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海中白象》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2022-02-14 06:58:28

  《海中白象》是一本由[美] 凌岚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元,页数:3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中白象》读后感(一):移民社会的浮世绘

  《海中白象》,作者在后记中解释,英文中“白象”指大而无当之物,“海中白象”隐喻移民他乡极有可能是一个耗费财力的生命的奢侈品,徒然一梦。

  这部短篇小说集,取材于作者自身的经历、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以及华人报刊中的报道。有时是第三人称叙事,有时是第一人称解剖人物内心。作者以想象去体悟人物的内心,充实和饱满各种细节,每一篇都如同亲身经历,也暗含了自身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可说是以作家的眼睛打量、塑造的一幅新时代的移民群像。

  代感和现实性都是有的,自20世纪50、60年代起日渐高涨的移民浪潮,一直到后疫情时代,阴影仍然笼罩着全球,海外生活已不再是海市蜃楼,海归不复往日的荣耀。漂泊海外、不同族裔混杂居住带来的异域感与新鲜感,和伴随对故园的种种复杂感情而来的挥之不去的乡愁,奠定了这本书的基础格调,将几篇反映不同面向人物的小说串联起来;形成一种新旧思潮、不同地域文化融混成的马赛克一般光怪陆离的浮世绘。

  “海中白象”,也是第一篇的篇名。“妈妈变回一只年轻的白象,站在蓝色的浅水里,等着,等着我们这两个美洲大陆上的亲人回家”。前几篇中出现的中产阶级太太,都是白胖胖的,有着“白象腿”;很美好的,丰腴的形象。她们曾经都是细腻的、美丽的,给人温暖的母亲和妻子。她们或许是被迫,或许是怀着憧憬,从土生土长的故园移居一片陌生的、等着她们去融合的新大陆。衣食虽然富足,但内心充满了无法言明的缺憾。有些地方的描写近乎张玲式的冷眼观看,“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

  虽然通常被归为“海外华人文学”,但人性终归是一致的。婚内出轨、丧偶式婚姻、青春期的迷茫、家庭成员之间的欺与瞒、生命的脆弱……无论是早期人类的迁移,还是近现代史上的移民大军,在某种意义上,都是试图逃离旧有的生活方式,拥抱新世界的美好未来。然而人之为人,总摆脱不了世俗的欲望与诱惑。虽然换了另一个国度,生存中依然面临永恒的陈旧话题:朋友、家庭、前程、命运……;即便逃到天涯海角,也不外如是;人情亦如是。

  《海中白象》读后感(二):《海中白象》:他们在异国他乡真的过的好吗?

  第一次阅读凌岚的文字,就被她的文字所深深影响,凌岚的小说有着一种深沉、硬朗的张力,他关注的都是命运中稍显苦难的那一部分。 看过一篇对于凌岚的采访,他中年开始专注于小说的创作,而“新移民”的身份,让她的小说有了另外一层不同寻常的因素:“移民身份加上中年困境”这就是她小说双层负荷,也就是她小说所表现的主题。 而我看到凌岚的小说就是这一本中短篇小说集《海中白象》,它是由九篇小说组成。就像作者所说,这些故事或是熟人的事,或者这些素材是在美国移民的生活中真真实实发生过的,作者的所作所为就是把他们发掘出来,整理成更吸引人的故事,让这些故事也就带我们聚焦于“新移民”的真实生存状态。

  很多人选择移民,肯定是想寻找更好的机会,发展更好的人生。但人生本就有着各种各样的苦难,更何况去到一个文化氛围、生活习惯都完全陌生的国家,没有亲戚朋友可以依靠,没有其他外在的支持系统,一起都要靠自己,这就更增加了生存的艰难。他们在异国他乡真的过的好吗?让我们去小说中看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吧! 就比如本书同名小说《海中白象》的故事,这都是一个移民家庭的故事。父亲最先到达美国,他是努力的,他肯定是想过好日子的,“在纽约打工六年,修车,也搞装修,为了迎接我们,他用了五分之一的积蓄,买了一辆七成新的丰田车。”这就是作者让我们看到的最真实生存状态,而把妻女能够迎到美国,也就是他的胜利。

