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猫儿石的记忆
高考:猫儿石的记忆
杨开显
1977年的12月9日,是恢复高考后四川和重庆开考的第一天。这是“知识改变命运”的一个华彩乐章,它已经载入了史册。
当时,我正在一所厂子弟中学承担保高考的物理教学任务。我所在的这个厂就是地处嘉陵江北岸的猫儿石的四川省重庆造纸厂,学校就是厂子弟中学,当时叫四川省重庆造纸厂东方红中学。
子弟中学地处厂区的一个半坡上,校舍是一排穿梪平房,是腾出的职工住宅。文革武斗期间,屋顶被掀,墙破壁残,一片瓦砾,1969年才修整出来。于是,两三家人的卧室打通后作为极不规范的小方形教室,狭条形的厨房作为教师的小办公室,实验室和图书馆等就只能是一种奢望了。大为缩水的篮球场是在半坡挖出一小块平地建成的,平地的一边编上铁丝网,以减少篮球滚到坡下的次数。
子弟中学的教师一部分来自厂内的工人(其实是1971—1972年回城的知青),另一部分是学校原有的和调入的教师。恰遇这一届书记和校长宽容、公正、善解人意,也是厂里的职工。教师的文化程度,除4位中年老师是西师、西农和重庆师专毕业的以外,其他年轻教师大多在28—32岁左右,以高中毕业为主,也有高一、高二(文革中断了学业)和中师文化程度的,平均学历最多高中毕业。学生来源以本厂子女为主,也有少量邻厂重庆铁铸管厂的子女,还有更少量的农村子女。
学历低的教师与单一的相当差的生源就是在这极其简陋甚至破烂的校园中教书和读书的。
这一年10月21日,当听到恢复高考的广播新闻后,全校师生心中一片沸腾,读书的热潮很快席卷整个校园,又漫延到整个厂区和整个猫儿石。在这之前令人头痛的“读书无用”的言行一下子被冲击得无影无踪。
从此后,一间间教室人满为患。特别是到了晚上,一间容纳40来人的教室,挤满了七八十人,过道、末排后面和头排前面都插进了厂里职工、往届学生和知青,甚至窗户上也爬满了人。学习的热情空前高涨,这种感人的景观真是百年难遇。
子弟中学的教师以平均高中文化的水平来教高中,在人们看来,当然不如具有大学文化水平的教师教高中。但在这所独特的学校并不是这样。在过去的时代,一个人能否接受高等教育,主要取决于他的家庭出身,其次是政治面貌,最后才是学习成绩。阶级路线的长期贯彻,文革对教育的中断,使千百万优秀青年未受到应该受到的高等教育。因此,子弟中学的教师从未因学历不高而自认为不如人。勤奋、好学、敬业、认真、踏实、“打破沙锅问到底”,是他们的共同特点;而更主要的是,他们的素质适合教书,是教书的材料。他们虽然只有高中文化,但他们能把高中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绝大部分地消化、吸收。而有的学校和有的老师,虽然文化程度高一些,但他们深入浅出的能力可能差一点,因而所教的高中知识不能让学生绝大部分地消化、吸收。
正是由于子弟中学的老师具有深入浅出、自己懂也能让学生懂的能力,所以在1977—1979年的3年高考中,这所子弟中学每年都创下佳绩:高考升学率6%—10%(当时高考平均升学率3%左右),在江北区拔得头筹,真可谓“草窝里飞出金凤凰”。
但是从1980年开始,子弟中学的高考升学率逐年下降,其原因是1978年开始实施重点中学制度,该校初中1978届及以后各届的初中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大多入读了一、三、八等高中。如若不然,这所子弟中学的高考升学率还有可能较长时间地保持较高的水平。这好像成了一个传统,因为在1973年初中统考中,该校的成绩即为江北区第一流(未统计名次),且全区第一名的学生即在该校,这名学生现在重庆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
教师们做出了辉煌业绩之后,才开始接受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的大学本、专科师范教育。但这时重点高中吸走了子弟中学更多的优秀初中毕业生。这样,教高中就没有了挑战性、竞争性和与重点高中的可比性。于是,从80年代中前期开始,子弟中学的一些教师就陆续离开了这个令人留恋的“草窝”。
数年前,这所厂子弟中学与重庆天原化工厂子弟中学合并,连同两厂的子弟小学一起,组成了已转为公办的江北区猫儿石实验学校(小学和初中)。由于时代的原因,这所学校恐怕不容易再现昔日的辉煌。
但离开和留在这所学校或调到其他学校的老师,则大多数事业有成。有的在科研院所、重点大学和大学作研究员、教授和处长;有的在市、区重点中学任校长、副校长和高级教师;有的在人大机关任办公室主任;有的在市委、市府作到副厅级和参事;有的在企业当了企业家和高管。而在那3届考入大学的学生中,有的在美、日等国家当了研究员和教授;有的在科技机构当了副主任和高级工程师;有的在机关和大学作到厅级和管理人员;有的在医院和学校作了主任医师和高级教师;有的办了企业,有的作了高管。
2007年夏天,厂子弟中学的部分老师有一个聚会。会上,巴蜀中学校长、原子弟中学英语老师说:“当年厂子弟中学的这个教师团队不亚于全市任何重点中学的教师。”这个话,他之前在一些教育工作会议上说过几次。我与其他几位调出子弟中学的原同事均有此看法。以如此简陋甚至破烂的环境,以如此原始的条件,以极少的资源,以低下的学历,以单一和相当差的生源,做出了当年的上佳成绩,这在全市也是罕见的,投入产出比是非常高的。
而今,老师们尽管大多已两鬓染霜,但一提起30年前的高考和猫儿石的这个“草窝”——厂子弟中学,心中就激动不已,心中就充满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