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创建创新型城市工作规划
发布时间:2024-08-22 06:59:06
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按照国家关于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有关部署和要求,根据《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意见》(沈委发〔2011〕11号),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和基础条件
(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头作用显著的城市,具有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效率高、创新效益好、创新辐射面广和引领示范作用强等特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沈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对于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来说,经济结构不够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矛盾仍然突出。我市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实现由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变、由“沈阳制造”向“沈阳创造”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成为加快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我市在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改善民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效。当前,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迫切要求我们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措施,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当好排头兵。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经济区建设的客观要求。沈阳经济区改革与发展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机遇,也是沈阳经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创新辐射源,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资源集成和综合配套能力,在区域范围内促进创新资源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为东北乃至全国类似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发挥领军示范作用和提供成功范例。
(二)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优势。
——经济发展优势。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92亿元,经济总量由副省级城市第10位提升到第8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5816元(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08∶447,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超过了40%,迈过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的起始临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
——创新资源优势。2011年,全市拥有科技人力资源近50万人,两院院士28人,拥有普通高等院校40所(其中本科高等院校19所),拥有市级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6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66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26家,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1家,其中国家级13个,均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2011年专利申请77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920件;专利授权36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02件。XX年以来,全市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9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567项,取得了r0110重型燃气轮机、正电子扫描成像系统等60多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变压器、鼓风机等国家级行业研究所及技术检测中心设在沈阳。初步建立起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10)(11)(12)(13)
——体制环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多次承担国家的重要改革试点任务,先后2次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有10余项综合配套改革和20多项单项改革试点在全国首开先河,积累了改革经验,夯实了改革基础。近年来,沈阳市在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均取得显著成果,先后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沈阳市业已确定科技体制创新为全市开展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之一。改革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创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全社会形成了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区位条件优势。沈阳是辽宁省省会,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东北地区的交通中心、经济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区域,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部,是欧亚大陆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门户、物流服务和交通枢纽,是国内参与东北亚经济循环的中心地带。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从XX年开始,沈阳经济区8城市(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和铁岭)就开始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各城市已签署60余项合作协议,促进了区域内优势产业整合,加速形成了对内对外开放与合作的良好区域环境。目前沈阳经济区已成为国内城市群发育最好、经济区域合作进展最快、基础最扎实的地区之一。2011年4月,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肩负起在特定领域先行先试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光荣使命。
(三)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制约因素。
一是城市创新尚未形成合力。由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工作缺少协调配合,公共政策统筹协调不够,财政投入没有形成合力,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缺乏有机协调。
二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沈阳还没有完全形成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互动机制,企业创新缺少外部支撑,高校、科研单位成果未能充分向应用领域转移。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尚不完善,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的服务和条件仍显不足。
三是高端创新人才不足。缺少重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人才,缺少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缺少高端管理人才,制约我市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创新发展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营造创新友好环境,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发展创新文化,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实现“沈阳制造”向“沈阳创造”的跨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不断提升城市的持续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创新,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原则。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发展,统筹科技、产业、社会文化创新,把坚持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取向,全方位实施城市创新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0][11][12][13]
一、面临的形势和基础条件
(一)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
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头作用显著的城市,具有创新体系健全、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效率高、创新效益好、创新辐射面广和引领示范作用强等特征。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柱,是区域创新系统的核心。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推进沈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选择。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我市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对于以装备制造业为主的老工业基地来说,经济结构不够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等矛盾仍然突出。我市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形势下,破解人口、资源、环境等瓶颈制约,实现由产业链的低端向高端转变、由“沈阳制造”向“沈阳创造”转变,推进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已成为加快产业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必由之路。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我市在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保护生态环境、着力改善民生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突出成效。当前,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迫切要求我们创新思维、创新机制、创新措施,通过创新型城市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中当好排头兵。
——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推动沈阳经济区建设的客观要求。沈阳经济区改革与发展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机遇,也是沈阳经济区建设的内在要求。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和创新辐射源,建设创新型城市,创新发展模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创新资源集成和综合配套能力,在区域范围内促进创新资源统筹协调、优化配置和开放共享,有利于发挥中心城市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促进形成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体系,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发展方式的创新,为东北乃至全国类似地区的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发挥领军示范作用和提供成功范例。
(二)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优势。
——经济发展优势。2011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3592亿元,经济总量由副省级城市第10位提升到第8位。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55816元(超过8000美元),已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收入水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45∶508∶447,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就超过了40%,迈过了从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的起始临界。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超过50%。
——创新资源优势。2011年,全市拥有科技人力资源近50万人,两院院士28人,拥有普通高等院校40所(其中本科高等院校19所),拥有市级以上独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机构107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36个,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166个。国家级技术创新平台26家,其中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省级及以上企业技术中心81家,其中国家级13个,均位居全国副省级城市前列。2011年专利申请7708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920件;专利授权3637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02件。XX年以来,全市获得国家科技奖励49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567项,取得了r0110重型燃气轮机、正电子扫描成像系统等60多项世界级重大科技成果。变压器、鼓风机等国家级行业研究所及技术检测中心设在沈阳。初步建立起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为主体的知识创新体系和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10)(11)(12)(13)
——体制环境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沈阳市多次承担国家的重要改革试点任务,先后2次成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有10余项综合配套改革和20多项单项改革试点在全国首开先河,积累了改革经验,夯实了改革基础。近年来,沈阳市在深化国企改革、完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科技创新、推进社会事业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均取得显著成果,先后成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工作示范城市、“铁西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作为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城市,沈阳市业已确定科技体制创新为全市开展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主要任务之一。改革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动力,创新已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全社会形成了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
——区位条件优势。沈阳是辽宁省省会,沈阳经济区(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东北地区的交通中心、经济贸易中心、金融中心,位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区域,东北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结合部,是欧亚大陆通往太平洋的重要门户、物流服务和交通枢纽,是国内参与东北亚经济循环的中心地带。推进沈阳经济区一体化,是辽宁省委、省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从XX年开始,沈阳经济区8城市(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和铁岭)就开始建立高层协调机制,各城市已签署60余项合作协议,促进了区域内优势产业整合,加速形成了对内对外开放与合作的良好区域环境。目前沈阳经济区已成为国内城市群发育最好、经济区域合作进展最快、基础最扎实的地区之一。2011年4月,国务院批准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肩负起在特定领域先行先试一系列改革创新举措,为全国老工业基地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光荣使命。
(三)沈阳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制约因素。
一是城市创新尚未形成合力。由于体制机制不够完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工作缺少协调配合,公共政策统筹协调不够,财政投入没有形成合力,创新型城市建设工作缺乏有机协调。
二是创新体系尚不完善。沈阳还没有完全形成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互动机制,企业创新缺少外部支撑,高校、科研单位成果未能充分向应用领域转移。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尚不完善,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的服务和条件仍显不足。
三是高端创新人才不足。缺少重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人才,缺少高端服务业领军人才,缺少高端管理人才,制约我市整体创新能力的提升。
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实现创新发展为目标,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营造创新友好环境,整合区域创新资源,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发展创新文化,促进科技与产业融合,实现“沈阳制造”向“沈阳创造”的跨越,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型增长向创新驱动型增长转变,不断提升城市的持续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全面创新,着力转变城市发展方式的原则。转变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三次产业发展,统筹科技、产业、社会文化创新,把坚持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战略取向,全方位实施城市创新战略,全面提升城市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10][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