  但之后的生活呢?他依然要奔波着,后院起火也不自知。当小陈被摔死,一切真相都暴露了出来,他也丧失了奋斗的勇气,他没有了任何排解压力的出口,他消沉了下去。而母亲又在癌症中去世,一个家就这样散了。 小说写到的是父亲最后的时光,作者让我们看到的是父亲在做着最后无谓的坚持。他已经老了,他只能守护他最后的一点点尊严,他最后的房子。但面对着荷枪实弹的警察,他能做什么呢?无谓的挣扎,带来的只能是悲剧。 而这里面的悲剧并不只有父亲,就连故事中的我也是悲剧的一部分,她为什么会向警察妥协?为什么从高中就失身于警察呢?她本身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

  这一整个小说都是悲剧的故事。就像小说结尾所说,妈妈变回一只年轻的白象,等着两个美洲大陆上的亲人回家,而这也将成为很多海外人的心声。 《海中白象》还有着其他八个故事,它们都是关注于“新移民”这一团体所面临的各种生存状态,既有着温情,又有非常绝望,而它带来得思考却更让我们关注。

  《海中白象》读后感(三):海里有黄金又如何?海的另一边依然会呛水|《海中白象》

  在那些挫败的夜晚,心中总会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冒出来:“假如....,现在就会过得特别好。”

  这样的夜晚越来越多的时候,就会打破心中的恐惧,向假如的方向纵身一跃,满心期盼美好的前程,却全然不知,任何方向,都需要用眼泪的滋润才能通过。

  挫败只是人生常态,比挫败更突然的是,命运女神的失手,亦或故意,将你的命运织锦胡乱编织,本来平顺的人生,突然之间就海浪滔天。独自撑着人生的小船飘摇在惊涛巨浪之中,开始还觉得只要坚持下去,就可以熬到风平浪静。可是,还没一会儿,人生的小船就彻底被淹没在这巨变之中。一片坦途的人生没有了退路,只好毅然决然地背井离乡,来到陌生的国度从零开始。

  有时候,根本就没有那么复杂,只是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国外的月亮更圆,家里条件允许,就去见见世面。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截止到2014年,有220万中国出生者居住在国外。2011年至2012年,中国人获得国外永久居住权的人数为16.88万人。只是出国留学,每年就接近50万人。

  我们都在走出国门,外面的月亮更圆吗?还是在国外生活更加艰辛?那些移民定居者,国外工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海中白象》这本书,让我们得以了解大洋彼岸人们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海中白象》是“新移民文学”作家凌岚最新中短篇小说集,书中的内容涉及多层维度,包括移民第一代、第二代的故事;涉及到底层阶级、中产阶级等不同阶层;同时也提到到不同工种。

  凌岚199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97年毕业于纽约城市大学商学院,后常居国外。多年国外生活,熟人故事,社会新闻,都是这本书的素材。那些平凡的事,没有很多人注意到的事,由此借着语言,从历史尘埃中的一个点华丽变身,被提炼,被放大,固定在文字中,让读者通过这个被放大的尘埃了解到不同地方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其实,无论在哪里,每个人面对的烦恼都是类似的:亲人/爱人的衰老和离去;长期两地生活给夫妻关系带来的挑战;虎爸虎妈的高压对青春期孩子造成的影响。只是医生由王主任变成了查理;两地分居的距离由4小时的飞行时长变成了12小时;对分数的追求变成对成家成名的追求。

  无论你是在地球的这端还是那端,代步工具是公车还是跑车,蜗居还是豪宅,都要面临烦恼和困难,都会流泪,面对离别和分开,心痛的感受是一样的。只是换了个地方,周围的人肤色不再一样。

