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日本读后感精选
《看不见的日本》是一本由[日] 赤松利市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不见的日本》读后感(一):外表靓丽光鲜的外衣之下,人们似乎看不见日本的黑暗一面
世界上有一种通行的说法,越发达的国家,贫富差距越大,社会矛盾越大,整个社会呈现一种严重的阶层式结构,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与上层社会隔绝着巨大的鸿沟,各方面均是如此,基本上无法调和。
生存是人类的主题,同时又是人类社会中最为复杂的一种生命形态,人们刻苦努力,但又身不由己。随着社会形态和结构的持续发展,很多事态的严重性逐步显现,到无法解决,虽然各方面都在出台各项措施,但依然无法处理日益严重的社会矛盾。从近邻日本,我们应该能够看到很多实际的案例。
日本作家赤松利市根据自己实际工作经历写就了《看不见的日本》是一部揭露日本社会弊病和矛盾的写实性文学作品。书中主要讲述了作者自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引发巨大海啸和福岛核电站的泄露以后,作为派遣工进入灾区进行清污工作。在那短短几年的时间里,作者深刻感受到了日本社会的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凄凉处境。
赤松利市从事过20年的高尔夫球场清理维护的工作,在这个属于上层社会消费的领域中,他也曾经潇洒和享受过。随着经济的不景气,在自创的公司倒闭以后,他也不得不以派遣员工、非正式员工的身份打着各种零工,以便于支付离婚后的妻子和女儿的学费、生活费。关键在于他要每月40万日元以上的收入,由此才能够保证全家人不饿肚子。但现实的艰难处境还是极大的震撼了他,尤其是曾经的他拥有过巨大的财富,那种巨大的落差深深的刺激了他。
脏活、累活、危险的活,似乎工作的内容没什么可挑选的,并且收入还低,还很不稳定。最主要的是身边的工友,教育程度低,综合素质差,思维意识偏激,但生活在日本的现行社会状态下,他们似乎也毫无办法。面对薪资的不公、肮脏的住宿环境以及各种不堪的工作场所,除了发发牢骚以外,该干的工作还是要做,没有人可以任性的随意丢掉一份收入,尽管那只是一份仅能维持温饱的收入。
社会分配不均、贫富差距加大、意识形态蒙蔽,都在不停的撕裂这个社会,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之间的完全断裂,已经耗尽了所有的精力,那些处于中间阶层的中产阶级,极少数会进入上层,但绝大多数毫无疑问的滑落至了下层社会,这是整个社会的极大问题导致,就像是一只看不见摸不着的手在故意操弄。
在日本少子老龄化的今天,社会状态已经失去平衡,想要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真的很难,年轻人如此,中老年人更是如此。所以,他们不得不接受一些极其苛刻的条件来获取一部分微不足道的收入,还要遭受到各种冷言冷语、讥笑谩骂,还要遭受同为打工人的欺辱,生活以及生存,何其艰难。
作为世界上顶级的发达国家,日本的社会问题极其尖锐,外表靓丽光鲜的外衣之下,人们似乎看不见日本的黑暗一面,但这或许才是日本社会的最真实体现。
《看不见的日本》读后感(二):罗马与骡马
实际上,要去评价这本作品是非常困难的。究竟应该带有什么样的心情去阅读呢?是猎奇是同情还是怒其不争?为什么书中所描绘的“下层国民”看不见?或许因为不同阶层的人都已固化,放眼所见皆是相同,便以为这是日常。与书中所描绘的看不见的人群相类似,“三和大神”一词早已为人熟知,但是谁又知道这个名称后面的真实生活呢?
