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名侦探原田亘》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2022-08-07 11:02:42

  《名侦探原田亘》是一本由白井智之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名侦探原田亘》读后感(一):就是短评

  原本以为只是受邪教荼毒的报复事件,结果是猛地以人附身凶恶返场的设定系,中途换侦探的做法算是新奇,以设定重现日本史上诡谲的凶案算是重申一次正义?哪怕不使用鬼畜,白井老师一样有惊喜(吓,虽然不是正宗味); 神咒寺:伪解答真是信口开河()自然灾害、野生动物什么的一出场就开始笑了,虽很难让人不baka,但诚然这种情况现实其实更有可能发生吧,真解的逻辑推演更不错,尤其是对于利用火灾作为不在场证明的误导与欺诈可谓无比狡猾,这种罪犯看到pdd嘴巴都笑歪了,被薅退市指日可待(加油!); 八重定: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古城也算是作弊了吧,本书最有白井味的一篇,也将古城的前世遭遇借案件之手令人惋惜地引出,通过用阉割动机与更换报纸之目的进行串联既是对不在场证明的完善,亦是案情的关键突破点,令人回味无穷(已经开始又凉又痛了); 毒可乐:以左右撇子和犯罪心理为切入点,巧妙地在两起相似嵌合,足以混淆视听的案件中抓住了真相,不过人鬼消失诡计完全依赖设定稍显简陋且无奈,且给男性替身松绑和两名女性替身遗体的去处也无提及,略逊一筹的一案; 杀人狂:三篇遗书,两把妖刀,一击必杀,汹涌澎湃的卓绝逻辑链绞索真凶,热血魁梧名侦探原田亘就此诞生;想多提一嘴的是,振子人的给出是白井为了充分提高案件有趣与复杂性心血来潮补充的小设定吧,对文中三起屠杀案的数字同历史案件相比的差异作出了设定系优点下耳目一新的解释,且结合当下来看还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少玩手机少打机,多看推理多健体,动机历史不可信,快餐店里救伴侣,当心嘴含铁钉者,防扎背心来救命。

  “人生八成不如意”

  《名侦探原田亘》读后感(二):名侦探原田亘阅读笔记

  白井写这本书从结构上来说确实是有巧思的,想了想还是简单提几点看法。

  下面涉及泄底。

  ……

  ……

  ……

  ……

  ……

  侦探死了的设定,与尸人庄很像,然后侦探助手获得成长,从古城的仆人,徒弟,同事,一步步获得认可,他自己也有了信心,这是人物随着经历在蜕变。

  而核心设定,在几十后复生,也在“不了解未来机器”“未死,且活到了一百多岁”等方面不断挖掘设定。

  由于我在短评里已经提过,白井的推理,属于立体式的,填充故事型推理,缺乏多方面验证,所以变得比较不可靠。

  以津山案为例,凶手从两个人处各获得了一把刀,警方不能判断凶手是从哪个人手里获得了刀,而事实上凶手获得了两把刀。这样的情况可能存在吗?在得出这个结论时,读者会觉得恍然大悟,但是现实里警方应该不会错过这样重大的细节,除非将刀给他的人故意隐瞒了,可是事实上没有,那么到底是怎样才会一直把凶手“只弄到一把刀”的误会延续下来的呢?

  另外关于凶手不了解现代,也就是所谓振子人,他不清楚现代人的样子,还以为人会变成机械,将手机当做人杀掉凑够三十人。其实这里就有很大的问题了,是在以设定去推理设定,我们不知道他是否要以三十为界限,只是在猜合计数量等于三十。但是原本人鬼就没有杀戮人数的限制啊。我很怀疑穿越到未来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会不会真的不理解手机不是人。

  毕竟在农药可乐案里,凶手甚至要求别人帮忙拍摄视频,上网查找信息辅助推理。

  然而无论如何,这个解答竟然曾一度使人采信。

  比如八重定事件,有人选择以割去自己的命根子来制造不在场证明,与火灾的那个逻辑如出一辙(是老梗了),要知道有人因为割去后失血过多,以及感染而死,是非常危险的。那么既然可以接受这种荒谬的动机,为什么不能接受有人突然想换成杂志包裹呢?有什么证据可以否定呢?

