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讲:语文教师必须发展多种能力
甲:高尔基曾经说过:“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这需要有才能和渊博的生活知识。”
教师的教学才能是由多种能力综合而成的,它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言语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一般能力以及全面掌握并善于运用语文教材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课内习作训练和课外作文活动的能力,了解学生个性和学习情况的能力,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行文、修改的能力,正确评价和运用奖惩的能力等专门业务能力。这些都是教师完成作文教学任务所必需的本领。
(一)高超的言语表达能力
乙: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尤其需要高超的言语表达能力。
语文教师要善于运用精简扼要的讲述与适当贴切的譬喻,把自己的意思、情感表达清楚,把课文讲解明白,使儿童能够理解、容易接受;教师要能用生动的语言培养儿童学习作文的兴趣,引导儿童想象,激发儿童情趣,启迪他们思考。同时,儿童的说话、作文能力要*教师的说话、作文能力来培养。
甲:是的,教师的语言是对学生的言语发展起示范作用的。语言表达有缺陷的人是不宜当教师、更不宜当语文教师的。语文教师不仅要语音清晰、说话没有语病,没有口头禅,还要善于运用语调,掌握语速和节奏。
甲:我们前面所介绍的老师的教学语言就各有特色。有的严谨、层次分明、丝丝人扣;有的如同散文诗,形象感人;有的能启迪孩子思考;有的能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
乙:这正像一些有经验的语文教师所说,教学语言虽不同于戏剧语言,但它同样要求吐字清晰,语调自然,有抑扬顿挫;要求音量适中且能送得远,使全班学生都听得清。教学语言不同于相声多言,但也要求生动有趣,能吸引人。教学语言不等于文学语言,但它也必须条理分明,用词简洁,形象具体,富有感染力。
甲:除了口头表达能力以外,语文教师还必须有书面表达能力。在教学中经常要用到书面文字,如板书、写教案、批改作文等等。如果教师的语文基本功不扎实,缺乏书面表达能力,在黑板上列提纲、写段意、书写学生口述的文章中心思想,文字上难免有疏漏或错误;写教案或讲稿就不可能做到简明扼要,语句通达;改作文。写批语也很难胜任,至于自己动笔为文那就更难了。
乙:叶圣陶老先生早就鼓励“教师下水”。他说,“教游泳当然要讲一些游泳的道理。但是教的人熟话水性,跳下水去游几阵给学的人看,对学的人好处更多。语文教师教学生作文,要是老师自己经常动动笔,或者跟学生作相同的题目,或者另外写些什么,就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加快学生的进步。”
甲:教师如果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言语表达能力,就会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以有益的启发,并起着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作用。指导学生作文,批改、讲评学生作文时,就不至于隔靴搔痒,生吞活剥“写作知识”之类的条条框框了。
乙:老师们都很关心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是怎样锻炼发展的。袁老师,你是语文特级教师,又是作家协会成员,担任过青年文学期刊的编辑。这个问题,您给大家讲讲,好吗?
甲:好吧,根据许多有经验的同志的体会,可以这样说:言语表达能力是从言语实践中得来的。主要是三个方面,第一,提高言语的判断力,判断自己言语或他人言语中,选词是否妥当?语法是否正确?表情达情是否贴切?儿童听到自己的言语后会有什么反应?等等。具有这样的判断力,才能使自己的言语有良好的自控性,从而不断提高其表现力。第二,贮备语汇,揣摩语法、语音。语调的规律。第三,经常动笔写作,体会作文甘苦,锻炼言语表达能力。我觉得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应该用记者、作家。编辑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水平。
(二)较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能力
当然,一个人的言语表达能力同他的知识背景、认识能力有着密切联系,要提高言语表达能力则又离不开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和努力提高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的能力。
乙:就作文教学来说,由于儿童作文涉及到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众多心理能力,而能力要*能力去培养。因此,语文教师除了需要较高的言语表达能力以外,也还需要较强的观察、记忆、想象和思维能力。让我们再来回忆一下林力平老师的那节作文课吧。
乙:这节课之所以获得成功,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林老师采用板画手段,适当夸张事物的特点,强化儿童头脑里的表象,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显然是一个突出的原因。林力平老师擅长绘画是显而易见的,然而,她几笔一勾,事物形象便跃然黑板之上,不也正是她长于观察、记忆力强、善于想象的反映吗?
如果换一位这些方面都很欠缺的教师,观察时抓不住事物特点,记忆中表象模糊,连自己都记不清,想不出了。她怎能指导学生回忆、想象、用言语描述呢?“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搬用些空话套话,只会堵塞儿童才思,误人子弟。
(三)善于组织儿童作文训练的能力
甲:正确地组织儿童进行读写练习是语文教师另一个重要的教学能力。
儿童作文能力的提高离不开作文的具体实践活动。具有较高教学才能的教师,在组织儿童进行读写练习时,他们决不是“越多越好”,让儿童盲目“多练”,因为盲目“多练”只能加重儿童的负担,浪费儿童的精力。
教师善于组织儿童进行练习的能力,首先体现在对练习内容、要求的确定上。一些优秀教师选择确定作文练习内容、要求的根据是:儿童原有的读写心理水平和所要进行的训练内容的系统性,并考虑到与儿童校内外生活的联系,努力把作文训练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一个有机部分,一种需要。
(四)科学评价、奖惩儿童作文的能力
优秀的语文教师不仅十分重视对课堂教学和课外读写活动的组织,而且都很重视检查儿童练习的情况,认真评讲。检查是否达到预期效果,评讲成功、不足和错误。
乙:这就是说,正确地评价、奖惩的能力也是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又一个重要的教学能力。前几次,在讨论作文讲评的心理问题时,我们曾谈到,教师讲评儿童作文应正确运用奖惩,使成功者产生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对不足者使之明白不足所在,激发其改正的需要和欲望。
甲:记得当代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袁微子老先生曾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他在接教一个班时,发现班上有一个思维活跃但错字连篇书写潦草的学生。由于错别字太多,他的作文令人无法读懂内容,作文成绩自然总是不及格。袁微子先生透过连篇的错字,发现了这位学生思维活跃、内容实在的长处。为了扬善救失,袁老在讲评课上亲自诵读这位学生的文章。满含激情、抑扬顿挫的声音把文章的长处显示出来了,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学生被震动了,从此对作文有了信心。如此坚持数月,全班同学对他刮目相待,这学生作文兴趣也越发浓烈。与之同时,其他同学的好作文都能被袁老张贴上墙展览,唯有他因错字多、书写潦草而不能。于是,他从内心又逐渐萌生了认真书写、改掉错别字的需要。就这样,这个学生经半年的努力终于一跃为全班作文第二名。袁微子先生的这一教例匠心独运,是具有心理学意义的。
乙:心理学调查表明,有些教师对作文差的儿童,在批改时,评分低,在评讲时,批评指责多,使这些儿童对作文课产生畏惧,对评讲作文感到了失望,这种状况正是挫伤他们作文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甲: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远不止上述几种。教学机智,思维的独特性和创造性,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公正无私,言传身教,团结同志等等都是语文教师成功地进行作文教学工作的必要条件。我们以后再根据需要作专题讨论吧。
运用心理学原理去研究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作文主体——小学生的心理现象,揭示指导学生作文、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客观规律,是教育科学宏伟工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目前的探索还只是刚刚起步。前景光明,任重道远,凭着教师对事业的忠诚,我们愿与同行们通力合作,开拓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