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族长的秋天》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2022-02-28 07:41:18

  《族长的秋天》是一本由[哥伦比亚] 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族长的秋天》读后感(一):一本疯狂的书揭示了一个并不疯狂的道理

  #读书 一个疯狂的作家写了一本疯狂书,这本书里一逗到底,没有分段。长句读起来相当费劲,但是又的确是一本好书。就如一瓶烈性白酒,难以下口,但是喝上一口又觉得回味无穷,欲罢不能。看到它,觉得难以征服。放下它,又觉得舍不得。 这本疯狂的书写了一个疯狂的人,加勒比地区的一个终生总统,在有了无尽的权力之后,变得有些神经质、多疑、而且更加孤独。达到了权力之巅却又无法真正掌控生活,在生命的最后揭示了一个并不疯狂的道理:这不是生活,这他妈是苟活! 是啊,谁的生活不是苟活呢?哪怕拥有无尽的权力,最终也会如秋天的黄叶,枯萎、飘零;哪怕拥有无尽的权力,也要面对着背叛、离别和伤痛。 也如一瓶烈酒,喝多容易醉得不省人事,我只读了2/3,就跳到结尾了。哪怕知道最终的结局,哪怕读过对中间的文字记不起一个字,依旧觉得这是一本五星好评的书。

  《族长的秋天》读后感(二):权力的含义

  “族长的秋天”我觉得更像是世界的秋天,因为族长的权力实在是过于可怕,这又是马尔克斯又一部巨作,但是它并没有《百孤独》那么出门名,这是为什么呢?

  很显然,跟它的名字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我眼里,他与百年孤独同样是一部神作

  记住一句话,想要了解拉美文学,请读《百年孤独》;想要了解加西亚 马尔克斯,请读《族长的秋天》

  这本书与太宰治的《人间失格》很相同,是两名文学家呕心沥血的真实写照,都是他们以自己为中心的方式,他们只是想说,世间还有这么一个与众不同的人存在过这件事.

  我可能没有读懂这本书,但是作者的感情我可以真真切切感受的到.虽然说《族长的秋天》整体好像是在写孤独,唯有他们自己才能知道他们自己的真正位置.

  孤独是每一个人必经之路,它不是死亡,死亡是每个人的终点,但孤独我们完全可以避免,马尔克斯是一位资深的作家,你要是想了解他,不妨来读读这本书,这是一种凌驾一切于一切的孤独感.

  《族长的秋天》读后感(三):讲述 怀旧 幽默

  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我们为了讲述而在记忆中重现的日子。--马尔克斯

  马尔克斯是个超级书迷,上学的时间都用来阅读,抓到什么读什么,还很会讲故事。他的小说大多取材于自己生活中的真实故事,把家族、朋友的故事写进了一本又一本经典。马尔克斯取材的经验来自小时候偷听大人的聊天,然后“拆散打乱,隐去出处,再说给大人听。所言即他们心中所想,听者无不愕然。”马尔克斯讲故事的方法是把真实的故事,打乱重新输出,就是有趣的小说。

  1975年,48岁的马尔克斯出版《族长的秋天》。整部书很少分段、分章节,一气呵成。在不同的幻想画面中,讲述一位独裁将军的故事。马尔克斯把不同独裁者的故事,浓缩在将军一个人的身上,《族长的秋天》描述将军在豪宅里的各种怪诞生活场面,告诉读者,这不是真的,可是里面又能隐约看到许多真实的情绪。

  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上的金钱、地位、物质?传道者说,一切都是虚空。《人类简史》说,金钱、地位、物质,是一种群体的想象。金钱不过是一些共同认可的数据、地位也仅在一个小群体里泾渭分明、物质的价值因人而异。让我们改变对这个世界看法的,是我们的心灵。生活不是我们现在的过的日子,是我们为了讲述,而回忆的日子。岁月静好,我们平静地去看待每天的风云变幻,去感受万物生长。

  在无数的作品里,有人因为孤独而怀旧,有人因为怀旧而孤独。

  《族长的秋天》里,将军在宅院里,思绪不断回到过去,孤独地怀旧。

  刚刚过了73岁生日的村上春树,很擅长在作品里描述怀旧的孤独。他在《奇鸟行状录》,用马尔克斯一样奇幻的视角,描述中年的孤独,主角面临着职业选择、家庭矛盾、奇特的各种事件。主角冈田在与讨厌的人一起交谈时,把对方说出的无意义的句子,比喻成《格列佛游记》里漂浮空中的孤岛,在桌面盘旋良久。

  作家贾平凹的成长有点像马尔克斯,少年家庭经历曲折,在大学时什么书都看,看了就做笔记,喜欢用文字去描写生活,这种随意表现为马尔克斯不在意拼写错误,贾平凹不在意写错别字。身处不同的国度,但他们都能准确表达“孤独”。贾平凹感叹:“好多人在说自己孤独,说自己孤独的人其实并不孤独。孤独不是受到了冷落和遗弃,而是无知己,不被理解。”

