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位置:首页 > 散文 > 经典散文

记忆的电影

发布时间:2024-08-29 00:45:16

  已经好多年不看电影了,因为有了大屏幕高清电视和方便快捷的互联网电脑。前不久,利用去北京之机还真的去了回中兴影城,坐在那豪华装饰的影厅中,真真切切地经历了一把全数字放映全方位立体声超大清晰宽大银幕的“现代电影”逼真而震撼的视听盛宴。于是就觉得花45元买一张票是“超值”享受,至于看的是什么内容已经不重要了。

  我最初认识电影是在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我们家是下放的“五七大军”,在那个温饱还没有完全解决的年代,在那个远离城市的贫困的小村庄(那时叫生产队),在农闲的时候,能够看上一场电影绝对是振奋人心的大事,甚至比吃上一顿猪肉炖粉条还要痛快。宽阔的场院上早已经立起了用木杆捆绑成的门字架,挂上了银幕。家家户户匆匆吃罢晚饭,兴高采烈地端着板凳早早抢占有利位置,一些从十里八村赶来的人只能围在外面站着,人们便满心欢喜地期待着精彩的上演,伴着机器发出的达达的清晰而均匀的胶片运转声,《地道战》、《地雷战》、《奇袭》、《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南征北战》、《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红色娘子军》等等一次次走进人们温馨的回忆。当然,如果有邻村放映电影的消息,我们也会结队前往,不顾寒风凛凛,顶着星星点点,放映结束,大家一边谈论电影的情节,一边往回走,有时候是小跑,到了家,脚还是冰冷冰冷的,赶紧爬上热炕暖和暖和。于是,寂寞的村庄就充满了节日般的浪漫。

  回到城里后,看电影仍然是最好的娱乐生活,那时,盘山县城里只有一家电影院,里面的设施是非常简陋的,后来先后建成了辽河电影院和红旗剧场,尽管如此,每逢有了新片,买票还是很难的。所以,看的最多的还是露天电影,地点基本都集中在当时坐落在盘锦的几个最“牛”的大单位,什么九化独身楼、东油大院、辽化、一0三大院,有时一部片子要几家轮流放映,于是,年轻疯狂的我们便像现在有些歌星一样一家一家赶场,直至深夜。那时,为了看一些像《山本五十六》、《望乡》等所谓的内部电影,可以说是挖空心思更不惜逃学逃课了。记得就在1975年2月4日营口、海城一带发生7。3级强烈地震那天,我们全家正在九化独身楼看电影,银幕就挂在锅炉房外面的东墙上,先是放映纪录片《杂技英豪》,后是故事片《铁道卫士》,当银幕上出现那句经典台词“乱是乱不了麻烦”时,突然银幕和地面开始抖动,接着就停电,人们惊惶呼叫着四处散开,现场一片狼藉,电影机也摔倒在地上。我们家也“损失惨重”,妹妹拿的一把比较好的折叠小凳子在拥挤中丢失了。

  当年有一首流行的顺口溜:“中国电影新闻简报;越南电影飞机大炮;朝鲜电影哭哭笑笑;阿尔巴尼亚莫名其妙;罗马尼亚搂搂抱抱。”说的比较贴切,就说国产电影,因为文化大革命很多被禁止上映,电影院就是极少的战斗片和8个革命样板戏来回翻着放映,上演之前都要先放新闻简报,有点像现在电视的新闻联播。有过经历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些精彩的台词和给人们带来无数欢笑的激动人心的场面:“杨子荣有条件把这副担子挑。”、“八年了,别提它!”、鬼子队长挖了个屎粪雷、长着向日葵的农家院来了一群吃东西乱扔的假武工队、假模假样的刁德一慢悠悠地唱着:“这个女人啊……”文革后期,我国新拍了一些电影,但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都是轰轰烈烈的开头,好人红光满面嗓门很大,坏人总是缩头缩脑的,一眼就能认出来。比如,《火红的年代》里著名演员于洋扮演的那个主角,上火车时拿着一个苹果心里满腔怒火,在高炉前拼命地干,在最困难的时候,政委同志站上高处深情地朗诵着:“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暮色中于洋的脸松弛开了,眼睛一亮,困难就跑了。《春苗》里风景如画,春苗一大早从河里洗了草药赤脚上来后,一片朝霞映照着她那年轻美丽的脸,带着一点羞涩的笑容,领导和群众都感叹地说:“这就是我们的赤脚医生!”。《决裂》里葛优他爸演的那个角色:“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马尾巴的功能”。《难忘的战斗》里有一个坏蛋,用个秤砣砸了咱解放军,观众早就知道他不是好人,但一直到结束还没事似地滴滴答答地打算盘。《闪闪的红星》里小冬子很漂亮,怎么看也不象农村里的苦孩子,但影片的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让人百听不厌,“胡汉三”现在还时常出来在晚会上亮亮相,动不动就整出那句“高,实在是高!”。《金光大道》、《艳阳天》、《青松岭》等农村题材影片里的主角们,几乎都是在美丽的夜色中紧锁着眉头转悠来转悠去,等他们谈好了心,或者想了一阵主席的话后,天马上就开始亮了,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于是,“弯弯绕”、“钱广”们的末日就到了。

