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渊洁,牛逼!
前言:
在我小的时候,有一位童话作家的小说陪伴了我整个童年,我至今印象深刻。
他书中讲到的一些道理,哪怕我们放到今天去看,依然能够触动人心。
他就是被称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
2006年,郑渊洁开始创作《皮皮鲁总动员》系列丛书,彼时的我在上小学二年级。
也是在这一年,在全市最大的新华书店里,我第一次见到郑渊洁的书。
一本本《皮皮鲁总动员》系列的书籍,被摆放在新华书店卖童话书最显眼的位置上。
那天我在新华书店,翻着其中的一本《皮皮鲁总动员》,坐在地上看了一整个下午。
那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小说也可以这么有意思,这打破了以往我对童话小说的认知。
后来,在家里的书架上,我几乎收集了《皮皮鲁》系列的全部书籍,还一口气把《鲁西西》、《大灰狼罗克》、《舒克贝塔》系列的书籍买下来看了。
再后来,哪怕我已经上了初中,我依然还会回头翻看郑渊洁笔下的作品,即便已经看过很多次了,因为有个词叫做“百看不厌”。
而在他的作品里面,对我影响最大的,并不是他的故事,也不是他的文笔,而是那些藏在了故事里面的“道理”。
所以我今天动笔的初衷,就是想写写郑渊洁,写写这个几乎影响了我大半个童年时期的童话大王。
郑渊洁
1
几天前,中国第13届作家富豪榜发布,其中子榜单中的童话作家榜,是最有含金量的榜单。
多位童话作家版税突破千万,其中杨红樱以5600万的版税位居榜首,比起其他的子榜单,童话作家榜的“含金量”份量十足。
但也有人注意到了,常年位居榜单前三的郑渊洁,这一次却消失不见了。
于是有网友在微博上公开质疑郑渊洁,为什么榜单上没有出现他的名字。
这一问不要紧,要紧的是郑渊洁很快就回复了这位网友的质疑,并表示会很快给对方一个专门的答复。
而这个专门的答复,就是郑渊洁当即洋洋洒洒写下的一篇数千字长文,并附上了一份去年的税单。
归根结底,郑渊洁是不愿意与某些人归类到同一个榜单上,所以才选择退出了中国作家富豪榜。
而这个“某些人”,指的是另一位在中国童话文坛上地位同样赫赫有名的曹文轩。
郑渊洁在文中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事情,就是关于中国童话小说市场的泡沫经济问题。
而市场泡沫的根源,就是“作家进校园演讲卖书”。
学院、出版社、老师以及作者本人,联合打起了学生的主意,开始了一场“作家进校园”的生意。
这几乎就是一条处在灰色地带的产业链,虽然有法律明文规定,但一直以来,很多人都默认了这种强卖图书给学生的形式。
在我小学期间,来到我们学校演讲的小说作家也不在少数,但每一次他们来的时候,比起演讲更让人觉得印象深刻的,是我们排着长长的队伍,只为了买一本带有作者本人签名的书。
甚至还有一次性卖一套书给我们的情况,而老师们也会对我们作出硬性要求,每人必须买下多少本书。
虽然当时的我并不介意这种强买强卖的行为,因为书籍本身我是很喜欢看的,但这无疑让我们失去了自己选择的权力。
一场所谓的“自愿购书”活动,打着“讲课”的幌子,实际上变成了一场逼迫学生的买卖。
所以郑渊洁在文中说道,最能体现一位作家图书真实销量的,并不是什么榜单,而是一份真实的税单。
他在微博上直言讽刺曹文轩,问他可敢晒一晒自己的税单。
对此,曹文轩的回应则是一句“让大家判断去吧”。
说起曹文轩,他能有今天的地位和成就,还要从二十多年前讲起。
2
每当人们谈起曹文轩,对他的作品最熟悉的莫过于是《草房子》。
而他的《草房子》,正是他在写作路上的一个重要节点。
1997年,时任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副社长的刘健屏,在一次与曹文轩开会的交谈中,被曹文轩的一个新故事给惊艳到了,这个故事就是后来的《草房子》。
但是当时这本书已经被别的出版社率先预定了,刘健屏一听这消息,哪里还坐得下去,当即把这本书版权给“抢”了过来。
