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写人散文

牌坊魂

发布时间:2022-12-12 13:09:05

  因为一个人,沉睡百年的隆昌石牌坊活了。因为一本书,穿越时代的隆昌石牌坊火了。这不是神话传说,而是每一个隆昌人都能见证的身边故事。

  生在隆昌县,长在牌坊街的我,小时候常常光着脚丫踩着驿道上的青石板,围绕在牌坊脚下嬉戏,刮风下,触摸到石牌坊是冰冷冰冷的。上学了,慢慢认识了牌坊上面的一些字:“圣旨”、“德政”“节孝”等等,隐隐约约知道了它们是从前远古的。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开始了,红卫兵要破四旧砸牌坊,便糊里糊涂的晓得了牌坊是封建迷信的。后来,上山下乡,升学考试,求职工作,结婚生子,一晃离开隆昌好多年,再回故里,看见许多石牌坊早已是伤痕累累,瘢迹重重,两则密密麻麻地拥挤着低矮的小青瓦民宅,分也分不开。

  这时候,一个叫着邱成佑的先生,从风飕飕的泥泞田坎路上走来,他卯足全身力量,把万孔千疮、百病沉珂的石牌坊一座一座地扶起来,揩干净它们身上沉积的尘埃污垢,让它们一个个显露出不凡的本来面目。

  那是1991年初夏,小有名气的隆昌本土作家邱承佑先生敏锐而深邃地看到:古老的石牌坊就像恐龙一样,早已绝迹,今后不会再有了。于是,他投笔疾书,让弥足珍贵的隆昌《雄伟壮丽的牌坊群》在《四川日报》上闪亮登场,强劲有力地将它们第一次公开推向全国。

  趁着盛夏火红的骄阳,邱先生编写了乡土教材《川南门户—隆昌》,专设篇章解读牌坊,把隆昌牌坊准确定义为“立体史书”,将牌坊文化的种子播撒在隆昌县79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邱先生说:“从此,牌坊情结纠缠着我,就像一个沉重的十字架,甩也甩不掉。”

  《隆昌牌坊记》、《隆昌牌坊赋》、《关羽在牌坊上的替身》、《隆昌牌坊与识字横读》、《隆昌牌坊与恤嫠会》……,一篇篇牌坊文化的华章,在邱先生的笔尖下激流涌出,就像一支支强心针,注射到沉睡百年的古牌坊体内,牌坊苏醒了,渐渐地恢复了知觉,有了心跳,脉搏和体温。( 文章阅读网:www.telnote.cn )

  在政府的助推下,它们得到了很好的康复治疗,变得越来越健康,越来越丰满,越来越精神。在千年沧桑的古驿道上,他们迈出了与时俱进的矫健步伐,从精致隆昌走向四川,走向中国,走向世界!走向2005年绚丽璀璨的春天,摘取到了“中国石牌坊之乡”这块响亮的名片!

  隆昌石牌坊骄傲地成为了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在《远方的家》,邱先生如数家珍,让它们蜚声中外。17个500多岁、戴着圣旨光环的隆昌石牌坊,在追梦的时代,活出了前所未有的精彩:它们出生名贵,多为四柱三门三重檐五滴水石质牌楼,堪称明、清建筑之精粹。它们身材伟岸,平均面宽9米,通高11米,健壮雄伟,威武壮观。它们遥相呼应,比翼生辉,13个念珠状坐北向南一字排列在隆昌县城南北两端的巴蜀古驿道中央,4座散居于县内乡镇,坊间距离最近处仅10余米。它们集哲学、历史、数学、文学、力学、建筑学、美学为一体,但又各具特色,独领风骚。它们端庄大气,古朴典雅,延续历史文脉,蕴函华夏精髓,以身俱来的价值,任何财富无与伦比。

