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原创故事

乡土中国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2022-02-26 06:46:31

  《乡土中国》是一本由费孝通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页数:28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乡土中国》读后感(一):硬货满满

  乡土中国,一本写于1947左右的书。必须承认的是顶多看懂了一半,看懂的一半里面有些也不适用于现在的社会了。这是一本社会科学方面的书,里面很多概念和论点,就算放到今天,也是可以讨论一番的。比如中国人为什么不喜欢打官司找律师,皇权的无为,农村想要富起来必须先修路。个人打分,7分,里面不少话看的有点拗口。

  《乡土中国》读后感(二):精读费孝通《乡土中国》

  堪称中国人类和社会学大家创作的中国版《菊与刀》,对中国社会的乡土性和中国人的特征诠释的深入而彻底[玫瑰]。包含《乡土中国》和《乡土重建》两大篇内容。强推《乡土中国》:中国社会是乡土性、地域性和礼俗性的社会。普通乡下人民生活在地域性和熟悉性的面对面社群中,使用的语言和文字简单而粗略。社会是以“己”为中心的“差序格局”。社会的道德观念由人与人的关系——“人伦”来决定。家族多是绵续、纵向和单系的。社会奉行“男女有别”的“同性原则”:同性为主,异性为辅。社会以“礼”的行为规范为秩序。松散的“小农经济”滋生了“无为zz”。崇尚以老人和长者“教化”为主的“长老统治”等等。虽然本书成于1948年前后,现在我们的社会和人已经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乡土中国》仍是很好的了解中国社会和人的一本大作,推荐精读!《乡土重建》是作者对未来中国经济和发展的探讨和研究,因为时效性已过,我大中国已经这么伟大和富强[强],所以读着到是不如前者精彩。

  《乡土中国》读后感(三):读后感

  非常有意思的关于中国乡土社会的洞见。印象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1、乡土社会的中国是农业性质的,不同于游牧民族,他们靠着土地为生,稳定、不流动成为主题,安土重迁,生于斯,死于斯,从而演化出一个熟人社会。

  2、乡土社会使文字传播收到阻碍,一方面在熟人社会中,比起面对面的语言,文字是更间接的传意工具,另一方面生活形式的单一稳定,导致用于代表经验、记忆的文字象征体系匮乏。

  3、与西洋社会的团体格局不同,乡土中国采取的是一种差序格局的组织方式,即我们的没有分界明晰的最小社会单位概念,群己界限模糊,人与人的关系更像伸缩性的网络,不以个人为中心,而以自我为中心。在私人道德上,团体格局奉行的人人生而平等,而差序格局的出发点则是从己向外的“克己复礼”。无数私人网络搭建的差序格局社会,致使道德和法律标准也因人之关系网络伸缩而伸缩。

  4、不同于西方社会法治,乡土中国采取的是人治,即礼治。礼不靠外在权力推行,而是从教化中养成的个人敬畏之感,这种养成有赖于乡土社会的稳定、不流动特点,因为在一个变迁缓慢的社会,礼可以用来应付生活问题。礼与法的不同点在于法需要权力机构来维护,而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5、从法治和礼治的不同,演化导致对律师、诉讼的观点变化。现代社会是处在变化的社会,因而法律也是与时俱进的,成为专业的知识并无争议。而在乡土社会,诉讼意味着不合礼,恐有道德问题,是需要被教育的。

  6、中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加之知足以及注重伦常、礼的儒家思想,形成一种匮乏经济,匮乏经济是一种封闭、静止的经济,在资源有限时,匮乏经济寻求的是一种知足的被动的解决知之道,从而形成一种技术停顿,社会静止的局面。而与之相对的,西方世界采取的是一种扩张的、动的丰裕经济。在丰裕经济下,是重“用”的,科学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

  《乡土中国》读后感(四):你为何如此热衷于农家乐?

  近几年农家乐、民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有人甚至想回归过去,过上男耕女织的生活。回到过去,真的就能过上你心目中的美好田园生活吗?读费孝通先生的《乡土中国》让你了解中国能够走到今天,都经历过什么?为何会做出这样的选择?以及未来将要怎样发展?

