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春节手抄报文字
春节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习俗就是要贴春联,每到年三十那天,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两边贴上大红春联,为春节增加喜庆的气氛,相信大家每年都会帮助爸爸妈妈贴春联吧!下面是关于我们的春节手抄报文字的内容,欢迎阅读!
我们的春节手抄报
我们的春节
春节是我国最为隆重,影响最为深远,人们最为重视的节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隆重的春节。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人们用汗水和勤劳换来了焕然一新的家,意味着扫去了霉运,迎接热闹的新春。
除夕夜,全中国沉浸在团圆的欢乐中,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团圆饭,每个人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笑容,没有什么比这更加幸福快乐了。与此同时,一个个烟花争先恐后地飞向空中,展示自己的绚烂,装饰了原本单调无比的夜空,使夜空变得五彩斑斓,烘托出了热闹的气氛。
而在除夕这一天,人们也会放鞭炮、贴春联、贴窗纸,这是为什么呢?在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凶猛神兽,每到腊月三十,便挨家窜户,觅食人肉,残害生灵。有一年腊月三十晚,“年”来到一个村庄,恰逢每个牧童比赛牛鞭子,那“啪啪”的鞭声让“年”望风而逃。随后,它又来到一个村庄,见里面灯火辉煌,刺得它头昏眼花,赶紧怆惶而逃。于是,人们就此摸准“年怕红、怕光、怕响的特点,想了许多抵御它的方法,逐渐演变成了今天的习俗。而到现在,已经演变在除夕夜凌晨十二点,家家户户准时放鞭炮,代表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春节,人们穿上新衣裳,出门走亲访友,去拜年,而迷信一点儿的人,还会去拜神,希望在新的一年讨个吉利。而春节最开心的还得属我们这些小孩儿,因为在春节不仅可以穿新衣裳还可以收到长辈的红包,这代表长辈对晚辈的祝福。
新的一年,是一个新的开始。春节象征着团圆、对新的一年的期待,它承载着无数人对未来的憧憬、期待和希望!
春节有哪些习俗
1、贴对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对联,庆祝新年的到来。这一习俗起于宋代,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着《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论述。
2、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 ,据《吕氏春秋》记载,我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扫尘的意义在于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希望来年的生活过得更加的美好。
4、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春节拜年时,晚辈要先给长辈拜年,祝长辈人长寿安康,长辈可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据说压岁钱可以压住邪祟,因为“岁”与“祟”谐音,晚辈得到压岁钱就可以平平安安度过一岁。
5、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 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6、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心头的充实感真是难以言喻。
7、给压岁钱
给压岁钱,压岁钱是由长辈发给晚辈的,有的家里是吃完年夜饭后,人人坐在桌旁不许走,等大家都吃完了,由长辈发给晚辈,并勉励儿孙在在新的一年里学习长进,好好做人。
8、祭祖
祭祖,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9、燃爆竹
爆竹,中国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描绘了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