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4-08-25 13:26:06
~-7-11 字数:1681
网上对于这本书的评论很热闹,在读《java编程思想》感觉有点疲倦的时候,我拿起了这本书。这本书作者是martin fowler,而且封面上印着"与《设计模式》齐名的经典巨著","《设计模式》作者为本书作序","超过70种行之有效的重构方法"等宣传语。对于这些宣传语我第一个感觉是宣传的噱头,martin没有必要通过本书与《设计模式》的比较显示自己的身价。另外由于文中常常有交叉引用,可能侯捷/熊节采用页页对译,显得每页留白很多。
开篇作者并没有像常见的那样为"重构"正名溯源,而是操刀剖析了一个出租影片程序的案例。原来的代码能够满足当前需求的功能,但是面临着眼前需要增加新功能打印html格式,日后可能变更影片分类的长远需求。在变更前,作者对于最初的程序画出了问号。然后按照每次谨慎地移动一小步,频繁地测试的原则,对原来的代码实施重构。小步挪动以后,擦亮了窗户,对于程序的结构看得更远了,继续微调。终于在最后解决了该程序面临的问题,增加了程序的灵活性,但是也使得代码变得更加复杂了,减小了函数的功能粒度。似乎是微不足道的量变,产生了质变。代码在没有改头换面的前提下进行了脱胎换骨。
第二章作者开始步入常规,解释关于refactoring有关的what(重构是什么),why(为什么要重构),when(什么时候进行重构),how (如何提出重沟)问题。作者也解释了重构面临的难题。我感兴趣的是重构和设计,性能比较的两节。通过对oop的学习,我逐渐理解和接受了项目逐步培养,成长的观念。原来我一直按照瀑布式开发,在项目后期总出现一些当初设计想象不到的情况,开始我总归结于自己经验不足,需求分析做的不够深入细致。接触到xp 和重构以后,心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我想重构与瀑布式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项目开发过程中两个侧面。在我所参与的动辄上百人参与,软硬同吃的项目中完全采用xp是不可思议的,两者必须结合使用。作者对于程序性能的问题的观点也让我耳目一新,他提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着眼性能,而且通过测试而不是事前分析的方式寻找性能问题的瓶颈在那里。
接着作者用22种代码中的坏味道描绘了需要重构的种种征兆。这一章和第6章一样,我读得很"流",感觉内容很容易理解,但是读完以后脑海中印象却不深刻。尤其是具体的重构方法,有时候感觉作者挪动的步伐太小了,太谨慎了。也许像侯捷在序言中所说的,是日后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步骤;也许是我看别人做事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以后跌了大跟头才能知道其中的真意吧。
uml class diagram 和 junit是顺利进行重构的左右双翼。在第1章中的那些unl类图,我认为只是对代码进行重构结果的解释,并不是通过分析unl类图发现需要重构的迹象。如果从项目整体或者多个类的关系入手进行重构的话,uml类图可能能够负担行军路线图的重担。(但是你为什么要等到这时候才进行重构呢?)。而junit是进行频繁测试的依仗,只有实现测试的自动化,才可能随时的重构。作者用第4章一章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测试的观点,junit测试构架。共2页,当前第1页12
从名为“重新组织你的函数”的第6章开始,作者详细介绍了每一种重构方法。对于每种方法,按照名称(name)、概要(summary)、动机(motivation)、做法(mechanics)、范例(examples)的格式进行。这么多模式,很难记忆完全,也没有必要。我想如果理解了重构的概念和原理,具体的模式可以像字典一样平时多翻翻,多琢磨。具体做的时候没有必要非要搞清楚自己使用的是哪一种模式,然后严格按照书上的步骤照猫画虎。无招胜有招,把重构融入到自己平时的编程过程中才是真正掌握了。
