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年农业科技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8-12 15:16:49
一、XX年工作做法和成效
XX年,我省农业科技工作按照科技部"人才、专利、标准化"战略,继续落实《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工作安排,跟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方向,瞄准新时期农业科技的市场需求,为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国内外市场服务。通过国家和我省的各类农业科技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全年结转项目19项,经费106万元;新上重大项目9项,经费320万元;新上招标项目4项,经费400万元;新上重点项目71项,经费844万元。
(一)实施优质高效种植业科技行动,为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以新品种选育为重点的粮油作物种子科研攻关工作取得新进展。XX年,航天育种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特优航1号通过审定,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航天育种育成的另一组合Ⅱ优航1号在XX年高产栽培试验中,虽遇连续38天持续高温不利条件,最高亩产量仍达904公斤,加权平均亩产815公斤;其再生季创平均亩产543公斤的新记录,其中最高亩产达公斤,超过XX年创造的再生季公斤的世界记录。优质早籼常规水稻新品种佳辐占通过审定。该品种米质优,米质10项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1项达到二级优质米标准(部颁共12项指标)。一经审定即在生产上迅速推广。甘薯新品种福薯7-6通过审定,该品种为目前我省自行选育的首个叶用专用品种。新育成龙薯9号、金山291等甘薯新品种,表现优异,即将进行审定。特种玉米继闽玉糯1号XX年审定后,又育成闽紫糯1号,引进粤甜3号,丰富了我省玉米种植品种。选育成功抗黄曲霉新品种福花1号,即将进行认定,为解决花生食品的餐桌污染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在粮油作物新品种选育或引进方面,还有水稻新品种Ⅱ优辐819、D优151、D297优明86等,毛豆75、毛豆2808通过审定,新育成的金优明100、Ⅱ优1273、谷优527、T优10号、特优923、D奇宝优527即将进行审定。XX年围绕优质、高产、抗病虫目标,水稻不育系选育取得新成果。三系不育系金山A-1、金山A-2、T29A、T31A、明3A、广抗13A、九丰A、D297eA2和两系不育系三农S-1等9个新的不育系通过鉴定。
XX年7月,在全国杂交水稻试验试种XX-XX年三亚试验总结会上,全国参试育种单位40家,参试品种126个,福建参试的水稻新品种(组合)产量居前20位的有10个,居前15位的有8个,这一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省水稻育种的实力和水平。
(二)经济作物通过优良品种引进、选育,配套栽培、保鲜及深加工技术研究,建立了一批特色、优势果、蔬、茶产业。
针对我省龙眼品种结构失调而导致效益低下的重大问题,在国内首先大规模地对不同成熟期的龙眼品种(系)、优株进行筛选或选育,近年选育出龙眼早中晚熟新品种(系)优株12个(晚熟2个、早熟6个、中熟4个),并制定出适宜栽培品种的优化配套技术,推广应用15多万亩,明显促进龙眼良种化水平,延长供应期两个多月。新选育出弥猴桃、黄花梨等落叶水果优良品种,并建立了示范基地。荔枝采后保鲜技术研究,枇杷、龙眼、荔枝气调保鲜与储运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动了我省特色的亚热带水果开拓国内外市场,余甘多糖提取工艺及应用技术研究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使相关产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规模化经济、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针对我省茶业面临国际、国内市场产品品质要求的竞争压力,解决农药残留和品质退化问题,系统研究无农药小绿叶蝉及其天敌的发生消长规律,筛选研制成功适合茶叶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复合型植物农药,以及适合有机茶叶的纯植物源农药,FT、蝴蝶、天游品牌获AA级绿色食品证书,20个基地获A级食品证书,3000亩基地获有机食品认证,获省科技进步奖。XX年加大科研力度,又立项开展了武夷岩茶、正山小种、铁观音、白茶等一批我省名优茶叶品种的标准化栽培和品种的提纯与优化栽培技术研究,为我省茶叶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技术支持。
福安生姜、福鼎芋头等地方蔬菜特色品种产业化关键配套技术研究提高了相关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出口蔬菜产品基地建设、病虫害防治、蔬菜大棚周年利用、有机栽培技术研究等为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入了生机活力。
