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对话录读后感锦集
《青年对话录》是一本由汪丁丁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5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青年对话录》精选点评:
●真正的灵魂工程师!
●相与之情厚 向上之心强
●文化启蒙
●对我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书,敲醒我,重新审视自己和如何成为今天的自己。2016年下半年,读汪丁丁有点上瘾。
●好的
●丁丁作品;看了之后,还是觉得好
●新的事物总是要由那些自信满满的人去开拓的
●真好
《青年对话录》读后感(一):钟美美与好老师
最近钟美美模仿老师火爆全网,很搞笑很回忆的同时,老师的意义是不是也要深思。如何称得上好老师?平等公正、因材施教,传道授业解惑,让学生成才、成人。方法方式呢?
1“人生的每一次重要转折,总是一连串偶然且关键性事件不断诱致的结果。”
2“我的呕吐,是对体制病的反应。”
3“中国社会迅速转型,传统的核心值瓦解,新的核心价值观确立。嵌入在这样的转型期社会之内的市场化改革,难免有资本相勾结导致的腐败。不过,随看2003年以“宏观调按”由的政府对市场的强力干预,权力的腐败演化为中国社会的普遍的腐败,我称之为“社会的腐败”。社会的腐败,在社会学视角下,意味着“纵向流动性”的讯速降低,“富二代”、“官二代”、“学二代”努力延续至“三代”和“四代”,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世袭,必定导致物质生活和精神的僵化和腐败”
《青年对话录》读后感(二):亚马逊《青年对话录:我的教育生涯》书评
按有用程度排序
认识汪丁丁的一个好途径
评论者 yazhuangzi 千佳评论者 于 2014年12月5日
版本: 平装 已确认购买
汪丁丁是一位知识渊博的学者。多年来,他都在致力于跨学科教育的实践。他的思想,跟国外的萨尔曼可汗有很多相通的地方。
借助汪丁丁、可汗、肯罗宾逊等国内外专家的思想,中国的教育一定会大变样的。培养创造力,将是一个最重要的主题。
从汪老师跟学生的书信来往中,我看到了他亲切、慈爱的一面。
推荐阅读。
回应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是
否
为什么跨学科教育重要?
评论者 面瘫魔可 于 2014年12月18日
版本: 平装 已确认购买
为什么跨学科教育重要?这是汪老师书中重要的一个内容,对于跨学科教育,我觉得简单的概括就是活学活用,用问题意识来连接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让知识对实际生活保持活力,并在其中深化知识的本身的认识,超越知识。假如,我们学的东西不经常在实际中保持一定的使用频率,就像背了不应用的单词,当然会忘,谁还记得高考的考的那些东西。
回应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是
否
柏拉图学园的当代在现
评论者 yuanzi0110 于 2014年12月10日
版本: 平装 已确认购买
作为中国践行跨学科教育实验第一人汪丁丁努力践行着他的教育实验,用“批判性思考—问题导向的知识路径—社会责任感”三位一体的教学方式,培养有“相与之情、向上之心、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的有“灵魂”的专家。这是与当下的应试教育有本质差异的。这很让我们这些人感到惭愧。
回应 这条评论对您有用吗?
