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地方政府读后感锦集
《清代地方政府》是一本由瞿同祖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0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代地方政府》读后感(一):州县官很忙 百姓很苦
《清代地方政府》
这是本什么书?
《清代地方政府》是一部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中国清代地方政府的实际构成及其实际运作模式的著作。
从前研究中国古代zz制度的书,有三大明显的特征:一是以现代zz学的观念或概念去切割中国古代zz史,瓦解其特有的整体性特征或风格;二是只注意制度上的正式性、官方性因素,不注意非正式的、私人性的(或个人性的)因素在zz中的作用(包括对正式制度的抵制或限制,也有改造或创新制度的作用);三是惯于以成文法的规定为依据来研究古代的zz制度和政府体制,不注意社会实际zz生活与成文法规之间的巨大差异。
本书从“哪些人构成(或参与)政府”和“政府做(及如何做)哪些事”的两条线索出发来探讨政府传统。
“州县官”就是“一人政府”,分割到地方的一切权利都无可分割地被确定为州县官这一职位的独享权力,其他一切僚属显然只扮演着无关紧要的角色。
四类助员:书吏、衙役、长随和幕友。
职权范围:司法、征税、户口编审、治安、邮驿服务、公共工程、公共福利、教育和教化、祭祀仪式、杂务
为什么读这本书?
好奇。
自小看电视剧,唐宋元明清中,清朝出现的频率极高,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孝庄、康熙、雍正、乾隆等人都是耳熟能详,一直喜欢和他们相关的正史野史。人们也都乐于将视角对准名王将相,他们的人生跌宕起伏,与时代相呼应。正如黄仁宇先生《万历十五年》里描述了万历皇帝、清廉正直的海瑞,千呼万应的首辅,抗倭名将戚继光,奇才鬼才李贽,读来大呼过瘾可也觉得和自己相去甚远。这本《清代地方政府》聚焦九品芝麻官,全国富庶贫苦各地的百姓官,他们的存在对于千千万万中国普通人,是怎样的影响呢?带着这样的好奇读这本书,不负所望。
州县官很忙,衙门人收钱
在书的第二章就介绍了州县官的角色、任职资格、收入、晋升、降级、免职和考绩。中国历来是“万般皆下品 惟有读书高”,故而州县官大部分是读书人寒窗苦读十几年(20 , 30 的也不在少数)考取功名而被分配到各个地区。其中分配地的第一原则是不在本乡而是异地任职,第二依据是你是否“朝中有人”。读书人读的圣贤书,而地方官管的是人与人的纠纷,财产的催收,小人好人贼人盗匪,无数为利而来的人和因利而起的事都得州县官判决。根据清朝有记载的清廉勤奋的好官员个人记载,再来十个州县官也处理不完州县的公务,更别提在司法和财政等领域的精通。这就好比80年代以来,无数中小学生读完大学后,大半不识韭菜和油菜而只会背诵“花谢花飞花满天”这些文字。因此有书吏帮忙文书的书写和记录,幕友帮忙处理案件和财务整理,长随帮忙熟悉地方和促进官员关系,衙役捉拿犯人和维护秩序。离奇的是除了州县官,一概没有工资。州县官根据地方财政收入部分上交部分分发给在衙门办事的人。没有固定收入的长随、衙役和书吏,就在与州县每个百姓打交道中收取“陋规”。比方说:鞋袜钱,酒饭钱,车船费,纸笔费,挂号费。。。。。。
万般辛苦都是百姓买单
书中在每介绍一个新的职位,一项新的法规时都是按照国家规定介绍,使得官员和衙门工作的人之间有所监督而能够清廉。紧跟着就展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完全不按照国家要求办事。相互之间包庇和腐败,从百姓身上榨取钱财。期间看到最多的就是“倾家荡产”这样的字眼。比方说每年在各个乡间的花户需要将粮食上交到州县指定仓库,一部分衙役声称帮助花户送运,给一张假的单子(花户不知晓),事后再去该花户家收粮,花户因此而多交或者直接破产。这只是最低级的坑。
读这样一本研究专著,是颇费脑力的,首先是理清各种职责的名称和对应的权利,其次是各级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然后是古代生活各方面的用语。不过读完会以一种新的眼光审视当下的生活,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每一个习以为常的存在都是他人的劳动,而每一种井然有序需要各方面的协调。把我从象牙塔拉出来,正视我周边的生活。
《清代地方政府》读后感(二):清代地方政府,混乱中的平衡
今天我们从一位喜剧人和一部影片聊起。这位喜剧人,被誉为中国的查理·卓别林,他与成龙、周润发并称为“双周一成”,是华语影坛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他不仅在商业电影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而且还制造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无厘头式喜剧,我想您已经猜到了,他就是无数80、90后的童年记忆,缔造了“周星驰现象”的“星爷”周星驰。
我想每个人都在心中有着您专属的“星爷”形象,而我的印象里便是“九品芝麻官”中的包龙星,影片中包龙星虽自幼家贫,但他有志要像先祖包公一样做个明镜高悬的清官。在长大成人之后,亲戚们出钱给他捐了个候补知县,当上了一个九品芝麻官。影片中有着怪异、暗淡、阴谋、无奈、辛酸、血泪等元素,但所塑造出的刚正不阿、惩恶扬善形象记忆犹新,但真实的当时地方政府中是这样的吗?
