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1000字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是一本由黄盈盈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18-4,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精选点评:
●我现在终于知道隔壁宿舍学新闻学社会学的哥们为何如此高产。……
●调查研究不错,分析不够深入,有很多欲言又止的地方。
●与大姨妈在一起的身体,与病毒在一起的身体,与乳房(不)在一起的身体,与家乡(不)在一起的身体,与想象在一起的身体。彻底打破身体表演的前后台,也打破研究的前后台。近年来写的所有文字的大集合?
●斯皮瓦克说,“底层无法发声,一旦发声,便已不是底层”。本书算是社会学对该命题的一种回应。黄盈盈无意纠结于玄学辩论,也承认学界无法代替底层发声——这就要求研究者警惕道德、知识、理性上的致命自负。黄所强调的,是“无法发声”的论断造成许多研究对底层的努力与欢喜视而不见,结果与所批判的压迫性体制合谋,彻底抹杀底层的能动性。她的故事社会学的目的,正在于提供另类的叙事(并非底层的叙事,却也不同于主流的叙事),从而解构主流的叙事。奇怪的一点,虽然名为《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但几乎所有篇目都只聚焦女性——男人没有性/别、身体和故事?抑或男性的东西都太过正典而无需研究?(只有男人才是真正的人。)再如,因为隔壁桌有男客人,影响了饭店(女女)学术谈话的质量之类细节,似乎强化了两性间、性权与女权间的对立。
●当故事书读的,人类学不等于没理论:)
●看到黄盈盈老师就屁颠屁颠进来点5星了。
●工作量三星。但是分析又是大问题,讲得太浅。人类学需要把社会结构并历史层面挖开同时展示比较现实案例,这一点国内根本没有几个人懂怎么做。无他,自己看得太少,看得太浅,还携带了大量作者本人对话题下的利益私货。潘绥铭可是盛赞过古代妓女对男性尤其知识分子男性(他自己)的情感抚慰和激励作用。:-) 所以你能指望他真的写出什么来?
●理论是好的材料是好的,但感觉缺点儿什么把它俩连起来。说了半天要怎样怎样做,真做起来却让人看不太出来是那么做的。然后完事了找补,“我刚才就是那么那么做的”……
●我觉得不行。
●还是“故事”的原材料最可读咯,视角、方法与分析云云,虽不至于鸡肋,食之亦无多少味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一):权力禁闭导致的暧昧在这里得到理清
人大性社会学研究所的学人挺让人敬佩的。之前关注到他们是因为潘绥铭的那本《我在现场》,被老先生辟透的语言,平等的视角所打动,在我眼中,这是真正的人类学家的眼光,打破成见,客观超脱却不乏人文温度。他的学生黄盈盈的这本书同样如此,话里话外都流露出朴实而诚恳的气息,这是学人身上最为可贵的。 就内容而言,她对乳腺癌患者,hiv携带者,小姐以及同性恋群体的访谈也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人们认识的空白。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她提到,走访了全国32个红灯区只有两例是被迫卖淫的小姐,甚至有些人乐在其中,这倒是挺令我意外。因为长期以来,小姐总被描写成一种被动的,悲情的角色,造成社会误解的原因其实非常深厚,这里面也大有文章可做。不过,这可能不是作者关心的范围,也就没有展开论述。 她也提到,李银河,潘绥铭等教授相继退休了,退了一个就意味着一个领域的消失,让人读来唏嘘。权力的禁闭,让这个领域的研究和表述一直都磕磕绊绊,尤为困难。但,正直学者研究的缺乏,是造成很多误解和问题的原因之一。这就导致了一个不太好的循环,比如,虽然医疗大有改善,但艾滋病的污名化依旧十分严重。
所以,他们一直以来的坚持不容易,也很重要,祝福黄老师。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二):读后感
有点失望,若是过于学术而艰涩难懂倒也罢了,反而是不像模样,既不像是深层探讨性别身体的论文,更不像是为了通俗易懂的故事文学,读到末尾都未能理解该书到底意在何处。
