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心得体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发布时间:2018-10-14 14:33:04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精选资料一: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第一章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职业的概述[由www.telnote.cn整理]

  一、职业的含义与特征

  (一)职业是社会中人的劳动主角定位个性名称

  所谓“职业”,就是劳动者能够稳定从事某项有酬工作而获得的劳动主角。

  (二)职业特征

  社会性——职业的首要特性。qq网名超拽

  专业性——职业的内在要求。

  经济性——职业的基本保障。

  技术性——职业的必备条件。

  二、职业的产生与发展是人类礼貌进步的标志

  三、职业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职业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二)职业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

  第二节教师职业的特征与社会好处

  一、教师职业是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之一

  二、教师职业是崇高而神圣的职业

  三、教师是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

  教师职业的社会好处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精神礼貌建设起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

  第一,教师是人类文化的用心传播者,对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发展贡献巨大。

  第二,教师是人类智能的用心开发者。

  第三,教师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对提高新一代及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的劳动对社会物质礼貌建设起着间接而巨大的作用

  (三)教师的劳动对个人的成长发展起着主导作用

  第三节教师职业现代视野

  一、人类面临的挑战

  二、新世纪教育面临的挑战

  三、新世纪教师面临的挑战

  第一,树立新的教育观。

  第二,树立新的知识观。

  第三,树立新的学生观。

  第二章职业道德与教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道德与职业道德

  一、道德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所在

  道德是由必须社会的经济关联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评价为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联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二、职业道德是职业生活中道德关联的反映

  职业道德是同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的,它是调整职业内部、职业之间、职业与社会之间各种关联的行为准则,也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当普遍遵循的行为善恶准则或标准

  三、职业道德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1)职业道德在原始社会萌芽。

  (2)职业道德在奴隶社会构成。

  (3)职业道德在资本主义社会大大发展。

  四、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是人类历史上职业道德发展的最高成果

  第二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内涵、特点与社会功能

  一、师德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师德”是教师道德的简称,主要是指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茔客串构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调节着教师与他人,教师与群众及社会、教师与自我的相互关联,

  二、师德蕴涵着无尽的价值

  第一,师德纯化社会风气

  第二,师行影响、塑造人的心灵

  第三,师德影响人的终身

  三、师德是教师心中精神的太阳

  第三节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一、教师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就是指人们对于未来工作类别的选取以及在工作上到达何种成就的向片和追求。

  二、教师职业职责

  教师的职业职责主要体此刻以下四方面:

  第一,务必自觉地做到对学生负责。

  第二,对学生家长负责。

  第三,对社会负责。

  三、教师职业态度

  四、教师职业纪律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模范遵守职业纪律呢?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识。

  第二,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

  第三,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

  第四,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五,虚心理解批评,勇于自我批评,善于改正错误。

  第六,有坚强的意志和持之以恒的决心。

  五、教师职业技能

  教师怎样做才能提高自己的职业技能呢?应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刻苦钻研业务。

  第二,懂教育规律。

  第三,具备必须的管理知识。

  第四,勇于实践,不断创新。

  六、教师职业良心

  首先,人民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职业良心的重要地位。

  其次,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建功立业的精神支柱。

  因此,我们能够说,教师的职业良心是教师为人民教育事业建功立业的重要精神支柱。

  七、教师职业作风

  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事求是,坚持真理。

  第二,工作用心,认真负责。

  第三,忠诚坦白,平等待人。

  第四,发扬民主,团结互助。

  八、教师职业荣誉

  教师荣誉有着巨大的作用,主要表此刻两个方面:一是推动教师更好地履行职业义务,为培养现代化建设人才尽职尽责;二是教育和鼓励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尊师重敬,为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三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上)

  第一节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

  一、规范是个人与社会关联和谐的保证

  规范有以下几个本质特征:

  (1)客观性。

  (2)标准性。

  二、道德规范是一种特殊的规范

  三、师德规范是调节教育关联,完善教师自身的手段

  师德规范要真正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和人生的价值追求,教师务必发奋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充分认识师德规范的价值好处;

