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位置:首页 > 故事 > 哲理故事

小心博客

发布时间:2023-08-12 07:34:24
我有一个在美国工作的朋友,因为性格比较内向,怯于社交,所以虽然人长得仪表堂堂、才艺出众,但三十出头了,还是单身一人。为了排遣独在异乡的寂寞,向来极度低调的他终于在一多以前开始写博客来解闷。虽然他感觉自己所写的日志无非就是日常起居的流水账,但在偶然闯进他博客的人看来,竟充满了别样的吸引力:既有文艺青年的奔逸范儿,又有邻家大哥的成熟温暖。不多久,他的博客上就游荡起一小帮同样身在美国且为孤独所困的潜水粉丝。
一天,朋友一早起来打开电脑,收到一封陌生女孩的邮件,女孩子自称是他的博客读者,说她第二天要从美国东部飞到他所在的西部某城去见他,他去不去机场接都没关系,因为她已经知道了他住在哪里。我朋友以为是个恶意的玩笑,就删掉了,因为他从来没有在博客里公布过自己的个人资料。第二天,他都忘了这茬事儿了,结果一下班回到住所,竟真有一个女孩子提着行李在门口等他!朋友一下子蒙了,出于善心,让女孩子进屋稍事歇息。结果可了不得了,这女孩子一进屋就开始炫耀她的“人肉搜索”技能:如何抓住他博客上透露的一点点蛛丝马迹,经过无限次的Google和地面人脉打探,最终确定了他的电子邮箱和住址。我朋友还停留在震惊状态之际,那女孩子已然开始像女主人一样收拾起了房间,还从行李箱里拿出了一套全新的床单和枕套,一面铺床一面对他说:“这是为我们特意准备的,结婚的时候我们再去换一套更好的。”朋友吓得夺门而逃,直到请来好友把又哭又闹的女孩子彻底劝走了才敢回家。
随着博客的普及化,博客书写者越来越面临一个困境:如何在展示自己的个性和保护自己的隐私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毕竟,在“人肉搜索”已然发展到动不动就会有网络通缉令撒遍全球的情况下,任何一丁点儿“被晒的隐私”都有可能成为一个网络暴力事件的突破口。
不过,换个角度想,在博客中无意中被“晒”出来的犄角旮旯的个人生活线索有时候确实也能给人带来惊喜。
我至今还记得,前年元旦的时候,我和妻子从外面回来,居然发现一对来自遥远的阿姆斯特丹的夫妇在我家楼下等我们。这对夫妇一直是我博客的“潜水员”,一来到北京,他们就把找到我家并和我见面当做一项“定向越野”运动来操练。他们根据我的一篇写我家附近街道沿革的日志找到了我住的小区,又根据我博客上曾经贴出的一张我们那栋楼门前的流浪猫照片找到了我住的那栋楼,最后,根据各单元门口贴着的各家各户煤气费清单确定了我住的单元和房号。那是一对非常可的夫妇,素不相识的他们为我带来了一本很投我所好的英文版《叶芝传》,我很兴奋地为他们做了一顿饭,丝毫没有感到任何隐私被攻破之后的恐慌。

故事相关阅读

故事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