(三)畜牧业科技为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继续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技术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免疫疗法研究和抗白垩病蜜蜂新品种培育取得成功;初步完成了水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机理研究,为我省水禽流行病防治打下良好基础。肉鸡屠宰废水及下脚料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多级生物处理转化和提高污水分解效率的菌种筛选工作,并建立了综合治理模式。新型高效饲料开发取得了仔猪非抗原性植物蛋白和无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重要成果;地方特色畜禽品种保护重点支持了我省地方特色品种槐猪、莆田黑猪、福安水牛的保种选育研究。福建省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通过了省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BL3实验室的建设将极大提升我省畜禽疾病防治的设施水平。
(四)提升水产养殖科技含量,实现品种换代和产业增效。
水产科技工作围绕良种选育及其高效养殖配套技术进行,成效显著。除了我省传统优势品种如:坛紫菜、西施舌、锯缘青蟹的生产稳步发展外,又出现了多个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优良品种。西施舌人工育苗今年获突破性进展,培育出幼贝13万多粒,对完成西施舌的规模化人工育苗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国家863项目"大黄鱼品种改良育种技术"研究,繁育改良子一代50万尾,自育20万尾,建立了雌核发育系。在国内率先突破银鲈全人工批量育苗和稳定的苗种生产技术,并进行了集约化养殖,全省辐射推广数千亩。军曹鱼的引进及养殖技术研究,青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斜带髭鲷人工育苗研究等成果,为水产养殖业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经多年的研究,探讨出全人工养殖繁育中华鲟的途径,初步总结出一套南方气候条件下人工养殖中华鲟的关键技术路线,为今后规模保护、利用、开发中华鲟提供依据。对虾养殖开发出一系列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饵料微藻养殖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成功,推动了相关品种的集约化养殖和产业增效。利用鲍壳开发保护视力的功能食品的研究为水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海洋功能食品的开发开拓了新的领域。鲍鱼育苗脱板病的研究,为解决困绕我省鲍鱼生产的育苗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林业科技以林木良材选育和食用菌、花卉集约种植技术开发为重点,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丰收。
林木良种选育继续以人工速生林适生品种选育和林木专用材定向培育和快繁技术开发为重点,为林木资源分类经营和集约栽培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重大项目的专项招标立项开展速生树种西南桦、光皮桦快繁技术研究及应用,建立拥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西南桦、光皮桦优良树种无性快繁技术体系;开展福建森林良材选育及生态系统效益研究,完成福建柏无节良材选育研究,相关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促进了林地植被的生长,明显改善林地土壤肥力,另一方面提高了材质,使木材市场售价提高了2-3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重大森林病虫害松材线虫、松突圆蚧的防治研究取得新进展,重点抓好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其中,松材线虫防治技术研究对松材线虫病主要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的引诱剂配方进行改良研究,开发和引进毒力高、针对性强的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杀虫剂并进行批量生产和林区应用;松突圆蚧防治技术研究主要是深化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引进天敌、加大天敌繁育和推广力度以及营林技术措施研究等,上述研究将最终形成相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成果。