  第二,发奋把师德规范变为一种内化于心灵的德性;

  第三,师德规范是最终要构成一种完善自身的精神力量。

  第二节爱国守法是师德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一、热爱祖国是教师献身教育的思想基础;

  二、热爱祖国,使教师获得无穷的内驱力和创造力;

  三、教师热爱祖国要具体体此刻热爱教育事业上;

  四、依法执教师是师德修养的底线要求;

  五、依法执教是师德修养的现实要求;

  六、教师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遵纪守法的模范。

  第三节敬业奉献是教师必备的品质

  一、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师德的首要标准;

  二、甘为人梯、乐于奉献是教师的一种使命和境界;

  三、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是教师敬业奉献的根本体现;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下)

  第一节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呢?

  一、关心爱护学生

  教师关心爱护学生,要做到:

  第一,了解和信任学生。

  第二,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

  第三,爱护每一名学生。

  二、平等地对待和尊重、明白学生

  尊重和明白首先要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没有平等也就没有尊重和明白。

  尊重学生要以平等为基础。

  个性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

  第二,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

  第三,宽容和信任学生。

  三、循循善诱,诲人不倦

  四、严格要求,宽严相济

  第一,要严而有理。

  第二,要严而有度。

  第三,要严而有方。

  第四,要严而求恒。

  第五,要严中求细。

  五、保护学生的安全,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节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根本道德职责

  一、实施素质教育,遵循教育规律;

  二、严勇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三、培养良好品德,塑造健全人格

  四、终身学习是教师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

  第三节为人师表是教师的本色

  一、严于律已,以身作则

  第一,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第二,以身作则,起榜样示范作用。

  第三,坚持“身教重于言教”。

  二、廉虚谨慎,团结协作

  (一)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联是比较重要的关联,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关联好处深远。

  (二)与教育管理者交往的道德要求

  (三)教师与学生家长关联中的道德要求

  三、教师语言、仪表、仪态中的道德规范

  (一)语言文雅,亲切自然

  (二)仪表端庄、格调高雅

  第一,教师的仪容。

  第二,教师的服饰。

  第三,教师的举止。

  (三)风度从容,彰显个性

  第一,教师要“稳重”

  第二,教师要“可亲”

  第三,教师要“有识”

  四、廉洁从教,洁身自好

  第五章教师个体品质的养成

  第一节个体道德的养成是道德规范由他律到自律的

  必然要求

  一、个体道德是社会道德的内化和个体化表现

  分为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两种

  个体道德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资料:第一,个体道德意识。

  个体道德具有如下特征:1、自成性。2、潜在性。3、社会制约性。

  个体道德是与社会道德相互区别和联系的辨证关联,它们之间的矛盾户外,将有助于社会的进步和个人品牌的提升,也可能在某个时刻和某种条件下导致其原有水平的下降。

  二、良好的教师个体道德是自觉履行师德规范的前提条件

  教师个体道德是指以教师个体为主体和载体的道德,是以教师为社会职业身份的社会成员的个体道德。

  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多种内在因素的辨证统一。

  二、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构成是师德修养的关健所在

  其显者特征表此刻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职业化,是教师道德的具体化。

  第二,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教师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统一。

  第三,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教师道德意志的凝结。

  第四,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教师个体职业道德行为整体的稳定倾向。

  第五,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是多种内在因素的辨证统一。

  第二节教师个体道德品质的基本资料

  应具备八个方面的素质:

  第一,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

  第二,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

  第三,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

  第四,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

  第五,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

  第六,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

  第七,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职责感。

  第八,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

  我国教师优良的个体道德品质表现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奉献与牺牲精神

  二、公正无私,正直诚实

  三、立志勤学,自尊自强

  四、谦虚礼让,团结和睦

  五、遵纪守法,见义勇为

  六、勇于探索,开拓创新

  第三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实现道德完善

  一、教师个体道德品质构成的过程

  第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

  第二,培养教师职业道德情感

  第三,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

  第四,锻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

  第五,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

  二、教师道德品质养成的原则

  首先,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跨世纪的教育观念。

  其次,在教育实践中磨炼自己的道德品质。

  再次,不断学习,探索,创新,发奋提高自己的教育素质。

  三、教师道德品质养成的方法

  第一,重学。重学是实现自我修养的首和要途径。

  第二,内省。内省是教师进行自我修养的最佳途径。

  第三,慎独。慎独是进行自我品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第四,力行。力行是进行自我修养的目的和归宿。

