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位置:首页 > 作文 > 读后感

英国史Ⅰ经典读后感10篇

发布时间:2019-02-06 16:14:04

  《英国史Ⅰ》是一本由大卫·休谟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5.00元,页数:37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国史Ⅰ》读后感(一):翻译吐槽一下

  不知道译者是读古文出身还是为了炫技,文章四字用语较多,还有一些字涉及用典,文白夹杂严重,有些地方能够增进文意,但是有的地方就比较突兀。虽然这样翻译的风格颇有民国风韵,不过对于西学翻译来说,流畅的白话文似乎更为适合,尤其在是这个时代。

  《英国史Ⅰ》读后感(二):英国史Ⅰ

  远古时代遗留的史乘总是充满了模糊、矛盾,无法确证,令人掩卷长叹、不胜遗憾。有闲暇的才智之士自然应该越过文字的丰碑已经得以树立和保存的时代,深入简策微茫、史料残缺的远古。野蛮民族的功业一向依赖记忆和口传的历史,即使有文字记录残存,也不足以引起比较文明的各民族的兴趣。

  《英国史Ⅰ》读后感(三):用这本书学学中文还是不错的

  我只看了十几页,发现好些不懂的中文字眼,于是查字典学习,收获不少。

  后来在豆瓣看到大家的评论,说是翻译有些问题。难怪我读得有点似懂非懂。

  综上所述,用这本书学学中文还是不错的。

  以下文字请忽略。。

  凑足五十字凑足五十字凑足五十字凑足五十字凑足五十字凑足五十字

  《英国史Ⅰ》读后感(四):英国史1-6套装终于心弦出炉了~~~~~

  英国史1-6套装终于心弦出炉了~~~~~

  正是《英国史》的写作给休谟带来了极大的声誉。这套六卷本的巨著,休谟当时是写完一卷出一卷的,没想到甫一出版就成为了畅销书,这也使得大家开始重新审视休谟,进而开始关注他的哲学、道德学、经济学等方面的成就。所以说,当时的英国人首先把他视为一个伟大的史学家。

  《英国史Ⅰ》读后感(五):感觉有时间上的谬误啊!不知道是不是我的理解有问题,大家看一看。

  第一章第六节结尾处说到,公元723年,威赛克斯国王埃格伯特一统撒克逊七国。然而在接下来的第9节,作者又说道墨西亚的奥法国王于公元794年去世,在他去世之后数年,墨西亚才被威赛克斯的埃格伯特吞并,这前后跨度将近八十年。我又查了一下,埃格伯特是在公元770年才出生。所以,前面的肯特王国被吞并的723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英国史Ⅰ》读后感(六):模糊、矛盾,无法确证,令人掩卷长叹。。

  远古时代遗留的史乘总是充满了模糊、矛盾,无法确证,令人掩卷长叹、不胜遗憾。有闲暇的才智之士自然应该越过文字的丰碑已经得以树立和保存的时代,深入简策微茫、史料残缺的远古。野蛮民族的功业一向依赖记忆和口传的历史,即使有文字记录残存,也不足以引起比较文明的各民族的兴趣。文明国家遭受的冲击往往构成国史最有启发性,也最有趣的部分。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命运的反复无常,突如其来的暴力、意料之外的革命、事出偶然的蛮族入侵大体都以血腥和残暴为结局。这样千篇一律的故事不免让读者感到厌恶。

  《英国史Ⅰ》读后感(七):翻译得很好

  刚读这本书前两章的时候还不能习惯译者这种民国时期白话的方式,但是习惯了读起来竟然有蔡东藩的感觉。虽然没能力读英文原版,但是从阅读的感觉来说翻译的很流畅,读起来很舒服,断句很合理,没有那种巴洛克式复杂华丽让人费解的长句。

