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临安变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2022-03-07 18:58:49

  《临安变》是一本由余威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4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临安变》读后感(一):从历史小说窥探南宋临安

  南宋光宗绍熙五(1194)六月末,南宋最具进取心的皇帝,当时已经退位成为太上皇的宋孝宗赵昚驾崩,在他死后没几天,就发生了南宋历史上著名的“绍熙内禅”事件。而这本小说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的。

  这本小说的主角叫余不扬,他从小天资聪慧,是闻名信安的游侠,他从双亲辞世后一直受兄长余不弃的照顾,后来兄长给他都城临安谋得了一份武学陪练的差事,他便和侄女一起来到临安。故事从这里开始,侄女突然被掳走,他在调查侄女下落的过程中,渐渐发现侄女的消失跟政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于是他也身不由己地卷入了波诡云谲的内禅漩涡之中。

  书中有很多这个时代的历史人物一一出场,比如赵汝愚、余端礼、韩侂胄、姜夔、朱熹,在书中刻画了他们的生动形象。作者还用了以《咸淳临安志》里的“京城四图”——《皇城图》《京城图》《西湖图》《浙江图》作为空间框架,书中还有西湖、御街、南北内、丰乐楼等知名的临安城历史地标,感觉很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有很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像是船家孩子唱的杭曲小调,“武林门外鱼担儿,艮山门外丝篮儿,凤山门外跑马儿,清泰门外盐担儿,望江门外菜担儿,候潮门外酒坛儿,庆春门外粪担儿,清波门外柴担儿,涌金门外划船儿,钱塘门外香篮儿。”又像是城中的景致,书中描绘他们到寿安坊附近时,看到夜空中映着御街的惶惶灯火,听见潮水般的叫卖声,沿街店铺林立,门前红纱栀子灯和招牌灯箱竞相争辉,还有朱绿五彩装饰的欢门,都城的热闹景象跃然纸上。

  书中还有很多美食的描写,例如讲到的蟹酿橙的做法,李七儿肥羊店里的炙羊排,羊杂羹,样样都很美味,一股临安城的画卷就此展开,看了这些描写,就能感受到作者余威对宋代历史应该是有一定的研究。

  作为普通读者,我一直觉得写历史小说的人大都关注的是那些强盛的时代,或者有很多争议和秘闻的时代,写大秦帝国,写大明王朝,写大唐盛世,但作者选择南宋这段历史就很巧妙,把这些我们并不熟知的人物和这段没那么熟悉的历史写成小说故事,这也让我想到了马伯庸的作品,很有那种历史小说的感觉,有悬疑有剧情,最后还有大义,是一本值得历史小说好者一读的作品。

  《临安变》读后感(二):终于读完了《临安变》!南宋历史太有趣了!

  800年前的临安城,像一座华贵的天城,即便是神仙也比不上达官显贵的锦衣玉食。

  可是在这天城之中具有拖家带口的乞丐,也有破烂棚户的居民。

  就是在这样一做天堂与地狱同在的都城之中,一桩离奇的命案与一个王朝的角斗,悄然发生。

  ◤书名:《临安变》

  作者:余威

  出版:重庆出版社/华章同人出品◢

  “无常所命水作墓,无脸女尸浮西湖”

  主人公余不扬带着初到临安,侄女被人绑走杳无音信。直到无名女尸与侄女的发簪出现,余不扬便以为侄女已经死亡,从而在蛛丝马迹之中,寻找杀掉侄女的凶手。

  “被绑架的人,还成为了绑匪的救命恩人。”

  余不扬在寻找侄女下落的同时,遇到贩卖“小报”的兄弟,并且将他们救下。知恩图报的一对兄弟,最终帮助余不扬度过一系列“要命”的劫难。

  这个皇后有点疯狂。

  不过疯狂的人,没有好下场。

  在皇城之中,皇太后,丞相,枢密使,尚书等多股势力的斗争,却在颠簸着整个王朝的命脉。大人物的勾心斗角,小人物的颠沛流离,在这其中又有多少故事等待寻觅解锁。

  余不扬最终有没有找到破局之法?他又会如何面对自己的哥哥?诸多疑问,时代薯等你来答。

  《临安变》作为一本历史悬疑小说,剧情紧凑,画面感十足,远超过市上面同类型小说。(作为一名历史悬疑迷来说,这样的小说若能影视化再好不过了。)

  《临安变》读后感(三):《临安变》—小人物的依附是财权,大人物最好的靠山是国家的强盛

  公道这个词充满了希望,也充满了讽刺。男主要的是一个公道,可盛世尚有灯下黑,何况是这动荡不安的时代。谁都想要安逸的生活,可更多的人,在为了别人的生活而付出自己的人生。

  记得在会“长安十二时辰”的时候,就有万千思绪,似乎为了大义,小我的牺牲都是在所难免的,甚至是理所应当的。弱小、权衡后的取舍,都会让他们失去生命。

  虽然都是历史小说,可这代入感真的让人意难平。《临安变》里的大小人物也都让人难以释怀。因为不管是在千百年前还是当下时代,我们都抑制不住自己,想要成为什么大人物的冲动。先不说自己是否有那个能力,至少我们的心还会躁动。

  余不扬就是我们心中的那团火。也是我们最想成为的那个人,他在追寻公道的路上,一路成长,得到,失去,迷茫,虽然也成为过别人手里的刀,但最终还是找到了自己的归途。

  还有很多小人物,他们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牺牲。朱熹的两个侄儿,余在水最终走向的归途,他们的存在和结局都是必然,一切都是顺应天理自然。

