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日记网

位置:日记 > 情感日记

关东老太马大妈

时间: 2014-10-22 10:49:00  分类: 情感日志  天气:阴天 
从四月北国冷风瑟瑟的春天到五月南方梅雨缠绵的初夏,日子不急不缓,不徐不慢地走着。回到南方已有一个多月,偶尔,偷得半日闲,于静夜黑与白的光影里慵懒地翻看北方行走的照片,心底仿佛泡着一壶酽酽的碧螺春,暖意翻滚,清香沉淀。

旗幡飘扬的酒馆和当铺,古色古香的老街上,一个穿着枣红色毛衫的老太太,搬着小竹靠椅子在店铺前,手里拿着针线,向着路上陌生的游客微笑,橘子皮似的老脸上那抹微笑如绽放的秋菊。春天的阳光,如丝如缕,暖意融融地照着她满头白发,身后陈旧的木板门仿佛吱呀一声,就推开渐行渐远的记忆

我游移的目光停留在那个阳光灿烂的午后。

大妈,您还好吗?

大连,天很蓝,地很绿,水很清,海很美,享有“北方明珠”之美誉。行走中,这座美丽的北方城市,举世闻名的旅顺口、旖旎多姿的老虎尾半岛、威武雄壮的旅顺军港、妩媚多姿的太阳沟、巍巍雄姿的老铁山、景色秀丽的星海湾......无一不向世人展示它的历史人文、前行脚步和希望未来!然而,这一切都不及闯关东影视城给我的印象深刻。

邂逅马大妈,就是在位于大连旅顺水师营街道三里村的闯关东民俗文化村——清风小镇,闻名遐迩的电视剧《闯关东》影视城。那天清晨,天边泛着酡红,北方的太阳才露出微微的笑靥。在一家饮食餐馆,我们刚刚啃过硬邦邦的大馒头,就急急驱车赶往三里桥村闯关东民俗文化村。


这个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北方小镇有着独特的明清和民俗风情。整个小镇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里面有30多座古朴建筑。小镇入口处是一个高大的门楼,再往里走,便是一栋栋老式建筑和旧时庭院。清一色青砖灰瓦的老式院落、庄严气派的山东大院、热闹亲民的三合羊汤馆和景芝酒馆、府第深入海的王宅、生活气息浓厚的平民海草房以及街墙上的泛黄的宣传画报……置身其间,恍如隔世,不知身处哪朝哪代。


虽然天已经放晴,但冰冷的风在窄窄的巷子里穿梭而进,吹得脖子生疼,冷得叫人哆嗦。北方的风沙极大,身边不时有蒙着面罩的女子走过,南方的风此刻定是温和而柔腻的,入乡随俗,同行的同学都裹紧风衣,在北方的早春里踯躅而行。穿着棉袄的葳子兴致极高,蹦跳着东瞧瞧,西望望,她此前和外婆一起观看过《闯广东》,自然是按耐不住好奇。

妈妈,你快看,多好看的小鸡!”街边的小摊点上一个玫红色的布小鸡吸引了她的眼球,葳子兴奋地尖叫起来。

阳光下,街边坐着一个老太太,戴着白色帽子,年纪大约七十多岁。老太太手里拿着针线,一针一线,全神贯注地缝着手里的一个小玩意。周围喧嚣的人群,似乎与她无关,她的淡定、从容,恰如北方早春的这一抹阳光,不张扬、不恣肆,只是淡淡地透着岁月的痕迹。

听到葳子的尖叫声,她缓缓抬起头来,朝我们微笑着。那笑容像早春绽放的花,熨帖、舒心,开在我的心坎上,连日来在异乡的种种不适,似乎得到了某种慰藉。想起这张笑脸我似乎在哪里见过。是在凤凰窄窄的青石板路上,与我邂逅的那位绣花的老大妈,笑得如沱江里泛起的浪花;还是在漓江边偶遇的那位卖茶叶蛋的大娘,一头挑着熟睡的孙子,一头挑着茶叶蛋、香瓜,回眸一笑,满目尽是灿然。

我正沉思着,一大群人呼啦啦一圈就围过去,老太太笑眯眯地望着我们这群外地的陌生人热情地招呼着:“大伙儿走那么远的路,来大连,要好好看看我们旅顺,可好看咧......”

我们这一群人中,叽叽喳喳的美女喜欢的都是老太太的手工活,虎头帽、小钱包、如意挂件,生肖图,一件件,一幅幅,是那么做工精致、栩栩如生。还没来得及掏腰包,老太太却连连摆手说:“你们不要急着买,我的店在最外面,你们先看看里面的东西,有喜欢的就买下,再来看我的手工也不迟......”