但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在影片中有九品候补知县、有县衙师爷、有京城神捕、有水师提督……结合影片中演员们的服装设计,再加上大量影视作品中有人击鼓鸣冤,知县就升堂审案,扔牌子判决,衙役杖责等,让我对清代地方政府的职能设置、官阶等级、职务职级等诸多产生了疑问和兴趣,想要好好的一探究竟,为此我找到一本好书《清代地方政府》。
在阅读《清代地方政府》一半时,我专程去研究了一下作者瞿同祖教授,了解之后大为震惊。瞿教授的祖父为晚清重臣,曾任工部尚书、军机大臣等官职,在多个历史事件中有着重要作用,被后人称为“最强谏官”,而这等家世背景,瞿教授必是幼承庭训。而站在现在看来,更是成就斐然,以社会学出身,在法学界闻名,研究汉代与清代社会,最终又在近代史落足。
《清代地方政府》一书,让人阅读得酣畅淋漓,我本以为阅读的门槛和难度会极高,做好了读不下就收藏起来,待学识有所长时,再认真阅读,但在开始阅读之后,深感叙述深入浅出,简明易懂,毫无阅读障碍。发现该书是一本以社会学研究之法,一探清代地方政府的实际构成及其实际运作模式的书籍。
内容的优质是我辈治学研究之楷模,在书中将研究目标体系完备的开展介绍,特别是将本就冗杂的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一一理清,不光看问题,更是直击问题所在,给后人以警醒,看看那时有效行政的掣肘因素。开篇先系统地介绍了清代地方政府在中国古代政府体系中的位置,随后详尽讲解州县官、书吏、衙役、长随、师爷等五类组成人员,后续更是将地方政府的职能及其执行方式详尽研究,并将士绅的影响也涵盖其中。
当然,后期我也了解到,瞿同祖教授写作时的预期读者是对传统中国缺乏了解的英语世界的学子,为此在内容上简明扼要的点名清代地方政府的基层治理逻辑,书中对你想了解的均有涵盖,从州县政府到州县官吏,从衙役长随到征税司法,让你从人的角度,了解州县级地方政府的运作和基层治理逻辑,读懂清代结构性集体腐败的根源,是一本即便无学术背景也可以畅读的大家之作。
民间有言“天高皇帝远”,学术界也有个论题是“皇权不下县”,让您看到,那个年代的老百姓父母官,并不是你在电视剧中看的样子,同时联系思考,威哥清代推行变革那么难,是因为利益关系网盘根错节,其中的人有着太多利益瓜葛,在一个混乱之中的一种平衡,一改知识认知,更新概念观念。
《清代地方政府》读后感(三):从基层政府运作角度解析清代衰落的内在逻辑
《清代地方政府》是瞿同祖的代表作,在这本书出版几十年后的今天,这本书依然是研究清代地方政府运作的权威和标杆。
在书中,瞿老用社会学的理论来审视清代最基层、最基本的州县一级政府运作模式,瞿老将这种模式总结为“一人政府”,即州县官是唯一得到中央政府认定和授权的朝廷官员。衙门里的一系列辅助人员,诸如书吏、衙役、长随、幕友、杂职官等,并不属于“编制内”人员,而是州县官本人聘请的,工作直接向州县官负责,报酬也由州县官自行支付。
《清代地方政府》一书,介绍了州县政府的组织架构及其实际运作,重点对书吏、衙役、长随、幕友四类人员的组织、职能、地位、经济待遇、贪赃形式、纪律控制等做了详细的分析;同时,对封建社会最重要的基层政府职能——司法、征税和其它行政职能进行了论述、另外,还阐述了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阶层——士绅与地方行政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
了解现代社会架构的读者会发现,在清代基层政府实际的管理中,州县官的权力巨大,涵盖了司法、税收、社会管理与建设等,可以说囊括了国家政府各部门的所有权力,甚至还包括一些垄断行业和民生领域的管理和运营。
清代地方政府最大的特点“一人政府”,这一行政制度本身在极大程度上导致了腐败。仅仅凭借州县官一人的常俸和养廉银,维持州县官本人及其家人的衣食用度本就艰难,更何况还要供养其聘请的一系列辅助人员、支付维持衙门的办公经费、承担摊捐和日常送礼等陋规、接待上司及其随行人员检查或路过的各种费用。
