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子:怀念那些逝去的光阴
“最近,与多年不见的初中同学聊起学生时代的林林总总,瞬间将我带回那个率直朴实的年华里,有种穿越时空的新鲜和怀旧感,着实令人兴奋不已。
连日来,总是不由自主的回忆起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愉快时光。那些悲欢离合、那些爱恨情深、那些桀骜不驯,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虽然在近似忘却的记忆中尘封了那些年,有的甚至是微不足道,但每每提及总能勾起许多难忘的过去……津津乐道,回味无穷。尤其是黑夜,或许是一个人情感最为丰富的时候,它方便留住逝去的时光,让我们心无旁骛,无拘无束,静静的思索那些色彩斑斓的点滴画卷。
夜已深,时间已安然入睡,而我却辗转难眠,万千思绪涌上心头,很难给心灵寻栖一处停泊的港湾,看来今夜又与睡眠无缘了。满脑子都是学生时代的画面,一幕幕是那样的清晰明了,挥之不去,不召也来……索性穿好衣服,拾笔写下纸端的记忆,冰释心中那一抹牵挂,给心灵彻底放个长假。我是86年进入熨斗中学的。花季般的少男少女汇聚一堂,为改变窘迫面貌而学习,为追逐梦想而努力。大家亲密无间,彼此解难帮困,那些纯洁朴实的友谊伴我度过了美好的学生时代。
熨斗中学坐落在闻名遐迩的熨斗古镇上,邻街而建,三面环水。美丽的校园古木参天,绿树成荫,一派“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的盎然景象。虽然毗邻繁华街区,但丝毫不影响闹中取静的治学环境。一排排整洁的教室,宽阔平坦的土操场,青砖黑瓦与木头书桌,木栏格子窗户上镶嵌着透明的玻璃,彰显了这里的古韵典雅,这就是百年老校,当地最高学府的大致轮廓吧!
因为陕南地处偏远山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主要靠传统的农耕营生,故而这里的人群都特别重视抓教育,渴望通过送子女上学这条唯一捷径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贫困的现状,寄予他们能够走出大山、去勇创天涯的信心和力量。近百年来,从这里出去的莘莘学子,都有一种使命在身,不负众望的拼搏精神,在社会各个舞台大显身手。先后涌现出:某步兵师政委吕少松、省人大巡视员张守安等一批杰出的厅官校友。我们是耳濡目染聆听这些励志故事长大的,在那个信息相对闭塞的年代,他们就是我心目中的真正英雄和学习榜样,给予我们这些农家孩子,走出大山的希望和奋斗的力量源泉,以致后来成为我的追梦目标,对他们我始终心存敬畏。
随着上世纪八十年代,国家教育改革稳步推进,整合教育资源势在必行,先后撤并现有的高级中学,将八年制义务教育调整至九年。我的母校也在撤改行列中,由原来的高级中学降为初级中学。留任的老师有的教过高中,有的从“五七”中学岗位上分流调整过来的。所以,无论从学校规模还是师资力量,站在全县来衡量,熨斗中学也算是比较有名气的中学之一了。在这里,我认识了一批德高望重的师长,他们的敬业精神、他们的教学水平,至今无人超越。我的班主任李吉翔老师,是从校长岗位上退下来的,管理能力非常强,群众威信非常高,又是地理学科的带头人。他和蔼可亲,心地善良,曾资助过一批品学皆优的贫困学生,为社会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为此,县城有几所条件优越的学校三番五次央求教育系统,要求将他调入自己的单位。最终,他给我们当完初一年级班主任后就调走了。离开的那天,同学们自发帮他收拾行李,依依不舍的眼泪和无助的呐喊,只能抛给远去的汽笛。我的《几何》老师吕绍钦,教学水平出奇的高,记忆力特强。印象中,上课从不带课本和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把当天要讲授的内容一节不漏的演示完毕。我常常被他心里装着教案,心里装着学生的敬业精神所感动。《物理》老师张家让,虽接近退休年龄,但精神矍烁,治学非常严谨,敢于打破固化思维。课堂上常给我们灌输教材也是人编排的,并非绝对准确无误,唯有相信自己才是王道,让我们明白了学习必须慎思笃学的道理。