心中…

  秦始皇的童年时代,经历了一般少年不曾体味过的孤苦。自他出生起,便因阶下囚的父亲,一道成为了被远方族人遗忘的,没有自由的人质,在异国他乡看着他人的脸色,过着与自己王孙身份不相符的贫苦生活。他没有刚毅英武的父亲,没有贤惠达礼的母亲,甚至没有能够在布满荆棘的权力路上,教他成长,保护他性命的贵人。他的少年时代,正如这高山临渊,稍有不慎,可能就不会有后来的千古一帝,而是多出史书上又一个被一笔带过的可怜虫。也许童年的他,不曾想到自己会成为王,成为皇帝,成为这片大地的第一位完全的主宰者。但我想那个孩子,一定会不甘心,不甘心于这样一个注定没有自由,受尽冷眼的囚童宿命。

  不知是命运的造化,还是上天有意培养这样一个承担历史的人物,在一次次的机缘巧会下,这个少年成为了天下最强大国家的国君,拥有了傲人的力量。于是,那个不甘心的他,向命运开战了。他在这个国家建立起铁一般的秩序,虽显不近人情,却带来了令所有腐朽势力胆寒的公平与热枕。秦军铁蹄踏过,中华版图因他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大统一。而他对这片土地的影响,历经漫漫两千余年都未曾消失。

  犹如登山的艰苦,这样伟大的事业,岂会没有重重艰难?秦始皇一生披肝沥胆,励精图治,崇尚秩序,严于自律。不过,但凡律己者,难免对他人所求甚高。我不知道他为何如此信赖并听从这齐鲁的儒生们,非要在泰山封禅。而后来他坑杀三百儒生时,又为何像是被欺骗一般的愤恨。

  这个把一生都灌注在事业里,也取得了伟大成就的男人,该有多留恋自己非凡的人生,该有多不舍这不世的功业。是啊,谁拥有这样的人生,能够放下和舍得呢?对那个曾孤僻的孩子来说,权力改变了他的人生,权力就是他活着的意义,权力就是永恒!于是,力求家国永存的他,兴水利,筑长城,修道路,奠定华夏族后世数百年的繁荣。他亦寻仙问道,渴望拥有长久的生命和永恒的荣耀。可是,岂能永恒?刚过知天命之年的他,就在殚精竭虑中,永别了自己留恋的生命与事业。那些握着笔杆,曾被他压制的儒生,只愤然地一笔勾画,就将他赫赫声名尽毁,报复给他两年多年的曲解与谩骂。而那短短二世十五载而亡的秦朝,更保存不下多少关于他的真相。或许只有那棵山腰上伫望千年的五大夫松,还能默默地记着些关于故人的故事吧。

  在泰山上,每一面石刻,都像是写着一个华丽的妄想。比起肉身凡胎的人类,高山更接近于永恒。这些怀揣着征服之志的登高人,在这泰山上留下的不只是感怀,更是借题刻以博青史留名。而玉皇顶上,有一座据传是汉武帝封禅泰山时留下的无字碑。无名骚客尚留墨,汉武雄途竟无字?不知这位为大汉民族开疆拓土的皇帝,站在泰山顶望着脚下的山河大地时,心中又是一番什么滋味…

  汉武帝一生主国五十余年。与秦始皇有着相同的雄才大略,却在心性上多少有些不同。少年的汉武,虽贵为皇子亲王,可排行靠后的他应该也没想到自己能够继位。本是碌碌皇子命,却被向往权力的母亲用联姻的方式推上太子位。人言金屋藏娇,艳福匪浅。从后来汉武废陈皇后的史实来看,少年的汉武帝应当是厌恶这个不是自己选择的女子。后来汉武帝顶着压力,册立没有贵族背景的卫子夫为后,二人可算是举案齐眉,一守就是四十年。

  汉武帝的前半生,运筹帷幄,为大汉扫除了最大的顽敌——匈奴人,从此大汉疆土得以扩大,汉地版图基本成型。那时的他,应当是志得意满的。同秦始皇一样,他也留恋他的权力与功业。那时的他也会觉得,权力就是永恒吧。

  汉武帝击败匈奴后仍醉心军事征伐,终于在短短十几年间,挥空文景时期的积累,致使百姓贫苦,国库空虚,政局危机。他最信任的心腹之臣,竟也葬送了汉军最后的精锐,投降匈奴去了。已经六十多岁的汉武帝,变得敏感多疑,于是误信谗言,冤杀皇后卫子夫和太子。两年后,他才幡然醒悟,痛心于自己错杀妻儿的昏莽,悔心于自己好大喜功而至危局。登泰山而小天下。站在泰山上的他,守着无上的权力,一定是孤独的吧。他曾年少多情,排除万难娶回那个自己心爱的女子,本可举案一生。但是他却亲手逼死了与自己相濡以沫的女人和她们的儿子。他曾为之自豪的功业,也像是要在自己有生之年就荡然远去。这一生,他想像泰山一样永恒,在青史的高处留名,却落得个昏聩无道,孤家寡人...