开篇作者野心勃勃,扔出一个炸弹般说国内对性学的概念都有所混淆,并且对此进行解释。但读完后这个概念仍旧不明所以,作者似乎只是进行了文献综述,并且似乎为了读者能够读下去带了些不必要的诙谐幽默。
对于身体作者分为所谓:性感身体、情欲身体、健康身体、气质身体,但对概念解释都像是文献综述或者像是作者絮絮叨叨,并且读完后我甚至难以对概念进行区别。对于本书的身体和性别的探讨,作者似乎携带私货,对于一味鼓吹某样事物的时候该有警惕。性解放是否就意味着个人对性的探讨?在缺乏教育指导下的性探索固然需要理解,但现在需要倡导的难道不是性教育吗,怎么就变成作者对所有人追求性解放的倡导了。
对于故事社会学,作者似乎还不如那个接受访谈的文姐。故事讲述的缺点即是当受访者得知访谈者的目的和期待时,作出相应的回应,这样的得出的结论的确需要再三斟酌。同时对于故事讲述而言,人们有所隐瞒应当解决,对于访谈者的局限性如何处理,尽管作者在最后论述了故事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但对于我而言仍旧未曾解决我的疑惑。
纵观整本书,作者对于性别和身体的讲述并未很吸引我,其访谈故事也不知所用为何,访谈人物也具有局限性。最值得看的是第五章文姐那一章,这样的受访者给予故事社会学研究者反思:如何能够防止讲述者为期待而编造谎言抑或是访谈者是否应该避免提出有引导性的问题。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三):刚看完导论就被黄盈盈老师做研究的方式圈粉!
#1
看完导论就被黄盈盈圈粉!
她对于「语言」情境化与历史化的使用的强调、对「主体」的界定与认知,其实清晰地表达出了我自己平时在看很多研究时模模糊糊感到的一些不恰当或不严谨的地方。指出问题或许很容易,所以我同时也特别钦佩她用这样的原则来要求自己,也因此会更信任她的研究。
很多表述会让我觉得她是一个很有个性魅力、很能亲近研究对象、保持一种平等姿态的研究者,“圈内一位著名的人妖朋友Leo”、“警察对在押犯在监狱里进行调查,拜托!在这种情况下,我惊讶于的是那 5%是怎么回事?!”
附录的“中国性研究国际研讨会( 2007~2017 年)”的会议记录和她随处提到的参加研究会议听到的观点:“或者如我在2017年哈尔滨性研究会议上所听到的”、“在一次有关性工作的政策与法律圆桌会议上”的随手记录让我感觉到她是一个真正关注自己所研究议题、并且“享受”(并不含忽视研究中苦难的意味)自己研究议题的研究者。
除此之外很重要的是,我觉得她也是一个很 清醒 的人。
就我而言,在倡导(非罪化,或者更确切地说,把处罚条例去掉,至少是去除运动式扫黄)的层面、社会去污名的层面,我倾向于使用“‘性工作”。这个时候对话的语境是大众与法律政策制定者;而在试图展现与描述小姐的日常生活的生活,我更多地使用“小姐”(群体的层次),或者 更具体一点,直接使用其花名(阿丽、阿风、杨姐等个体的表述)。遗憾的是,中国的“性学”使用者与传播者,支持者与反对者,却基本不了解,或没兴趣了解这个重要的发展脉络。更遗憾的是,他们在不了解的基础上,却经常胡子眉毛一把抓,在一些性/别热点事件的争论中急于站队。在这种混淆之下,一些人,天真地把所有研究性的学者,不管理念如何,都认为是同宗同源而加以拥抱(实为错爱);另一些人,或天真或故意地用性学去涵盖不同流派的性研究者,不同的是,随之而来的不是拥抱而是批判,简单地构建出性学与女权的二元对立式理解(最初是用性权”对立于女权,后把性权改为“性学”)。情感迥异,但私以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一致的:不熟悉发展脉络与内部差异所带来的概念混淆与“一刀切”。对于「社会与历史建构视角」的强调和研究被「zz话语」利用的警醒,在目前的社会现实里,实在是太重要了。
————————————————————2018.5.26
手动分割线,下午要去她的讲座啦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四):永远的女性指引我们向上
标题有点奇怪,我慢慢解释。