  第六章教师个体人格的塑造

  第一节人格是做人的根本之路

  一、人格的内涵

  1、在心理学上,指人的性格、气质、潜质等特征的总和;

  2、在法律上,指作为权利与义务主体的资格;

  3、在现代汉语中,通常被解释为人的性情、气质、潜质等特征的总和;

  人格有如下特征:

  1、人格的社会历史性。

  2、人格的整体性。

  3、人格的稳定性。

  4、人格的独特性。

  5、人格的倾向性。

  二、健康人格与非健康人格

  (一)健康人格

  健康人格是指作为个体的人的健全的完善的存在状态。

  (二)非健康人格

  1、病态人格

  2、扭曲人格

  3、双重人格

  三、道德人格

  道德人格是指具体个人人格的道德性规定,是个人的脾气、习性与后天道德实践活动构成的道德品质和情操的统一。

  四、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

  (1)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

  (2)稳定而持久的职为动力

  (3)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

  (4)获取成绩的动机与欲望

  (5)求知的欲望与兴趣

  (6)良好的性格特质

  (7)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的自我调节和完善潜质

  第二节教师人格是构成教师道德

  内在本质的精神力量

  一、教师人格是一切教育的基础

  首先,教师的人格感化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教育。

  其次,教师职业这种以人格感化人格的特点,促使教师自身人格的提高。

  再次,教师以人格感化学生,促使教师威信的确立。

  二、教师人格的构成分析

  (一)教师的品格

  (二)教师的性格

  (三)教师的体格

  (四)教师的资格

  三、教师人格的现代要求

  (一)对教师人格具有开放性要求

  (二)对教师人格具有务实性要求

  (三)对教师人格具有竞争必要求

  (四)对教师人格具有民主性要求

  第三节教师崇高的人格塑造是教师

  自我完善的最高境界

  一、教师人格塑造是师德修养的必然要求

  首先,教师的劳动特点规定了教师人格的特殊性。

  其次,教师肩负的职责决定了教师人格的高尚性。

  再次,教师人格反映了广大教师对真、善、美的自觉追求。

  二、教师人格塑造的途径和方法

  采用以下一些途径和方法:

  (一)强化教师意识,发掘塑造动力

  首先,要强化“我是人民教师”的意识。

  其次,要意识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

  再次,教师要掌握自己的个性特点,自觉培养自制潜质。

  (二)认真学习理论,明确塑造方向

  首先,学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其次,学习现代教师人格理论。

  再次,向优秀教师学习。

  (三)投身教育实践,积累情感体验

  首先,教师人格塑造不能脱离教育实践。

  其次,教育实践是检验教师人格塑造的标准。

  (四)不断自我激励,加大塑造力度

  一是目标激励。

  二是成果激励。

  三是反思激励。

  四是比较激励。

  第七章教师个体心理的调适

  第一节教师健康的心理是师德修养的内在基础

  一、心理与心理健康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是以人脑为物质基础的,是人脑的高级机能。

  二、教师心理健康的特点

  (一)良好的教育认知水平

  (二)悦纳教师职业

  (三)稳定而用心的教育心境

  (四)健全的教育意志

  (五)和谐的教育人际关联

  (六)教育环境的适应和改造

  一位好的教师,除了具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艺术外,还应有健康的心理。

  心理健康的教师是能够快乐工作的教师。

  心理健康的教师是受学生欢迎和爱戴的教师。

  心理健康的教师是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师。

  第二节教师心理问题透析

  一、教师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一)焦虑

  (二)自卑

  (三)多疑

  (四)抑郁

  二、教师心理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表现

  三、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第一,教师职业特点的制约。

  第二,教师承受着多重主角带来的心理冲突。

  第三,工作繁重且心理压力大。

  第四,岗位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安全感不足。

  第五,对教育改革的不适应。

  第六,教师自我心理调控潜质的不足与心理问题排角、疏导渠道的缺乏。

  第三节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展示生活的七彩阳光

  一、优化学校教育环境

  (一)尊重教师的权利,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二)为教师创造温馨的人文环境,促进教师身心健康