《语文》老师张礼渊,讲课时嗓音拖得很长,貌似用撕心裂肺般的声腔诵读,至今还记忆犹新。《历史》老师吕恩锐,心中就是一本《中国百科全史》,其知识储备量相当大,且在书法、绘画领域有较高的造诣,这些都令我辈望尘莫及。有一次讲授南宋著名词人李清照,轮到课间提问环节时,我竟然问了一个非常弱智的问题。李清照是男还是女?惹得同学们哄堂大笑。并非是我哗然取宠,当时自己确实未曾接触过这方面的知识。《英语》老师韩霞是个年轻的美女老师,有一次因给孩子喂奶耽误了几分钟课程,空旷的教室我们眼巴巴的等待……结果她一进教室便说:不好意思我来晚了,请大家原谅!我脱口而出,不原谅!弄得人家非常尴尬。当时并非有意为难她,只恨自己口无遮拦。幸亏老师大度,没有计较这些,加之自己平时表现一贯良好,亦是一名品学皆优的学生。以至后来未曾受过打击报复。联想到今天的某些家长,在老师面前表现得总是那样的唯唯诺诺,没有原则的恭维,简直让人啼笑皆非。言行上慎小谨微,生怕自己的孩子在校受到老师不公正的待遇。其实,这是一种心理蜕变,以扭曲的心态看待今天的老师成了家长的一种通病。
韶华易逝,青春作陪。那些聊不完的曾经,总是情不自禁地涌上心头,特别怀念那些逝去的时光里蕴藏着笃厚的友情和错过了今生今世的伊人。那年代,男女之间是腼腆的。即便偶尔牵一次手着实会让人兴奋好几年。我心仪的女生是一位风姿绰约的女子,就像一朵圣洁的蒲公英,在富水河畔随风漂荡,容不下半点污染。多少个黄昏午后,我独自漫步在放学的路口,只为心中那份缱绻的眷恋,静静守候姗姗而来的身影,能够如期出现,为她遮挡暴风中的烟雨。因我始终坚信,遇见,才是今生她给予的最美温柔。就这样,内心的喜欢和默默的关注一直埋藏于心底。直到多年以后,我们在一次闲聊中提及,她才如梦方醒,甚至惊讶得半晌没敢吱声。同学间的亲密,男女间的矜持,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树立了远大理想和抱负,收获了纯真的友谊。班上几名容貌秀艳的女生成了我们学习之余议论最多的话题。
悦女原名春花,名如其人,如同春天万花丛中最娇艳的那一朵,如此雍容闲雅的官宦人家之女,身上却不曾流露半点傲慢,这让许多同学为之倾倒,追她追得甚至开始怀疑人生;春梅是校长的女儿,长着一张国字脸,体肤丰腴而肥美,性格开朗,容人容事,大家都喜欢与她交流,验证了当初“旺夫相”的说法。不仅旺夫,人气亦旺;李羽同学是班主任的女儿,长相清纯,温文儒雅,严格的家教环境熏陶,与众不同的自重自律,待人特别有分寸,让人望而生畏。印象中,我们彼此从未有过语言上的接触;晓娟同学长得不仅眉清目秀,而且非常文静,平时沉默寡言,是个美女学霸;晓骊同学是那种“冰雪聪明,风华绝代”的佳人,平时比较内敛,关键时刻很有才情,作文经常当范文在班里传阅;劲松同学是一个“粉腮红润,秀眸惺忪”的女子,且擅长绘画,一顶时尚的帽子与其衣着非常搭配,至今记忆犹新;艳梅同学是那种“秀靥艳比花娇,玉颜艳堪春红”的害羞女生。父亲是一名村干部,房前有棵古树,粗得要五个人牵手合围。在当地流传甚广的是:凡适合古木生长的地方都是人杰地灵之地。或许她身上真的沾满了灵气,致使我每次路过他家门口,都会不自觉的“高看一眼,仰慕三分”;成艳同学写得一手漂亮的文字,人如其字般的秀美,是那种“回眸一笑,百媚丛生”的女子,如今亦是物流领域的风云人物;早琴同学是中途转班过来的,与我同是喜河人,我们有种地域上的亲近。她除了貌美基因外,全身都是文艺细胞,唱歌跳舞,打球跑步,是一个风姿娇娆的万人迷。还有几名女生,其爱好特长,容颜相貌,喟叹在记忆中变得有些模糊了,但正是由于这些模糊的身影,激发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留下一段唯美的岁月,让时光慢慢去咀嚼。她们亦是当初靓丽女生群体中的一道不可缺少的拼图和风景。如今,大多数女神们,为人妻、为人母、为人奶,且都进入不惑之年。虽徐娘半老,但风韵犹存。