我是一个在性认知方面比较早熟和开放的人(这里的性不仅是指性行为、生殖或者性别),这主要归因于我那位对“文学名著”盲目崇拜、毫不设防的母亲。早早地、大量地接触文学,没能让我变成一个牛逼的写作者,但这么多年回头看,文学所建构的复杂(性)世界让我对任何类型的存在方式都脱敏了。因此不论从哪个角度上说,黄老师所做的研究给我带来的满足,都不是猎奇方面的。
这本书是去年出的,我多么希望它能更早地出现在我的生活里。从月经初潮带给我强烈的性别意识和性别焦虑,到早期性生活对我造成的疼痛和困扰,到之后我自诩可以自主掌控自己的性和身体,再到现在我自由表达这一切,这本身就是性/别、身体和表达的最终汇合。不同于书中大量被隐没、被污名化的群体,我算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但在看别人的故事时我才清晰地意识到,即使作为一个普通人,这样的汇合也走过了漫长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曾长期处于孤身一人的幽暗之中。
从读者角度来说,我感谢那些故事中显现的理解和智慧,大家吐露共有的烦恼、分享创造快乐的小办法,让身为女性的我感到巨大的慰藉。我一直认为女性可能拥有对“异类”(在这里它是一个中性词,不包含任何情绪或态度)更开放、更包容的态度,其中一个原因是在这个父权体制之下,女性作为天然的受压迫者,对于所有的、因为任何缘由同样变成受压迫者的群体,怀有天然的同情。在一个愈发复杂多元的世界,这是最宝贵的品质。在这个层面上,我去理解这句话:永远的女性指引我们向上。
从一个曾经有过学术梦想、接受过学术培训的学习者角度说,书中研究者不断地出现在前台,他们的叙述常让我忆起自己曾畅想过的“学术生涯”,也让我第一次想要表达自己对于“何为好的学者”、“何为好的学术生活”的一些看法。硕士论文开题时,我立志绝不以文本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那时候一心要“下田野”,想看真实的他人,也想从他人那里为自己的困境找一个出口(后来跑去做记者大抵也就是这个原因了吧)。书中在讨论研究者面临的困难时说到一句话:我们是在挑战他人的身体与情欲,还是在挑战自己。这句话给我特别大的触动,任何以人为首要研究工具的研究方法(这样说或许有些粗暴),都面临研究工具本身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挑战和困难,但其中的乐趣是不可言喻的,这样的研究结果对于解释复杂世界是必要的,反过来说,这样的研究过程对于研究者自身在自我认知上的影响是旁人无法想象和体会的。
一个月前,在写一位我在皮村认识的朋友时,我翻出当时的深访素材,泪流满面。想到那些我曾称为“研究对象”的一个个具体鲜活的人对我产生的影响,慨叹万千。我在这个过程中看到过自己的狭隘和局限,与他们的交往巩固了我的价值观、丰富了我的世界观,这些经历本身作为我的生命体验而存在,成为我日后许多行为的出发点。
学术与生活的结合不是哪一方强硬侵占哪一方,学术本身可以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我们了解世界更是了解自我的一个窗口,回应我们对世界和自我的众多困惑。有冲动、有勇气、有能力将学术介入真实的生活与社会,对草根、日常、微观层面的反抗和建设给予由己出发的关注和学术层面的肯定;最重要的是,将学者和学术圈之外的人之间的壁垒打通,将关乎人的问题尽可能地呈现给最多人看到,不落入圈子内部自娱自乐自我感动的陷阱。我想黄老师做到了,她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我最理想的学者人格。
《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后感(五):《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读书笔记
原文摘抄:
