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干预
从传统的“师本论”到现代“以生为本”,教师的“干预”一刻也不曾停止,也不可能停止,只是渐趋合理化了!
但正是这“合理”二字,最为玄妙,稍有不慎便会走向两端,不知有多少为师者为此绞尽脑汁,困惑迷忙,甚至栽了跟头,提及“干预”诚惶诚恐。虽然这将是个不断探索的漫长过程,又极具个人色彩,但却不容忽视,必须直面,时刻警惕!
什么是“干预”呢?即“过问、参与”之意,源自《三国志?魏志?程昱传》中“显分明例,其致一也。初无校事之官干与庶政者也。”所谓“教师干预”,就是指在学校教育中教师对学生活动的过问和参与。
有一个养马的故事。“有一天,一个牧马人将他的马牵到了河边。望着哗哗流淌的河水,他的马不自觉地分成了三部分:一部分掉头跑了出去;一部分站在河边观望了一会儿,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过了河;另一部分胆量大一点,而且它们是那么希望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于是它们不仅下了河,惬意地享受着河边的清凉,还边饮河水边观赏着周围的风景,很快它们就到了对岸,经过河水的一番沐浴之后,它们精神焕发地走上了新的征途。”
如果故事中的“马”是学生,“河水”是知识,“牧马人”是教师,这三者的关系你会如何处理呢?
其实这个场景,经常发生在我们每天的教学实际中。面对知识,有些学生会痛苦不堪,甚至会唯恐避之不及;有些学生艰难的消化着;有些学生会享受其中。那么出现在现场的教师,当然不会是事不关己的局外人,但也不是卷入其中的慌乱者,他是把一切看在眼里的观察者和局面掌控者,就像一位优秀的牧马人!
观察——合理干预的前提
观察不是简单的看,而是一种能力,一种学问,可以说还伴随着强大的思辨力和敏锐的捕捉力,就像侦探看到袖口、指甲、鞋子上的蛛丝马迹,便能推理出线索一般,它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在学习中培养,在实践中锻炼。
作为观察者,三种马群的表现早已尽收眼底,或者早已心中有数,只是在实际情境中看的更为分明,对于应对策略早已成竹在胸。
因材施教——合理干预的保障
因材施教,一个只是看着就觉得温暖的词汇,但也许我们会说,很多时候它只是一个理想的词汇,孩子的可塑性,发展性,决定了这种不可控性!但是我们也要清楚,凡事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从孩子们听课的状态,上交作业的情况,和同学相处的关系等等情境中,我们对他们的表现已洞若观火,正如牧马者牵马到河边。
对于第一种马群,我们放心却不能粗心,对于方向的引领,知识的供应,机会的把握不可掉以轻心,他们当中可以产生头马。
对于第二种马群,我们最容易忽略,最容易进行简单的催促,也最需要耐心,因为这个群体中最容易产生“教师的一句话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效果!所以这种马群需要多鼓励!
对于第三种马群,是最考验能力和机智的,也最容易将“干预”发展为“干涉”,从而产生冲突,就像强迫马儿饮水,拉动拉不动先不说,它可能会踢你一脚,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另一种方式:建立情感联结!
情感联接——合理干预的法宝
有专家提出教育关系决定教育的成败,所以纠正之前要先建立情感联接。
首先,情绪的重要性,当压抑的情绪在信任中流转,真正的转化才开始。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和气馁的孩子,我们要先关注它的需求,建立“共情”,“共情”不是简单的回应,而是成为他的战友,感同身受,让他得到支持得到理解,找到不良行为背后的实情!
其次,你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决定沟通效果和质量的是非语言部分。赫拉别恩定律指出在沟通过程中起作用的,语言内容占7%,语音语调占38%,表情动作占55%!我们的教育从来不缺少理论,思想有时候也可以是肢体的,好奇的探寻,而非说教。
最后,尊重其发展和认知规律,不要以成人的眼光去评判孩子,就像当你突然接近马时,不要认为它已经看清楚你是谁。因为马的视觉感受不很发达,远不如嗅觉和听觉,要注意用声音通知马,否则就容易发生踢人、咬人事故。
认清角色——是合理干预的基础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就像要喝水的是马群,教师不能越俎代庖,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但不能是解救!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在教师引导下的锻练、思考、学习、掌握、发展上。生只有在独立思考、吸收消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进行创造性的劳动,才能学得积极主动,才能优化其思维品质,体现其主体地位,成为学习的主人。
成长需要引路人,教师的合理干预,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也是对于教育思想层面的革新,更是教育智慧和教育技能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