但是在跨越这一固化壁垒上,本书作者具有天然的“优势”。他出生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末期,享受了高速增长带来的红利;以高尔夫球场管理者的身份经历了经济泡沫的出现、膨胀乃至最终破灭;最终滑入派遣工的行列,自嘲为“下等国民”。这种特殊的经历让他有底气去做记录。他不惮以稍显恶毒的词语记录自己的工友,因为他的身份不是记录片拍摄者或者纪实文学作者。后者的身份需带有同情,其实往往已经包含了上位者的伪善。作者身处其中,无需刻意放低姿态,记录中不仅有对他人的辛辣,更有对自己的自嘲。虽然他也感叹在从事建筑业前,依靠高尔夫球场管理谋生最后时光分外清闲,应该在那个时候动笔写作,但是可以想见没有这种深入的经历,文字必将苍白很多。
本书名为《看不见的日本》,所记录的看不见的范畴大概包含以下几类。其一是作者自诩为的“下等国民”亦即看不见的人。全书开篇不久就记录了与我一同从事建筑业的工人,从最开始陌生时期的欣赏到熟悉之后称其为幼稚,转换的如此自然。对K和R的描述,直白的厌恶之余又隐隐带有怜悯。这种矛盾心态在字里行间的流露同样是本书的独到之处。这些“下等国民”为何不被看到?一方面,他们缺乏表达的空间。他们的行为实际上是展现出来的是对主流文化的模仿,是自我树立的标签,因而不被人描述。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事的工作是不被人描述的。无论是灾后的重建工作或是清理工作,都是普通大众不希望接触的,只要不看到灾难遗留物,灾难便不存在。因此从事相关痕迹处理的建筑工人不被人们注意到。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身份被称为“馅子”,即不依附于任何企业的日结工人。这样的工人实际上是没有社会身份的,如同失去了身份证的“三和大神”。他们个人的痕迹没法通过工作连结进入社会网络,也因此不被社会生活覆盖,自然看不见。
看不见的日本第二重,应当指看不见的制度变迁。前文提到“馅子”们不被看见因为他们无法通过工作与社会联系。为什么这样的“馅子”越来越多,与日本传统劳动制度“终身雇佣制“及”年功序列制“的解体有关。这种制度变迁的产物即派遣工的增加。工业时代劳动力已经不在与土地共生,依附于土地的明确的家庭关系瓦解之下,依附于工业生产的现代劳动雇佣制度构成了人社会关系的主体。派遣工的增加则体现了日本传统劳动制度的瓦解,也意味着经济模式的调整。这种调整之下,本就处于较低位置的派遣工一再被压缩,也更加无法被看见。
看不见的日本第三重,或许是作者看不见的自己的未来,或者说更多类似的人的未来。本书结束于作者的落荒而逃。这种逃离究竟是因为自己被欺骗了、自己无法履行承诺或是其它原因已经不可追寻。但是结果都是一样的,“我”终是无法忍受这样的生活逃离了。可是又能逃去何处呢?似乎已经没有什么选择了。只能以“馅子”的身份另谋他职。“我”是幸运的,或许可以以文字勉强谋生,可是其他更多的人呢?这种个人未来的看不见,转化为了对整个经济社会未来的担忧,最终构成了看不见的日本。
每个人其实都是望天的井底蛙,我们窥见头顶的片瓦之余,一定要提醒自己,有更多的地方我们看不到,有更多与我们的不同需要我们理解。
《看不见的日本》读后感(三):打工人自白:你为之奔命的生活,值得吗?