  (三)维护稳定的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增强教师的职业安全感

  (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联氛围,净化教师的精神生活环境

  二、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一)构成正确的自我认知

  (二)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

  (三)热爱学生,激情投入工作

  (四)学会自我训练,保护劳逸结合

  教师要学会自我保健的方法:

  1、自我放松法

  2、注意力转移法

  3、用心活动法

  4、心理暗示法

  三、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手段,用心维护自己的心理健康

  (一)教师需要正确明白心理健康的内涵和标准

  (二)发奋持续乐观开朗的心态

  (三)持续用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把焦虑维持在合理的程度与范围之内

  (四)掌握科学的自我调适方法

  第八章教师道德行为的选取

  第一节教师道德行为及其选取

  一、道德行为是自觉自愿地进行选取的行为

  1、道德行为是自知的行为。

  2、道德行为是自愿的行为。

  3、道德行为是自择的行为。

  总之,道德行为的基本特征就在于,它是行为者基于对自己与他人,社会之间利益的自觉认识而自愿进行选取的行为。

  二、道德选取是道德行为的前提

  道德选取在人们道德实践的过程中具有的作用是:

  一是定向的作用,

  二是动力作用。

  三、教师道德行为选取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取向

  四、教师道德行为选取是教师完全自觉进行的

  (一)教师道德行为选取首先来自于认识的选取性

  (二)教师道德行为选取依靠于情感

  第二节教师道德行为选取的实现

  一、教师道德行为选取过程是动机、目的和手段的统一过程

  第一,任何行为都是有动机的,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及到达必须目的的重要因素。

  第二,目的是人们透过行为所需要到达的结果。

  第三,目的务必透过手段来实现。

  二、教师道德行为选取标准的特征

  第一,道德行为选取标准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第二,教师道德行为选取标准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第三,教师道德行为选取是功利性和超功利性的统一。

  三、教师道德选取应当坚持的基本原则

  首先,主体性原则。

  其次,代价原则。

  再次,职责原则。

  第三节教师道德行为选取潜质及其培养

  一、教师道德行为选取潜质是道德选取的重要保证

  首先是以必须的道德品质为基础的,

  其实,个体潜质在选取中是很重要的,潜质不强,势必影响选取的正确性。

  二、培养教师道德行为选取潜质

  道德行为选取潜质作为主体对选取客体作用和选取的潜质,主要由比较力、分解力、鉴别力、取舍力和自组织力等要素构成。

  如何培养教师的道德行为选取潜质吗?

  首先,要全面明白和掌握道德知识、加强对道德必然性的认识,这是提高教师道德行为选取力的前提。

  其次,要培养良好的思维潜质。

  再次,要在社会实践中锻炼道德行为选取潜质

  三、发奋求得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一)树立动机与效果的辨证统一观

  (二)动机与效果的矛盾

  (三)在实践中发奋实现动机与效果的统一

  精选资料二: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没有教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它不仅仅得到过崇高的赞誉,也被赋予过更多的要求。当今社会尤其如此。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知识经济时代要求这天的教师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加重视提高自身的思想zz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已为古今中外所共识,历代教育家以前有过精辟的论述。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提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唐代韩愈,还专门著有《师说》一文,指出教师三大任务是“传道、授业、解惑”;十七世纪捷克著名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强调教师应是道德卓异的优秀人物,要无限热爱学生,反对学校中使人变得呆笨的棍棒纪律;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这些论述体现了对教师职业道德作用的重视。