呵呵,居然还有这等老太太,有生意不做,光为民俗文化村的景点做广告,为他人作嫁衣裳,这北方人做生意真比南方人厚道。

喧闹的人群渐渐散去,行走在阳光里,我慢慢看着从民间收集到的线笸箩、纸缸子、妆奁、留声机、春凳子,每一件旧物上都残留着岁月的痕迹,透着薄薄的微凉。

这里,与南方的青石板小镇,有着天壤之别。临街,不时有吆喝着的马车晃晃悠悠地走过,只要五元钱,便可体会驰骋疆场、坐拥单骑的豪气。各种八路军服饰和日军服饰,伪司令部的摩托车、枪支弹药,似乎再现当年那段烽火岁月。这些物件虽然让年轻游客的兴奋和好奇,他们却极少穿日军服饰留影,这微小的细节里包含着无声的爱国情愫。我一路走着,一路在寻根和对故乡的追思中,感受一份置身世外桃源的放松和清静。

中餐导游安排在三合羊汤馆里,老太太的小店就在旁边,时间还很充裕。葳子吵嚷着要去买那个她心仪已久的玫红布制小鸡,我只好牵着她的手重新去老太太的小店。

老太太显然已经认出我们俩,摸着葳子的头,乐得合不拢嘴,眼睛眯成了一条缝。那暖暖的眼神,就像我那远在南方的老母亲

我坐在老太太的竹凳上,和她拉家常。从走进民俗村的那一刻开始,我就知道眼前这个老太太是有故事传奇的。

老太太姓马,不到二十岁那年,从安徽嫁到了大连。吃了不少苦,拉扯大四个儿女。等到好日子快来了,1996年丈夫又匆匆过世。儿女们下的下岗,生的生病,家境都不好。倔脾气的马大妈,不要儿女供养,自己开个纯手工制作小店,民俗村没要她的门面费和租金,老人也乐得悠闲自在,每天守着小店,做着自己的手工活,赚点小钱,养活自己。

眼前这马大妈和闯关东里的主人公一样,坚韧不拔,不折不挠,永不言弃。

“去年,我们这妇联的同志要我去介绍经验,自己如何自立自强的,我呀,没去咧,这身子骨现在还硬朗得很,我还动得了,不要儿女们养我!”马大妈从箱子里挑选出一个有猴头的生肖手工,递给葳子。葳子属猴,她见了这玩意,当下欢喜得不得了。

“你看,这是我做的猴儿,什么呀、呀、呀、呀、牛呀,我都会做......”马大妈从她的百宝箱里又拿出一大堆的手工,让我和葳子忍不住再次惊叹。

“上回拍《闯关东》,您去做演员没?”我看着眼前这个可爱的老太太,忍不住问起她来。

马大妈连连摆手,笑着说:“那些姑娘小伙子漂亮着咧,哪轮得上我这老太婆。不过,我还真想去当群众演员,过过瘾!”

“那是他们没眼光,您这形象,最适宜演大妈,妆都不要化,生动鲜活!”我和马大妈打趣着,其实这真是我的内心话。

“我也那么想,就想演个群众演员,但他们怕我年纪大了,摔着不得了!呵呵!”马大妈开怀大笑,那笑声仿佛融化冰,抖落一地阳光。

情趣相投的人,说起话来,就像打开话匣子,再也关不住,不觉就到吃饭时间了,当马大妈得知我妈妈比她大一岁,还在医院住着时,她叮咛我一定要去安慰妈妈放宽心,还说,她的老伴死了十多年了,她也这么磕磕碰碰走过来,人活一世,心态一定要乐观、开朗,才能战胜病痛。

说着,她转过身去,从店子里拿出来一本红色的书。我一看是一本佛教书。“你把书带回去送给你妈妈,要她老人家多念念佛经,菩萨会保佑她身体康复得快!”母亲信佛,马大妈也信佛。捧着那本薄薄的红色佛经,我的心情恰似春天里长出了绿芽,清新而舒爽。我告诉马大妈,等我回了南方,一定给她老人家邮寄一尊千手观音的铜像,保佑她老人家健康长寿,幸福快乐。马大妈脸上笑开了一朵花,连声说好。

我要随行的同学帮我和马大妈拍张照片,葳子小猴儿似的钻过来,抢着要一起照:“马奶奶,还有我,我也照一张!”

阳光下,我和马大妈、葳子的照片定格成永恒

民俗村的一点一滴至今记忆犹新,三合羊汤馆里特色的千层饼、烤全羊、炸羊排,盘腿坐在大炕上,大吃起来,口齿留香,回味无穷。但这一切,都没有关东老太马大妈留在我记忆中印象深刻。

母亲节这天,我想打个电话给马大妈,祝她老人家节日快乐,吉祥如意。可是翻遍行李和包包,却没找到写在那张纸片上的电话号码。粗心的我竟然把马大妈的电话号码和地址给丢了!

我怀着久久的歉疚,打开电脑,青砖灰瓦的老式院落下,悬挂着五彩斑斓的手工艺,那个头发斑白老太太的微笑仍旧那般清晰,那般亲切。仿佛贴在门上的那张年画,带着喜气与吉祥。这些照片,虽然只是普通相机拍摄,效果一般,但那一幅幅,一张张,真实、温馨美好。这一瞬间,我的微笑在嘴角、在眉间荡漾开来、扑哧一声,就笑出声来。

葳子凑过脸来,指着照片,兴奋地尖叫:“马奶奶,马奶奶......”

不知何年何月何日,我才能再见可爱的关东老太马大妈,再去美丽的大连?

远方的马大妈,您还好吗?

作者信息

飞蛾e

昵称: 飞蛾e
性别:男
去Ta空间看看

我要评论

提交

最新评论(3)

飞蛾e的日记

情感日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