  邱先生辛勤笔耕撒播的牌坊文化种子,在巴蜀文化的分界线上生根了,发芽了,开花了,结果了,越来越自信地伴陪着80万隆昌儿女,一起追梦,一起前行。

  邱先生发扬光大牌坊文化的脚步一刻也没有停止,他是明白人,深知自己是隆昌这片土地的儿子,他责无旁贷地要挖掘和捍卫牌坊文化,继承和传播牌坊文化,牌坊文化已经占据了他的整个心房,充盈了他的全部大脑,他成了一部活脱脱的隆昌地域文化大辞典。

  2008年春夏之交,他把一本洋洋洒洒40万字的长篇小说《天下牌坊》奉献给天下,这是一部何等深沉厚重的文学作品,一走近它,你就能闻到浓浓的传统文化的味道,一翻开它,你就能体会到牌坊文化在小说中升华。因为邱先生精心为这本书注入了太多太多的传统文化元素,他不允许文学作品偏离传统文化的土壤,特别是有关隆昌牌坊的文学作品。

  特别的作品在特别的时刻必放射特别的光彩。5.12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三天,年近花甲的邱先生头顶着炎炎赤日在县城东门广场赈灾义卖,怀着对邱先生博爱义举的感动之情,揣着对《天下牌坊》的渴求之心,我求得此书,如获至宝,比任何时候都认真的拜读,恨不得把每一个字都印在脑子里,融化在血液中。

  小说以牌坊人物牛树梅为原型,向人们完整而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晚清年代勤政廉洁的清官故事:咸丰年间,金鹅县以牌坊多、寡妇多、小偷多而著名。牛知县上任义无反顾,呕心沥血地的做好了三件事:修牌坊,成立恤嫠会(救济寡妇委员会),治盗。他机智果敢治盗,拼筹财力救济寡妇,辛勤修建石牌坊,造福于百姓,救民于水火。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这一沉重的话题诠释的淋漓至尽。书中修建牌坊的宏伟大场面,空前绝后,那一年,全县就评选出了188个节孝妇,牛知县硬是力挺万难,集思广益,奉旨修建了188座牌坊,创造了中国牌坊文化的奇观。

  牛知县为这个小小的县城奉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精力,还把母亲和妻子的尸骨抛洒在了这片热土,最后,他疲惫不堪,挂印离去。但他却用自己坚实的脚步,走成了一座当地百姓自发集资为他修建的德政坊,一举打破了“生不立传,活不建坊”老规矩,成为罕见的为活着人歌功颂德的石牌坊。这样的牌坊,在公元前1567年建县以来的历史长河中,现存的就有5座,成为隆昌青石牌坊之奇葩。

  《天下牌坊》让牛知县等清官从青石牌坊上的严肃文字中走了出来,穿越时空,来到了今天,进入了现代人的眼帘,与焦裕禄、孔繁生等勤政廉洁之楷模共树旗帜,身体力行在中华复兴的当下。

  小说还以朴实而具有独特文采的丰富语言,感人而新颖别致的故事情节,让德政坊、功德坊、百岁坊、节孝坊、贞节坊、山门坊、镇山坊、嵌瓷坊中众多的牌坊人物,一个个鲜活在故事情节,历史人物与文学人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再加以如诗如画的川南风土人情烘托,其鲜明的人文内涵,传统的文化风骨,历史的厚重价值,现实的文化自信,如春雷声声,震撼大地!像春雨阵阵,润物无声。

  邱先生说:写这本书的目的一是为隆昌旅游业的发展张目,二是用现代人的眼光审视古老的石牌坊,对提倡妇女守节的伪道学思想进行批判,对德政文化和孝文化的积极因素给予肯定。历史可以是五花八门、一塌糊涂,但绝不能是空白。

  感谢邱先生,您用自己全部精力和心血,不断填补着牌坊文化的空白,不断丰满着古老的牌坊的翅膀,引领它们在文化自强的天空自由翱翔!

  邱先生累了,邱先生醉了,他超凡脱俗,智慧地微笑着,把自己的血肉融进巍巍牌坊,铸成了隆昌牌坊不朽的灵魂。

  作于甲午年四月二十九

  邱承佑先生仙世七七之日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