调皮男生总能给青春激荡推波助澜。时不时班上冒出几个活跃分子,让生活不在枯燥乏味。他们成天追逐打闹,疯狂得要死要活,有时兴奋得大半夜不睡觉。他们肆无忌惮、口无遮拦,捏造一些半真半假的神秘消息,还津津乐道,广为传播。洪波同学当初就是一个“活宝”,属于早熟的那种男生,别看年龄偏小,但思想并非单纯,撰写《华与琴》的爱情故事,酷似一部现代版的《金瓶梅》。在那心如童真的年轮里,可能多数同学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好奇心,囫囵吞枣地读过一遍罢了,也不会去更深层的思考人性问题,故而,纯洁的人生观,价值观并没因此受到丝毫影响。诗兴同学属于脸皮较厚的另类,上课喜欢窃窃私语,为此,没少挨批评和体罚。也许是早熟的缘由吧!印象中特别爱逗女生玩,见谁爱谁喜欢谁,纯粹就是一个多情种。富林同学是那种特别重情义的男生,后来去了云南当兵,复员后分配在国企工作。有一次我们聊天,无意间问及他当初人际关系为何处理这般好时。他说自己从小缺失母爱,故而十分珍惜身边的每一位朋友,以真心换真情,把朋友当亲人。我被他这番话语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一些品学皆优的学生,像:仕鹏、熊军、凤英、明华、王堤等同学加老师。今天,他们仍然从事着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立足三尺讲台,传道授业解惑,为祖国培育人才,其敬业精神令我等佩服,对他们我始终心存敬仰。还有一些不曾联系的同学,他们从工、从农、从商、从政、从军,大凡都在默默遵循“勤奋守纪、刻苦钻研、诚实勇敢、立志成才”的校风校训,在各自岗位上都有非常出色的建树,每每想到我心存温暖。
那年,那人,那事,都给了我最温馨的回忆,而同学之间的无私帮助,更让我铭心记忆。我家住在离学校挺远的一个偏僻山村,家中人口众多,家境条件不好,童年是抓在饥饿的尾巴上,跌跌撞撞,幸庆苟活。作为寄宿生的我,多数时间是处于半饥饿状态的。周日返校时从家里带一瓶不易腐变的酸菜下饭吃,而且必须省着吃,要不那天就会挨饿。因我家离学校远,中途一般是回不去的。这样一周至少有过一两次断粮断菜的经历,恰好班里有一个叫袁召兵和张守培的舍友,平时我们关系处理非常好,他们离家又近,通常是下晚自习后跑回家里,第二天一大早就带来一些炒好的菜与蒸馍,接济我们这些远方的学生。当时,学生食堂的饭菜质量差得要死,半生不熟还不卫生。就这样我们仍然要将碗筷置于书桌兜里。等待下课铃响,便箭步如飞冲向打饭窗口排队取饭,要不去晚了通常是无饭可吃的,故而临近开饭前的那几节课末端,寄宿生多半是无心听讲的,甚至饥肠辘辘的声音早已压过老师的讲课声音了。好不容易抢到一份难以下咽的饭食,我们依然狼吞虎咽的吃个精光。每每忆起这些情景,我便不由自主的联想到,曾经的我们也经历了“非洲难民”般的苦难生活。那时候周六还要上半天课。下课后要步行十余里山路,饿着肚子走路回家。作业是要靠一边放牛一边砍柴来完成的。看到今天的孩子,除了学习别无他事,挑灯夜战,伏案苦学,看上去很辛苦,身心也疲惫。在逐渐实现共同富裕的今天,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无忧生活,丝毫没有感恩之心。父母常常扮演保姆角色,他们甚至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了。有时劝其吃些肉,还要说半天好话才允。往返学校,家长多数是开车接送。有些家长还全程陪读。今天的学生们,赶上一个伟大美好的大发展时代,充分享受了物质生活的优越感,缺乏艰苦条件下的生活磨砺。他们承受风险和抗挫能力非常弱,这是当今家长们的普遍认知。但反思过后除了阵痛外,我们又能改变什么呢!这是时下亟待解决和深思的问题。
一起走过的那些激情岁月,留恋青春余悸悄悄褪去的身影,只想储藏一段往事搁置心田,让时光慢慢去回味。因为纯真的年华,彼此建立的纯洁友谊,是今生今世的巨大财富,也是让人最难忘却的。倏忽间的难过又幡然的涌现出学生时代的点点滴滴。几回回梦想回熨斗,步履匆匆不停留。这就是一个阔别三十余载还没回过母校的游子的真挚怀念和情感。母校!我习惯了对您的祝福,也会对您产生无限依赖。啊!我亲爱的母校!我亲爱的兄弟姐妹!愿我们青春常驻,时光不老。再加上有你们的陪伴,想必今后的日子,更值得去回味、更值得去炫耀。
”猜你喜欢:
武建军:古诗神韵
李光久:小雅
翔子:最美的灵雀山
胡勤贵:春满微山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