  面向21世纪,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全面深刻的社会改革。时代要求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代有创新潜质,能自主学习,全面发展,具有健全人格和良好社会适应潜质的一代新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对于跨世纪教师的素质,个性是教师职业道德素质水平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胜任21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就务必切实加强师德建设,下方谈谈自己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热爱教育,热爱自己的学校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就应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能够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人的一生是就应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二、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联

  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联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一样。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联,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明白和高度职责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我们说,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联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这种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能够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推动学生朝着培养目标所指引的方向攀登。因此,作为教师在培植和处理师生关联的过程中,首先应当做到的就是热爱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以前说过:“我一生中最主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热爱儿童。”可见,乐于把爱奉献给全体学生是我们必备的道德素质。

  热爱学生,就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保密。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联,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任何简单、粗暴、片面的做法,都可能给学生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教师粗暴批评、压制、体罚、训斥、辱骂、讽刺学生是不允许的。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学生遇到困难时,就要用热情的话语鼓励他;当学生受窘时,不妨说句解围的话;当学生自卑时,别忘记用他的“闪光点”燃起他的自信心;当学生痛苦时,应尽量设身处地地说些安慰话;当学生犯错误时,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自己是犯错学生时需要听哪些话。对学生要有友善的态度,与学生交谈常要换位思考,使学生从心底里体会到,老师的所作是为了学生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只有坚持这样做,才能建立良好的师生关联,才能树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三、转变教育理念,实施差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因此,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这个工程师我们要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把教好书、育好人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善待每一位学生,发展每一位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对的是学生的未来,而不是个人眼前的荣誉和利益,要立足于学生的成长。因此教书育人不可急功近利,需从大处着眼。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习惯于只看眼前,不顾将来,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代价,过分苛求学生的成绩,换取暂时的高分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普京上小学时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而此刻成为力挽俄罗斯经济大滑坡的总统。事实证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有其阶段性,不能强求一致,无法整齐划一。创造力有早晚,先后之分,,我们不应按成绩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我们眼中应没有差生,只有差异。有差异的教育,实现有差异的发展。要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鼓舞和期望。作为教师就应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和需要,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期望,受到鼓舞。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

  学生,发奋寻找适合各自特点的发展方向,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身体素质好,成绩较差的同学,就鼓励他们在体育方面多下功夫,有特长的学生,就帮忙他们选好目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学好专长,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我们培养的跨世纪的人才不仅仅要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较高的思想品德,具有礼貌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心理品质。还应具有必须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潜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着眼未来,面向现代化,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打好各方面的基础。就要在教育实践中,把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劳动有机地统一齐来,同等重视学科课、活动课的育人功能,把理论和实际、动脑动手结合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只要我们认识到这一点就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为人师表,身正为范,塑造人格魅力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务必先做到做好。要求学生不能做的,自己坚决不能做;要求学生不迟到,预备铃一响,教师就提前到教室门口等待等等,看似区区小事,实则细微之处见精神做表率。教师不仅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以自己的模范的品行来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中,教师往往总是把对学生真诚的爱用完美而礼貌的语言表达出来。语言礼貌才能取得学生的信任和良好的教育效果。古人说:“慧于心而秀于言。”教师语言美,则其心必然善良刚正,必然追求自身的道德修养。教师的仪表是教师精神面貌的外在体现,是其内在素质的反映和个人修养的标志,对学生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因此教师应做到举止稳重端庄,着装整齐清洁。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保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且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现代教育,要求教师具有现代人的素质和高尚的人格。要有知识渊博的学者形象,要有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要有堪为师表的高尚品德。丧失师德和人格,在学生中、社会上产生极为不良的影响。如有的工作消极,纪律涣散;有的弄虚作假,活名钓誉;有的赌博成性,作风卑劣;有的吃喝玩乐,贪图享受;有的患得患失,凡事必讲报酬。如此种种,都玷污了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有悖于社会主义精神礼貌的基本要求。因此,提倡“身教重于言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好处。教师应把言传和身教结合起来,以身作则,行为师范,仪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自己的言行和人格魅力来影响学生。

