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进行反思
发布时间:2019-08-19 00:58:33
亲爱的老师们,反思能力在提升我们教师职业生命质量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综观中外教育集大成者无一不重视教学反思,在反思中更新观念,在反思中提高能力,在反思中凝练思想……让我们在“反思”中一起成长!希望这里成为我们共同分享“反思”的精神乐园!
一、理解核心概念
1、反思:
《现代汉语词典》中“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教育界对教师反思的重视,尤其是将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与人们对“教师”在认识上的变化直接相关。英语国家对于教师反思的强调,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以前,这些国家对教师的研究往往只集中在教师的课堂行为上,而对于这些行为背后的心智过程.则并不关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反思,作为实践中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和专业自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
世纪80年代以后,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开始出现新的取向。我们曾将其归结为3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大致说来,第一种取向倾向于视教师为“知识的传递者”,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是由专家(尤其是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经过专门的研究而形成的“科学”知识,教师通过向专家学习,获得专业知识并改进专业行为,从而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这种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历史最久长,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也最为深远。但是,第一种取向对教师的认识,因显得简单化和表面化,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遭到许多批判。随后,第二种取向开始兴起。持这种取向的学者认为,教师主要不是通过“接受”外来知识,而是通过“反思”更清晰地理解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自我更新与重建,实现教师之“人”与教学之“事”双重发展的。反思,遂被认为是促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
尽管反思一词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但许多人对它的含义并不清楚。一些人把反思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考”,甚至是更随便的“回顾一下”或“总结一下”。那么,我们所倡导的反思,究竟是什么含义呢?教育界一般认同: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学者们对反思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杜威认为,当人审慎地考察某个观念的基础以及佐证信念的充分性时,“这个过程就被称做是反思;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对于任问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主动地、持续地、仔细地考量它赖以成立的基础以及它所倾向的结论,就成其为反思”。
在杜威的用法中,反思一词更接近我们汉语中的“寻根究底”、这层意思,在后世英语国家教育界关于反思的论述中,基本上被保留了下来。惟一不同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对反思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多的不再是单纯地讨论这种思维的性质,而是转为关注反思与行动的关系。这样,反思也就有了另一层意思:在行动之后(包括行动之中)进行的“反溯性思考”。这层意思,由于更接近汉语中反思一词的字面含义,所以在我国某些相关的讨论中,几乎成了对这一概念的惟一阐释。这种理解固然没有错,但如果忽视了“反溯性思考”的性质仍须具备杜威早期论述中的“寻根究底”的精神,则很容易使反思在教育实践中的价值表面化、肤浅化。
教育界将反思与行动结合起来,进而视反思为行动改进的途径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行动研究的“复兴”巳经比较普遍地得到了认可和重视、舍恩(donaldh scho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行动中反思”的意念,因迎合了教育界最近20多年所追求的不脱离现实情境、在持续的实践中改进的需要,而很快为教育界所接受,这再推进了教育界对反思的重视。
如果说杜威的论述为我们阐明了反思的内在性质,舍恩的观点使我们认识了反思与行动在形式上(尤其是时间维度上)的关系的话,那么,范梅南( manen)的框架则开阔了人们对于反思与行动在内容维度上关系的认识。范梅南将反思分为技术理性的反思、实践反思和批判反思3个层次。范梅南的框架,被此后的学者广泛引用。
我们研究课题中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途径。这种反思有三个特征:反思既是内隐的思维活动又是外显的“探索、搜集、探究的行为”,反思有较强的对象性,消除困惑,解决问题,促进实践合理性是反思的目的;反思需要当事者有较强的道德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因为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
2、反思型教师:
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针对技术型教师(teacher as technician )观的弊端,提出了要把教师培养成为反思型教师的观点。
与技术型教师不同,反思型教师将注意力转向了教育的目的、教育行为的社会后果与个人后果、教育的伦理背景以及教育方法与课程的原理基础等更宽广的教育问题上;转向了所有这一切与课堂实践的最直接现实之间的密切关系上。具体地说:
①反思性教师有能力去慎思他们的教学行为及其所处的背景。他们能回顾所发生的事件,对此作出评价、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他的教学行为。
②反思型教师能通过利用各种不同渠道的信息,而使理论与实践相联结。
③反思型教师能够通过改变教学行为和环境而达到预期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④反思型教师能够从多重角度分析问题,把诸如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伦理的,zz的等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并且善于运用新的证据来重新评估、验证自己的决策。
⑤反思型教师有能力鼓励他们的学生不仅获取基本的和高深的知识,而且还能启发他们的学生就“是什么”“为什么”提出问题,并对此予以评论、判断和评价。此外,他们还能鼓励学生去了解、关注如平等、社会公正等学校和课堂生活之外的一些问题。不难看出,反思型教师观相对于技术型教师观有了质的飞跃,它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本文中所说的反思型教师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剖析,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成长,最终达到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反思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育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旨在从经历、经验中获得能力,自觉规范、有效地改造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既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增长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从反思中充分认识自己的教学表现,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二、反思水平:
