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干校六记》读书笔记6篇

发布时间:2019-05-15 15:34:48

  《干校六记》以整个时代背景的惴栗荒谬烘托出人们如蜉蝣、蝼蚁的无助和渺小,但杨绛又以之记情,点滴可见钱钟书与杨绛两人的鹣鲽情深,彷佛这悲剧里还能滋长浪漫。於是那小小的温情彷佛黑暗中的微光,让人不至於过度绝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干校六记》读书笔记6篇,欢迎阅读。《干校六记》读书笔记1

  伴随着“咕咚咕咚”的火车声,我也读完了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每次出差或者是旅行的路上我都习惯性的在包里装上一本书,这样即能增长知识,又能避免一个人外出的枯燥。

  虽说是先生但实际是钱钟书先生的爱人,只不过那个时代女性受教育的少,故而有那么一两个有文化的女性也叫做先生罢了。这本书的序是钱钟书先生所做,他高度概括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态度和反应,其实不光是那个时代,几乎所有的问题,人们的反应和态度基本上也就是这样子的了。而解决的办法无非就是争取中间力量罢了。

  这本书的基调还是很平和的,更像是有个人在给讲故事,就像是电影泰坦尼克号似得,走近它,再走进它,再打开它,一切的事物都会在回忆中体现美好。在那样一个大的背景下,没有灵魂,没有希望,没有尽头,就像是一只黑夜里在悬崖上行走的绵羊,都不知下一步的路在哪里,也不知道前面是凶险还是平安,更不知能不能走出这黑夜,可是还能用这样平和的语气写出这样的文章,我不得不佩服杨绛先生内心的勇敢,坚强,还有本身的乐观。还有那专属于女子的美好。

  我身边也有从那个时代走出来的人,同样也经历过57干校的生活,可是他们的描述可要比杨绛先生笔下的干校恐怖的多,有什么批斗审讯的,有生了病专门拉出去干活的(甚至专门让在雨/雪地里面干活的),在我看来那就是活生生的折磨。在这本书里也描述到了一个人莫名的死去了,可是没有具体写,只是轻轻一笔而过。可能是不愿对往事再去回忆,可能是本身也不是很清楚,也可能是好多事情过去就过去了,让美好留下,让肮脏不堪的事情随风而去吧。其实现在留下来的历史也只不过是万里长河里面的一滴水而已。好多事情是我们无从知道的。

《干校六记》读书笔记2

  《干校六记》是一本纪实散文集,一共六篇。杨绛先生记录了她在文革下放干校期间的一些琐事。杨绛先生说“回京已八年,琐事历历,犹如在目前,这一段生活是难得的经验,因此作六记。”

  初识《干校六记》,因为知道它是反应文革期间的一些事,总以为该是充满火药味的,满是愤怒、不满或是埋怨。正如钱钟书先生在小引中写的:“学部在干校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搞运动,清查‘五一六分子’。干校两年多的生活是在这个批判斗争的气氛中度过的;按照农活、造房、搬家等等需要,搞运动的节奏一会子加紧,一会子放松,但仿佛间歇疟疾病,始终缠住身体。”在这样一场受折磨的运动之后,会不怨恨有所抱怨吗?然而,读完之后才发现,《干校六记》透露出来的是杨绛先生的那份心境:以平和的心态坦然的面对生活的责难,不偏不倚。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史无前例的大运动,期间有多少大事,《干校六记》中不管是《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还是《“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都只是这场大运动中小得不能再小的一些琐事。“‘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都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然而,杨绛先生记录下这些琐事,“那番往事,毕竟是我一生难忘的亲身经历,也是应该让大家知道的一段历史,别人的传说都不详、不尽、不实。我应该在自己有生之年,把这段往事公之于众,我说的话可有我负责。”

  《干校六记》正是切实的记录。透过这些琐事更透露出杨绛先生那份平静平和的心态,面对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经历种种苦难和欺辱,事过之后,还能不怨不恨,不自怜不自悯,也不申冤诉苦,以平和心态面对,坦然生活。杨绛先生的心中的那份“静”是让人敬佩的。