  出去的理由千千万万,但是如果你出去只是为了逃避烦恼和痛苦,那么请在读完《海中白象》这本书后,好好睡一觉,重新考虑你的决定。

  《海中白象》读后感(四):海中年轻的白象和自己舔舐伤口的豹子:未来的空缺,移民的真实

  《海中白象》是一本好看的小说集,由9个故事构成,作者用睿智深邃的笔触,深入到了移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掀开美丽西方的面纱,把“移”之后生活的千疮百孔展示给你看。

  这让我想到“移”的本意了。

  《说文·禾部》:“移,禾相倚移也。”移,是禾苗从风而摆动的样子。“移”本来只是指禾苗在本地来回晃动,后来,晃动的范围越来越大,渐渐的,“移”就有了离开本地的意思,比如移栽,比如移民。

  移民,就是人离开了本土,到了新地方。人为什么要移民?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向上求好,人们渴望过更好的生活。真的可以吗?就像一只手伸出来,还有黑白两面,移民生活也有黑白两面。

  以和书同名的短篇《海中白象》为例,“我”的父亲,在海外也曾经拥有过快乐生活,那个时候,他的事业有成,翻新房屋让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家三口在异域团圆,妻子在水中快乐地像一只丰腴的白象,父亲和“我”在水下撩拨着母亲,笑声荡漾。那个时候谁不觉得“移”是一件好事呢?后来父亲的工地出了工伤,母亲患病死去,“我”也和父亲日渐隔膜,只维持着一年两次见面的机会,这个时候父亲的心中有没有后悔过自己的“移”呢?故事的最后,父亲武力抗击政府对自己房屋的强行收回,在警察的武力执行中,“我”选择和父亲双向奔赴,作者凌岚没有写这件事在真实生活中的真实结果,把想象的空间留给了读者,结尾部分作者写的相当虚幻,她写父女两人仿佛又看到了早已去世的妈妈,“妈妈变回一只年轻的白象,站在蓝色的浅水里,等着,等着我们这两个美洲大陆上的亲人回家。”

  这本小说集有一个特点,就是未来的空缺。作者仿佛把未来的决定权交给了读者,自己往往用很虚幻的方法结尾,我的理解就是,作者把真实的人生映照到了小说中,真实的人生里,我们往往无法把控未来,作者没有把自己当做全知的上帝,她遵循生活的真实,尤其是移民世界的真实,“移”的特点就是未知,他们从一眼看到底的人生中,“移”到了一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中,“移”的下一步是哪里,作者也不知道下一秒风到底往哪个方向吹。我喜欢这样的结局方法。 再举一篇我比较喜欢的结尾为例吧。《豹》。《豹》写了一对移民夫妻为了生育而做出的努力,故事的结尾,作者从夫妻俩身上分离出一只豹子,让这豹子跳出他们的肉体,短暂过着一种自由而慵懒的生活,然后,回归。

  离魂可以有很多种方式,为什么选择豹子?豹子是一种凶猛的野兽,他们可以在短时间内进行高速奔跑,受伤后一般会低吼以及自己舔舐伤口,这多像这对在生育中缠绕的夫妻啊。

  《海中白象》读后感(五):从分裂到二次平衡——文明的发展需要个体化的证据

  作为一个移民作家,在这个时代的写作,表面上看似是一种个体行为,个性化的分解与展示,但是如果拉长时间维度,则极有可能是一种文化印记。

  -----

  新冠疫情爆发两年多的大背景下,奥运会如期召开。

  赛场上出现了超级DJ,中国队和美国队的比赛中,背景音乐放起了《黄河大合唱》;美国和俄国的比赛中,又放出了《喀秋莎》,这些二战中特定背景、有着特定象征意义、伴随着血肉横飞与硝烟弥漫意境的音乐。