  我并非排斥白井的这种写法,值得学习,但绝对还不完善,可以轻易进行驳斥,还是要设置很多的伏线进行充分的证明。

  《名侦探原田亘》读后感(三):如果看白井智之只为了辛辣邪典,那么你就会错过一部精彩的作品。

  由四个主要案件组成的单元连续故事。 《神咒寺案》:这篇的篇幅稍微长些,因为要交代主要登场人物。主角原田亘可以说是倒霉到不幸的角色,父母都因为不同的事件而身首异处,仅和心智有些问题的爷爷相依为命。而和女朋友的交往过程中,两人无论性格、好都天差地别,本以为对方会和自己提分手,结果却截然相反,最大的问题还是对方父亲是黑社会头目,自己提分手恐怕有性命之忧。而这样的人,在某个机缘巧合下,成为了名侦探的助手。 故事主要发生了两起事件:一起是主角自己身为当事人的伤人案,因为被怀疑偷书,被人殴打,和爷爷去报案时,发现殴打自己的就是派出所的警察。由于一开始就告知了读者凶手身份,所以没啥悬念,主要看点是怎么让这个坏警察伏法。解决关键在于凶手见到主角后的不合理行为,再加上凶手早已被名侦探浦野盯上了,所以直接对质,让对方招供。这部分轻小说日常推理级别,除了塑造角色外,看点不大。 另一起案件就是这篇的核心案件了,也可以说是全书故事的起因案件。纵火杀人案,受害者为七人,身上不仅没有烧伤之外的伤痕,也没有被绳索捆绑,七人却没有逃离案发地,六人被烧死,仅一人幸存,也身受重伤,危在旦夕。而根据这起案件,还揭露出多年前的案件,与当地的超自然传说。 从解决案件过程来看,主角原田亘虽然作为侦探的助手,却也扮演着侦探的作用,调查、分析、结论也是靠自己的能力。可以看出侦探浦野是有心培养这个助手,而不是像很多推理作品里的助手角色只是跟班工具人而已。 案件有两重推理,第一重是原田亘的伪推理,根据收集到的情报来组合成自己认为的真相,半对半错,可以说主要是缺乏经验,对于案件真相的解释过于强行,就是很多巧合的事情发生在一起才能使诡计施行,所以越推理到后面越加矛盾。 第二重是浦野的真推理,可以说是十分精彩。虽然和原田亘推理的凶手身份一样,但把案件本身的发生前因后果全部推翻,把单纯的一人复仇变为互无共谋的组合案件。纵火犯案、趁火打劫、降神仪式都融入到这个案件中。并且从不在场证明与犯案时间的先后顺序上打破了人们的固有观念。 而故事结尾居然是超自然悲剧性展开,将世间的骇人凶案与鬼神作祟结合在一起。可惜这个侦探角色在本篇结尾就领便当退场了。 《八重定案》:这篇原田亘老老实实的做跟班角色了,主要讲诉因超自然现象登场的古城伦道的故事,以及他八十年前所经手的案件又在现今继续发生。案件有点白井的风格了,三名男性受害者,性器官被割除后再被杀害。案件本身挺简单,主要是古城靠着自己的推理找到了八十年前的嫌疑人,后者道出真相而已。主要看点就是对真相的解释,这里用了读者对超自然设定的先入为主想法,对其误导。真相不仅对现在发生的案件反转,还将八十年前的案件反转。 真凶过去时间线案件将自己排除嫌疑的行为非常奇葩诡异,根本不是正常人能够想到甚至是会实施的,真就是你敢这么做的话,我也只能认服了。现在时间线案件的行为更是离谱,让人觉得此人就是个聪明的神经病。 而在这篇里,两个角色也弥补了前面浦野和主角所没有的有趣互动。 《农药可乐案》:夜店投毒事件,有目击者明明看到了凶手,事后在现场的出现人员里却找不到凶手。这篇同样使用了设定的先入为主想法误导读者,不过是从另一层面。这篇是案件本身误导,根据凶手的行为与过去的案件相互矛盾之处,古城追查的凶手身份也要随之改变,而根据案发现场的环境与现有的线索,凶手能够实施犯罪,并且在所有人无法发现的情况下全身而退,将自己排除在嫌疑人范围之外。通过唯一的可能性,古城来了场守株待兔,让凶手自投罗网。 结尾原田亘智商又上线了,推导出古城在这起案件中一些行为的真相。 《津山案》:这篇是日本历史上骇人听闻的津山案,即青年杀死母亲后一发不可收拾漫延成受害者多大数十人的屠村事件。前期的剧情偏向社会派,不仅描写了多年前凶手犯案的过程,还有以主角为首的众人追捕现在返回人间后继续犯下残酷凶案的凶手的过程。而这起事件也和第一个故事的事件有所关联,并且推理过程和前者相呼应。只不过这次古城做了伪推理,原田亘做了真推理。 但是推理过程就显得有些疲软,主要是从凶手犯案后的行为矛盾与凶器本身来推翻之前的假设,并不怎么精彩。比起推理本身,主角的人物成长更具看点。这篇用来收尾,可能不太令人满意。只能说主角最后终于出师了,如果这部作品能写成系列作,还是蛮让人期待的。 另外吐槽一点,远田志帆画的这封面,和内容基本无关。