  费孝通是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人类学家;为中国农民走向富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乡土中国》这本书首次出版是在1947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多次再版。费孝通先生称之为“小册子”,由14篇短文组成。分别讲述了中国人的“礼”;中国人的“私”;中国人的“钱”……

  一、中国人的“礼”

  为何中国是“人治”而西方是“法制”。这中间没有谁优谁劣的问题,而是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治国政策。西方受宗教影响,在神的面前,人人平等,所有人在神面前所遵守的道德、行为规范都是平等的。西方用法律来规范人的行为,是外部的力量不允许人们做哪些事情。中国的“礼”则是社会公认的合式的行为规范,是依靠舆论的力量来规范人的行为。“礼”也是老一辈人的的生活经验,依照这个“礼”来生活,不会出错。所以中国有一句俗语“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中国人的“礼”要从西周初建时期,周公制礼开始。也是从那个时候起,中国已经确立了以农治国的政策。在《诗经》的农事诗中,我们能看到周天子、诸侯王等王公贵族们,每到耕种季节下到民间,鼓励农民耕种的场景。以耕种为基础的中国人相对于游牧民族来说,更追求安稳的生活。“礼”——这个世代相传的生活经验,对于中国农耕社会来说,非常适用。

  传承至今,中国人依然以“礼仪之邦”而骄傲,这背后深入每个国人灵魂的是对土地的热

  二、中国人的“私”

  中国人的“私”是“差序格局”下的产物。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是以自我为中心,形成一个人际关系的圈子。由此再往外一圈圈地推开,越向外圈,关系越是淡薄。这样的格局有它优秀的一面,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君子求诸己。”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无论是做多么大的事业,都要从修己身开始,自己做好了,才能影响他人,也才有能力惠及他人。这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思想。

  另外,儒家文化同时也承认人与人之间亲疏有别。《论语?子路篇》第18章中说:有一次,叶公和孔子聊天,说他们村有一个正直的年轻人,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他主动站出来,告发自己的父亲。孔子听了以后说,我们村的正直青年不是这样的,如果父亲偷了别人的羊,会为其隐瞒。

  为父亲隐瞒为何还成为正直的人了呢?首先,在孔子看来,人伦就是最基本的“礼”。如果儿子背叛了父亲,也不大可能会忠于君王。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个关系是一样的。另外,儿子为父亲隐瞒,不代表儿子认同父亲的行为。但是如果大肆宣扬儿子举报父亲是美德,那么社会的伦理乱了,大家也就没有安全感可言了。经历过文革的人,大多不愿意去回忆当时所发生的事情。

  正是因为这种差序格局,也使得中国的普通老百姓们更加在乎的是以自己为中心的关系圈子,以及这个圈子的利益。但是,这并不妨碍中国涌现出很多民族英雄。因为,公与私是相对的,当有外敌入侵的时候,国家于百姓而言就是私,为了这样的“私利”是可以牺牲小我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为了保卫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不惜一切代价。

  三、中国人的“钱”

  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热榜问题:为何老人家明明退休工资很高,却依然不舍得吃穿?归根结底,这也和我们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相关。

  作家出版社2019年再版的《乡土中国》后面附有费孝通先生名作《乡土重建》。在这本书中,费孝通先生把中国人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称之为“匮乏经济”。“匮乏经济”是和工业国家的“丰裕经济”相对而言,不仅是生活程度低,而且没有发展的机会,物质基础被限制了。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资本”发展经济。

  即使在工业革命之前,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也很难让百姓依靠土地富裕起来。农民每年只有“农忙”的那一小段时间,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其他“农闲”的时候,就需要养着这些劳动力。农民到镇上打工挣钱的机会不多,而且因为劳动力过多而工作机会少,也就让劳动力的价格变得非常低。

  如果我们想要发展,就需要积累资本,资本来源的四条途径:抢劫、赠送、借贷、节省。据费孝通先生的分析,最为靠谱的就是自己节省下来。靠天吃饭的中国百姓,祖祖辈辈养成的“勤俭节约”的习惯,直到今天,大多数人依然还保留着。也正是因为中国人的储蓄习惯,才帮助我们度过了这次疫情后的经济难关。

  费孝通先生的这本《乡土文化》从首次出版到今天历经几十年,却并未受到时间的限制,依然是值得被每一位中国人反复阅读的优秀作品。中国人的文化就是根植于乡土的文化,无论我们是否生活在农村,对于土地的情怀是深入骨髓,代代传承下来的。这样的文化虽有她的弊端,但是也正是这样的乡土文化使得中国的历史能够传承数千年不曾中断。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