  至于说内容,作为一个没读过多少书的人来说不敢妄自评论休谟的成名作。只觉得是本好书,对英国历史的介绍很详细很系统很清晰,对各民族的关系交代的很清楚。阅读史书的好处就是历史往往不会给你灌输某种单一的思想,它只是平淡而无情的叙述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事,出现过的人,不会强加给读者谁对谁错的思想,一切是非判断都交给读者,往往你会发现历史并非简单的对错就能概括,有些在当前看起来是错误的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竟然在未来产生了好的结果,反之亦然。而阅读其他传播思想的书籍则不然,你很可能陷入作者精心谋划好的陷阱当中让你轻而易举的对他的思想十分崇拜以至于不可自拔,所以在阅读更有深度更有思想的书籍之前一定要有良好的批判性阅读的基础否则会对作者产生轻易的相信。而阅读逻辑,阅读历史,阅读哲学是锻炼人的批判阅读能力的不错选择

  .这本书里英国人(撒克逊人)和诺曼人抗争多年最后还是没能摆脱被后者统治的命运,真是让人感叹不已啊。

  2.翻译的真的很好,只是需要一点习惯的时间,买了这本书的人千万不要因为主观上的一点感情就错过一本好书。

  《英国史Ⅰ》读后感(八):好书当读

  首先我选择这套书主要是因为作者大卫休谟,因为大家熟知的休谟,更多是其哲学家的身份,其次才是历史学家,那么一个站在哲学角度去研究历史的人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深刻的思考。曾经看到过韦伯的一句经典论述觉得十分有道理,他说:休谟是“博雅之士”业余撰史传统的最高峰,与专业历史学家相比,前者是“为学术而生”;后者是“靠学术吃饭”。前者的著作有文学经典价值,后者只有查资料的人才读。虽说稍显偏激,但是与很多编年体般的史书相比,休谟的这本书确实更深刻一些。另外,据说休谟的这本英国史在当时的两个流派中都有非议,他不反对英国的革命,但同情国王被杀头;他赞成大宪章,但又对君主的评价很高;他既不站在国教的立场看待政制,但也不赞成清教徒对于英国政制的主张,而我认为这种有争议得作品反而更利于了解历史得真相,因为有时候有争议就代表他没有受到任何一个学派的思想得限制,以前读过麦考莱的英国史,但是觉得他写的东西明显带有辉格史观,书中经常会出现带有明显褒贬义的词语,而休谟的《英国史》虽然稍微偏重于托利党人的历史观,但也不全是,所以他的历史观应该是比较不偏不倚,不会受到派别的限制。

  其次是刘仲敬先生的译文,但是我看到评论里面有人说刘先生翻译的不好,我觉得很匪夷所思,严复说过译著需信,雅,达。看此著作已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刚开始还以为是民国的哪位大家的译作,因为是把古英语文献变成中国的古文和古体诗,可见刘先生中文造诣之高,这本书已经不单单是一本历史著作,我觉得也可以说是一本文学著作了。

  最后是这套书的整体设计,可见编辑人员确实注入不少心血,从设计到用纸无一不是上品,庄重中带着精致,简约但又不失唯美,就算不从阅读价值去赞扬,完全也可以当作一件艺术品去陈列。

  当然这本也有其弊端,就是他的重点是对英国政治体系的讨论,这和当时英国政治格局是分不开的,而其对之前的历史描述很少,例如罗马时代便着墨很少。

  《英国史Ⅰ》读后感(九):站在哲学的角度不偏不倚的一本史书

  首先我选择这套书主要是因为作者大卫休谟,因为大家熟知的休谟,更多是其哲学家的身份,其次才是历史学家,那么一个站在哲学角度去研究历史的人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更深刻的思考。曾经看到过韦伯的一句经典论述觉得十分有道理,他说:休谟是“博雅之士”业余撰史传统的最高峰,与专业历史学家相比,前者是“为学术而生”;后者是“靠学术吃饭”。前者的著作有文学经典价值,后者只有查资料的人才读。虽说稍显偏激,但是与很多编年体般的史书相比,休谟的这本书确实更深刻一些。另外,据说休谟的这本英国史在当时的两个流派中都有非议,他不反对英国的革命,但同情国王被杀头;他赞成大宪章,但又对君主的评价很高;他既不站在国教的立场看待政制,但也不赞成清教徒对于英国政制的主张,而我认为这种有争议得作品反而更利于了解历史得真相,因为有时候有争议就代表他没有受到任何一个学派的思想得限制,以前读过麦考莱的英国史,但是觉得他写的东西明显带有辉格史观,书中经常会出现带有明显褒贬义的词语,而休谟的《英国史》虽然稍微偏重于托利党人的历史观,但也不全是,所以他的历史观应该是比较不偏不倚,不会受到派别的限制。