  《名侦探原田亘》读后感(四):“鬼畜设定系推理”白井智之的“上岸作”(无泄底)

  对于白井智之老师的作品,既然能在大陆过审,说是“上岸作”毫无疑问吧?

  虽然此前只读过一部白井老师的作品,也是此前唯一一部引进的中文版作品——《晚安人面疮》。但对于其鬼畜的设定、重口的情节,印象深刻——说实话有被难(e)受(xin)到。

  很少读民翻,不过听闻白井老师的其他作品,例如《东京结合人类》等,与《晚安人面疮》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对于那部分作品,简体中文版是不抱任何希望了,繁体中文版也许还有可能。希望在学会日语前,有机会读到,当然了——不为鬼畜,只为推理。

  用“新锐”来形容这位以“鬼畜”为标签的90后推理作家,似乎有点颓然无力。

  “鬼畜设定系推理”的称号,是他凭借上文提到的《东京结合人类》,经由绫辻行人推荐,入围第69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时,被授予的。所以这个标签不仅仅是读者和粉丝的“偏爱”,还有一定的“官方”色彩。

  本书《名侦探原田亘》出版于2020年,在次年的「日本推理四大榜单」中,获「本格推理小说Best10」第三名、「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Best10」第八名的成绩。

  奇怪的是,另外两个榜单,白井老师却从未上榜过,想必和他的“鬼畜设定”不无关系——毕竟也不是所有读者都能受得了。

  与其他作品相比,本书的“设定”一点都不“鬼畜”,简直“正常”、“温和”得不像作者。

  本书封面上的文案,对设定有点轻微的泄底。为了保持悬疑感,其他更具体的“设定”在此不予提及。

  封面介绍,“历史上的真实案件再一次在现代发生”:本书的案件,都是以发生在日本真实的“恶性”案件为创作背景。

  以真实案件为背景创作的“推理作品”,其实有很多。往远了说,阿婆的《东方快车谋杀案》,就借鉴了美国的“林德伯格绑架案”;往近了说,本土推理作家周浩晖的《死亡通知单》系列,就借鉴的“刁爱青案”。

  作者上述“不予提及”的设定,在小说或影视作品中其实也不算少见。

  但把以上两者结合而创作的推理作品,就非常独树一帜了。

  作者对本书涉及的案件,在开篇做了修改后的汇总,在此不予罗列。

  都是“恶性”案件,“连续杀人”起步。其中,最“恶性”的当属“津山事件”。书中也提到的,横沟正史的《八墓村》就取材的“津山事件”。除此之外,在推理小说读者中广为人知的,还有岛田庄司老师的《卧亭杀人事件》。