但《草房子》在最初面世的时候,并不怎么风光,反而还有几分凄凉,几年下来的年销量也就几千册。
这样平淡的销量,直到2006年才发生了改变。
那一年,《草房子》的片段被选进了中学课本,销量有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爆发期。
曹文轩的名字也被无数中学生熟知,这也奠定了他在文坛上有着一个“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真正的好戏,还在后面。
随着《草房子》销量的大涨,时间也来到了2016年,这是曹文轩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时期。
那年4月4日,他获得了国际儿童读物联盟2016年度的国际安徒生奖。
这便意味着,他相当于成为了中国童话小说界官方认可的“第一人”。
但这个奖项的得来,也颇有几分波折。
曹文轩为了能拿下国际安徒生奖,花掉了出版社的400多万元,用于作品的翻译和海外出版。
在此之前,他还费尽心思包装好自己的作品,让他的申报材料成为了唯一的“范本”。
精心策划的包装,终于得到了推广的回报。
十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评委会,一致将票投给曹文轩,他成功拿下了那一年的国际安徒生奖。
彼时,在民间被封为“童话大王”的郑渊洁,对此不屑一顾。
他不屑什么国际安徒生奖,也不屑与谁去争这个奖。
他最不屑的一件事,就是曹文轩进校园售卖童书。
他还给时任教育部部长的袁贵仁写了一封长信,希望对方能重视“进校园卖书”给童书市场带来的销量泡沫。
郑渊洁也不止一次炮轰曹文轩的行为,两人的恩怨源源不断。
3
时间节点回到1985年,那年的5月10日,一本专门刊登郑渊洁作品的《童话大王》杂志诞生了。
次年,郑渊洁参加了一个儿童文学界的会,彼时,头顶北大教授头衔的曹文轩也参加了那次会议。
在会上,曹文轩对郑渊洁嘲讽道:“咱们这儿有人不知天高地厚,一个人写一个月刊,如果他能够写两年,我就把名字倒着写。”
后来,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郑渊洁说道,其实他只要坚持写三期杂志,就算是赢了。
只是当时曹文轩的那句话刺激到了他,所以他这一写,就是三十多年。
如果曹文轩说话算数,那么今天的曹文轩就应该叫“轩文曹”。
那是郑渊洁和曹文轩第一次见面的情形,也是他俩第一次见面就结下了恩怨的导火索。
二十五年后,两人的恩怨“升级”。
2010年4月16日,青岛玉树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举国哀悼。
但曹文轩做了一件让郑渊洁看来十分鄙夷的事情,他跑去青岛的多家小学,开展自己的校园签售会,推销自己的作品。
事发次日,郑渊洁高调发博,宣布退出中国作协,并表示不耻与曹文轩这样的人为伍。
在这场声明的最后,他还附上了一篇关于作协经费问题的文章,并认为纳税人没资格用纳税人的钱。
到了今日,郑渊洁再次把炮火轰向了曹文轩。
与以往一样的是,这一次,他再次孑然一身,潇洒地离开了中国作家富豪榜。
他不屑与谁争一个第一,更不屑与曹文轩这样的人为伍,所以他选择了退出,就如他当年退出中国作协那般的潇洒。
4
写作四十余年,比起写作上的“文笔”,郑渊洁更注重的是“做人”。
如果说曹文轩追求的是文笔的极致,那么郑渊洁追求的则是教育孩子做人的道理。
不管是在郑渊洁的书中,还是在他书外的生活里,在做人这方面,他都始终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
曾经,他也被出版方安排过参加“进校园演讲卖书”的活动。
但每一次的活动,他都会把演讲的时间尽可能地去延长,把签售的时间压缩到最短。
比起签售书籍这件事,郑渊洁始终都认为,一次能给孩子们带来启发的演讲更为重要。
他曾经说过一句话,我现在依然记得清清楚楚,“评判一个作家真实水平的,始终都不是什么所谓的榜单和奖项,而是读者们的反馈”。
如果你的小说真的受欢迎,那么最有话语权的应该是读者,而不是那些所谓的评委。