是
否
查看全部 3 客户评论(最新评论优先)
《青年对话录》读后感(三):当当《青年对话录:我的教育生涯》书评
V2
ggaaa
银卡会员
多学科的参入,必然构成很大的张力。在其中进行摸石头过河一样的试探,正是批判性思考提升的过程。汪老师说,在知识的极限处,获得信仰。他的本意我没看懂。我个人觉得,某领域的知识在当下对应领域所不能达到之处,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对可能性的求解的方向,是我们对世界思考的前提性原则,也就是我们的判断基准,即我个人理解的信仰原则。
2014-12-10 15:09:48
V2
zshr2
钻石会员
我的教育生涯:在中国,跨学科教育理念最早由汪丁丁教授提出。2008年,汪丁丁教授成为在中国践行这一教育理念的第一人。东北财大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成立,是对中国现下问题与危机重重的教育体制的一次深刻反思。该中心的成立,是一向关注青年成长的汪丁丁,为莘莘学子的知识命运和中国教育的长久发展,做出的一次不计回报的心血尝试。
2014-12-10 15:05:41
V2
无昵称用户
银卡会员
这本书严格意义上说我没读完,特别是在师友、师生书信往来那部分,出现很多知识理论的探讨,我瞬间就觉得自己成了个文盲。不过,我仍然挺喜欢这本书的。书中的很多书信往来,让我觉得自己在大学需要与老师交流,这不是为了刷存在感。当你没有观点和判断的时候,你说再多可能真的成了刷存在感。和老师交流,就像和家人和同学一样,能获取认识,充实生活。
2014-12-10 14:55:20
V2
无昵称用户
钻石会员
书中记录了在“东北财大跨学科研究中心”这块试验田里,发生在丁丁师生间的故事,可以说是汪丁丁教授开展“跨学科教学实验”生涯的回忆录,值得所有关心教育的人士一读。艰难的办学生涯伴随着汪丁丁无休止、不明原因的呕吐。看不一样的教育,如何改变一个青年的一生?
《青年对话录》读后感(四):好书
这本书严格意义上说我没读完,特别是在师友、师生书信往来那部分,出现很多知识理论的探讨,我瞬间就觉得自己成了个文盲。
不过,我仍然挺喜欢这本书的。想简单谈谈感受。
对于跨学科教育,我觉得简单的概括就是活学活用,用问题意识来连接知识与实际生活问题。让知识对实际生活保持活力,并在其中深化知识的本身的认识,超越知识。假如,我们学的东西不经常在实际中保持一定的使用频率,就像背了不应用的单词,当然会忘,谁还记得高考的考的那些东西。
多学科的参入,必然构成很大的张力。在其中进行摸石头过河一样的试探,正是批判性思考提升的过程。汪老师说,在知识的极限处,获得信仰。他的本意我没看懂。我个人觉得,某领域的知识在当下对应领域所不能达到之处,存在一定的可能性,对可能性的求解的方向,是我们对世界思考的前提性原则,也就是我们的判断基准,即我个人理解的信仰原则。
书中的很多书信往来,让我觉得自己在大学需要与老师交流,这不是为了刷存在感。当你没有观点和判断的时候,你说再多可能真的成了刷存在感。和老师交流,就像和家人和同学一样,能获取认识,充实生活。不过,我们现在不愿意去主动交流,老师可能也觉得和学生不知从何说起,我们很难和老师进行多层面的沟通。很多仅仅从考试、完成应试学习任务。多层面沟通,或许可以不经意的提醒自己的思维盲点,但在我周围,这很难发现。
我往往经常发现,当某个人的智识判断达到大多数人佩服的一个临界点,讨论的试探消失了,这让我很失望。终归要存在一些模糊而没有边界的试探交流,这能让大脑保持活力。
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考框架,这个重要。对难度较大而难以在短时间(至少我当下认为)有突破的可能性讨论写作与分析,这个也重要。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在很多预计上和实际难以如愿的鸿沟间,不失去思考上的现实敏感性,同时大家努力协作达成一个比较良好的结果。期间,个人的判断、群体的博弈,都很精彩。
《青年对话录》读后感(五):汪丁丁:《我的教育生涯》
(序)