  高山上的冷风,吹来了无比的寒意和孤独,还有对永恒重新的思考。最终,汉武帝在这一次登泰山之后,痛下轮台罪己诏,重启汉初政策,无为而治,与民休息,成为历史上最痛彻反省自己的帝王,也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了政策基础。

  泰山最重要的人文遗存之一,是玉皇顶旁边不远处,一面刻满题文的石壁。这石壁就是珍贵的文化瑰宝,著名的唐摩崖石刻。唐摩崖上最耀眼的,莫过于那篇涂抹金漆,洋洋千言,熠熠耀眼的唐玄宗《纪泰山铭》。唐玄宗封禅泰山的那一年,正处大唐的巅峰时期开元盛世,他四十岁。

  唐玄宗,是位传奇的盛世帝王,童年与秦始皇颇为相似。玄宗的少年时期正值父亲作为废帝朝不保夕。他的祖母武则天以一介女流登上帝位,对李氏皇族实行高压政治,他的生母、嫡母皆被杀害。在一波波如履刀锋的政治斗争中,这个睿智果敢的少年,领袖群伦,除掉了一个个强大的政敌,登上帝位,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余年的统治。

  玄者,取自玄星之意,先明后暗。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性格极其复杂的帝王。他执政初期,安定朝堂,革除弊政,任贤选能,大兴科举,躬行节俭,让大唐乃至整个中国封建历史,迎来了最为开放辉煌的顶点——开元盛世。但他的晚年,留恋宫闱,荒废政务,听谗信侫,腐败奢靡,终于引发了安史之乱,令升平百年的大唐盛极而衰。开明?昏庸?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他应当是一个聪明而老辣的人,否则怎能御群杰而缔盛世。他成长于诡谲的权争,不得不做个理智清醒的政治家。可是,应该也有一些厌倦权力的日子,他会沉浸醉心在艺术的世界中,寻找些许平淡的自由和美好,于是才有了这风采卓绝的书法《纪泰山铭》,才有了美奂千古的名乐《霓裳羽衣曲》。我想,如果一个人,喜欢围棋,热爱书法,醉心诗词,能够吹响漫着心灵的笛声,奏起动着神魂的琵琶,那么无论他平日里是多么理智冷静,他内心至少藏有一抹帝王不该有的浪漫主义色彩。

  史家说荒淫的帝王会误国,但历史仿佛又隐约说:误国的总是专情的帝王。唐玄宗,就是个多情又重情的皇帝。他宠爱了大半辈子的武惠妃撒手人寰后,他落寞了很久。直到那个天赐的红颜,来到了他的身边。那是一个心地纯稚的明媚女子,完全不像他周围那些愈发令人厌恶的,功利又狡黠的人。她也热爱艺术,热爱音乐,有着同样无与伦比的才华。每当这个天生丽质的年轻女子,配着他动情弹奏的乐曲,旋动起曼妙的舞姿时,历尽风雨和荣耀的他的心中,都仿佛又回到了少年的时光一般。于是,他眼里就只剩下这个完美的女子,只想和她一起飞跃人间,飞上那月宫中,像神仙眷侣般琴瑟和鸣,永生厮守…而对于权力,他彻底的厌倦了…那一刻,在唐玄宗的内心,唯有艺术和爱情,才是永恒的吧…

  可惜,当那一抹浪漫主义被爱情牵出而渲滥时,当他放弃了作为帝王应尽的责任时,他们的结局就已经注定。他失去了辉煌,也保护不了自己心爱的女人。四十岁时正如日中天,站在这泰山之巅意气风发的唐玄宗,如何能想到三十多年后,遭到囚禁的自己,会伴着无尽的悔憾,在孤独中死去…

  匆匆的一天行程结束,我们拖着疲痛的身躯赶上火车,再回到往复的平淡中,什么也留不下。何为永恒?也许是相伴的情谊,也许是留存的记忆。我且为它留这一篇自言自语的俗文,也盼个能长久吧。

  巍巍泰山,青史犹高。漫漫登途,人生渺渺。那一路的名利,那一路的爱恨,那被登高者所恃所求的永恒,终究不过是,泰山一梦…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