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1000字
我看关于王安石的百家讲坛已经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今天本想看关于辛弃疾的百家讲坛,无意中又看到王安石的百家讲坛,想到你可能没看过,就发给你看。我发的都是关于王安石的个性与品德,还有后人对他的评价。
说实话,我很喜欢王安石,而且不比苏轼少。所以那天才会一下课就到办公室反驳你,也许那时的行为有点过。但我再次看这几集的时候,发现,对他的喜欢依然不变,相反,觉得你看王安石太片面了。(我只是实话实说,别见怪)。我也不知为什么,总觉得王安石有一种魅力。我很喜欢他的个性——除了他的不爱卫生,特别是他的敢说敢做,不敷衍趋势,率真,善良,独特的眼光,简朴,不近女色,淡泊名利,有宽广的胸襟还有他的那种敢怒敢言,天王老子都不怕,绝不做自己不愿意的事的胆量。这一点司马光就做不到。(也不知为什么,我对司马光意见很大,甚至有点鄙视他。)当然,人无完人,王安石也有他的缺点,执拗是他唯一的缺点和优点,正因为他的执拗,他才有毅力坚持改革,也正因为他的执拗,他的一生才会波澜起伏,坎坷万分。
以至于得罪太多的人,死后不能得到应有的待遇。对于王安石的改革,我很为他感到难过。他是一个敢于实践、积极向上的人。只是,在实行过程中,发生太大的失误,导致他成了叫老百姓唾骂的人,这似乎有点把好心当成驴肝肺。但,他的改革并非一无是处,在某些程度上,他的改革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至于,后人对他的评价,我觉得他的优点远比缺点多。对了,你说王安石的改革是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这一点我思考了很久,今天又把大结局看了一遍,想跟你谈谈我的看法。我只觉得,这是对王安石的一种*谤,是帝皇为自己找的借口。王安石的改革的确不怎么成功,但他的影响并没有那么大。再说,没过几年他就告老还乡了,司马光继位就把新法全废了——这一点我很愤怒,因为他不管新法是好是坏,一律废除,就连苏轼都对他有看法——这我很欣慰。一个实行并不长久的改革,能有那么大的威力吗?我对这一点表示怀疑。我喜欢王安石,不仅仅因为他的超凡的才华,独特的性格,更在于,他活得光明磊落!
以上是我对王安石的看法,你赞同吗?我想听听你的看法。我发的录像,请抽空看,他对你了解王安石很有帮助,有时间,建议你看看全集。
后记:此为学生给我的一封信。读完,心中既喜又惭愧。记得当时自己刚读完一篇有关苏轼的文章,受作者的影响,立场上明显倾向苏轼。加之以前看过《百家讲坛》上的讲解,对苏轼自以为有所了解,故喜欢他,更同情他。当书中讲到与苏轼命运有联系的王安石时,文字有“贬王扬苏”的意味,而之前,上学时学的中国历史中,对王安石的评价还是蛮高的。但此时,却感情用事,倾向了作者的观点。所以,当课堂上恰巧有学生说起这个话题(是读书交流会上)时,我便大放厥词,说了自己的观点。
事后想想,这的确有点不负责任。我怎么能够,在没有较深入了解的情况下就下断论呢!个人的观点与学术的观点在教学时应区分开来,课堂中,不能以一已之好而误导学生。有学术个性,并不代表着可能无所顾忌!这,我要引以为戒!所以说喜,是因为我的话引发了余同学的思考和反驳,且她并没有盲目、简单地反对,而是通过自己的阅读和思考讲出了自己的看法。这种学习的意识,正是如今学生所缺少的。说真心话,在讨论或反驳中,即使我错了,我都会由衷地感到高兴。我很珍惜这样的氛围。
由于,许多观点我们都是道听途说的。因此,在以后的阅读中,我既需听之,更须思之,因为,阅读其实就是一种思考,一种思想的碰撞,一种认同和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