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达开没有白投降
引导语:是自杀或战死更难更伟大,还是舍命全三军、保全将士的性命更让人崇敬?
1863年,石达开率军入川,想攻取四川作为根据地。5月14日,到达紫打地大渡河畔,当夜突降大雨,河水暴涨,大军难以渡河。第三天,清军赶到大渡河对岸布防,当地的土司也率兵堵截。
太平军数次抢渡大渡河、松林河,由于河水汹涌,敌人阻击,均告失败。大营被敌人偷袭,屯放的粮草被焚烧殆尽。前有河水、敌人,后有追兵,太平军陷入绝地。大军困了二十余日,只能“摘桑叶,掘草根,杀马骡为食”。石达开的几位妻子,抱着两个年幼的孩子投河自尽。
石达开虎落平阳,英雄末路,连自己的妻儿也无力保护,太平军唯有决一死战。
清军早就打着生擒石达开的主意,此时见太平军无路可走,就派参将杨应刚、都司王松林,到太平军营中招降。
石达开作出一生中极具争议的决定,他同意了,条件是要清军保全太平军余部将士的性命。
清军答应他的要求。当时,太平军还有六千余人。清军先给川资,遣散四千人,还剩两千余精锐。等石达开带着五岁的儿子和三名部将一起到敌营时,清军却背信弃义,将太平军余部屠杀殆尽。(励志故事 www.telnote.cn)
长久以来,不少人根据石达开被俘后的供词,即骆秉章奏稿中《石达开自述》的话“达开正欲投河自尽,因想真投诚,或可侥幸免死,达开想救众人,俱令弃械投诚”,因而认为石达开是抱着求生之念,真心投降的。供词经过敌人之手,难免篡改,未必可信。何况后来发现的《三略汇编》中的《石达开自述》只说,“达开原想投河,转念投诚出来,救全残众,现在只剩下两千多人……”根本无“侥幸免死”的字眼。
石达开被押到成都,骆秉章问道:“汝欲降否?”石达开凛然答道:“吾来乞死,兼为士卒请命,九泉当拜公赐。”
当时的四川布政使刘蓉记述石达开在会审中的情形,“枭桀之气溢于颜面,而词句不亢不卑,不作摇尾乞怜语”,未有一句偷生求饶的话,辞气不屈,完全不是贪生怕死的样子。
不可否认的是,“救全残众”至少是石达开的目的之一。尽管清军屠杀了剩下的两千将士,毕竟还是保全了四千多将士的性命。舍命全三军不是幻想。石达开当真投河自杀,一死了之,固然壮烈,也不受辱,可六千将士,也只好跟着“壮烈牺牲”了。是自杀或战死更难更伟大,还是舍命全三军、保全将士的性命更让人崇敬?
1863年6月27日,太平天国的奇男子石达开,身受凌迟极刑,结束了他传奇而又备受争议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