不知是夏初的晨光太调皮,还是心底的文思有挂牵,丑时才眠,卯时已觉——怕是因为人老地越来越快,还没长大就已习惯了告别。耳边响起《青春戏》,思绪倏地回到千里之外的燕园,脑海里流连起四年半的诗篇,晨跑、早课、大刷夜,实习、地铁、小西天——“博雅塔像根阴茎,我向未名湖撒泡尿”。
不如读书吧,不如写作吧,不如就这样继续吧。
转眼间,我们“教育与青年”的主题阅读已经进行到了第六本《我的教育生涯》和第七本《大学在人间》。这两本重读的旧作和新得的文集,一本是汪老师在东北财大跨学科教育实验的记述,一本是三年而亡的立人大学的剪影,放在一起读或许可作参照,化成一篇文却仍有些困难。然后,当我昨天下午在浦图为写这组文章而再次翻阅圈注时,当我又一次被书中洋溢的相与之厚的师生情深打动时,我突然明了,这可能也正是这两本书谓之相通的合流吧。
(上)
关于汪老师就嵌于社会或市场的教育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困境,以及关于跨学科教育的理论基础和论证过程,我已在前文(点击原文可见“教育与青年”主题系列阅读(二))中为大家详细介绍。在重温这本书中感人至深的师生相与之前,我还是想再次和大家一起梳理这些发人深省的义理——在以问题导向(而非教科书导向)的知识路径下兼具常识和判断力的独立思考。
扼要地,跨学科教育的要义在于“批判性思考——问题导向的知识路径——社会责任感”的三位一体,而其所回应的现实状况和基本问题则是“当整个社会被嵌入一个以人与人之间的激烈竞争为最显著特征的市场之内的时候,教育迅速地从旨在使每一个人的内在禀赋在一套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得到充分发展的过程蜕变为一个旨在赋予没一个人最适合于社会竞争的外在特征的过程”。
基于这一基本认识的前提,在汪老师于东北财大主持的跨学科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不仅是决定教育实验的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在学生选拔和考核过程中的重要依据。回到梁漱溟先生在乡村教育实验中的口号,“一为向上之心强,一为相与之情厚”,进而在老师的觉悟中,相与之情又构成了向上之心的充分条件。基于此,老师“螳臂当车”地建立起“相与之情——向上之心——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的三维评价体系,在选拔过程特别是入学面试中着重考察学生合作求解的能力、表达不同于既定观点的能力以及激发同伴想象力的能力,甚至在党课教育和党员评选的过程中也坚持“以相与之情为高尚,以竞争私利为低俗”,以期以心相通,以情相惜。
相与之情在认知科学和zz哲学中的侧影,我推测可以比照于老师概括的“情境理性”。就此,老师曾先后在于浙江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公开演讲中进行过细致而全面的阐述,并梳理了近十种关于此概念的思想渊源。而在知识论和认识论的范畴中,所谓“相与之情”恐怕绕不开作为过程的知识与人生体悟的相互缠绕——正如怀特海的论述,将知识与生命融合为一,实现“可信的”与“可爱的”之兼得,并在专业的基础上拥有使生命如美学般高华且如哲学般深切。
而就“批判性思考”这一跨学科教育的首要目标而言,对于由一连串问题的求解过程构成的生活中的“不确定性”而言,实践智慧(Phronesis)和前述之情境理性(Situated Reasoning)在思想史的视角下成为批判性思考的起源。而之所以强调“问题导向的知识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则是回到了基于常识和判断力的“健全的理性”的生活。同时,在构成具有整体感和历史感的暖记忆的过程中,长期记忆得以实现和保存,而这种在特定情境为求解重要问题而需要的关于正确知识的判断力,在老师看来则是跨学科教育的主旨。
(中)
“理论是灰色的,生命之树长青。”学术之所以重要,在于它是对从常识和现实出发而笼聚起的关于重要性的感受,并在判断力的界定下被呈现出的精准概括;然而,学术也只有回到现实,就像知识只有融入生命,才有更加持久的生命力与深刻的洞察力。在此过程中,情感表达和情感交流(特别是那些深层次)则显得至关重要——“它不仅是美好人生的重要向度,甚至是与灵魂相伴的人们最感慰藉的源泉”。