防护林科技实施竹子替代木麻黄更新沿海防护林及生态技术研究并在东山沿海防护林项目实施地取得重要进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00多种各类竹种在防护林带和沿海盐碱沙地种植成功,在取得新的生态防护效益的同时,为实施地的经济林业和旅游业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水土保持科技完成了长汀水蚀荒漠绿化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筛选出"类芦"等重要的适生草种,并开发出相关配套技术,为我省和我国南地区水土流失区治理水土流失做出了重要的科技示范,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部当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立项,并取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殊荣。
食用菌科技落实"技术标准化"战略,立项开展银耳、姬松茸等重要食用菌品种的绿色食品标准化研究与示范,提高食用菌品质,减少农残,突破市场对我省食用菌产品的品质和技术瓶颈。特色花卉产业科技开发扶持了我省著名花乡漳平永福杜鹃花产业的发展,成功引进四个西洋杜鹃品种和多个国内外名优花卉,开发出一套适合当地花卉产业发展的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年培育西洋杜鹃优质扦插苗250万株,上市各种规格可控花期成品西洋杜鹃花60万盆,产值1650万元,税利495万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六)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得到国家科技部的肯定。
XX年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为纽带,以花博园为依托,以花果生产、精深加工、良种繁育为基础,开展农业优良品种引进、选育和先进技术的创新、集成、示范和推广。载止目前,园区已有100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三资"企业40家(台资35家),累计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内联企业120家,利用资金亿元。已建成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基地5万亩,辐射推广区域20万亩,设施农业3500亩,节水灌溉3万亩,无土栽培500亩,花果茶批发市场1000亩,保鲜加工车间5万平方米,全区年产值5亿元,其中花果业产值亿元,整个园区的现代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在努力实施科技部已下达的国家项目"亚热带花卉果树良种引进
筛选及示范栽培研?quot;项目基础上,XX年经过参与竞争和专家评审,争取科技部下达园区新的国家级项目《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资助金额48万元。全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ISO14000环境认证培训班在我省漳州农业科技园区召开,来自全国的与会专家、领导参观、检查了我省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相关项目的工作进展,认为我省的园区工作在全国的园区工作中属先进水平。
XX年,我省农业科技工作按照科技部"人才、专利、标准化"战略,继续落实《福建省农业科技发展纲要》的工作安排,跟踪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发展方向,瞄准新时期农业科技的市场需求,为全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农"问题的解决、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开拓国内外市场服务。通过国家和我省的各类农业科技计划的实施,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全年结转项目19项,经费106万元;新上重大项目9项,经费320万元;新上招标项目4项,经费400万元;新上重点项目71项,经费844万元。
(一)实施优质高效种植业科技行动,为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以新品种选育为重点的粮油作物种子科研攻关工作取得新进展。XX年,航天育种培育出的水稻新品种特优航1号通过审定,开始在生产上推广应用。航天育种育成的另一组合Ⅱ优航1号在XX年高产栽培试验中,虽遇连续38天持续高温不利条件,最高亩产量仍达904公斤,加权平均亩产815公斤;其再生季创平均亩产543公斤的新记录,其中最高亩产达公斤,超过XX年创造的再生季公斤的世界记录。优质早籼常规水稻新品种佳辐占通过审定。该品种米质优,米质10项达到部颁一级优质米标准,1项达到二级优质米标准(部颁共12项指标)。一经审定即在生产上迅速推广。甘薯新品种福薯7-6通过审定,该品种为目前我省自行选育的首个叶用专用品种。新育成龙薯9号、金山291等甘薯新品种,表现优异,即将进行审定。特种玉米继闽玉糯1号XX年审定后,又育成闽紫糯1号,引进粤甜3号,丰富了我省玉米种植品种。选育成功抗黄曲霉新品种福花1号,即将进行认定,为解决花生食品的餐桌污染问题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在粮油作物新品种选育或引进方面,还有水稻新品种Ⅱ优辐819、D优151、D297优明86等,毛豆75、毛豆2808通过审定,新育成的金优明100、Ⅱ优1273、谷优527、T优10号、特优923、D奇宝优527即将进行审定。XX年围绕优质、高产、抗病虫目标,水稻不育系选育取得新成果。三系不育系金山A-1、金山A-2、T29A、T31A、明3A、广抗13A、九丰A、D297eA2和两系不育系三农S-1等9个新的不育系通过鉴定。