  《族长的秋天》里,将军不是被冷落,而是没有任何人能与他沟通。他孤独地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人类有自己的时光机:照片把我们带向过去、历史,绘画让我们用第一人称去体验世界,广告让我们看见并期待未来。而文字让我们同时穿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文字最奇妙的地方,就是能给同一个物品加上不同的情绪滤镜。越细致的描写,越能将写作者的情绪完全表达出来,并能与读者达到共情。

  我们读到悲伤的细节描写时,会为主人公的命运而落泪。我们读到梦境一样的描写时,我们也会来到作者的梦中。我们读到幽默的文字叙述时,我们也会在微笑、苦笑、大笑中,放松自己绷紧的神经。

  当我们用幽默的滤镜去看待遇见的事情时,我们就学会了平静面对世界的各种变化。我们在《族长的秋天》里,脑补书中的荒诞不经画面时,我们会心一笑,拍案叫绝。

  《族长的秋天》读后感(四):“这部小说无比奇异、热烈,它甚至比《百年孤独》更诗意”

  多年以后,面对自己最为讨厌的领奖台和演讲台,加西亚·马尔克斯会想起他向出版社寄出《百年孤独》手稿的那个遥远的下午。

  那时的他穷困潦倒、朝不保夕,甚至连邮费都支付不起。一阵东拼西借之后,他总算凑出了只够寄走半份书稿的邮费。待书稿送走之后他才发现,匆忙中寄走的竟然是《百年孤独》的后半部。

  他没能想到,正是这部被寄错的书稿,在未来的数年时间里帮他摆脱了贫穷的诅咒,却使他陷入了一场更为严重的“诅咒”。

  在他看来,一位作家最“糟糕”的命运莫过于他的作品像香肠一样到处销售。而《百年孤独》却“不幸”成为了二十世纪最为畅销的“香肠”之一。此后几十年里,它在全球售出了五千五百万册,让人类多出了“五十五亿年的孤独”。加西亚·马尔克斯那张有着浓眉大眼和一小撮胡子的脸,也由此成为了拉美文学的重要标志。

  而刚刚成名的他则比从前更为孤独,外界的关注每每令他疲于应付。太多的人希望他能再写一部《百年孤独》,他却认为自我重复的创作简直是“好莱坞式的行骗”。于是,他转身走向了一条与《百年孤独》完全不同的文学道路,完成了另一场孤身一人的“探险”,写下了一部在他看来比《百年孤独》更重要的作品。

  这部作品便是《族长的秋天》。

  谈到《族长的秋天》,加西亚·马尔克斯自豪地说:作为文学作品,《族长的秋天》比《百年孤独》重要得多。当没有人记得《百年孤独》中的奥雷里亚诺是一个人还是一条街的时候,《族长的秋天》将使我免于被遗忘。

  任何一个熟悉他的读者或许都会认同:《族长的秋天》确实是最有“加西亚·马尔克斯味”的作品。

  斑斓万千的意象,光怪陆离的情节,排山倒海的句式,无边无际的想象,这一切被他精雕细琢却又无拘无束地统摄于笔下,构建起一个任何作家都不可能复制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式”世界。

  如果说,《百年孤独》是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的一座高峰,《族长的秋天》便是他文学技艺层面的“珠穆朗玛峰”。

  如果说,《百年孤独》中那场持续了四年十一个月零两天的雨令人无比难忘,《族长的秋天》本身则像是一场密度极大的骤雨,少有标点,更少有停顿,两百多页的重量一口气落下,直向读者兜头灌顶。

  如果说,《百年孤独》中的生命来去有如花开花落,《族长的秋天》则是一场词藻整夜盛放的烟花盛典,一次次给人以爆燃的美感……

  而《族长的秋天》中的所有文学景象,最终都指向了最基本的生命之问:在我们的人生中,究竟有什么真正属于我们?我们活着,究竟有什么意义?

  盛名之下倍感孤独的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族长”这一极其特殊的人物身上,给出了一份极为特别的“文学答案”。

  这位“族长”,他拥有一切,却依然一无所有。他享尽荣光,活着却只为了腐烂。

  他是一位声名显赫的“霸道总统”,却终其一生都无法摆脱对母亲的依恋。

  他权力无边、为所欲为,曾经命人将背叛他的下属烤成了大餐,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妻子和孩子被政敌放狗吃掉。

  他无法学会,一度害怕结婚,却又有着极为强烈的欲望,野蛮地留下了五千多个私生子。

  他拥有与自己相貌相同的替身,躲过了一次次暗杀,有幸活到了107-232岁(没有人记得确切的年龄),却患有疝气,常年经受着病痛的缓慢凌迟。

  他追求谁,谁就不爱他。他相信谁,谁就背叛他。他亲近谁,谁就死于非命。

  最终,他失去了生命所赐予他的一切。在他生命的秋天中,在一座满是母牛的宫殿中,他走向了命定的终结,沦为了孤独的祭品。

  《族长的秋天》堪称单人版的《百年孤独》。而在孤独的深度上,《族长的秋天》实则是《百年孤独》的递进。在《百年孤独》中,曾经发动了三十二场战争的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晚景寂寞,却还能靠制作“小金鱼”度过余生。而“族长”却是一个连“小金鱼”都不会做的人,没有任何手艺与爱好可以寄情的他,只能裸眼迎接最终的死亡。