在正常合法收入无法维持生活和机构运作的情况下,腐败成为必然,由此而产生了“陋规”,字面意思即“丑陋的规矩”。让人不可思议的是,陋规成为了一种大家约定俗成的惯例,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和认可,甚至得到了法律的默许,与贪赃不同。清代政府意志的执行者们,通过各种各种的途径、名目向百姓收取陋规,诸如银两熔铸之损耗、谷物储运之损耗、政府办公费用、赋税征收及解递之费用等,明里加收、暗里强索强买的方式,榨取百姓的利益,有的陋规甚至高达正常征收的几倍,底层百姓不堪重负。
权力的高度集中且不受监督制约,往往会产生腐败。清代地方政府的运作也是如此。代表国家,掌握着基层地方治理职能的书吏、衙役、长随、幕友代表州县官履行着政府的职能,也以此为幌子向百姓索取陋规,一旦百姓拒绝,就会受到刁难和惩罚。
州县官试图让这几类人群相互监督和制约,中央政府甚至制定了严厉的惩罚措施,但实际效果却并不理想。他们或各自为政变本加厉,或相互勾结蒙骗上级,惩罚制度制定之后,却没能有效地实行,失去了惩罚的意义。历史的经验一次次证明了,仅仅凭借道德约束,或者高薪养廉,并不能杜绝腐败。只有完善的制度和不折不扣的执行才能保障官员的清正廉明,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除此之外,清代社会人才培养模式的学用脱节进一步加剧了管理的混乱。科举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士子,擅长儒家经典和撰写文章辞赋,却并不擅长行政管理,繁杂的行政事务、复杂的人际关系常常让州县官们无所适从。为了更好地完成上级官员分派的任务,他们不得不借助和依赖各类辅助人员、士绅等与底层百姓打交道,从而使得官与民的关系更为错综复杂,为腐败的产生培养了沃土。
《清代地方政府》读后感(四):阅读、折服,然后怀着自发的热情,推荐给更多人
大约在十年前,一位朋友以推崇备至的口吻、热切的情绪,把瞿同祖先生的代表作《清代地方政府》推荐给我。读完以后,我又迅速推荐给了其他朋友。
而在此之前,我甚至不知道瞿同祖先生。我很为自己的孤陋寡闻感到震惊。
但是似乎也情有可原。
虽然在1978年正式调回北京,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工作,并被评为首批博士生导师,但是瞿同祖从来没有招收过弟子。
没有弟子就意味着少了很多鼓与呼。
但是,正如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苏力所说,“瞿同祖先生没有撰写教科书,学术著述也较少,没有指导过研究生(没有弟子),因此没有直接的传承,但自1980年代以来,他的著作和研究进路主要通过学术市场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不限于法律史的学人,获得了相当广泛的自发的社会影响”。
毋庸讳言,在学界以外,瞿同祖先生的知名度是无法和他的同门费孝通相媲美的。我想,很多人知道瞿同祖的机缘,应该就是像发生在我身上的随机事件一样,阅读、折服,然后怀着一种自发的热情,努力推荐给更多的人。
至今还能记得当时我的阅读感受:哇,怎么能写得这么好!清晰流畅,举重若轻,史料运用又扎实,真真做到了“深入浅出,要言不烦”八个字。
《清代地方政府》2003年版
我还在书上做了很多标记,包括阅读中发现的一些翻译的小瑕疵,比如某几处“常州”应该翻译成“长洲”之类的。但是可惜书放在老家,旧房子一拆,书就找不到了。
后来再想买,发现因为绝版,孔夫子旧书网上动辄标价四五百元一本,淘宝上倒是有很多标价30多块钱的,一问,都是复印件。就此放弃。
一年多前,社里有做一个社科历史新版块的打算,当时品牌名还未定,但是已经和我说可以先找找选题。
于是我就想起了这本书。
其实当时一直觉得,版权大概已经不可能拿到了吧。但是又不甘心,怎么想都觉着,总得试试。问了一圈版代,无下文。
幸好,版权部小伙伴阿雯做事儿积极又麻利,直接就联系了哈佛大学出版社,这才得到了可以授权出版的消息。我想,我可能真的和这本书有点缘分,很是开心了一段时间。