  其次是刘仲敬先生的译文,但是我看到评论里面有人说刘先生翻译的不好,我觉得很匪夷所思,严复说过译著需信,雅,达。看此著作已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刚开始还以为是民国的哪位大家的译作,因为是把古英语文献变成中国的古文和古体诗,可见刘先生中文造诣之高,这本书已经不单单是一本历史著作,我觉得也可以说是一本文学著作了。

  最后是这套书的整体设计,可见编辑人员确实注入不少心血,从设计到用纸无一不是上品,庄重中带着精致,简约但又不失唯美,就算不从阅读价值去赞扬,完全也可以当作一件艺术品去陈列。

  当然这本也有其弊端,就是他的重点是对英国政治体系的讨论,这和当时英国政治格局是分不开的,而其对之前的历史描述很少,例如罗马时代便着墨很少。

  《英国史Ⅰ》读后感(十):还能更狗血吗

  今天春节前后,繁忙的工作之余,隔三差五地看完了这部六卷本的巨著《英国史》,大卫·休谟不亏为自然法哲学的代表,叙述历史都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条理;刘仲敬也是历史学的新秀,这几年出了不少新作,这部《英国史》翻译的也比较到位。年纪大了,记忆差了,就用几句话以编年方式概括下英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吧,权作读书笔记。

  1、不列颠人时期:就是荒岛一座,能留作纪念的就是巨石阵。提到巨石阵,就想到索尔兹伯里,其实,英国好多地方都有巨石阵,可能跟宗教崇拜有关系。

  2、罗马时期:从克劳迪皇帝征服不列颠到戴克里先因为大陆吃紧撤出不列颠,前后500多年时间,主要活动地点都在英格兰地区,留下一大堆chster,如,比斯特、曼切斯特,在罗马语里就是要塞的意思。其次,就是哈德良皇帝修的长城了。可见,罗马以军事立国见长。

  3、盎格鲁-撒克逊与丹法时期:无非就是一大帮海盗打来打去。这个时期出现的七国也很有意思,我猜马丁的《冰与火之歌》就受七国的影响。另外,就是基督教从爱尔兰来到不列颠。

  4、诺曼底王朝:这回不是海盗了,是正统的威廉公爵征服了英格兰,也埋下了与法国绵绵不绝仇恨的种子。其实世界上最深的仇恨不是敌人与敌人,而是亲人与亲人之间的。

  5、金雀王朝:一个女强人的时代,玛蒂尔达、埃莉诺先后登场;也是一个骑士之花盛放的时代,狮心王理查在十字军东征中勇敢地向萨拉丁发出挑战;又是一个政治文明孕育的时代,1215大宪章奠定了立宪制政体的基石;还是一个宗教精神日益强大的时代,托马斯?贝克特的死,使基督教对王权的影响日益深刻。

  6、兰卡斯特王朝:红白两朵玫瑰开始了战争。

  7、约克王朝:白玫瑰战胜了。BBC出品的《白王后》可以看一看。

  8、都铎王朝:又一个传奇时代开始了。亨利八世六个老婆,离婚、砍头、死,离婚、砍头、生,他与安妮·博林的生下了童贞女王——伊丽莎白统治长达45年。伊丽莎白扶植培养国家海盗,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树立英国海上霸权。在亨利八世和伊伊丽莎白的支持下,新教从此成为国教。这个时期的莎士比亚留下了许多著名剧作。

  9、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通过继承统一了英格兰和苏格兰,他暧昧的宗教倾向助长了天主教势力,一批新教徒乘“五月花号”抵达美洲。军人出生的克伦威尔主持了短暂的共和国,但英国人的君主情结让查理二世很快复辟。这个时期,英国科技经济文化长足发展,从牛顿的苹果到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从英格兰银行到伦敦股票交易所,英国成为近现代文明的发源地。

作文相关阅读

作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