  说完人再来说说财富和权利从古至今的地位。最后一章提到了李家乔迁设宴,前来道贺的人络绎不绝,情景堪比婚宴。就是因为李家是临安的大户。书中的朱熹说过这样一句话:

  “万事万物皆有其本源天理,顺之者成,逆之者败。”我们需要依附强者,无论是生存还是改变,所以捧高从来都不是小人的卑劣举动,而是达成自己目的的手段。就像人无好坏,就看旁人是用什么价值去审视。

  同样的,朱熹告诉余不扬要为大宋尽一份力,如同他这一生的辅佐。也是在顺应天理,尊其本源。古之有能之士,谁不渴望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为自己国家的守护而奉献自己。

  同时,也是在给如草芥般轻贱的生命寻找依附。

  高门大户是小人物的依附,国家强大是大人物最好的靠山。双方都是相互成就的存在。可说到底,任何一个伟大的人物都是一颗棋子,他们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左右棋局的胜负,无法掀翻棋盘。

  所以“戈甲从军去西蜀”或许是最好的选择。

  书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是自己世界里的主角,他们有清晰的目标,有相应的能力,也各自有自己的追求,或钱或权,或女人;也有的人恶贯满盈,却也依旧逍遥。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如何活,远比能不能活更值得考虑。

  不管是市井小贩,还是迅速更迭的皇帝,都有自己的使命,这临安变的不仅仅是一座城,是所有人的当下和未来。

  《临安变》读后感(四):南宋的大臣们想让谁当皇帝就能让谁当皇帝吗?

  《临安变》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南宋的内禅故事。南宋的前几代本来就有禅让的传统,宋高宗赵构无子,禅让给了宋太祖嫡系子孙赵昚(这个人是我们在杨家将故事里面经常看到的八贤王赵德芳的六代孙),高宗死后,赵昚为表孝顺,执意守孝,让太子赵惇监国,两年之后又让位给太子,自己继续为义父高宗守孝,他因之被称为孝宗。这么一个孝顺的皇帝,却摊上了一个极其不孝顺的儿子,他的儿子宋光宗赵惇继位之后,就和父亲不和,甚至能长达一年多的时间不去看望父亲。这还不算,他还宠幸自己的妻子李皇后,让霸道专治的李皇后大权独揽,夫妻俩当时有疯皇悍后之称,老百姓和群臣对他们早有非议。宋光宗在位的第五年,也就是绍熙五年六月二十八日,太上皇孝宗驾崩,与父亲久已不和的光宗听闻此讯之后,居然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基本的丧仪都不到位,这就惹恼了素以礼仪著称的宋朝官员们,大家决定实行最温柔的政变——内禅,也就是逼着皇帝退位,另立新君,故事就此展开。

  《临安变》描述了太上皇死到下一任新皇帝继位短短一个月的故事,时间虽短,变化却多。上至天子皇后太皇太后,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作者的调度下 ,充分为我们演出了一出又一出“变”的大戏。内禅已经势在必行,那么南宋的大臣们真的想让谁当皇帝谁都能当皇帝吗? 故事主要分两条线索展开,以下涉及到严重剧透,不愿意被剧透者请关闭本文。一条线索在朝堂之上,一条线索在民间,两条线索交替进行。

  朝堂之上的线索以丞相留正、枢密使赵汝愚、吏部尚书余端礼为首,这三位老大臣虽然都同意内禅,但三个人的具体想法不同。留正希望问题简单化,立嫡,就是把皇位传给现在的皇帝和皇后的儿子嘉王赵扩,这样来自疯皇悍后,尤其是悍后的阻碍力量就会小一些,毕竟立的是她的亲生儿子;赵汝愚却比较坚决地要立贤,立吴兴郡王赵挺,他认为赵扩的母亲,也就是现今的李皇后强悍霸道,应该趁此内禅,让她彻底退出统治的圈子。余端礼则认为只要内禅,这俩人谁上都行。 民间的那条线以来自信安的一介侠士余不扬为主,他来临安武学入职,娇憨的侄女余在水非要和他一起前来,表面上说是来陪叔叔,其实是为了和自己的情郎节度使李孝友相会。

  朱熹第一次在别人对话中出场

  这里请大家注意两个姓氏: 余不扬和余端礼一个姓氏,李孝友和李皇后一个姓氏。他们都是非常重要的同族。 两条线索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呢? 原来余氏叔侄是被赵汝愚一派特意调来京城,他们设下圈套,准备挑唆余李两家的仇恨,最终目的是为了把余端礼逼到和李皇后作对的阵营,让他放弃李皇后之子。 整部书就是这样的一部大棋局。这中间就算是设计棋局的人,有时候也不能完全掌握棋局,棋局会发生他们意想不到的变化。赵家设计好的套路,却被临安府尹家的小姐横插了一杠子,后来当赵家阴差阳错又回到原本设计的路上时,半路上又杀出了一个程咬金,赵家螳螂捕蝉,韩侘胄黄雀在后,赵家费尽心机,希望赵挺上位,韩侘胄却偷梁换柱,为了自己将来的前途,两头糊弄,利用太皇太后的名义,最终把赵扩送上皇位。

  姜夔最后一次出场

  在这个大的内禅故事进行的同时,还有男扮女装的说书人为父报仇的小故事穿插其中,另外我们大家非常熟悉的理学家朱熹、大词人姜夔姜白石都客串故事,闪亮登场。 非常好看的故事,“变”是它最大的特点。故事百折千回,你非自己看,才能领略其中乐趣。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