性学偏向的是兴起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在依然占主导地位的科学主义与医学化范式下的性科学,对应于西方社会中的sexology;而我们所强调的是社会与人文领域的性,对应于英语世界里的sexuality,是在批判科学主义与医学化范式背景下出现的强调社会与历史建构视角的性概念。(P2)Sexuality:涵盖生物学、行为学意义上的性,还包括性认同、性关系、性观念、性语言、性仪式、性欲望、性幻想等。“性”是一个独立但不孤立的概念。他不等于社会性别,也不等于生殖,但与性别、身体、生殖、婚姻】情感等有着极为亲密的关系。“性”不能被简化为“唯性主义”。“性”与权力、权利紧密相随,不仅包括性的危险,更指向性的快乐。权利,意味着即便只有一个人具有某种性癖好,也不因是“一个”而被压制、被歧视。同性恋占有多少比例不应该成为倡导的依据,因为,总还是有一些更为少数的人群。如果以人数多寡来衡量权利有无,我们在为某部分人争取权益的时候,又置这些更为少数的人于何地?(P9)在要求“惩罚性侵者”(尤其涉及儿童)的愤怒与正义的强大情感驱动之下,生活的“真实”会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或者说,生活的复杂只会让位给法律的“一刀切”。(P10)而性故事的社会生产以及某种强大的叙事结构(比如受害者逻辑、男强女弱、男色女纯、无性儿童)在这里所起的作用,也往往被“自然化”与“本质化”掉。(P10)性/别挑战的是那些被想当然地污名化的性及性别现象,揭示其被建构的过程以及其间的权力关系。(P12)相比于疾病的、被规训的身体叙事,我越来越倾向于去挖掘与强调日常生活中身体的自主性及其积极的一面。(P16)相比于对于结构性压迫因素的关注,我却逐步倾向于选择强调女性自主、身体自主、性自主的一面,强调面对各类结构性制约之时,个体与关系及组织层面的女性主体如何策略性地积极生活的方面。(P17)我虽然认为结构性因素很重要,但是会倾向于挖掘及展现经常被忽略的个体自主的声音,因为这种声音在日常生活中是很重要的;这种与结构因素进行博弈、对抗的声音是非常有力量的。(P19)关于性工作非罪化:以我自己的研究经验来看,目前非罪化的政策倡导是不现实的。同时,在更为草根的层面,如何开展一些加强小姐们在日常工作中的身体自主性,包括如何互相帮助,联手对抗污名(不一定是很宏大的目标,包括所生活的社区层面的污名、邻里之间关系的改善)、暴力、疾病风险的能力等,则不仅仅是可行的,而且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实践、应该实践。(P19)到目前为止,我基本是围绕着理解与日常实践两个层面,以访谈为主,辅助以观察、小组讨论等来收集资料,并在主体建构以及为什么如此建构的层面思考某类具体历史社会情境中的“身体”。(P20)普拉莫提出的四组重要研究问题:性故事的性质以及讲述策略;性故事生产与消费的社会过程与结构;性故事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与效应;故事讲述所涉及的社会变迁、历史与文化因素。(P23)在本书中,我关心的问题不是我是否在研究中心听到了“真相”,对听到的故事到底是“信”还是“不信”,或信哪些、不信哪些,而是:在一种研究语境中,被访者以及访谈者们讲述了怎样的性/别故事;为什么要对我们讲;或者不愿意讲;怎么讲;什么因素影响了这种讲述(或是不讲);讲述发生在怎样的历史与社会时刻;什么样的力量在推动或者阻碍着某种讲述;私密故事的讲什么与不讲什么,连接着怎样的社会生产;对这种社会生产的剖析,对于理解当下中国社会中的性/别zz,以及更为宏大的社会、文化又有什么意义。(P25)现代社会的性感身体凸显出身材的凹凸与裸露,其在早期(现在依然常见)媒体上的呈现经常遭遇主流女性主义的批判,被斥之为男权的消费文化对女性身体的物化。(P32)经血“脏”的建构也在一种略微矛盾——试图证明自己觉得经血不脏,可是又觉得外人会认为脏——的叙述中被呈现。(P36)当“色情”成了一个被理性分析与文化检视的对象时,比起色情品本身来说,多少显得有些无聊。(P52)但是从质性上看,至少从70后到90后,在女性个体的生活中,多多少少都可以看到某种矛盾性,反色请的性文化以及禁锢女性之性的性/别文化所烙下的痕迹并没有随着时间而消逝。(P58)一位小姐,在面对听众与观众同情怜悯的眼光时,很容易说出:家里穷,所以出来做(小姐);但是却很难讲:我喜欢做,所以出来做。不是因为后一类“事实”不存在,而是因为我们的社会谴责这样的叙述,我们的听众不愿意听到这样的另类故事,人们有自己愿意听到的“真实”。(P69)日常生活的经验研究,要警惕成为一个“天真的经验研究者”。