  “学高信为师,身正堪称范”。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品质、性格构成阶段,在他们的心目中,教师是智慧的代表,是高尚人格的化身。同时,这个时期的学生又具有“向师性”强、可塑性大的特点,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透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就好比一丝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因此,教师必须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动,为学生树起前进的旗帜,指明前进的方向,点燃他们心中的火种。

  五、教好书,终身不断学习

  学高为师,要培养高水平的学生,就要求教师有学识渊博、学业精深、个性鲜明的教育教学风格,把握教育问题的高超学术,创造和谐、感人的师生关联,。技高为师,一是要以科学的施教知识,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方法等方面的知识,把教育理论最新研究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高度完整地统一齐来。二是能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恰当有效地选取教学方法和方式,直观形象地展示教学资料,使教学知识传授与创新思想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潜质。三是要有创新精神,用心开展教育和科学研究。探索新的科学教育模式,在耕耘中拓展视野,在执教教学中提炼师艺、升华师技。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务必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因此,教师要有进行教育所需的扎实而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要透彻地懂得所教学科。个性是在当前课改的前提下,教师的知识不但要渊博还要宽阔。正因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

  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想探究个明白知道,并期盼能从老师那里得到答案。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教师应循序渐进引导,而不能扼杀学生个性发挥。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知识层面要学而精,精而广,广而深,指导学生探究神秘的世界。因此,教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教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六、教师应具有顽强的毅力和开朗的性格

  教师的坚强意志是完成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在教育工作中,如果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教师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育任务。同时,教师的意志对学生素质的提高具有必须的教育好处。首先,作为教师就应具有顽强的毅力,在困难面前能够百折不回,知难而进,把培养学生作为一种神圣的事业,并为此奋斗终身,其次要有耐心,教师应认识到学生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在教育过程中不因学生暂时的退步而失去信心,也不正因学生的反复而感到苦恼,而是千方百计去想办法,倾注心血,不把学生培养成材决不罢休的精神。教师还应懂得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以用心的情绪体验激发和感染学生。如果教师缺乏自制力,遇到学生不好好学习,不遵守纪律或敢于“顶撞”时就暴跳如雷,以粗暴的方式随意辱骂和斥责学生,这不仅仅伤害学生感情,而且会使矛盾激化,造成师生之间的对立,在学生中失去威信。教师的劳动是十分艰苦,复杂的,教师只有持续平静愉快的心境,才能给自己带来乐趣和幸福感,才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愉快的感情体验,提高学习用心性,并因此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师生关联。只有用自己的言行品格去影响学生,才是为人师表的内涵。

  教师应具备活泼开朗的性格,时时、处处表现出乐观向上和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日本大学教授关中先生认为:“教师的性格特征应当具有明朗快活、朝气蓬勃的精神”。即使遇到挫折和不顺心的事,也能正确对待,而不是随意表现出受伤害和悲哀的神情。具有乐观、开朗性格的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与人为善,给人温暖,笑容可掬地对待他人。如果教师的性格孤僻,情绪反复无常,心胸狭窄,那是与教师职业极不相称的。因此,教师活泼开朗的性格是学生效法的模式,也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使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种健康、向上、愉快、舒适的气氛和环境之中。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只要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使命感,爱岗敬业,开拓进取,就能在教书育人工作中取得可喜的成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指日可待。