所以他也不屑再去参加什么校园售书活动了,与其强迫孩子们来买他的书,倒不如还孩子们一个选择的权利。
而那些热衷于参与“进校园卖书”的作家们,他们才是真正给童书市场销量带去泡沫的罪魁祸首。
直到今日,郑渊洁还不忘在那篇回复网友的长文中,再次恳请现任教育部长陈宝生先生割除“毒瘤”。
这一次的郑渊洁,带着对童书进校园推销的黑幕,再次回到了了大众面前。
多年前,我在他的书中,曾看到过一个观点,“如果你碰到了一个坏人,那么惩治这个坏人最好的办法并不是打他一顿,而是让这个社会的法律去制裁他”。
如今我也在郑渊洁的身上,看到了当年那个写下这个观点的郑渊洁。
他并不期盼着怎么去咒骂曹文轩一顿,他用自己的行动,用国家的法律,去作为自己最坚实的武器和后盾。
这就是我认识的郑渊洁,书中的他如此,书外的他亦然如此。
5
十几年过去了,我从一名看郑渊洁童话故事的小学生,变成了一名不再热衷看童话故事的大学生。
虽然现在的我已经不会再去看郑渊洁的童话故事了,但是曾经我在他书中所学到的,是我一辈子都受益匪浅的。
当我对这个世界还充满了许多未知时,是郑渊洁笔下的舒克贝塔告诉了我:我们可以有很多种活法,如果实在不知道怎么去做,那就“顺其自然”地遵循本心就好;
当我还在规规矩矩地在学校当一名“乖”孩子的时候,是郑渊洁笔下的皮皮鲁告诉了我:原来当一名“坏”孩子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糟糕;
当我对于一件未知事物充满了好奇心时,是郑渊洁笔下的皮皮鲁和鲁西西兄妹告诉了我:一定要把这种好奇心一直保持下去……
而这些,都是彼时我们在学校都学不到的。
等我再长大一点,上了初三的时候,我在语文课本上第一次看到了《草房子》,以及认识了它的作者曹文轩。
但彼时的我,并不觉得《草房子》会比《皮皮鲁总动员》更好。
在一个孩子的眼中,评判一个作品好坏的标准,只有一个:
“那就是喜不喜欢看这部小说。”
就像我喜欢看郑渊洁的《皮皮鲁》那样,不喜欢看语文课本上的《草房子》那样。
哪怕我说在那段时间,看过杨红樱的《淘气包马小跳》,也看过伍美珍的《同桌冤家》,也看过在课本上看过沈石溪的《斑羚飞渡》……
但真正能让我觉得称得上是童话的,也就只有郑渊洁笔下的故事。
郑渊洁无愧中国“童话大王”的称号,他也是所有孩子心目中的“童话大王”。
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总结郑渊洁,那就是:
“郑渊洁,牛逼!”
- END -
补充: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学校不得违反国家规定收取费用,不得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
2015年8月,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印发的《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亦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学校宣传、推荐和推销任何教辅材料”。
参考资料:
【1】《郑渊洁炮轰“童书进校”:“借讲座卖书”吃相太难看|新京报快评》—新京报,任然
【2】《郑渊洁给教育部长袁贵仁的信》—郑渊洁
【3】《以演讲为幌子 “校园卖书”有套路》—北京青年报,屈畅、张月朦
【4】《曹文轩获奖实现华人作家零突破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北京日报,路艳霞
【5】《安徒生奖缘何花落曹文轩》—北京青年报,张嘉
【6】《郑渊洁炮轰北京作协曹文轩 宣布退出中国作协》—人民网,卜昌伟
【7】《第13届中国作家富豪榜》榜单数据—大星文化
【8】《郑渊洁专访》—财经时报,吴怀尧
作者:秋刹
审核/编辑:一先生
关注我们
就当是简单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