“人们的日用而不知的所言、所行、所思和所感之规律常常是论述权力运作的效果,我们在习焉不察的情况下,它通常早已深深地镶嵌在我们的身体律动和语言陈述之中,以至于我们会在生活实践中不断地重复再制这个规律而不自知。”(P95)“正常”只想的是常态与合乎规范,不仅包括健康的、身体机能正常运转的生理性身体,也包括社会对于身体的态度,即符合社会规定的某种身体。(P120)“跨国性”的三层使用意义:强调跨国移民在两个国家质检的持续流动、联系的特点强调由此建立的多重社会关系与个体日常的跨国经验主要涉及中西方关系的讨论(P130)跨国空间中,中西方的身体与性/别更加具象化,只是,这种个人生活经历中的具象往往容易延展为对整个“西方”的认识。(P150)访谈者对于提问本身的反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反应、其反应背后的逻辑与社会力量是什么这些问题就非常值得研究。(P173)让被访者处于舒适及自在的生活情境中研究者自身的反思与自我挑战也是去获得“不可说”的故事片段的重要面向在意识到社会文化、zz因素对于性/别故事与身体记忆的影响之后,才涉及具体的访谈技巧读书笔记:
我认为本书中文名其实并不太准确,“性/别、身体与故事社会学”容易让不了解“故事社会学”的人误以为“性/别”“身体”和“故事”是并列的关系,而根据英文书名“sexuality, body and sociology of story-telling”,“故事社会学”应该才是完整的概念。从书名和作者写在导论、结语中的一些话,可以知道本书是试图用故事社会学的方法分析关于“性/别”“身体”的故事,关于这些故事是如何被讲述的、讲述受到了哪些因素的影响、哪些因素限制了故事的讲述……通过对“性/别”和“身体”故事的分析,揭示蕴含于这些故事制造、传播过程当中的社会文化现实,展示有关“性/别”和“身体”的叙事是如何受到社会文化、观念的建构的。
如作者自己所说,本书从经血、性感等较为日常的身体写起,到携带HIV的身体,患乳腺癌的身体,跨越国界的身体,变性的身体,情欲身体,最后到会议的性zz。前三章可视为第一部分,讲述从日常的身体转向患病的、残缺的身体;第四章和第五章可视作第二部分,讲述的都是跨越了国界,甚至性别文化、性别规范的身体;最后两章情欲身体和会议的性zz则很难归类。
虽然每一章的组成结构都不尽相同,但分析方式却有相似之处:通过访谈的录音文字或者单纯的作者说明向读者介绍被访谈人讲述自己故事的具体情境,再根据这些介绍去做所谓“故事社会学”的分析,作者还提到,她想要做的不仅仅是分析,还试图在这些故事中寻找到一种不同于大众一般印象的“积极叙事”,即挖掘女性身体在生活中的自主性。
总的来说整本书对于性/别、身体故事的分析其实比较浅层,访谈也有着深度、样本量、样本的代表性等等问题,但这本书其实展现了这类性/别、身体研究是如何进行的、会遇到哪些问题。虽然我认为还不足以如作者所说是一本“方法性”的书,但书里确实提到了一些访谈的方法、分析故事的方法,也展现出了一些值得讨论的、有趣的话题。比如导论里提到的,当代社会里存在着强大的关于性/别的叙事结构,比如性/别观念并没有随着年龄的减小而变得更加开放、更加脱离传统的桎梏,比如存在于经血“脏”的建构之中的矛盾……这些都是将来值得关注的话题。
问题:
书写“情欲身体”的一章似乎正应了标题中的“无处安放”四字,内容很短且不完整,根据作者在导论中所写,似乎是遭遇了审查或删减之类的事件,但是就书中已有的内容,也让人产生疑问。作者在这一章中的讲述对象是“豪放女”阳春,不知道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作者对于“情欲身体”的理解和定义,但是这样定义的理由是什么呢?我理解中的“情欲身体”更接近一种状态,而非一种持续的稳定的存在,哪怕是普通的女性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展现出情欲的身体,因此,我对于作者选择的讲述对象、作者对情欲身体的理解有一些质疑。
附录二的存在也让我感到疑惑,不知道将会议目录放进书里有何意义,而且这些目录还占了不小的篇幅。我个人的想法是这种整理可做成网页,在书后放上网页链接即可,相关的资料、内容也可一并加上,读者想要了解便可自行查找,这样在书后放上很多没有内容的标题,我认为是一种浪费,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