XX年7月,在全国杂交水稻试验试种XX-XX年三亚试验总结会上,全国参试育种单位40家,参试品种126个,福建参试的水稻新品种(组合)产量居前20位的有10个,居前15位的有8个,这一成绩,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我省水稻育种的实力和水平。
(二)经济作物通过优良品种引进、选育,配套栽培、保鲜及深加工技术研究,建立了一批特色、优势果、蔬、茶产业。
针对我省龙眼品种结构失调而导致效益低下的重大问题,在国内首先大规模地对不同成熟期的龙眼品种(系)、优株进行筛选或选育,近年选育出龙眼早中晚熟新品种(系)优株12个(晚熟2个、早熟6个、中熟4个),并制定出适宜栽培品种的优化配套技术,推广应用15多万亩,明显促进龙眼良种化水平,延长供应期两个多月。新选育出弥猴桃、黄花梨等落叶水果优良品种,并建立了示范基地。荔枝采后保鲜技术研究,枇杷、龙眼、荔枝气调保鲜与储运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动了我省特色的亚热带水果开拓国内外市场,余甘多糖提取工艺及应用技术研究等一批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的研究、开发使相关产业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了规模化经济、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针对我省茶业面临国际、国内市场产品品质要求的竞争压力,解决农药残留和品质退化问题,系统研究无农药小绿叶蝉及其天敌的发生消长规律,筛选研制成功适合茶叶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的复合型植物农药,以及适合有机茶叶的纯植物源农药,FT、蝴蝶、天游品牌获AA级绿色食品证书,20个基地获A级食品证书,3000亩基地获有机食品认证,获省科技进步奖。XX年加大科研力度,又立项开展了武夷岩茶、正山小种、铁观音、白茶等一批我省名优茶叶品种的标准化栽培和品种的提纯与优化栽培技术研究,为我省茶叶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技术支持。
福安生姜、福鼎芋头等地方蔬菜特色品种产业化关键配套技术研究提高了相关产业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出口蔬菜产品基地建设、病虫害防治、蔬菜大棚周年利用、有机栽培技术研究等为产业化龙头企业注入了生机活力。
(三)畜牧业科技为畜禽养殖业健康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服务。
继续强化畜禽疫病防治技术研究,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新城疫免疫疗法研究和抗白垩病蜜蜂新品种培育取得成功;初步完成了水禽流感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机理研究,为我省水禽流行病防治打下良好基础。肉鸡屠宰废水及下脚料综合治理项目已完成多级生物处理转化和提高污水分解效率的菌种筛选工作,并建立了综合治理模式。新型高效饲料开发取得了仔猪非抗原性植物蛋白和无抗生素饲料添加剂等重要成果;地方特色畜禽品种保护重点支持了我省地方特色品种槐猪、莆田黑猪、福安水牛的保种选育研究。福建省兽医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建设方案通过了省农业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论证,BL3实验室的建设将极大提升我省畜禽疾病防治的设施水平。
(四)提升水产养殖科技含量,实现品种换代和产业增效。
水产科技工作围绕良种选育及其高效养殖配套技术进行,成效显著。除了我省传统优势品种如:坛紫菜、西施舌、锯缘青蟹的生产稳步发展外,又出现了多个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优良品种。西施舌人工育苗今年获突破性进展,培育出幼贝13万多粒,对完成西施舌的规模化人工育苗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国家863项目"大黄鱼品种改良育种技术"研究,繁育改良子一代50万尾,自育20万尾,建立了雌核发育系。在国内率先突破银鲈全人工批量育苗和稳定的苗种生产技术,并进行了集约化养殖,全省辐射推广数千亩。军曹鱼的引进及养殖技术研究,青石斑鱼人工繁殖技术研究,斜带髭鲷人工育苗研究等成果,为水产养殖业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经多年的研究,探讨出全人工养殖繁育中华鲟的途径,初步总结出一套南方气候条件下人工养殖中华鲟的关键技术路线,为今后规模保护、利用、开发中华鲟提供依据。对虾养殖开发出一系列高产、高效、健康养殖技术,饵料微藻养殖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成功,推动了相关品种的集约化养殖和产业增效。利用鲍壳开发保护视力的功能食品的研究为水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海洋功能食品的开发开拓了新的领域。鲍鱼育苗脱板病的研究,为解决困绕我省鲍鱼生产的育苗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持。