  提起朝鲜电影《摘苹果的时候》,人们就会不约而同地想起那个可爱的能赚600工分的胖姑娘。最难忘的是《卖花姑娘》,汹涌而来地将悲痛席卷了中国观众,有点像后来我国“平反”的一部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教育人们要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泪仇,解放了,人民是多么幸福!“卖花来呀、卖花来呀、朵朵鲜花鲜又香……”那凄美的弦律感动了无数善良的人们。当年比较流行的还有阿尔巴尼亚和罗马尼亚的电影,象《宁死不屈》、《地下游击队》,虽然片子内容有些“磨叽”,道也让中国人民觉得亲切,革命者视死如归的样子还真象咱共产党员。罗马尼亚的《多瑙河之波》被人们戏称为“多老婆之波”,那些搂搂抱抱的镜头让还有些羞涩的中国观众大开眼界。后来有两部南斯拉夫的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让人们过足了看战争片的瘾,革命战士高大威猛,德国兵穿着呢子军服也威风凛凛,仗是从头打到尾,银幕几乎都要被打穿了。“老朋友再见,老朋友再见,老朋友再见吧再见吧,如果我在战斗中牺牲,请把我埋在那山冈上。”这首电影插曲经久不衰。日本电影《追捕》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尔虞你诈,注定要灭亡的特性,但杜丘和真由美成为那个时代少男少女们心中的偶像,还有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不过,本人认为最为经典的外国电影要属两部前苏联的电影,一部是《列宁在十月》:电影一开始就有一些女人光着大腿跳舞,楼座上的坏人用望远镜贪婪地看,还有一个象老鹰的男人在女人们中间转来转去,后来知道那是《天鹅湖》,是艺术,当时真的不懂。列宁同志很风趣,要自己煮牛奶,不料和高尔基同志谈得太兴奋了连牛奶溢出来了都不知道,让老大娘好一顿埋怨,只好自己拍着脑门傻笑。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一个国家领袖在银幕上的风采。另一部是《列宁在一九一八》,因为里面有个机智勇敢和蔼可亲的瓦西里,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人们总会用瓦西里的幽默鼓励别人安慰自己:“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不管怎样,我还是认为咱中国电影才最亲切最真实最让人荡气回肠:每每看到王成站在高高的山顶,手握火箭筒高喊:“为了胜利,向我开炮!”每每看到董存瑞举起炸药包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每每看到江姐的十指被敌人钉上竹签,仍然毫不畏惧怒目圆瞪:“头可断,血可流,共产党员的意志是打不倒的!”作为一个中国人都会热血沸腾为之感动自豪,他们是铁骨铮铮的中国脊梁!他们是真正的民族英雄。还有很多很多……

  岁月匆匆流逝。如今已经很难找到当年看露天电影的那种感觉,也很难找到能够改变你感动你一生的电影经典了。

  记忆中的电影,经历了现实梦想的冲击,经历了惊喜与意外的碰撞。

  记忆中的电影,被人们视为神圣的纯洁的艺术,怀着虔诚和喜悦来欣赏。

  记忆中的电影,是我们的朋友,是一个曾经在苦难岁月带给我们无数欢乐和梦想的朋友,也是一个曾经无怨无悔跟随我们的伙伴。

  越来越多的浮躁开始戏谑甚至践踏这方净土。金钱和美女成了电影的主宰,商业和色情肆无忌惮地在白色的银幕上延伸。面对一切一切的无奈,除了回忆、惦念和偶尔几声呐喊,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

散文相关阅读

散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