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在人类尚无法根本控制残疾的当今社会里,总有约5%的人或早或晚逃脱不了残疾的怪圈,天赋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之人权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基本共识,而教育则是残疾人通往享有平等人权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 我区的特殊教育办学现状
虽然我区的特殊教育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现在初步形成了以随班就读为主,特教辅读班为辅的特殊教育办学格局。目前我区6-18岁共有智力残疾人数240人,有68人于特教辅读班就读,其余的270人分布于我区的各所中小学校随班就读,智力残疾生入学率达到95%以上。
为进一步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残疾人教育条例》,为使我区在XX年年实现高水平、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为保障社会弱势群体中的残疾儿童有一个适合他们的就学环境的,完善我区特教工作,保证“听残、视残、智残”三类残疾适龄人口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在区教文体局的高度重视下,加大力度,投入大量资金,筹办特殊教育辅读班。改变了大部分智障儿童因为条件限制,都在原有学校随班就读的局面。这是大势所趋,是为民办实事的一大举措。
现在各镇中心校都开办了特教辅读班,主要招收重度智力残疾学生。而新店中心小学辅读班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办的,现在共有生数18人,配有4名教师。独立开办于新店镇湖头村的原有校舍,校舍宽敞,各种特教教学设备基本齐全。
辅读班的开办,使我区在XX年年实现高水平、高标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巩固“双高普九”成果,推进“跨世纪工程”实施,搞好特殊教育,是我们以后面临的又一重要课题。
二、 存在问题
1、对特殊教育的认识还不够,在发展特殊教育过程中还没有形成政府、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 政府对特殊教育投入不够,师资力量薄弱,特殊教育质量有待提高,家长的认识不到位,“随班混读”现象仍然比较突出。虽然各个特教辅读班和随班就读已经开办得有声有色,但是教师对特殊教育的认识还止于看住孩子,不让孩子随便乱跑的思想意识而已。
2、资源浪费
全区5个特教辅读班,每个辅读班十几人,规模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资金的投入、师资的配备、各种特殊教育设备的添置,都应一一到位。五个辅读班,每个辅读班基本配备4个老师,一共有20多个老师,还有一些后勤人员的聘请也应到位。每个辅读班一套特殊教育器材(蒙台梭利训练器材、感统训练器材),一套5万,五个辅读班就25万。辅读班的学生人数不多,但是政府对辅读班的投入资金相对于普通学校教育投入来讲是一笔庞大的支出,这但是这笔资金分散到各个辅读班,又显得投入不足。
3、路上交通问题
由于翔安区地域较为广阔,智力残疾学生的分布也较为广。虽说各辅读班在于各中心校,地域处于交通比较方便的地方。但是对于残疾学生的上学、放学安全问题还是成了辅读班办学的一个瓶颈。各残疾生大多需要家属陪伴上学,乘车或雇摩托车到学校需时间半个多小时,所以现在各辅读班采取学校教师接送。条件好的聘请汽车专程接送,路程需要一个多小时。残疾生分布较广的雇请摩的接送残疾学生上下学。增加特教教师的工作量这事是小,重要的是接送学生路上的安全才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从家长手中接到学生,这责任就应该属于学校的,万一路上出了意外,谁也承担不起这个责任。部分路途近的,家长自己接送,但是,这就形成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局面,对于智障儿童的系统性、规范性接受教育成了问题。
4、师资问题
现在各辅读班的教师多为普通小学转岗教师,特教辅读班的教学对于他们来讲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概念。虽然上级已经组织了不少的理论实践培训,但是对于特殊教育专业的教学还只是杯水车薪,老师也非常尽力地做好辅读班的工作,成效还是非常低。还有教师的特殊教育岗位编制、从事特殊教育工作教师的补贴等都是教师期待解决的问题,不要让这些问题成为扼制我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瓶颈。
三、我区特殊教育的发展策略
1、特殊教育资源的重新优化组合。
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策略是“以大量附设在普通学校的随班就读和特教班为主体,特教学校为骨干”。国家也提出了:“在每一个人口超过30万的县区都设立特殊教育学校,让残疾儿童也能够象健全儿童一样就近入学”的要求。这就让我区办一所特殊学校有了政策依据。我区应建立一所特殊学校,将现有的辅读班资源进行整合,主要招收中重度智力残疾学生和听力残疾学生。学校采取寄宿式管理,学生上下学由家长自行接送,学生减少了在路上的时间,路上安全隐患相对比较小。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所有轻度残疾儿童少年均就近进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在办学层次上由义务教育向早期干预(即学前康复)和中等教育两端延伸,在教学内容上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并重,并在初中重点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学校将逐步成为我区特殊教育的文化教育、职业教育、康复教育、教育科研、师资培训、随班就读巡回指导中心。
2、加大投入,建立有力的特殊教育经济后盾
特殊教育因为需要“特别的课程,特别的教材,特别的师资,特别的设备”,在投入方面自然比普通教育要大得多。《残疾人教育条例》(1994年国务院颁发)第44条规定:“残疾人教育经费由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并随着教育事业费的增加而逐步增加。”如何贯彻落实国务院精神,多渠道筹措经费,是我区当前发展特殊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特殊教育经费可以由财政、民政、残联等部门共同承担。政府财政主要负责特教学校教职工的工资、福利、津贴、学生公用经费、随班就读教师的补贴、办学条件的改善等,应设立特殊教育专项经费,确保经费落实。民政每年分别从事业费、社会有奖募捐和残疾人基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经费作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专项救助款,对家庭经济困难在读残疾学生根据困难程度分别给予一定补助。同时,各级希望工程也应将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儿童少年纳入救助范围。
3、培训师资,建立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特教学校应招收有特殊教育专业的专职教师担任特殊教育的教学,这部分教师可以通过自培方式进行培训。转岗教师和随班就读学生的教师大部分毕业于普师,比较少接触过特殊教育,加上各年级随班就读学生不能固定,每个教师都有可能遇上随班就读学生,因此这部分教师培训的面多量广,任务十分艰巨,应是当前特殊教育师资培训的重点。培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一,举办特殊教育师资短训班,利用暑假集中培训。目前,我市通过市教育局已经举办了几期短训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二,由区教育局牵头,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开设特殊教育必须课,全员培养特教教师(包括随班就读教师)。三、充分发挥特教学校的骨干作用,设立专项经费,选派业务骨干成立随班就读巡回指导小组,定期下到各随班就读学校进行具体业务指导。
中国的特殊教育只是刚刚起步,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特教工作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