  同为拉美作家的罗贝托·波拉尼奥曾说:“我想念一切相信拉美有天堂而死于拉美地狱的人们。”《族长的秋天》则让人看到,即便是作为“地狱制造者”的族长,也从未逃脱地狱的诅咒,同样生活在孤独的地狱中。在《族长的秋天》里,加西亚·马尔克斯真正证明了人类孤独的普遍性与不可战胜性。

  作为加西亚·马尔克斯“最感兴趣的一次艺术冒险”,《族长的秋天》的魅力不只在于主题的深刻性,更在于其想象力的奔放与文学手法的奇特。

  如果他是一个电视节目制作人,他或许会这样“预告”《族长的秋天》:

  总统府的阳台上,为何有母牛欣赏落日?

  声名显赫的将军,为何被送进了烤箱?

  几千名参与彩票开奖的孩子,为何离奇失踪?

  一位年近两百岁的老人,为何家破人亡?

  一片存在了千百万年的海洋,为何突然消失?

  ........

  一切的背后,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堕落?

  加西亚·马尔克斯旷世名著《族长的秋天》,为您揭晓!敬请阅读!

  没错,这部小说虽然与孤独有关,却根本不是一场关于孤独的研讨会,而是一次想象力的“狂欢节”,它丝毫不会输给地球上任何一档惊悚刺激的深夜节目。加西亚·马尔克斯在此释放出的“火箭燃料”级的想象力,直接将这一部“假如别人来写便很可能沉闷无聊”的小说顶上了天:

  “族长”死后,成群的母牛进入了总统府,大摇大摆地咀嚼着天鹅绒窗帘,踩烂了三角钢琴,跑到阳台上欣赏落日……

  国防部长密谋背叛“族长”,却在晚饭时间被装在银质托盘中端进了屋里,身下铺着花椰菜与月桂叶组成的配菜,被烤箱烤得金黄,成为了大家的晚餐……

  “族长”为了获取财富,将整片海洋出卖给外国人,他们将海水全部抽干运走,留下了一片布满“月球尘埃”的土地。海洋消失后,人们在总统府内使用巨型鼓风机制造“海风”,以排解对于海洋的怀念……

  加西亚·马尔克斯以他“独家专利”般的想象力,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无比澎湃的秋天。在这里,生与死相互依存,热烈与苍凉彼此共生,一切依旧鼓胀、跳跃,死亡却已在尽头冉冉升起。

  在叙事手法上,加西亚·马尔克斯也进行了“母牛上树”般的革新。时间线,视角,段落,标点,结构——一切都被他抛诸脑后。一个个文字犹如飞离了五线谱的音符,在空中闪烁跳动。一经阅读,它们便如同亚马孙河般浩浩荡荡,又像热带雨林般生猛、喧闹又危机四伏……

  《族长的秋天》封底(部分)

  面对这部奇特的作品,作家萨曼·鲁西迪忍不住留下了这样的评价:“近五十年来各语种的小说中,《族长的秋天》最为伟大。加西亚·马尔克斯以抒情诗般不可思议的语言,写下了无人能及的作品。”

  对于你我而言,它是否“伟大”或许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你翻开它的那一瞬间,便会开始一段前所未有的旅程。而这段旅程的终点,就连加西亚·马尔克斯本人也无法预知。

  为了更充分地展现作品的魅力,在加西亚·马尔克斯作品正式引进中国十周年、《百年孤独》简体中文版发行一千万册之际,我们对《族长的秋天》进行了全面的装帧升级。

  全新的护封采用了母牛这一作者心目中的“核心元素”,穿戴奢华的“至尊母牛”形象,更能直观地体现作品的孤独与荒诞色彩,表现出华丽与苍凉共生的“秋意”。

  内封绘制有皮带与金质马刺等元素,这些元素是主人公“族长”身份的标志,象征着他短暂享有的荣光与辉煌。

  书口处特别采用了彩色喷绘工艺,提高了该书的装帧独特性与收藏价值,使其视觉效果与内在魅力更为统一。

  首批印刷版本还将赠送限量版“母牛”书签,让这头“世界上最美的母牛”陪你度过更多的阅读时光……

  正如《纽约时报》所说:“一本书必须如同生活一样广阔、厚重、神秘。这部小说无比奇异、热烈,读者可以奢侈地沐浴在作者全景式的叙述中,它甚至比《百年孤独》更诗意。”

  生活不会永远充满诗意。但无论我们身处哪个季节,都将被《族长的秋天》带入一个纵情燃烧的秋天,一个危机四伏的世界。祝你平安!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