《清代地方政府》外封
《清代地方政府》(Local Government in China Under the Ch'ing)首版于1962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时,瞿同祖已经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历史研究室和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做了整整17年中国史研究,时年52岁,正处在学术巅峰时期。
这本书给瞿同祖先生在世界范围内带来了巨大的声誉,在西方汉学界备受推崇。史景迁曾经回顾他的治学经历时说,当他开始学习中国史时,他的老师芮玛丽推荐给他看的第一本书就是瞿同祖的《清代地方政府》。甚至可以说,任何一本相关领域的研究著作,如果没有引用这本书,都会被认为是不合格的作品。
从1962年到今天,虽然已经过去了整整六十年,但《清代地方政府》仍是一个绕不开的起点,一座未被逾越的高峰。所有后来者都是在瞿同祖打造的基石上做研究,且没有在价值上超越过他。
声誉正隆时,瞿同祖于1965年辗转回国,学术生涯就此中断。
我们把时间往前推。
1910年,瞿同祖出生于湖南长沙,因与祖父同为庚戌年出生,取名“同祖”。祖父瞿鸿禨,清光绪朝军机大臣。对晚清政局有所了解,或者看过电视剧《走向共和》的朋友,一定对这位“当世大儒,清流领袖”不陌生。
瞿同祖的父亲去世较早,所以后来长期随叔叔瞿宣颖生活。自幼受祖父开蒙,叔叔教导,有很深厚的旧学根底,这为他以后做中国历史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30年,20岁的瞿同祖入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连续攻读本科和硕士研究生学位,师从著名社会学大家吴文藻先生。1937年,其硕士毕业论文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即《中国封建社会》。
1945年,瞿同祖受邀前往美国,开始了长达二十年的海外生活。
可以说,瞿同祖是特殊年代才会出现的特殊人物。所谓“学贯中西”,无论少了哪一边都不能成立。
而从瞿同祖的整个学术生涯来说,正是他的家学渊源,社会学专业背景,加上在美国做了多年的中国史研究,才成就了《清代地方政府》这本“社会学和历史学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此次出版的《清代地方政府》,因为做了大量的译稿修订工作,从版本质量上来说,有很大提升。此一断语,留待读者比较,检阅。
作为“吉金文库”的第一本书,除了认真的编校工作以外,编辑在装帧设计、用纸等方面也做了很多工作,甚至有一些是出于个人偏好。
比如,在内文纸选择上,使用了光泽度、细密度等各方面都很好的纯质纸,手感极佳,不易变色,使这本精装书不仅适合阅读,更适合家庭收藏。
再比如,我很喜欢精装书里装饰有一条书签丝带,方便又美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相信有类似想法的朋友也有很多。所以在这本书里也添加了丝带,而且我是有很认真地挑选颜色和纹理,希望拿到书的朋友会喜欢。
最后,还想趁此机会简单介绍一下“吉金文库”。
吉金文库是新星出版社未来会重点打造的一个社科类新品牌。吉金,是学界对商周以来的彝鼎之类古器物的称呼。吉,一般认为来自“吉礼”,即吉祥的意思;也有学者认为是取“坚固”本意。文库以之为名,源于对本文库的定位:于范围而言,专注中国历史和文化;于作者而言,侧重中国学者。这一点也体现在了文库的品牌语上——“发现从前的中国”。
logo设计源自“海内三宝”之一大克鼎
请从《清代地方政府》开始,关注“吉金文库”的成长,它还很年幼,未来的每一步都离不开所有人的支持。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