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鹤唳读后感10篇
《风声鹤唳》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风声鹤唳》读后感(一):曾经女人做什么都是错的!!!
不管女人做什么,都是错的。
曾经。
梅玲第一次和博雅的约会时,就这么说。
终于她还是预料对了,故事差点如之前的好多次一样
女人始终是错的。
索性,这次这个富少叫博雅。
索性这次有个朋友、大叔、知己、爱人,叫彭。
《风声鹤唳》读后感(二):回首那逝去的“世间万象”
爱情、亲情、人性,爱国、侵略、战争,世俗与禅宗,人性的至高至美,至卑至贱,尽在其中。
丹妮与博雅的爱情,老彭的无私,形形色色的难民,顺便回顾京华烟云中完美的木兰——每一个都让人觉得可爱。
人性泯灭的侵略与战争。
无己无私的付出与博爱。
我们生活在这幸福的年代——这些都淡了,但是请适时地,拾起
《风声鹤唳》读后感(三):林大师的书欲罢不能
林大师的书总是那么细腻,书中内容在那个年代又是那么大胆。书中的人物均是民国时代的标志,名字又那么好听。书中总能找到中国城市百年来的缩影,许多地名也是那有历史意义,如果上海大场、大连、天津。林大师不用直面刻画日帝的丑陋,从侧面渗透,就可以让读者了解日本的兽行,让群众恨之入骨。总想一口气读完林大师的书。(林先生喜欢玉足,总有对脚的详细描写,嘿嘿)。
《风声鹤唳》读后感(四):风中叶,飘而不零
林语堂以抗战为大背景的民国三部曲,终于全部拜读完。
从跟《京华烟云》的关联来看,《朱门》表现出来的是三部曲共有的精神联系,人物却自成一派、故事自隅一方,结尾结得叫人舒心;而《风声鹤唳》除了共有的精神联系外,还有人物的关联,比如木兰,从开始提到这个名字到最后本人的出现,使得《风声鹤唳》多少有点承接《京华烟云》的痕迹。
相较来讲,《风声鹤唳》里人死的比较多,悲情色彩浓一些,无论是书的中文名还是英文原名(leaf in the storm)都比那两部多了份凄凄切切感,往事不堪的梅玲用尝尽磨难的丹妮来摆脱这种不堪并一心与心爱之人会合,可惜,经历了一番磨难误解和阴差阳错后,丹妮彻底告别那段挥之不去的不堪后境界又升华,原堪比情坚的金却化成了砖。最后,博雅冲向了日本人的枪口。
用牺牲掉博雅来收尾,确实也算中完美结局,悲情的完美。
《京华烟云》像轮回着的四季,《朱门》却是凛冬后的初春,而《风声鹤唳》是秋天的感觉,有寒有暖,但没有冬天。
《风声鹤唳》读后感(五):人间大爱莫过于斯
正好看完了林语堂先生写的《京华烟云》,便在书局遇见了《风声鹤唳》。刚开始的时候,很担心《风声鹤唳》无法超越《京华烟云》,同时也在担心自己还没有从《京华烟云》中抽离出来,以这样的状态去看《风声鹤唳》,有点不公平。而事实上确实如是,一来是《京华烟云》实在太精采了。二来,在我过去的思想中,我一直幻想着自己过着类似于姚木兰的生活,活在她所在的时代,而当我遇到姚木兰的时候,我简直是把姚木兰当成了是自己。而慢慢地又发现,姚木兰身上又有被时代所局限的特点,心中一直在想,要是姚木兰活在21世纪,又会是如何的一段人生?会自由一点吗?突然又发觉,其实自己在21世纪又是如此的不自由,更重要的是,有时候甚至连自己都不知自己如何是好,现在丰富的物质生活却无法让我得到心灵上的满足。感觉我的心已经混乱了,感觉我已经分不清楚姚木兰还有自己,也分不清楚正在经历的生活。
这种情况下,我带有半点应付式的态度去阅读《风声鹤唳》。丹妮的人生固然是离奇,但我却无法读进心里,无法共鸣。一直读到故事的后半部分,苹苹走了,丹妮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特别是丹妮知道木兰帮自己安排婚事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我感觉到那座大院正为我敞开门,木兰也欣然地欢迎我,我却无法兴奋。。。。。。。或者我也如是,我像丹妮一样,对大宅里面的每一个人物,每一件物件,每一段故事都充满了好奇,恨不得自己成为当中的一份子。但或者这只是仅仅一种好奇,当真正变成现实的时候,却发觉并非如当初那种渴望。故事里面的人,真正地经历着,看故事的人,却觉得扑朔迷离。就如今天我们再谈起长达8年的抗日战争,我们无法真切地感受到当时家破人亡,每个人都愿意牺牲生命来维持一个国家的尊严。
