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身边的感动
临近期末,备考、应考,各种忙。微信公众号有几天没有更新了。闲暇时,内心似乎有些空虚了。凌晨醒来,没了睡意。悄悄起床,敲击下身边这些感动。
十天前,在“乐陵文艺创作群”看到有关身残志坚的庞学冬的感人事迹。之前对他是陌生的。当眼睛聚焦到那一行醒目的大字“31岁的庞学冬入选2018年度中国好故事作者”时,给我的心灵带来很大的触动。于是,浏览网页,看到一篇篇有关他的报道时,更加震撼了。原来,他身患强直性脊柱炎,如今病情严重到全身僵硬,但他仍然坚持靠右手大拇指在手机上创作。因为手指严重变形、每敲击一个文字似乎用尽全身的力气。有人称他为当代的保尔,有人赞誉他为身边的张海迪。至于他像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活出了自己。命运不公,让他从小饱受病痛的折磨,然而他不没有向所谓的命运屈服,而是坚持用文字疗伤,让文学梦击败残酷的遭遇。如今他仍克服病体带来的种种不便,坚持创作,数篇作品在几十种刊物发表并获得全国奖项。因此他的故事也感动着无数人。“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真诚祝愿庞学冬能减轻病痛,让生命之花在文学的殿堂灿然绽放。
与此同时,感动着我的还有一位耄耋之年书写30万字的抗战老兵李安甫。他被称为冀鲁边的“小个子大英雄”。细致的了解他还是通过《德州晚报》的长篇报道。李安甫是一个“传奇”,因为他身高仅1米2,14岁参军,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屡立奇功。被后世敬仰。
2018年10月,李安甫应邀参加《魅力中国城》第二季节目录制。他用自己可歌可泣、英勇无畏的革命事迹,诠释着“敢为人先,大爱为国,不屈不挠,团结奉献”的冀鲁边精神,让全场观众潸然泪下,起立致敬。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他83岁那年,他开始写回忆录。6年写了30多万字。作为高龄的他,身体器官的老化,战争留下的伤病,给他的创作带来诸多不便,然而,他仍然一笔一划书写着烽火岁月的记忆。这将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我们学校也活跃着这样几位令人钦佩的老者。德高望重的邢校长能在古稀之年拿到驾照,据说成为乐陵得驾照年龄之最。做教育,堪称专家,退居二线,能活得有追求、有方向,有目标。这足以令人敬重。但凭这份精气神就难能可贵了,这才无悔无憾的人生。七十余一的齐老师,读书看报,博闻强记,善于捕捉,吟诗作赋……“博士家园”群时常有他信口拈来的诗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老有所乐,乐在其中。这样的好心态才决定了一份好人生。
“你还理由懈怠吗?”我问自己。当以累为借口,想停下来的时候,就想想身边这些人吧,至少我还健康,还年轻。那就更应该珍惜光阴,把读书写作的爱好坚持下去,让正能量充盈温润这些平淡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