  文化大革命,对那一代的知识分子来说,确实是一种苦难和折磨。杨绛先生也曾遭受那份辛酸和痛苦。戴高帽挂木板受批斗,被剃成阴阳头,扫厕所,被驱到大院游行……受了这些苦难,而杨绛先生却还能说“打我骂我欺侮我都不足以辱我,何况我所遭受的实在微不足道,至于天天吃窝窝头咸菜的生活,又何以折磨我呢。”因为杨绛先生“虽然每天胸前挂着罪犯,甚至在群众愤怒而后严厉的呵骂声中,认真相信自己是亏负人民,亏负了党,但我却觉得,即使那是事实,我还是问心无愧。”问心无愧,这就是杨绛先生心中的坦然吧,面对生活对自己的责难,不去怨恨,不去抱怨,在必须面对的时候,坦然面对,奉上自己的真心和勇气。因此在干校里才有了那份“闲情”来记那些干校里的“轶闻趣事”作为六记吧,以至于让人在读完六记之后有“下放干校还有这般乐趣”的感觉。我知道这是在文革辛酸中的苦中作乐,因此更为杨绛先生的这种心境所折服。“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杨绛先生在《我们仨》里写有这样一段话:“我们沦陷上海期间,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我们夫妇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杨绛先生在干校就是以这种心态生活吧,她是把在干校里的点滴都当作美酒品尝了。正是这样,才更加坦然:朴素单纯,与事无求,与人无争。

  不管白纸上的黑点或是黑纸上的白点,这只是一个看待事情的角度和心态问题。杨绛先生很厉害,她选择了坦然,让生活在她的视野下呈现出与别人的不同。

《干校六记》读书笔记3

  或许是我早已熟知了关于文革的固定化表达,也或许是我早已形成了对于文革的始终如一的印象,如果要我用两个词来概括文革,我或许会选择“狂风骤雨”和“摧残人性”。我不会忘记那个年代死去的闪着光的知识分子的形象——老舍和傅雷,我也不能忘记在时代的颠簸中也最终未能幸免于难的彭德怀。关于那个年代的“虐杀”和“血腥记忆”多得填满了我对十年时光的印象,以至于当我刚刚捧起《干校六记》的时候还真的会有些许的不适应。

  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与清代沈复留下的《浮生六记》有着极其相似的体例。《干校六记》共分为:“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记,都源于杨绛先生下放河南息县“五七干校”的真实经历和体验。

  在写作笔法上,《干校六记》体现了杨绛先生一贯的朴素、平和和淡雅,具有一种“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在书中,杨绛先生以“文革”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为大背景,穿插具体的小事做详细讲述,比如和年轻人一同开凿水井时每个人投入劳动的场面,再比如看菜地的时候照顾一些前来“偷菜”的老农,还有当杨绛先生目睹人们将没有棺材盛装的尸体埋藏地下时所表露的悲悯和担忧,日子的点点滴滴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从杨绛先生的笔触缓缓流淌出来,让人们足以循着墨迹对文革的些许点滴做一次深深的反思和探源。

  文革过后,“反思”文学和“伤痕”文学大量兴起,在这一部分作品中,受害者多振聋发聩地号哭自己所遭受的不公待遇,加害者则细细梳理自己犯下错误的心路历程,前者歇斯底里,后者深挖不懈,歪曲了事实也加剧了人们对于那样一个年代理性批判和深思的苦难。

  杨绛先生的《干校六记》则独辟蹊径,在娓娓道来的语句中,甚至在一桩又一桩的趣事当中,让苦闷和埋怨蕴藏于字里行间,不批判也不呐喊,让人们在自主的阅读中去体会那样一个时代的悲痛,去感受作为知识分子所遭受到的迫害的苦难。这样的“反思”和“伤痕”比血泪书要有意义地多。

  反观当代散文,或立足于文化的悲怆大声呼号历史的沧桑,或夸大事实虚假歪曲,只为博得受众关注的眼球。这样的作品有了关注却失了深度,更失去了作为一个传播者的道德和良心。“闲情记趣”而非“闲情记妄”,为文正需要这种平和及踏实。

《干校六记》读书笔记4

  那本该是一个幸福的年代:困扰人们多年的战争终于结束。然而,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这场风暴,叫文化大革命。

  这不同于之前的任何一场战争,而是像秦始皇“焚书坑儒”一般对文化的蹂躏。一个各国人面对面目全非的故土,本想伸手为祖国献上一份力,却被无情的“革命”急匆匆地赶出了国。这,无疑是时代,是中华文明的悲哀。

