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白葱
大白葱,一般俗称为青葱、大葱,在我家乡则称之为大管葱,以有别于在秋冬季节,于稻作收成之后所栽种的红葱头。
大白葱属百合科,耐寒抗热,适应性强,四季均可上市,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大白葱的上部为青色葱叶,下部为白色葱白,原产于西伯利亚,我国栽培的历史悠久,分布也很广泛,其中以山东、河北、河南为重要产地,而台湾宜兰的三星葱,也颇有名气。
由于从来没有栽种过大白葱的经验,趁着内人从市场刚买大白葱回来的机会,游说她同意留下约五公分长之白茎部分,以作为栽培之用。抱着一股姑且试试的热忱,将十来根白葱连根植下,浇水过后,静待明天。
一夜无梦,待隔天清晨再度前往察看时,却发现那原本被切平的大白葱上端部分,竟然从其中心部位,突起约有半公分左右的茎芽。虽仍不见其完整新芽,但已经可以清楚看出其努力突破囿限,展露无尽发展的生命契机。
从此以后,我每天都会抽空前往探视,一睹这项生命的奇迹。看着它们,从翠绿新芽渐次抽茎展叶,最后竟然长成与其母株无异的葱体,只是其下端原本白色的部分,却也随之而逐渐老化、枯黄,而不堪食用。因为母体的牺牲保护,让新芽嫩业可以无尽伸展,大自然母爱的故事,在大白葱的栽培过程中,又见一个真实的篇章。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大白葱终于吐出了白色的花苞。这种花苞与洋葱类似,也有点像韭菜花形状,只是较大些而已。细观这些大白葱花苞,感觉蛮特殊的,因为它里面包含有很多分别独立的突出物。这些突起物,会随着成熟度的提升,一根一根地由中心向外伸展,形成一个圆球形的散状花序。
大白葱开花,系先从球形外围开始,而后逐步扩展至中心部分。虽然说是开花,其实也只是小小的白花点缀,根本看不到任何美丽的花朵,而花期也仅止一天而已。花谢之后,花托即慢慢变大,待其枯黄后即可采收,每个花托内含有二、三粒黑色长条状的小种子。
采收大白葱种子,必须等待花托枯黄之后。但是,大白葱开花,基本上系先从球形外围开始,而后逐步扩展至中心部分。因此,虽然同属一个球状花序,但是其成熟度,却显然有所差别。太早采收,会有一些种子因成熟度欠佳而影响其发芽率;采收过晚,则会有一部分较早熟的花托,因自行裂开而使种子落地。如何掌握拿捏,则得靠个人的经验与判断了。
事实上,当初栽植大白葱的目的,并不是着眼于食用性,而是想藉此观察大白葱的生态过程、并期望能采收到种子,以备未来育苗之用。终究,我深知“留得青山在,那怕没柴烧”的道理。只要我们能够洞悉发展前景,有着完善的进程规画,并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岂有不能成功的道理?
从老株新植,到开花结果、采收种子之后,第一阶段搜集种子的工作,就已经圆满完成告一段落,接着就要着手进行第二阶段的育苗工作了。因为那一段从种子萌芽到大白葱成长的整个过程,还有待实际的运作与观察。
育苗工作,系得先在保丽龙箱内进行。育苗的方式,系先将泥土挖松抹平,尽量均匀地撒上所采收的黑色种子,再行铺上一层薄土,而后将泥土压实,并以喷水壶浇水保持土壤湿度。如有可能,也可以在上面铺上一层稻草,犹如在田畦培育秧苗一样,只是规模小了很多而已。
每天仔细浇水和观察,就是未见泥土有任何的动静。约一星期之后,大白葱才从蛰伏的表土中,逐渐冒出了细细的新芽。不知是否期待过高,总觉得这些大白葱的小新苗,似乎成长得相当缓慢,待其长至约十公分左右高度,准备进行移植之时,漫漫的一个月时光,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中,悄悄地从指尖溜过。
经过一番的照顾与期盼,大白葱终于长高长大,不过总觉得与市场所见到的大白葱,体型类似却又并不完全相同。仔细观察对照之后,发现两者最大之差别,乃在于市场大白葱的白茎部分很长,可达十五至二十公分之谱,而我家所栽种者,却只有七、八公分左右长度而已,两者间的差异的确相当大。
此一疑惑,经邻居指点之后,我内心才豁然开朗,原来在栽培过程中,我犯了一项严重的技术性错误。基本上,大白葱的主要食用部分,在于白茎而非叶子,而白茎产生之缘由,乃在于这一部分根本没有接触到阳光所导致。因此,不仅在初期移植时,必须将其根、茎深植,甚至于在整个成长过程中,也必须不断地往上加覆泥土,以便有效隔离阳光,迫使其增长白茎。
大白葱的成长速度,显然比其他叶菜类蔬菜缓慢很多。这其中除了本性使然之外,养料供应以及水分补给的不够充足,可能也是另外两项重要的因素。而由于其成长速度缓慢的结果,也使得其白茎部分较为老化,口感和鲜嫩度,显然就与市场所贩卖的大白葱,有着很大的不同。
事实上,一般农田所种的大白葱,类皆采取田畦式的栽植,在田畦之间有小沟隔开。这小沟的规划,一方面是提供人行之用,另一方面也可做为灌溉的渠道。因此,透过小沟的引水灌溉,田畦总是能够维持适当的水分滋润,这与种植在仅有二十公分左右高度的浅土层箱子中的情况,显然差异度很大。至少它无法从大地泥土中,透过毛细现象的作用,吸收土地中所蕴含的水分和养分。
涵蕴后代,再生白葱重现生机;深耕未来,无尽心田再启新意。再生白葱之所以能够突破困境、开创新基,其所凭借者,可能仅是对于下一代的关爱、以及生物本身的自我坚持而已。终究,万物生机皆学问,只是我们对于大地的顿悟,似乎总是有所局限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