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生求职供过于求 毕业后转行者占一半以上
发布时间:2019-08-21 20:25:26
艺考生及家长的投机心理以及高校对经济利益的追逐,这“两头热”烘热了艺考,也增加了艺考的难度。但是,即使是那些经历了艰难的艺考并进入大学校门的“成功者”,在大学毕业后,也将面对就业的层层磨砺。
而提起艺考生就业难,又不得不追溯到“两头热”这一根本所在。
部分艺术生萌生退意
眼下又到了高校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但在求职者的队伍中,不少上一届毕业生也挤进来欲分一杯羹,其中就有不少是艺术生。
小梁就是其中一个。2005年7月,小梁从四川一所美术院校国画专业毕业回到济南,奔波了一年都没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最后不得不进入一家保险公司跑业务。据他说,他所在班有9名毕业生,到现在还没一个找到对口的工作。 这绝非个例。记者了解到,某艺术院校去年毕业于油画专业的学生共17名,其中4人考研,1人留校任教,其余12人均从事与本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
山东某艺术院校美术学院一位负责人介绍说,该院油画、雕塑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转行的起码占一半以上。有的学生毕业后无事可做,干脆办起了艺考辅导班。 据记者了解,当初辛辛苦苦考入大学的艺术生中,已有少数人萌生退意,悄然转学其他专业或干脆退学。 据了解,这些“激流勇退”者大多是当年因为文化课成绩较差而转学艺术的,其实对艺术并没有真正的兴趣和了解。当然,当前艺术生就业难的形势对他们退出也有影响。
刚出艺校又进技校
不容忽视的另一个现象是,部分从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在找工作处处碰壁后,无奈再到技校学技术。 据山东技师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处长张克清介绍,技师学院2004年共招收专科学历毕业生30人,2005年招生61人,这些学生中艺术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2004年30名专科生中,学艺术的尚不足10人,2005年的61人中就已达到34人。有的学生选择了电脑图文、服装设计等与原先所学有一定联系的专业,也有一些完全抛弃原来专业,改学数控机床、汽车修理等专业。
2006年山东技师学院的招生工作尚未开始,但据招办有关人士介绍,现已有不少艺术专业大学生前来咨询。
艺术生求职供过于求
山艺国际艺术交流学院院长胡少力分析说:“学生毕业后将会作为劳动力商品提供给社会,但一个国家不需要这么多‘艺术家’。”在一些大型的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会上,前来应聘的众多艺术生甚至都找不到递简历的摊位。
山东工艺美院一位教授认为,近年来,艺考热逐年升温,毕业生相应大幅度增加。然而提供给他们的就业渠道却没有增加多少。可以说,现在社会对艺术类毕业生的需求已经近乎饱和,艺术院校招生越多,就业压力就越大。 更何况,不少艺术生是半路出家,本就没多少艺术功底,这也加大了就业难度。
艺考热要靠市场降温
艺考热,考生们投入较大,而就业难,则代表产出少。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成为当前艺考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两年,社会上关于艺考热和就业难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有人抱怨,艺考热导致就业难,应该强行限制;也有人反驳说,大学毕业面对就业难,总比高中毕业就业难要好一些吧。
其实,我们不能一味地把就业难的原因归咎于艺考热,艺考热也并非一定会导致就业难。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张九健研究员分析说,首先是这些年经济形势的好转,形成社会对艺术类人才需求的增长,成为艺考热的一个原因。
张九健说,其实现在高校培养的艺术类人才,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专门的“艺术”人才,或说并不是要成为“艺术家”,而是与艺术相关的复合型人才。关键是看高校如何面向市场、分层次办学,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比如近年山东高校培养的艺术类人才,80%—90%是应用型人才,像设计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化妆与形象设计、包装工程等专业,就很受社会欢迎。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艺术类专业都该扩招。艺考要恢复正常,还要由市场说话。”张九健说。
来源:都市女报
而提起艺考生就业难,又不得不追溯到“两头热”这一根本所在。
部分艺术生萌生退意
眼下又到了高校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关键时期。但在求职者的队伍中,不少上一届毕业生也挤进来欲分一杯羹,其中就有不少是艺术生。
小梁就是其中一个。2005年7月,小梁从四川一所美术院校国画专业毕业回到济南,奔波了一年都没找到一个适合自己专业的岗位,最后不得不进入一家保险公司跑业务。据他说,他所在班有9名毕业生,到现在还没一个找到对口的工作。 这绝非个例。记者了解到,某艺术院校去年毕业于油画专业的学生共17名,其中4人考研,1人留校任教,其余12人均从事与本专业毫不相干的工作。
山东某艺术院校美术学院一位负责人介绍说,该院油画、雕塑专业的毕业生,毕业后转行的起码占一半以上。有的学生毕业后无事可做,干脆办起了艺考辅导班。 据记者了解,当初辛辛苦苦考入大学的艺术生中,已有少数人萌生退意,悄然转学其他专业或干脆退学。 据了解,这些“激流勇退”者大多是当年因为文化课成绩较差而转学艺术的,其实对艺术并没有真正的兴趣和了解。当然,当前艺术生就业难的形势对他们退出也有影响。
刚出艺校又进技校
不容忽视的另一个现象是,部分从高校艺术专业毕业的大中专学生在找工作处处碰壁后,无奈再到技校学技术。 据山东技师学院招生与就业处处长张克清介绍,技师学院2004年共招收专科学历毕业生30人,2005年招生61人,这些学生中艺术生的比例在逐年增加。2004年30名专科生中,学艺术的尚不足10人,2005年的61人中就已达到34人。有的学生选择了电脑图文、服装设计等与原先所学有一定联系的专业,也有一些完全抛弃原来专业,改学数控机床、汽车修理等专业。
2006年山东技师学院的招生工作尚未开始,但据招办有关人士介绍,现已有不少艺术专业大学生前来咨询。
艺术生求职供过于求
山艺国际艺术交流学院院长胡少力分析说:“学生毕业后将会作为劳动力商品提供给社会,但一个国家不需要这么多‘艺术家’。”在一些大型的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会上,前来应聘的众多艺术生甚至都找不到递简历的摊位。
山东工艺美院一位教授认为,近年来,艺考热逐年升温,毕业生相应大幅度增加。然而提供给他们的就业渠道却没有增加多少。可以说,现在社会对艺术类毕业生的需求已经近乎饱和,艺术院校招生越多,就业压力就越大。 更何况,不少艺术生是半路出家,本就没多少艺术功底,这也加大了就业难度。
艺考热要靠市场降温
艺考热,考生们投入较大,而就业难,则代表产出少。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成为当前艺考生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这两年,社会上关于艺考热和就业难的话题一直争论不休。有人抱怨,艺考热导致就业难,应该强行限制;也有人反驳说,大学毕业面对就业难,总比高中毕业就业难要好一些吧。
其实,我们不能一味地把就业难的原因归咎于艺考热,艺考热也并非一定会导致就业难。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张九健研究员分析说,首先是这些年经济形势的好转,形成社会对艺术类人才需求的增长,成为艺考热的一个原因。
张九健说,其实现在高校培养的艺术类人才,从严格意义上讲并不是专门的“艺术”人才,或说并不是要成为“艺术家”,而是与艺术相关的复合型人才。关键是看高校如何面向市场、分层次办学,培养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人才。比如近年山东高校培养的艺术类人才,80%—90%是应用型人才,像设计管理、旅游产品设计、家具设计、化妆与形象设计、包装工程等专业,就很受社会欢迎。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艺术类专业都该扩招。艺考要恢复正常,还要由市场说话。”张九健说。
来源:都市女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