  精选资料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实践进行锻炼的结果,因此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不但要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还就应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方法,没有自己科学的方法,师德修养就无从下手,师德水平就得不到提高。有人总结经验,能够从如下入手,我们来试一试。一严于剖析自己教师就应在心灵的深处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解剖自我教育自我改造和自我提升,学会认识自己,靠站好自我批评,严于剖析自己。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不仅仅要求我们不但要能够认识到别人还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作为教师就应摆正自己的位置,善于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不足,经常反省和检验自己思想和行为上的问题,明确前进的方向。增强自身修养动力,高标准要求自己。二认真向革命前辈,英雄和优秀教师学习革命前辈,英雄和优秀教师都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忘我的献身精神,默默地无私奉献,他们不图名利地位,全心全意为国家,民族和人民谋利益,有时候甚至为了追求真理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工作中他们忠于职守,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不怕艰难险阻,善于战胜困难,敢于攀登高峰,这些高贵的品质都是提高我们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榜样,值得我们认真学习,这不仅仅能陶冶我们的情操,净化我们的心灵,还鞥鼓励我们的斗志,激励我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三善于从教育对象中汲取营养和力量在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关联是最为紧密地,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学生的窥视下,学生是喜爱评论老师的,也经常把教师的言行加以对照比较看看教师的言行是否一致,表里是否如一,教师就应从学生的反馈信息中检查自己审视自己,学年找自己在思想,工作和行为上的不足,并发奋加以改善,同时,学生朴实,善良纯洁的童心,与他们接触社会所发现许多道德品质上的闪光点,比如,关心群众,助人为乐,热爱劳动,见义勇为,等等,因此在学生身上有许多可贵的品质也值得教师学习,教师就应放下架子,主动走到学生中去,利用课余时刻和他们一齐活动一齐娱乐谈心多听学生心声多观察学生表现多体谅学生困难多看学生成长中的变化从各种渠道来了解学生心声和对自己的品德进行决定,善于发现学生优点,注意听取学生给以的批评推荐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诚恳主动谦虚热情地向学生学进一步提高自己职业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教师的职业道德直接关联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联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关键,教师的素

  质,,,师德永远最重要,国家就应大力加强对教师素质的培训力度,使教师的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更个热爱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更多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和对社会有用的人,加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替阿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素养,对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好处多途径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师德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构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就应具有的优秀的人品、过硬的素质、磊落的言行、坚定的信念、一贯的践行、执着的引领等品行。在学校里,其存在就应是干部(代表、带动)→教师(践行、引领)→学生(塑造、成长)→教师(满足感、幸福感、动力)→学校(特色、品位、效益)这样一种形式,而教师高尚的师德修养就是构成这种形式的中坚力量,它决定了学校统一的、明确的价值观,决定了学校发展的方向和高度,决定了学校“育人”职能的成败。也就是说,只有师德高尚才能真正践行“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历史使命,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学生,才能真正打造“特色学校”,打造“品牌学校”,打造“品位学校”。那么如何塑造高尚师德,提高师德修养呢?我觉得就应从以下几个

  方面入手:一、充分发挥理论的教育作用多途径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多途径提高教师师德修养教师职业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更好的辨善恶、明是非、提素质、育人才,因此说提高教师的师德理论水平是提高教师师德修养的必由之路。对于如何提高教师的师德理论水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群众学习。群众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师德理论教育方式,能够系统的学习师德理论和法律法规;能够集思广益,将理论学习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能够解决一些个体难以解决的共性问题,但是也存在诸如时刻、地点、次数等限制。第二,个体学习。个体学习是一种能够自我调控的学习方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能够在较大的宽度上广泛涉猎,在时刻上比较宽裕,但是受个人水平、自控潜质等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目的。第三,群众辅助个体学习。主要透过组织培训、外出交流、购买并分发学习材料如《师德修养》、《教师师德建设的方法》、《班主任工作方法》、《教师素养的养成》等书籍和刊物,完善教师成长档案等方式,用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推动教师师德理论水平的提升,它既克服了自学中的一些不利因素,又比群众学习方式更灵活、更机动,具有较强的优越性。第四,务必坚持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理论知识的反思与感悟。只有在实践中践行并检验理论学习成果,做到知行统一,才能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应少做或不做,才能时刻用清醒的头脑、科学的理论、明确的法律法规规定指导、规范自己的言行,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师德修养。二、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一个作风严谨、关联和谐、士气高昂、团结奋进的战斗环境,一个优美、洁净、礼貌的校园环境,能够转化为多层次的、多种形式的力量,这种力量是长期的、连续的,能够极大地推动师德师风建设,能够有力地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推动“人本和谐教育”建设。在此问题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加大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力度。作为学校的领导群体,其良好行为、模范作用、以身作则本身就是一道无声的命令,这种非权力的影响力,是激发下属用心性、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最好的催化剂,也是师德师风建设的风向标,因此,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全体干部时刻高标准、严要求、寻不足、找差距、重整改、狠执行、尚廉洁、能垂范、勇争先,时刻以高昂的士气、严谨的作风、过硬的素质、廉洁的形象成为广大教职工的表率,才能推动“书香”大环境的构成,才能有效提升学校师德建设水平。第二,用心