小孩子常常会因为收到的礼物和想象中的不样而愤愤,会因为事情不如想象的一样发展而纠结,会在无法挽回、无法改变的现实上闹别扭,会因为细节不尽人意、目的难以达成和自己赌气。可大多数的成年人不会。
并不是说他们已经丢失曾为孩子时拥有的精致和坦然,只是生活的真相让他们明白很难如此计较,也早明白了很多东西原本不属于自己。收到的礼物不对,总比没有好吧;事情多有坎坷,好像每个人人都要如此经历;现实残酷,有时更没有选择的资格,但明天依旧要继续;目的地遥遥,看不清方向,那就向前走吧,千万不能停下来。成年人的日子大多如此,努力生活,又努力劝慰自己学会妥协,这并不可耻,怡似你我的模样。
如何去生活呢?我们的其中一部分又只有后面一个字的答案。
2011年3月11日, 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引发巨大海啸,直接导致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泄漏。不知不觉,距离一场算得上世界级的灾难已过去接近十年,我们曾因为“核”这个字眼感受过恐慌,曾因为相邻彼岸产生复杂情绪,也曾因为日本官方宣布批准核废水排放太平洋的决议而愤慨难平,不过最多的,大概还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隔岸观火的侥幸。
很少有人会去考虑灾后重建的具体工作吧,即使算上日本本国居民,相隔太远或许也不会有太多的牵挂,毕竟,切尔诺贝利的辐射陷阱依旧在,也并不影响网红们络绎不绝的打卡,但身处重建区的人们确实有着与外界截然不同的感触。
繁重的看不到头的工作、毫无素质可言的工友、极尽能事去剥削的承包商,共同组成了这片因为核灾难而被划为世界之外的“小社会”,在福岛核电站修复工作的一线,人们面对的是与这片空间一样被隔绝的生活面貌,谈不上尊重,谈不上消遣,甚至谈不上“生活”本身。
他们像是被正常人类社会发配的囚犯,可一切又好像显得极为逻辑自洽,毕竟如果不是你存在缺陷,走投无路,怎么会选择来到这里呢?可因为生活在底层,所以就该被如此对待,听起来又似乎很没有道理。
作者赤松利市本身就是个苦命人。女儿得了精神病,和妻子离婚,手里的公司也因为经营不善宣布破产,为了应对生活负担以及必须向前妻支付的抚养费,这个曾经也算阔绰一时的男人,在五十岁选择了接受承包公司派遣,去往福岛。说起来,是答应他过去当个小领导,做事不算辛苦报酬也不错,但真等到目的地才发现,自己其实已经成为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之下被牺牲的那个“小我”。
首先是人员问题,工人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几乎都有各色各样的毛病和问题,每个人都肌肉板正目露凶光,对他这个名义上的部长没有丝毫尊重,故意向他鞋里洒水,撕毁他的文件,趁他不注意时给他一脚,而所有原因都来自他们对财务分配的不满,说也可笑,空顶着“部长”的帽子,其实赤松利市本人也是被经济苛待的角色,而作为中间人,他只有两头受气的委屈。工人们都是外人口中的“馅子”,这个极具侮辱性的词汇代表了他们被认定为是可有可无的流浪人,公司上层只把他们当做计算人力的单位,此时的赤松毫无疑问也只是“馅子”中的一员。
其次是环境问题,在炎夏,工地没有避暑设施,除非晕厥被送往医院,其他人的工作作息都由领导们自行决定;在寒冬,即使手套上冻粘在手心,同样也不能停止干活。因为领导们坐在空调屋内,当然只会时刻觉得天气刚好,正适合工作。另外就是居住场所了,数人挤在一起的集装箱房,各有怪癖的工友堆积在同一个屋檐下,距离、人数、食宿条件不提,即使种种不堪还得忍受时常搬家的痛苦。每日筋疲力尽之后躺回小窝计算着当天的收入,把梦想和期待放到一边,好像就是生活的主旋律了。