这本书翻译得很流畅,我在不知不觉中被文中生动自然的语言带到桃源深处,领略别样风景。至于网友常常争论的翻译,用词等问题,我并不在意,也丝毫没有构成我阅读的障碍。我关注的是原理,技术本身,而不是某个词的译法、用法,因为我知道“个别代码的优化调整,对整个系统毫无意义”。 共2页,当前第2页12
网上对于这本书的评论很热闹,在读《java编程思想》感觉有点疲倦的时候,我拿起了这本书。这本书作者是martin fowler,而且封面上印着"与《设计模式》齐名的经典巨著","《设计模式》作者为本书作序","超过70种行之有效的重构方法"等宣传语。对于这些宣传语我第一个感觉是宣传的噱头,martin没有必要通过本书与《设计模式》的比较显示自己的身价。另外由于文中常常有交叉引用,可能侯捷/熊节采用页页对译,显得每页留白很多。
开篇作者并没有像常见的那样为"重构"正名溯源,而是操刀剖析了一个出租影片程序的案例。原来的代码能够满足当前需求的功能,但是面临着眼前需要增加新功能打印html格式,日后可能变更影片分类的长远需求。在变更前,作者对于最初的程序画出了问号。然后按照每次谨慎地移动一小步,频繁地测试的原则,对原来的代码实施重构。小步挪动以后,擦亮了窗户,对于程序的结构看得更远了,继续微调。终于在最后解决了该程序面临的问题,增加了程序的灵活性,但是也使得代码变得更加复杂了,减小了函数的功能粒度。似乎是微不足道的量变,产生了质变。代码在没有改头换面的前提下进行了脱胎换骨。
第二章作者开始步入常规,解释关于refactoring有关的what(重构是什么),why(为什么要重构),when(什么时候进行重构),how (如何提出重沟)问题。作者也解释了重构面临的难题。我感兴趣的是重构和设计,性能比较的两节。通过对oop的学习,我逐渐理解和接受了项目逐步培养,成长的观念。原来我一直按照瀑布式开发,在项目后期总出现一些当初设计想象不到的情况,开始我总归结于自己经验不足,需求分析做的不够深入细致。接触到xp 和重构以后,心中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是我想重构与瀑布式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项目开发过程中两个侧面。在我所参与的动辄上百人参与,软硬同吃的项目中完全采用xp是不可思议的,两者必须结合使用。作者对于程序性能的问题的观点也让我耳目一新,他提出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着眼性能,而且通过测试而不是事前分析的方式寻找性能问题的瓶颈在那里。
接着作者用22种代码中的坏味道描绘了需要重构的种种征兆。这一章和第6章一样,我读得很"流",感觉内容很容易理解,但是读完以后脑海中印象却不深刻。尤其是具体的重构方法,有时候感觉作者挪动的步伐太小了,太谨慎了。也许像侯捷在序言中所说的,是日后计算机自动完成的步骤;也许是我看别人做事自己站着说话不腰疼,以后跌了大跟头才能知道其中的真意吧。
uml class diagram 和 junit是顺利进行重构的左右双翼。在第1章中的那些unl类图,我认为只是对代码进行重构结果的解释,并不是通过分析unl类图发现需要重构的迹象。如果从项目整体或者多个类的关系入手进行重构的话,uml类图可能能够负担行军路线图的重担。(但是你为什么要等到这时候才进行重构呢?)。而junit是进行频繁测试的依仗,只有实现测试的自动化,才可能随时的重构。作者用第4章一章的篇幅详细介绍了测试的观点,junit测试构架。共2页,当前第1页12
从名为“重新组织你的函数”的第6章开始,作者详细介绍了每一种重构方法。对于每种方法,按照名称(name)、概要(summary)、动机(motivation)、做法(mechanics)、范例(examples)的格式进行。这么多模式,很难记忆完全,也没有必要。我想如果理解了重构的概念和原理,具体的模式可以像字典一样平时多翻翻,多琢磨。具体做的时候没有必要非要搞清楚自己使用的是哪一种模式,然后严格按照书上的步骤照猫画虎。无招胜有招,把重构融入到自己平时的编程过程中才是真正掌握了。
这本书翻译得很流畅,我在不知不觉中被文中生动自然的语言带到桃源深处,领略别样风景。至于网友常常争论的翻译,用词等问题,我并不在意,也丝毫没有构成我阅读的障碍。我关注的是原理,技术本身,而不是某个词的译法、用法,因为我知道“个别代码的优化调整,对整个系统毫无意义”。 共2页,当前第2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