范梅南对反思水平的分类:
水平一:技术合理性水平,是依据个人的经验对事件进行反思,或进行非系统的、非理性的观察,往往看不到目的的存在。这种反思所关注的是为达到预先设定的目的而采用的方法的效率和效果,并不关注既定的目的是否合理。处于这种水平的教师只注意到了教学知识和基本课堂原则的应用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而看不到课堂、学校以及社会中的问题。范梅南把这种水平界定为经验分析模式,是反思的最低水平。1234
一、理解核心概念
1、反思:
《现代汉语词典》中“反思”是指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教育界对教师反思的重视,尤其是将反思与教师的专业发展联系起来,与人们对“教师”在认识上的变化直接相关。英语国家对于教师反思的强调,大致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此以前,这些国家对教师的研究往往只集中在教师的课堂行为上,而对于这些行为背后的心智过程.则并不关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反思,作为实践中意义建构的重要途径和专业自觉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越来越受到重视。
世纪80年代以后,关于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开始出现新的取向。我们曾将其归结为3种: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智取向、实践——反思取向和生态取向。大致说来,第一种取向倾向于视教师为“知识的传递者”,认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主要是由专家(尤其是学科专家和教育专家)经过专门的研究而形成的“科学”知识,教师通过向专家学习,获得专业知识并改进专业行为,从而达到专业发展的目的。这种教师专业发展的取向,历史最久长,在教育实践中的影响也最为深远。但是,第一种取向对教师的认识,因显得简单化和表面化,而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遭到许多批判。随后,第二种取向开始兴起。持这种取向的学者认为,教师主要不是通过“接受”外来知识,而是通过“反思”更清晰地理解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自我更新与重建,实现教师之“人”与教学之“事”双重发展的。反思,遂被认为是促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途径之一。
尽管反思一词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但许多人对它的含义并不清楚。一些人把反思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思考”,甚至是更随便的“回顾一下”或“总结一下”。那么,我们所倡导的反思,究竟是什么含义呢?教育界一般认同:反思是思维的一种。学者们对反思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杜威认为,当人审慎地考察某个观念的基础以及佐证信念的充分性时,“这个过程就被称做是反思;这个过程本身就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对于任问信念或假定性的知识,主动地、持续地、仔细地考量它赖以成立的基础以及它所倾向的结论,就成其为反思”。
在杜威的用法中,反思一词更接近我们汉语中的“寻根究底”、这层意思,在后世英语国家教育界关于反思的论述中,基本上被保留了下来。惟一不同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对反思的研究中,学者们更多的不再是单纯地讨论这种思维的性质,而是转为关注反思与行动的关系。这样,反思也就有了另一层意思:在行动之后(包括行动之中)进行的“反溯性思考”。这层意思,由于更接近汉语中反思一词的字面含义,所以在我国某些相关的讨论中,几乎成了对这一概念的惟一阐释。这种理解固然没有错,但如果忽视了“反溯性思考”的性质仍须具备杜威早期论述中的“寻根究底”的精神,则很容易使反思在教育实践中的价值表面化、肤浅化。
教育界将反思与行动结合起来,进而视反思为行动改进的途径之一,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随着行动研究的“复兴”巳经比较普遍地得到了认可和重视、舍恩(donaldh schon)在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行动中反思”的意念,因迎合了教育界最近20多年所追求的不脱离现实情境、在持续的实践中改进的需要,而很快为教育界所接受,这再推进了教育界对反思的重视。
如果说杜威的论述为我们阐明了反思的内在性质,舍恩的观点使我们认识了反思与行动在形式上(尤其是时间维度上)的关系的话,那么,范梅南( manen)的框架则开阔了人们对于反思与行动在内容维度上关系的认识。范梅南将反思分为技术理性的反思、实践反思和批判反思3个层次。范梅南的框架,被此后的学者广泛引用。
我们研究课题中的“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教师能力发展的途径。这种反思有三个特征:反思既是内隐的思维活动又是外显的“探索、搜集、探究的行为”,反思有较强的对象性,消除困惑,解决问题,促进实践合理性是反思的目的;反思需要当事者有较强的道德感和较好的意志品质,因为反思是一种“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通常是自己与自己过不去,是诱发痛苦的行为。
2、反思型教师:
反思型教师教育思潮针对技术型教师(teacher as technician )观的弊端,提出了要把教师培养成为反思型教师的观点。
与技术型教师不同,反思型教师将注意力转向了教育的目的、教育行为的社会后果与个人后果、教育的伦理背景以及教育方法与课程的原理基础等更宽广的教育问题上;转向了所有这一切与课堂实践的最直接现实之间的密切关系上。具体地说:
①反思性教师有能力去慎思他们的教学行为及其所处的背景。他们能回顾所发生的事件,对此作出评价、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改变他的教学行为。
②反思型教师能通过利用各种不同渠道的信息,而使理论与实践相联结。
③反思型教师能够通过改变教学行为和环境而达到预期目的,并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
④反思型教师能够从多重角度分析问题,把诸如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伦理的,zz的等因素综合考虑进去,并且善于运用新的证据来重新评估、验证自己的决策。
⑤反思型教师有能力鼓励他们的学生不仅获取基本的和高深的知识,而且还能启发他们的学生就“是什么”“为什么”提出问题,并对此予以评论、判断和评价。此外,他们还能鼓励学生去了解、关注如平等、社会公正等学校和课堂生活之外的一些问题。不难看出,反思型教师观相对于技术型教师观有了质的飞跃,它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有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本文中所说的反思型教师是指教师在教育实践中,通过观察学生的行为和自己的行为经常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剖析,不断地调整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成长,最终达到自己设定的教学目标。反思的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过程、教育结果进行再认识的检验过程,旨在从经历、经验中获得能力,自觉规范、有效地改造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反思既是提高教学效益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增长教学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从反思中充分认识自己的教学表现,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促进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激发教师把教学实践提升到新高度,实现教师的自我超越。
二、反思水平:
范梅南对反思水平的分类:
水平一:技术合理性水平,是依据个人的经验对事件进行反思,或进行非系统的、非理性的观察,往往看不到目的的存在。这种反思所关注的是为达到预先设定的目的而采用的方法的效率和效果,并不关注既定的目的是否合理。处于这种水平的教师只注意到了教学知识和基本课堂原则的应用以获得良好的结果,而看不到课堂、学校以及社会中的问题。范梅南把这种水平界定为经验分析模式,是反思的最低水平。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