如果社会网络中基本单位之间的关系可以被简单划分为货币关系、权力关系与情感关系,那么教育领域中的师生之情与同门或同窗之谊则必然是(至少主要或首要是)情感关系的范畴。尽管,嵌于市场的教育和被党政主导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被货币关系与权力关系或者两者的杂糅所裹挟,然而,正本清源,返璞归真,把情感留给教育,把教育还给孩子。
《我的教育生涯》这本书的第三部分也是在我看来本书一大特色,是汪老师与学生们的学术通讯,也是这一部分的文字、对话和故事,让我最被打动,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通讯中的主人公大多数都是我耳熟能详或当面相识的前辈老师、学长师姐和同道学人,有汪老师在东北财大跨学科教育中心的青年同事和指导的优秀学生,有老师早年在朗润园和浙大、中大指导的优秀硕士、博士生以及在更为广阔的思想平台和机缘巧合的相遇相知中扶持提点的青年才俊——于他们,我是羡慕的,羡慕他们能够更早地与老师相识,更多地与老师交流,更深地与老师交往。
李敏夏令营保研失败之后觉得对不起汪老师,也倍感自责,而当她在回来看望老师和大家的王仁雪学姐离开的时候,又有种想哭的冲动。唉,这该是何等真挚而炽热的纯真情谊啊,透过这股“想哭的冲动”,我仿佛看到了那几年中她和中心的老师及学长学姐们同窗共读,砥砺思想的美好时光以及由此蕴育而成的温暖深厚的相与之情。
刘颂杰的博士论文试图以集体传记法(Prosopography)的方法研究舒立团队的新闻实践,舒立和丁丁在微信与邮件中的指导和点拨渐入佳境地为颂杰勾勒出了在遭遇互联网革命和中国社会转型的双重挑战的媒体如何通过持续提供嵌于社会过程的专业主义严肃新闻所感受到的重要性而完成监督权力和启蒙公众的双重使命,并以此实践为基础,实现制度化的专业主义和人治基础上的组织实践,以最终推动公共领域的精英对话。认真、坦诚、准确和深刻,是我从舒立、丁丁以及财新团队各成员的相关对话中所感受到的这份共同关怀——无情何以生?无理何以立?
马英举是老师在北大朗润园的学生和2012年以前的助教,老师对他及其女友(后为新婚妻子)余佳在美国求学求职与生活起居无微不至的关怀更是感人至深。“有了孩子之后生活必须足够稳定”,“国内局势趋势基本澄清之后再决定是否回国任教”,甚至还借用自己女儿的故事和经历为他们提供参考,这些都让人难以不为之动容——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岂敢忘乎?
爱才、惜才,忧才,对于像东睿兄和小骑兄这样传说中的“读书种子”和同龄人中的“思想异类”,老师不仅像寻常学者前辈一样对年轻人充满真情、期待与关照,更重要地是,在他与学生们的通讯与交谈中,我更能真实而深刻地体会到一份担心、几丝忧虑以及满满的关怀与甚至没有限度的容忍。而与此同时,这些被同时爱惜和担忧的年轻人,也在这样的对待中,如丛书编辑赵捷所言,让人感觉舒适和钦佩——不卑不亢,清新活跃,沉静端庄,为人处世细节考究,是你敢于期待的正在不断蓄养的“人的光芒”和可以依赖的力量。
(下)
尽管我常常为自己有师无门而苦闷,近事远道而自怜,知行不一而自悔,进退两难而自愤,然而,无论如何,我还是是知足的——在另一层考虑和意义上,老师和老师的学生们却可以同时构成我思想学术与人情世故的考察对象和学习方向,未尝也不是一件好事、幸事和乐事。
还记得最早接触汪老师的三年前的那个初秋——2013年9月,我的大四上学期。经历了在海外交流学习的两个学期,毕业前的这三个学期来自本专业和双学位以及实习工作的学业和职业负担着实不轻。说实话,当初选老师的课时,我既不知道他的学术成就与人格魅力,对行为经济学的重要和奥妙更是知之甚少,很大程度是上因为周末中午的上课时间便于安排。一学期下来,虽然行为经济学真实的观察对象、精巧的研究方法和意义深远的实验结果都常常令我倍感兴奋,但是或许是因为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面过于博杂、或许因为我自己在相关方面的学识过于浅薄、或许是因为自己在课程学习上花费的精力过于不足,终究未能参透其中奥妙、义理以及那千丝万缕的关联,直到期末考试前连着两个通宵重新刷完了整个学期的录音,才顿感酣畅淋漓、妙不可言,久久不能平静。最终,也取得了90 的好成绩,这也是我经双各科的最高分之一。