  对抗并不止于音乐。

  奥运会开幕前,大漂亮国各种捣作祟,中俄巨额石油购买订单横空出世;与特朗普政府和武契奇白宫照片中展示的“惨况”完全不同,中塞会谈变成一桩盛世……这些看着似乎并无必然相关的琐碎的信息,并不能构建出完成的拼图,但是,稍微敏感一些的人已然能看到,有一些暗处涌动的小火苗在若隐若现的提醒着,某种力量涌动,正在搅动或打乱这个地球上固有的旧格局,寻求新的均衡。

  而所有的打破与寻求,都从分裂二字始。

  社会主体的分裂是一种共同的经验,它的意义在于,它是内在灵性裂痕公开和明显的标志,而人类灵魂的分裂是任何社会分裂的基础。而在解体中的社会里,成员灵魂的分裂可以表现为不同的形势,因为它源自不同的行为、情感和每一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里,这些不同的方式具有在文明起源和发展中发挥作用的人类活动的特征。在解体阶段,每一条单个的活动线路都倾向于分裂成两个相互对立的格格不入的变种或是替代品。

  这种灵魂分裂与社会主体分裂的相互呼应,在变迁的社会中一直存在。

  而移民,则是一种显性的现象,让分裂行为和背后意义的集中体现;几乎同时,文艺作品又都通过对移民现象的表达、追踪与反思,二次论证分裂本身。

  1990年代的《北京人在纽约》,《少女小渔》,2000年代初的《刮痧》,《别了温哥华》,看似个体命运的探索与变迁,背后浅则是群体思潮的迁移,深则是文明的冲撞与侵蚀。

  当然,一个文明社会是通过它的个体或它从属的个体表现自我的。文明在成长、发展,个体在冲撞中试图融入其中,必然也会出现个体与社会的纠缠与分裂。

  然而时移世易。

  仅仅从文艺作品来看,上世纪90年代的文艺作品显示出,东方文明对美国文明的仰慕、追随,乃至,东方的价值观一旦落入西方文明的生活环境,会很容易被洗涤和击溃,最简单的表现就是婚恋观念的变化和颠覆。

  而到2000年之后,中国人落入西方文明,则日渐在冲突中杀出一条血路,获得了谅解乃至自立。

  近些年,东西方文明冲突在个体经验上,会出现怎样的折射和化学反应?这本《海中白象》似乎以个性化的视角,给出一些试探性的答案。

  《海中白象》是“新移民作家”凌岚的中短篇小说集。她1991年毕业于北大中文系,1997年毕业于纽约城市大学商学院,可以说,作者这一代人,从1990年代,经历2000年代,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开始写移民主题的小学,哪怕再不经意,也必然承担着文明的融合与冲突,包括探寻与迷茫,吞噬与割裂。

  而作者在文字中透露出关于“我”来自“无锡”的信息。无锡则是鲁迅先生在《论费尔泼赖应该缓行》中的“模范名城”,吴侬软语的吴文化的核心区。“海中白象”一篇,这位曾经是无锡棉纺厂职工的妈妈来到美国之后遇到的个体化选择与家庭变迁,毫无疑问的印证了文化冲突与无力的突围,

  当人类从行为层面过渡到情感时,个人情感会出现两种不相容的方式:被击败的灵魂感知到它不能控制自己的环境而屈服,其结果是游离感,或者道德失败遗弃了溃败的灵魂,其结果是罪恶感。这两种情况都是对文明因发展而分化这一客观过程的主观对应物——就如很多90年代的移民者自身经历近乎必然的与北京人在纽约的部分情节如出一辙。

  作为一个移民作家,在这个时代的写作,表面上看似是一种个体行为,个性化的分解与展示,但是如果拉长时间维度,则极有可能是一种文化印记。

  人是时代的人,作品是时代文明中的作品,这本看似短短30年的变迁记录的小说集,本质上是两种文明对抗博弈的颠簸中获取新平衡的证据。而且可以预见的是,未来10年,若再有移民小说,则极有可能展示不同格局。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