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位置:首页 > 范文 > 演讲稿

在全县招商引资工作调度会上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1-12-28 13:18:46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县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主要目的就是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掀起今年的招商引资新高潮。刚才,黄青同志对前一阶段的招商引资情况进行了回顾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五大招商产业牵头县领导对所领办的产业推进情况作了发言,都讲得很好,很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我完全赞同。这次会议原定吴书记讲话,因吴书记因公外出,临时确定我讲,由于情况不太熟悉,准备不太充分,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供同志们参考,请大家按照年初的部署和安排抓好落实。

  一、在思想认识上,要强化“三种”意识

  当前,到底该如何来定位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充当什么角色,我想在思想认识上,要强化以下“三种”意识:

  第一,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总抓手。招商引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不管是先进的地方,还是落后的地方,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要靠招商引资,社会事业的发展、民生工程的实施,也要靠招商引资。可以说,抓招商引资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就要抓招商引资。美国这么先进,这么发达,它的招商引资也抓得非常紧。在美国只要在其境内投资100万美金以上,就可申领“绿卡”,目前它仍然是世界上引资最多的国家。深圳是我们国家改革开放最早的地方,但是深圳也在大力招商引资。再看昆山市,应该说这些年来引进了大量的外资企业,但是它每年都要召开金秋经贸招商活动,以继续保持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和强势。这些地方为什么要这样做?我看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和资本都是流动的。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资本的根本目标。资本的趋利性,导致资本不可能永远停留在一个地方,它必定不断寻找新的、能够产生更大利润的地方,由此就造成一个地方原有资本的流失,而流失的资本需要有新的资本补充进来,否则这个地方的经济就要受到影响,因此需要不断地招商引资。第二,产业的结构升级和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需要不断补充新的资本。深圳最初引进的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但今天它需要引进的是技术密集型企业。原有的企业必须撤走,新的企业必须引进,这就是形成产业梯度转移的原因;同时,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一部分企业在竞争中被淘汰,这也需要有新的企业补充。第三,市场的占领必须扩大招商引资。招商引资引来的不仅仅是资金、项目,还能引进人才、引进技术、引进市场。市场经济是靠技术打天下,靠市场坐天下的,离开市场,发展经济就成了一句空话。前些年我在汕头参观陶瓷生产,那里的老板讲江西生产的陶瓷是精品,但不是商品,因为江西生产产品不是根据市场需求而定的,而是用产品寻找市场,这样产品的价值就难以实现。而他们是先看市场、找订单,再来组织生产。市场经济就是这样,谁拥有市场,谁有定单,谁就是老板。在我们这里,同样的项目,外地人和本地人来做就是不一样,为什么?就是因为本地经济的市场空间小,难以进入国际国内经济的大循环,这就应了那句话:“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所以,要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量,非得引进外商、外资不可。而且外来企业做龙头,本地企业与之配套发展,这样的结构才科学、合理,才会有潜力,这也是加快发展的唯一出路。所以说,只要是市场经济,就会有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加快发展,动力在招商引资,潜力在招商引资,招商引资的重要性怎么说也不过份,招商引资的工作怎么做也不嫌多。王昭悠同志任赣州市市长的时候说,经济工作第一是招商,第二是招商,第三还是招商。

  第二,招商引资是增加投入的主渠道。大家知道,县域经济是投入拉动型经济,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核心要素是投资。今年我们提出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0亿元、财政总收入达到5亿元、gdp实现60亿元的目标。这些目标如何实现?停留在口号上,写在文件里是不行的,关键还是要靠发展,而发展要解决投入问题。只有大投入,才能大产出。我县“吃饭财政”的现实,决定了政府投入十分有限。如何突破这一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靠自我积累太慢,靠民间资本太少,靠银行贷款太难,最现实有效的途径是坚持眼睛向外,千方百计向上争资,坚定不移招商引资,依靠外力发展经济。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中,招商引资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就拿我县来说,2011年全县固定资产投入亿元,其中46%来自于招商引资。13家税收超百万元的企业中,有7家是招商引资企业,中化环保化工是除烟厂之外全县最大的纳税企业,去年上缴税收2372万元,仅此一家就占了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税收的11%。实践证明:招商引资是实现兴国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切入点,是实现全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抓手,是增加投入的主渠道,更是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实现“三保”目标的重要手段。实践也告诉我们,抓住了招商引资,就抓住了经济工作的“牛鼻子”,就抓住了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就抓住了赢得未来竞争的主动权。随着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对全县经济社会的发展还将产生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影响。

  第三,招商引资是检验干部素质高低的“试金石”。招商引资是一项硬功夫,它既要求招商者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阅历,又要懂行,能准确把握市场经济规律;既要吃透县情,又要有敏锐的经济触角;既要有扎实的工作作风,又要具备人格魅力,能赢得外商认可、信赖。所以,这些年县委、县政府实行离岗抓招商制度,目的就是要把“招了多少商、争了多少资”作为检验考察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是否有开放型思维,是否有驾驭市场经济本领的“试金石”。如果一个干部“既招不到商,又争不到资,业务又创造不了特色”,能说是自己一名称职的干部吗?能说自己有能力吗?能说自己对兴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有贡献吗?我看不能。所以我们要通过招商引资,促使广大干部不断创新发展理念,锤炼一批懂经济、通市场、精政策、熟法律、会谋划、善决策,适应时代要求,能够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精兵强将,为兴国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我们要特别理解“三种人”:一是投资人。有不少人认为老板小气、苛刻、爱精打细算,你几千万的资金都能投入,交一点点钱算什么?如果这也不算什么,那也不算什么,这个项目的投入就不知要多少了。我们每个人都要设身处地想一想,多想想老板的难处。换位思考一下,假如你是老板,会不会计划好、使用好、珍惜好每一分钱投入。其实大凡有实力的老板,会办事的老板,都很会算经济账,他的生产资本永远都不会直接用来作无效支出。那种这也可以、那也行的老板,是绝对做不成什么好项目的。二是招商人。现在招商实在太难,招商者为做成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必须经常去找部门、找单位,磨“嘴皮子”,办这个事那个事,从而成为某些部门、单位的“烦人”。并且招商越多,惹的麻烦就越多,包袱就越重,越做事越多,越做越累,真可谓“自找麻烦,引火烧身”。对这些“烦人”,我们要倍加理解、倍加支持、倍加爱护,因为现在真正愿招商、会招商的实在太少太少。三是整治环境的人。整治环境实际上就是切断某些人、某些单位的利益来源,做的是得罪人的事。但环境不整治不行,因为没有好的环境,就无法新上项目,就没有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范文相关阅读

范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