自此之后,我陆续找来了老师早年在《读书》杂志和近年在舒立时期的《财经》和现在的《财新》上发表的文章、浏览了老师9年来在搜狐博客上的近千篇博文中的许多篇目、阅读了《南方人物周刊》等主流媒体对老师的专题采访和深度报道、搜集了爱思想网、共识网等收录的老师近年来的主要作品、研读了从“柏拉图学园”中汇编而成的八本《青年对谈录》中的三本和多本早年学术散文集、品读了记录您在东北财大跨学科行为金融学实验班风雨历程与丰收果实的《我的教育生涯》以及当然包括老师三本600多页的讲义。
对于以上这些宝贵的学术资料和丰厚的精神大餐,我或逐字逐句反复推敲、或边读边思探求真相、或通读浏览知其大略、或反复琢磨但却百思不得其解。但无论如何,正是它们让我从“走近”到“走进”了从陌生到熟悉、从敬仰到敬爱、从钦佩到钦慕的丁丁老师,也让我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从未停下追逐老师的心灵和脚步,更让我不断充实着自己对于复杂性思想的认识、对于中国社会的三重转型期的关注、对于“精英失灵”的思考、对于做一个“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有灵魂的专家”的追求,还有他为我和同学们打开的一扇扇窗、一道道门和从其中露出的点点星光。
上学期三个半月的短暂相处,留不住的不仅是课堂的精彩,还有对爱思想、求真知的“少年精神”的怀念以及对“大师身旁聆教诲,未名湖畔好读书”的无限眷恋;留得住的是对现实世界真实问题的持续关注、对中国转型期中社会变革的深入思考以及与老师相处数月那缘短情长的点点滴滴。
忘不了老师对“问题意识”、就“对重要性的感受”以及对“理解-表达二分法”的反复强调,忘不了老师对思想史人物及其复杂性思想的审慎考究,忘不了老师对两百年多来现代经济学主要议题的深刻思考,忘不了老师对“平庸之恶”的痛恨、对官僚制的反感以及对空气质量和食品安全的担忧,更忘不了老师对那些曾经或仍然闪烁在人类智慧夜空中的点点繁星的追忆,严复、怀特海、拉姆齐、维特根斯坦、威廉·詹姆士、亚当·斯密、杨格、凯恩斯、熊彼特、哈耶克、萨缪尔森、诺斯、张五常……
而让我最为感动的,不仅仅是老师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积累,更是他以旁观者的视角和参与者的心态、以经济学家的眼光和知识分子的情怀,看似极冷但实则热忱地对于这个处在三重转型的变革中的中国所表达出的基于深切同情的理解和基于历史责任的关切,以及您对我勤奋、认真、博约和活跃的肯定以及对待包括我在内的您的所有学生与朋友的那份信任、温情与真诚。
与此同时,通过老师和他的课堂,我认识并交往了许许多多同样笼聚在您身边的同学、朋友、前辈和师长,既从他们的发言和思考中收获灵感,也和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冷静机敏的五岳师姐、灵活平衡的昱成师兄、嗜书如命的小骑,还有那些因您和您的课堂而让我们接续前缘的丹丹、铮铭以及更多认得清面庞却叫不出名字但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的最可爱的朋友们——“一为相与之情厚”,此言得之。
最后,我愿意用文集中王靖淇同学引述的席慕蓉的一首小诗所表达的“回生命之本真,发内心之大爱”作为这篇拉拉杂杂的文章的结尾。
我相信,爱的本质一如生命的单纯与温柔;
我相信,所有的光与影的反射和相投。
我相信,满树的花朵只源于冰雪中的一粒种子,那一个字;
我相信,三百篇诗反复述说着的,也就只是年少时没能说胡的,那一个字。
我相信,上苍一切的安排,我也相信,如果你愿与我一起去追溯,在那遥远而谦卑的
源头之上,我们终于会互相明白。
(席慕蓉《我的信仰》)
张熙
2016年7月31日清晨、8月3日上午
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