最后,也是本书想要传达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上层建筑问题。随着国家的高速发展,社会日益呈现断层的趋势,一边是剥削者日益高明的合同陷阱,一边是内卷加剧的就业现状,二者合力打造了一场关于福岛的骗局。当局领导闭口不谈福利待遇与恶劣环境,而又同时利用拐骗方式吸纳毕业生、无业游民及第三世界人口充当苦力,并以恐吓等手段榨取土地,一而再再而三的苛减开支,甚至明目张胆的宣称“做员工的,就得为公司挣出工资的三倍。”的类似言论。
“下等国民”。这是赤松利市为自己与周遭的同伴们给出的定义,被哄骗的劳力们没有保障、没有发言权、没有所有物,同时又得接收着“成功者”的歧视。这好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逻辑闭环,有权利的视而不见,没权利的坐地等死,“我不奢求幸福,但求与常人一样”。作者代替那些遭受者说出了心中的不甘,却又只能选择独自逃离工地,去往东京继续颠沛流离。
日本经济泡沫之下,社会也许都如被核毁灭过一次的福岛一样,显得苍白无力,视线所及处,皆是愚弄人心的手段,阴阳合同、黑道恐吓、人力市场威逼利诱、层层外包的钱权交易,以上种种,似乎在阳光之下,又不像是什么新鲜事。
说回赤松利市本人,他改工为写作,几乎保持一年三本的创作激情,又因为身体不好,除了写作外只有偶尔散步和去医院。但这依旧很难改变生活现状,因写作题材的尖锐性导致很难达到大红大紫的程度,基本呈现收支平衡的局面,这还不算上他只是租住在条件简陋的网咖民宿的原因。
对待日本,当局政客们看到的是增长的数字和伟岸的发展决心,即将踏入社会的少年们看到的是被包装出的优渥与发达,而“下等国民”们只能看到干不完的工作、被层层剥扣所剩无几的薪水、和不断离开又加入的“馅子”大军。同属一国,眼前却是各显光怪陆离,作者对于贫困问题的先知先觉,也许只是经济上行态势下的冰山一角,诚如他所说,这是接下来的一代人都将共同经历的磨难。
《看不见的日本》读后感(四):以真实经历书写“看不见”的社会背面、光怪陆离的社会真相,还有撕不掉的“下等”标签
封面上的这张“地铁照”,让我不由得想起之前风靡网络的那张日本人挤地铁的照片,当时看了付之一笑便过去了,即便简单了解了一下日本“地铁推手”这一职业的由来,并没有联想到更多的社会层面的深意,然而今天被《看不见的日本》这本书再度“唤醒”那些记忆之时,才开始联系起那些发生在日本社会当中的各种困窘,其实,再美丽、精致的皮囊之下,都会隐藏着巨大的压迫与无助,那些看不见的压力和不堪,才是最令人感到窒息的。
《看不见的日本》的作者赤松利市是一位“居无定所”的传奇作家,他的人生经历十分坎坷波折,也因此而见识了许多别人“看不见”的黑暗面,而这本《看不见的日本》正是出自于赤松利市的亲身经历,敢于揭露自己的伤痛,敢于撕破精致的表层,他的内心深处可谓挤压了太多的难言之隐,而走出这一步更需要莫大的勇气。
书的开头便沉浸于一种压抑的基调当中,凌晨四点的车站,没有暖气的厕所,刺骨的寒冷,以及那个坐在马桶上吃完的咖喱包,任凭它再怎样“热气腾腾、松软可口”,怕是都难掩作者此时此刻的辛酸与无奈,以至于便利店工作人员帮忙在包装袋子上撕开的一个小口,都让他心生感激。
这是赤松利市在日本东部大地震半年左右的时候,几乎每天都会重复的一段流程,因为他要赶上头班电车赶往工地,在带着满身的泥泞回去。
如果看到这里你以为赤松是一位工地上并不算年长的建筑工人,那可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他是这个土木工程的“领导者”之一,有妻子有女儿,也已经到了年近半百的年纪,按理说也不必如此奔波劳碌了。
这一切的源头还要说回那场带去了无数人的家庭与生命的特大地震,震后重建是必经之路,而彼时的赤松,公司因经营不善刚刚宣告破产,妻子离异,女儿生病,所以这震后重建的工作也算是给他带来了一个新的机遇。
