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时间读书笔记
阅读了一本书,《暗时间》。仔细想想,其实很久都每一种这样读过一种不是闲书的闲书,太久不读书,现在读书极慢,一目十行的本领也渐渐消退,同时不忘记提醒自己要做笔记,摘抄下些许段落。其实想想,摘抄下的部分东西,来源于其他书,那就更进一步说明了阅读量匮乏,一些著名的书都没有仔细读过。
之前看一些公众号,总有一些文章感觉很高深,不是那么能看得懂。那我自己,要试图让自己的这篇看得懂才好。时间关系,只是浅谈,深层次的更需要慢慢酝酿
一、专注
我一直觉得现在的自己比大学时要好一些,是因为对一些外在虚名的东西更无所畏惧,学会了取舍;比大学以前的自己,欠缺了专注。
反思,是改变自己的第一步。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从小念到大的话不知道有多少人真正实践于生活中,至少我没有完全做到。小时候父亲一直对我讲“子路闻过则喜”的故事,可是我总不能正面自己的许多问题,非要找一些理由来反驳,来说自己做的真的很不错。可是小时候可以全身心投入,酣畅淋漓的一天读完一本金庸的武侠,甚至可以给别人讲出其中的故事,那一份专注,而后一直埋藏在我记忆中。
那挖掘他,找出他的奇妙处,其实,当时不外乎有以下:
(一)幼时的心思单纯,没有太多杂事的纷扰,拥有大量且集中的时间,可以长时间专注于一件事上。
(二)在没有电子产品的纷扰,只有纸质书的年代里,可以把更多精力投置于此。
而想要用于现代,转换一下,可以为:
1、创造大块阅读时间,大块时间有利于“沉浸”,可以使新知识可以和大脑中与其相关的各种既有知识充分融合,有助于深刻记忆。
2、在学习复杂/新知识时,关掉不必要的手机提示,减少周边干扰。(我经常也会不断提醒自己,以现在既有水平,关掉手机都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大的影响,大多数时间里,关掉一天手机,开机,除了10010和银行卡的短讯,也并不会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发生。休息时,生活中最重要的也只有家人,怕家人担心,也可以提前给家人发好消息说明,关机读书)
如果仅有上述两条,其实也并不完全够成功,毕竟有一些习惯是已经养成,想要突然改变,也并不是那么容易。
我有一个奇怪的感受,在有干扰的环境中看书,非常能锻炼我的专注能力。当然这个干扰的环境,只是说,周围环境嘈杂,而不是说要一直打断思路去做其他事情。以前,每逢考试,我或许会去KFC、M记或其他环境比较混乱的地方的某个角落里,或一个人,或与一个陌生人人分享一个大桌子,全心全意投入自己的书本中,如果是在图书馆之类安静的地方,每每都能在不知不觉中昏睡过去。我一直把这个归结于我内心深处的“贱”性,强词夺理的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强加于此,我喜在闹市中学习,安静的环境中睡觉。
另外,利用各种碎片时间来读书思考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母亲从小教给我一个方法,是睡前看一个比较复杂的知识点,在夜深人静,甚至睡梦中,你可能会突然得到这个结果。
二、记忆
在《暗时间》中看到一句话,深有同感,“学习知识并将其放在大脑中,最终的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去使用”。那么转换一种说法,是“记忆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恰当的时候能够想得起去使用”,而要将记忆可以随时使用,就是将其变成自己的一部分,从另一层说,就是学习的有效性的衡量。
回忆小时候记忆力好的原因,有一个方法是,小时候的记忆都是储存在一个个屋子的不同抽屉里,站在记忆的大房间里,拉开那扇分类的门,读后感按照既定顺序找出想要寻找的线索,随之抽出记忆,使之浮现。看这本书时,知道了,原来在古希腊/古罗马就有这种类似的记忆法。可反思,为什么之后记忆力下降了呢?
1、长期不整理记忆,就犹如一个堆满杂物的屋子不整理满满尘埃,记忆漂浮于各处,没有归处。
2、太多杂事,想的太多,乱七八糟无用的记忆也随之更多,有用的记忆掺杂于无用中,掩盖了真正所需。
长大后,也曾试图整理一下纷繁复杂的大脑内容物,可是,多到无处理。从另一方面想,既然这间房堆满了,那我再开辟一个新的屋子就好,大脑有待开发的区域如此多,另辟天地也并不非不是另一出路。可惜,里面还是空荡荡的盒子,没有太多物品。
“真正的效率源自于内心对一个东西的强烈热忱”。读很感兴趣的书,就可以完全沉浸于中,并牢固记住其中的故事;读一个感兴趣的学科,提前预习完都是常态,故而那本书可以在潜意识中存在很久,那门学科总可以到达一个自身与其他学科相比无法到达的深度。
三、思考(简篇)
有一天,先是在写日记时告诉自己,如果连对自己说话都要有所隐瞒,不能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那自己该有多悲哀,逐渐开始在日记中,写下自己最原始的欲望和需求,从此找到一个宣泄口,渐渐的也能在生活中开始对别人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逐渐又能正视自己的许多问题,开始会对如此不好的自己感到失望,可是,天生的乐观主义又占了上风,认认真真把qq签名改为了“勤奋并庄严的爱着自己”。
越长大,越意识到自尊心受到打击算不上实质性的损失,承认自己的不完美,取悦不完美的自己,可以让自己活得更自在。
卡耐基《人性的优点》中提到”避免焦虑的方法,即底线思考法(如果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如此,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要使自己能像小时候一样对喜欢的事情投入最大的专注,除了克服嘉旅的负面影响之外,还有另一个条件就是享受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