(五)林业科技以林木良材选育和食用菌、花卉集约种植技术开发为重点,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三丰收。
林木良种选育继续以人工速生林适生品种选育和林木专用材定向培育和快繁技术开发为重点,为林木资源分类经营和集约栽培提供技术支持。通过重大项目的专项招标立项开展速生树种西南桦、光皮桦快繁技术研究及应用,建立拥有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西南桦、光皮桦优良树种无性快繁技术体系;开展福建森林良材选育及生态系统效益研究,完成福建柏无节良材选育研究,相关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促进了林地植被的生长,明显改善林地土壤肥力,另一方面提高了材质,使木材市场售价提高了2-3倍,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重大森林病虫害松材线虫、松突圆蚧的防治研究取得新进展,重点抓好生物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其中,松材线虫防治技术研究对松材线虫病主要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的引诱剂配方进行改良研究,开发和引进毒力高、针对性强的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杀虫剂并进行批量生产和林区应用;松突圆蚧防治技术研究主要是深化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研究、引进天敌、加大天敌繁育和推广力度以及营林技术措施研究等,上述研究将最终形成相关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成果。
防护林科技实施竹子替代木麻黄更新沿海防护林及生态技术研究并在东山沿海防护林项目实施地取得重要进展。经过一年多的努力,100多种各类竹种在防护林带和沿海盐碱沙地种植成功,在取得新的生态防护效益的同时,为实施地的经济林业和旅游业增添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水土保持科技完成了长汀水蚀荒漠绿化技术研究,取得了重要的技术突破,筛选出"类芦"等重要的适生草种,并开发出相关配套技术,为我省和我国南地区水土流失区治理水土流失做出了重要的科技示范,相关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部当年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立项,并取得了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殊荣。
食用菌科技落实"技术标准化"战略,立项开展银耳、姬松茸等重要食用菌品种的绿色食品标准化研究与示范,提高食用菌品质,减少农残,突破市场对我省食用菌产品的品质和技术瓶颈。特色花卉产业科技开发扶持了我省著名花乡漳平永福杜鹃花产业的发展,成功引进四个西洋杜鹃品种和多个国内外名优花卉,开发出一套适合当地花卉产业发展的产业化配套栽培技术,年培育西洋杜鹃优质扦插苗250万株,上市各种规格可控花期成品西洋杜鹃花60万盆,产值1650万元,税利495万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六)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得到国家科技部的肯定。
XX年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闽台农业科技合作交流为纽带,以花博园为依托,以花果生产、精深加工、良种繁育为基础,开展农业优良品种引进、选育和先进技术的创新、集成、示范和推广。载止目前,园区已有1000多家企业入驻,其中"三资"企业40家(台资35家),累计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内联企业120家,利用资金亿元。已建成闽台农业合作交流基地5万亩,辐射推广区域20万亩,设施农业3500亩,节水灌溉3万亩,无土栽培500亩,花果茶批发市场1000亩,保鲜加工车间5万平方米,全区年产值5亿元,其中花果业产值亿元,整个园区的现代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在努力实施科技部已下达的国家项目"亚热带花卉果树良种引进
筛选及示范栽培研?quot;项目基础上,XX年经过参与竞争和专家评审,争取科技部下达园区新的国家级项目《福建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资助金额48万元。全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ISO14000环境认证培训班在我省漳州农业科技园区召开,来自全国的与会专家、领导参观、检查了我省漳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相关项目的工作进展,认为我省的园区工作在全国的园区工作中属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