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哲理故事

“吝啬”的猕猴

发布时间:2019-09-03 04:52:50
法国的新喀里多尼亚岛,是一个猕猴的天堂。
有一位叫邦尼特的当地导游说,驯化野生的猕猴,要花很多精力。猕猴生性多疑,一见有人接近,就会“呼啦”一下子逃得无影无踪。人们只得选择深秋到初春这段时间来驯化猕猴,因为这时山上的野果稀少,猕猴一般都处于半饥饿状态,可以用食物来接近它们。
在掌握了猕猴群体活动的规律后,再选择猕猴最熟悉、最吃的食物,每天定时、定点地投放,直到它们被食物所引诱,每天来吃,形成习惯后,工作人员便可以站在稍远的地方,既让它们看见,又不至于惊动它们。这样对望了一段时间,让它们对人类不再有恐惧感后,就可以公开投放食物了。
公开投放食物时,可以固定信号,如吹哨子、大声吆喝,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只要发出信号,猕猴便会立即争先恐后地来采食。一般情况下,一群野生猕猴要与人类成为朋友,大约需要半到一年的时间,而让它将你视为敌人,则只需不到一分钟的时间。
以前,这里有一位叫波阿西的工作人员,她是一位驯化猕猴的专家,可是一不小心犯了一个足以让她悔恨一生的错误。为了满足女儿的要求,在她生日那天送一只假猴子给她当礼物,波阿西将一只猕猴捉住,并在猕猴的身上拔下了几根猴毛。结果,那些猕猴再也没有吃过她投放的任何食物,只要一见到波阿西,猕猴们便会尖声惊叫,互相提醒危险来临。波阿西怎么也想不明白,一直得到她无微不至关照的猕猴们,竟然连几根猴毛也如此吝啬。后来,波阿西不得不被迫辞职,离开了那些她曾经相处了多年的猕猴。
邦尼特说:猕猴的性格跟人类十分相似,它们可以接受大自然给予的任何灾难,却无法忍受来自朋友的细微伤害!
科荷摘自《羊城晚报》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