  “津山事件”也是本书最“重头”的案件,开篇和结尾都是围绕着“津山事件”。自津山始,以津山终,首尾呼应,形成闭环。

  主人公原田亘的成长和蜕变,也和“津山事件”紧密相连。

  本书由远田志帆设计的封面,“梳短鬈发戴红色围巾的女孩儿”形象,在书中同样和“津山事件”有关。

  除了“鬼畜设定”,白井老师在“推理”方面也是可圈可点:逻辑缜密、诡计精巧、伏笔密集、反转不断,“多重解答”更是玩转得淋漓尽致。

  最难能可贵的是,白井老师能把“推理”和“诡计”,与“设定”结合得近乎完美无缺。这正是“新本格”的特征——不合常理,但合乎逻辑。

  本书的推理特征相当明显,非常标准地通过“推理”推动“情节”发展。例如,就连交代原田亘和名侦探浦野灸的相遇,都是用推理推动的。和很多“号称”推理的悬疑小说相比,简直泾渭分明。

  伏笔自然且密集。也许是看似平常的闲聊、也许是不经意间的一条新闻、也许是枯燥呆板的景物……都可能是隐藏的线索或伏笔,被作者在后面连土带泥地“抓起”。以至于越读越要屏气凝神。

  甚至,上文提到最后一篇《津山案》和第一篇《神咒寺案》,都是围绕着“津山事件”的,因此很多在最后一篇才会用到的伏笔,在第一篇的时候就已经埋好了。

  除了“设定”和“伏笔”,“多重解答”也是作者的强项。

  四篇中有三篇都包含“多重解答”。最后一篇《津山案》中,更是出现“三重解答”。

  且其中“伪解答”的“完成度”都很高,尤其是《津山案》中竟然出现了名侦探的伪解答。这和某些推理作品中,用漏洞百出的“伪解答”来排除错误选项的做法,不可同日而语。

  “多重解答”同时也就意味着多重“反转”。

  每一篇中,都有相当篇幅的缜密推理,几乎没有败笔。

  第一篇《神咒寺案》中,交代了原田亘的身世、人物关系,以及全书的背景和“设定”。与此同时,用一个短篇的篇幅把“连续纵火案”写得如此有趣,实属不易。“诡计”涉及了精巧的“不在场证明”。“伪解答”相对比较牵强,毕竟背后是初出茅庐的侦探“助理”原田亘。

  第二篇《八重定案》,取材自“阿部定事件”,知名度不逊于“津山事件”。因为涉及“男女关系”,文学或影视化改编远远多于后者。渡边纯一的《失乐园》,就是以此为原型。

  在本篇中陆续“补齐”了书中的设定。本案的推理,主要围绕“过去”案件中的疑点。本篇中“不在场证明”的诡计比较“老套”了,但作者通过“推理”把它掩盖得很自然,推理是关键,“诡计”充其量算是锦上添花。

  第三篇《农药可乐案》中,侦探还原出凶手是如何得知护士身份的那段推理,非常精彩,典型的福尔摩斯式的推理。其中线索对读者来说是相对公平的,更加难能可贵。

  “诡计”涉及了“消失”之谜,和作者的“设定”关联性很强。

  第四篇是上文提到的,出现“三重解答”的《津山案》。除了第二重“伪解答”中的“动机”比较牵强之外,其余无可挑剔。

  竟然还用到了“字谜”的元素。还好,日文源于中文,“字谜”对中文读者也是友好的。

  很嚣张的是,作者把“津山事件”最为关键的一条线索,或说是“暗示”,放在了全书最靠前的位置,读完之后才恍然大悟。

  最后……本书中文版接近文末出现的两处编辑错误,我还以为是哪里看漏了呢。

  说到中文版……我的希冀和很多白井老师的粉丝可能不同,我倒是希望白井老师能多一些像《名侦探原田亘》这样相对“温和”的作品——鬼畜而不猎奇,荒诞却不重口。一来对重口容易阅读不良,二来也想多读一些中文版作品。

  所以,下一部被引进的作品,会是哪一部呢?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