  在看不见摸不着的硝烟中,一个个文人都控诉着文革之错、干校之苦时,阳江夫妇却似是乐在其中。《干校六记》一书正是由杨绛在干校中写的六篇日记组成的。每篇日记都乐观的写自己正经历的惨境。她用一个个委婉、漂亮的俏皮话尖锐而不留情面地戳破人情冷暖;一篇篇日记无不透着朝气,又无不透着对人性的弱点的抨击。曾有人这样评这本书:“悱恻缠绵,哀而不伤,怨而不怒,句句真话。”十六字,金评!

  然而,杨绛这一书教我们的,不只是她俏皮而犀利的文笔,还有她坦然处事的生活态度。生活总是有点波折的,关键就在于谁能挺过去,谁不能;谁会把心死在挫折搭成的剑堆中,谁能笑着把利剑插回剑鞘,只留最后一把剑别在腰间用于刺穿敌人的心脏。赢了最好,败了也罢,这也是我从她书中读到的:“胜则淡然,败则坦然。”

  与那时“战场”相比,我们如今所谓的惨景又如何?

  每日早晨,在六点半的《命运交响曲》的“轰击”下我们一脸怒气地起床,殊不知干校中的大文豪们已忙了1个多小时了;雨天,我们在半干的马路上踱步,满脸厌恶地看着脚下污泥,殊不知当年文豪也未曾对此说些什么;当我们总埋怨作业太多、朋友太吵、老师明明说今天上新课却抱着卷子吼出二字:“考试!”时,我似乎穿过重重人影,声声叹息,回到过去,看到杨绛在小屋中微笑抬头看远方的样子。

  作业会让你下走泥浆吗?吵闹的朋友难道不胜过爱人天各一方吗?考试来证明你的成就难道不胜过满腹经纶却只能对白菜说吗?

  所以说,我们还太浮躁,太年轻。

  看看窗外,阳光在轻洒着,人们在笑着,爆竹噼里啪啦地响着,而我扔在这里无辜无虑的写着——这也许是个幸福的时代。

  看到结局大家都回了家乡,竟莫名的为他们庆幸。合上书,我在读书卡上的“心得”一栏认真的写下八个字:

  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干校六记》读书笔记5

  但凡是黑夜,总有刺破黑色的亮光;但凡是痛苦的时间里,也总有低到尘埃的幸福。

  《干校六记》的写作背景是被称为黑色十年的“文革”,在那个文化被摧残,人性被侵蚀的时代,人都会“吃人”,难以计数的知识份子被“文革”所毒害,杨绛夫妇自然也是难逃此劫。看到那个时期的作品,无非都是些苦记、悔记、怒记、屈记,由于在那个时期均是受到红卫兵湮灭人性的对待,心中只有冤屈、愤怒,头顶只有黑夜。老舍、傅雷夫妇、杨朔等文人都是在文革期间逼迫致死,无疑那个时代是没有光的。

  但是在看完《干校六记》,忽然觉得文革的黑暗却还是压不住真正的光明,即使在压迫的现实面前,杨绛还是表现出不同于常人的平常心、乐观主义,即使是在难以果腹的时代,还有一份温情存在,那就是对生活的期待,对丈夫钱钟书的眷恋。

  两人虽都被下放,但是心态却是相差较大的,钱钟书说:“或者(就像我本人)惭愧自己是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头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这本书记录了杨绛钱钟书夫妇在文革其间被下放到干校时所作的六篇日记。那个年代的作品大多有一种分明的集体烙印,对阶级情感的申诉或对那段不堪回首的经历申冤似的重现。但《干校六记》却不讲这些。它讲杨绛替钱钟书收拾行装,拆了一张木床寄去,口吻略带些得意;讲和伙伴一起劳动,忽然体会到“我们”这个词的阶级色彩;讲一场泥浑的雨,有些小懊恼;讲一条从小追随他们夫妻的土狗心怀动容;讲钱钟书为她解的梦睿智俏皮……原本是无比沉重的话题,却在杨绛笔下变得轻松随意甚至有些妙趣横生。

  最有感触的是本书的第五记“冒险记幸”。大雨滂沱的一天,杨绛想念丈夫钱钟书,便在这满地泥泞之中冒险去见钱钟书,路上的危险自然是不言而喻了。丈夫颇感意外,杨绛却只留下一句“我就是来看看你”,便又风雨兼程地赶回去。平淡的语言,却包含着深切的感情。书中写道,在下放的日子里,他们只能在菜园里见见面,然后就只是断断续续的书信,在那个混世里,却依存着这低到尘埃的幸福,何尝不像是一张漆黑的纸面上的一抹白呢?