在赤松利市的小说处女作《藻屑蟹》曾这样描述过震后重建的场景和那一段坎坷的经历:“实际的清除污染现场相当可怕,那些除染工有的是有前科的人,有的没有小指、全身沾满墨迹,还有服用兴奋剂的人,总承包商根本没有把除染工当人对待。我渐渐被逼得走投无路,便在某个星期天的早上丢下行李,怀揣一万日元逃回了东京。到东京的车费很贵,所以我的全部财产只有五千日元[三百零八元人民币],开始了在东京居无定所的生活。”
尽管如此,为了生存,赤松依然不得不开始了这一段工作生涯,然而当他以“营业部长”的身份正式接手灾后重建的工程的时候,才发现一切都事与愿违,先是大地震重建复兴工程引进的所谓的“公开制”,让他们三个月找不到一个像样的项目,而好不容易找到项目之后,无所不用其极的承包商和那些参与震后重建的派遣工却再度刷新了他的认知。
派遣工人们原本给赤松留下的那些“个性迥异”的闪光点,因为接触的加深而变成了幼稚可笑。尽管如此,赤松依然愿意为他们说上一句“错不全在他们”,而是“错的是这个社会”。
人们在极端厌恶之时或许会口不择言,甚至会因为偏见而做出一些十分卑劣的事,赤松在这里却表现出了一种极大的共情能力,他排斥、不喜、甚至厌恶,但他更能够理解,那些自小生活在困难家庭,并没有机会接受到足够的教育的人们,会形成怎样的观念和性格。
其实说到派遣工作这一点,让我想起之前读的《老后两代破产》当中的一个案例,案例中的安田义昭和安田昭男父子因为父亲突发脑梗、儿子失业而开始了共同居住的生活,然而失业后的昭男并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只能靠打零工领日薪,情况时好时坏,而由于昭男的到来,本来接受生活保护的义昭老人,也因为儿子偶尔的几次较为丰厚的日薪而被告知终止生活保护,一家人的生活更是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儿子昭男在失业之后的“打零工”就是一种派遣工作,年龄太大或者身体不够强壮的肯定做不了,因为派遣工作往往所做的都是一些“体力活”,工期不定,地点也不定,也不能保证每个月都能接到这样的工作,工人们的生活并没有稳定的保障。
再回到书中赤松所在的这片工地,条件极为艰苦,吃住的困难、病痛的折磨、“没素质”的工人们的挑衅,让赤松深感委屈,却也只能打碎牙齿和血吞,因为他的反馈没有当一回事。更令人感到不适的是,他们的挑衅逐渐升级为阴毒的霸凌,踢掉他的凳子让他摔跤,在他的盒饭上浇酱油,撕毁他放在休息室里的文库本……
他这个“营业部长”彻彻底底沦为被工人们监督、欺凌的“下等国民”。
这只是赤松所经历的冰山一角,实际上,这些现象的并非只存在于土木工人之中,赤松在这里犀利地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掷地有声的疑问:只有土木工人才是阴险狠毒的吗?那充斥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谩骂呢?日本是个美好的国度?
……
之所以产生这种种质疑,是因为赤松亲身经历了那一切,就业困难、社会福利制度退化、消费税上调、职场的霸凌、贫富差距的拉大……“上等国民”们哪怕跌破道德底线甚至触犯法律也可以高枕无忧,“下等国民”们依旧和他一样,蜷缩在站前厕所的马桶上,于冬日凌晨四点的严寒里啃着包子。
这看似只是“一个人”的经历,实际却真实反映了日本泡沫经济下的种种社会弊端——“经济大国日本的背后,是巨大的生存压力、阶层固化和不平等、贫富差距不断扩大”,赤松利市不仅仅在这一部作品当中对于日本进行过无情的讽刺,大概越是经历过“看不见”的黑暗的人,就越不啻于维持那表面的精致,这位年过花甲、居无定所的“文学新人”,以最真实的文字揭露那些光怪陆离的真相,让那“看不见”的社会背面,得以走入更多人的视线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