  开展法律法规学习和学校制度建设,打造依法办学、依法执教、依章管理的大环境,并将学校管理与教师考核挂钩。透过学校管理与考勤挂钩,与业务成长挂钩,与工作绩效挂钩,与班级量化挂钩,与阳光学校建设挂钩,与师德师风建设挂钩,与常规检查挂钩,与教研潜质挂钩,与教学管理挂钩,与学生安全挂钩,与“生评师”结果挂钩,并利用学校、功能室、班级三级督查机制,严要求、狠落实、勤检查、抓典型、促后进、重整改、强反馈。这样,就构成了制度约束、领导管理、同事互助、学生反馈、家长认可、自身纠查六力合一的考核模式,极大地推动了师德建设的开展。第三,营造充满阳光与活力的“书香型”学校环境。良好的校园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荡涤人的胸怀,因此要充分重视学校软环境和硬环境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一是要求全体教职工多读、多看、多听教育界名人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同时树立学校的“模范”,打造“名师”,用鲜活的事迹、生动的事例去感染、鼓舞教师,用看得见、摸得着的人和事去施加直接、深刻、快捷的影响,发奋营造“学榜样、赶先进”的良好氛围;二是对学校硬环境职责到班、职责到人,并利用每一个能够利用的宣传阵地,强化学校和班级文化建设;三是不间断举行各种体育比赛

  、书画展、演讲比赛、主题教育等活动,并将每次活动过程、结果、开展状况、日常持续状况等进行综合排行,与班主任考核挂钩、与班级考核挂钩,从而提高教师发奋干好工作的源动力,推动师德建设;四是构建和谐校园氛围。在严格与和谐相结合的“人文管理”模式下,用心倡导敬业、勤业精神,倡导宽容、谦让与尊重,倡导换位思考,推行情感教育,从而用心构建和谐的干群、同事、师生关联,在相互影响、相互鼓励、相互关爱和相互尊重中提高师德修养。第四,透过心理健康教育和家长学校建设,发奋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实现家长、学校、教师、学生勤沟通、多了解、变方式、学方法、互补台、成合力,打造学生健康成长平台,借以带动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树立学校形象,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三、充分发挥业务的带动作用有效教学是教师的主要职业道德表现之一,如果教师不能进行有效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则势将受到学生及家长的鄙弃,受到领导的责备,师德将无从谈起,因此,提高教师的业务潜质是提高师德修养的有效手段。在此问题上,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狠抓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满足新课改的要求。即在“任务”上从“输出型”向“培养型”转变,在“观念”上从“一

  人发言”向“师生合作”转变,在“资料”上从“理论型”向“实际型”、“实践型”转变,在“要求”上从“权威型”向“学习型”转变,在“方法”上从“满堂灌型”向“指导型”转变,在“评价”上从“终结型”向“过程——结果型”转变。第二,坚持“周周开展活动课”。以“推门课、邀请课、汇报课、听评课、讲评课”为抓手,同备课、共教研、尚互助、重反思、抓常规、培骨干、出名师。同时,进一步加强课题和校本教研研究工作,职责到人,务求实效。第三,不间断派教师到外地培训学习,充分发挥“活水”效应。这样,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促进了学生发展,又使教师赢得了学生及家长的尊重,感受到了职业的幸福感,推动了师德修养的提高。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项根本资料,教师就应透过上述途径和方法,用心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领导赏识、同事称赞、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从而推动学校师德师风建设,推动“人本和谐教育”建设。参考文献1。黄景玉,曾庆春,魏庭全。教师职业道德经典案例评析[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郭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专题[M]。北京:北京师范的大学出版社,2005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