  低到尘埃的幸福,并不只是爱情。对生活、对事物的热爱和一颗平常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幸福。第四记“小趋记情”中写道小狗“小趋”在人与人难以建立互信的日子,夫妇二人却与这只小黄狗产生了一段真挚的感情。这或许是对人吃人的社会的一种嘲讽,但同时也是度日如年的生活中一抹卑微却又情深的幸福。

  《干校六记》以整个时代背景的惴栗荒谬烘托出人们如蜉蝣、蝼蚁的无助和渺小,但杨绛又以之记情,点滴可见钱钟书与杨绛两人的鹣鲽情深,仿佛这悲剧里还能滋长浪漫。于是那小小的温情仿佛黑暗中的微光,让人不至于过度绝望。

  钱钟书在小引中说:“‘记劳’,‘记闲’,记这,记那,那不过是这个大背景的小点缀,大故事的小穿插。”《干校六记》同样是众多同时期文人作品之一,但却是那黑暗当中一抹白。文字只是人心的旁白,没有杨绛超出常人的心态,是不会这样一部发光的作品的。

  正如乌云也会有银边,黑夜也会有耀星。正如张爱玲所言,“低到尘埃里开出花来”,即使是在看不见的日子,也可以有卑微的幸福,但那一丝丝的幸福,却可以开出花来。杨绛的《干校六记》与其说是一部散文,不如说是一部教人如何面对困境的哲学书。

  再苦口的药,我们也可以当做美酒来品,这便是杨绛教给我们的道理,叫做低到尘埃的幸福。

《干校六记》读书笔记6

  读了杨绛的这本回忆录式的《干校六记》,我有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无论是离愁、闲趣、忧愁或是冒险,书中那些真实的描写都令我仿佛来到了那个年代。杨绛写了“记别”、“记劳”、“记闲”、“记情”、“记幸”、“记妄”这六记。从送丈夫第一个离开,到最终与丈夫一道回京和女儿团员。当终于重获“自由”的时候,可以说有很多东西物是人非,又有很多其他未曾改变。

  这本书写得很生动,许是杨绛所经历的实事之缘故吧?一件事扣着一件事,总引得人不断寻觅下去。

  在干校中,每个人的内心可谓都是百感交集——即体会到了“大我”的团结:如杨绛所写的“我们感”;也同样会在孤身一人的时候,觉出徘徊惘然吧?

  在“记幸”中,杨绛去看看自己的丈夫,竟也要如此涉险!真是历尽千辛万苦才得见一面。而好不容易见到,又因怕人发现而要匆匆离去了。看着作者笔下对那泥泞道路的细致描绘,我不禁也在心下感慨:真苦啊!

  而有苦总还有甜。“记情”中的小狗“小趋”就令我眼前一亮:可爱的小动物,虽然在物质上缺乏,但总还是被很多人爱护的。杨绛对小趋好,它便也懂得,只把杨绛认作了自己跟随的主人。在那样日复一日的无趣日子里,有这样一只忠心的小狗相伴,也要算十分幸运的了。但最终,干校迁移到别处,小趋就还是被遗弃在了原地,淡出了人们的生活。不过即便结局如此,这还是我最喜欢的“一记”。因为那样一个快乐无忧的小生命,无疑是苦闷生活中的亮点。

  文末,作者一家人终于得以团聚。杨绛和钱钟书都认为,如果再来一次,也还是不会出国,还将留下去五七干校再教育。他们这种爱国的精神,令我敬佩。

  但是,杨绛也同样提出:“改造十多年,再加干校两年,且别说人人企求的进步我没有取得,就连自己这份私心,也没有减少些。我还是依然故我。”那么,既然“依然故我”,“伟大的文化大革命”又做到了什么呢?

  人们在苦闷的生活中挣扎,却只因得不到而平添了私心。其中利害,引入深思。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