将所有的思绪梳理,我感觉到,所让我无法抽离的,是木兰少女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还有婚后的自由(在当时来说,木兰真的很自由)。这其实是一种“小我”。只有寻求“大我”&"大爱“,才能让人摆脱茫然,等到真正的自由。
里面有很多细节都无法一一用言语道出,只能靠自己细细品味。建议将《京华烟云》、《风声鹤唳》一起阅读,这样内心的感受会更加强烈。内心经历了不断的起伏,眼前的路就会变得清晰。
《风声鹤唳》读后感(六):《风声鹤唳》人格独立,爱情才可以独立
一个女人撑起了一整部书,没有现在社会中的玛丽苏情节,书中的内容还是朴实的,对于战争的描写也很真实。看完仿佛自己又置身在南京大屠杀的纪念馆中看到了那一幕幕残忍,日本注定不会征服我们,因为我们看不起这个征服者,所以对方是不可能取胜的。
给我印象最深的除了惨烈的战争场面和紧张的战争局势以外,恐怕就是小说的主人公梅玲和老彭,博雅三人之间的爱恨纠葛了。三角恋恐怕是所有的爱情故事中都会出现的情节,甚至是四角或者更多的,这些都无法阻止我爱上这个坚强的美丽女子,因为她让我知道爱就要热烈,用尽全身的力气,更让我明白爱情最好是志同道合。
梅玲爱博雅的时候是那么的彻底,因为自己的遭遇她恨自己不能给博雅一份纯真美好的爱情,所以只是不问,一直默默的爱着他。直到她投身救难工作中的时候她的人格独立起来的时候她明白了自己需要的是理解和支持鼓励,她爱上了那个一直被称作彭大叔的男人。面对年纪的相差她奋不顾身的表达自己的爱。这样热烈的爱怎么能不让人动心呢?曾几何时我们都夸下海口面对爱情我们也要轰轰烈烈结果我们最后都不得不屈服于现实中,为了柴米油盐的生活而奔波。
博雅最后用牺牲的方式让自己配得上梅玲,也很让我感动。因为自私是人类所有行动的原动力,结果博雅用自己的大爱去行动。为什么愿意牺牲自我去爱一个人,恐怕只有爱到骨子里才会这么做吧,毕竟面对生死的时候恐惧是那么的真实。如果你问我愿意用生命爱一个人吗?我的回答一定是不愿意。因为人世间除了生死其他的都是小事,在我看来为了一个人去死是对家庭和父母的不负责。你也可以说这就是我自私的借口,那我也得承认我就是一个自私的动物,因为我敬畏死亡也害怕死亡。
最好的爱情莫过于彼此的鼓励与成长,这是我们一直在寻求的爱情,可是在物欲的时代,更多的婚姻成为了交易,婚姻是恋爱,也是事业保障与生儿育女,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以生意的眼光来看婚姻。随着在战争中不断成长的梅玲,她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也让自己对博雅的爱冷静下来,她看清了自己需要的那份真实的情感。身边总有些人抱怨自己单身,自己也不差为什么就是单着呢,我想原因大概就是太闲了吧。
将自己的时间花费在手机上,没事就是刷微博聊微信,没事就喜欢幻想一下自己的美好生活,只是在幻想却从不去努力创造。一个人是什么样就会吸引什么样的人,你自己都这样一幅烂泥扶不上墙的样子指望什么样的好男人会喜欢你呢。这几天被林心如和霍建华结婚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很多人吐槽林心如配不上霍建华,可笑的是原因竟然是林心如年纪太大。呵呵,恐怕你自己到了四十岁要是有人家三分之一的状态你就自己偷着乐吧。自认为年轻就是资本,对啊,所有的年轻肉体都可以对人的视觉造成冲击,可是一只花瓶只有外表恐怕也会有被看烦的一天。黄渤治好了多少人的颜控,一个人的内在才是最好的吸引点。
要想获得美好的爱情首先得让自己独立起来,不管是经济上的还是人格上的都需要独立。这也算是对自己的自勉吧!
《风声鹤唳》读后感(七):读《风声鹤唳》
很久没有读到这样好的作品了,语堂先生的文字冷静、深刻而耐人寻味,字里行间透着他对人生的哲学思考。这是一部完美作品的延续,很多时候续集都会给人狗尾续貂的感觉,第一部总是先入为主,续集则成为再而衰,再往后就更穷竭了。但是《风声鹤唳》仍然能够给人以力量感。小说虽然仍然延续北京姚家和曾家的线索,但是主人公几乎已经脱离了大宅门,以乱世飘零的战争逃亡生活为大背景,讲述了不同际遇三个男女在国难当头生死存亡时刻做出的对生活和命运的选择。
三个主要人物里面我最喜欢“老彭”。老彭的形象很可爱——善良、慷慨、仗义、富有爱心又不修边幅,这样的形象很接地气。书中没有详细讲述老彭的职业,但是从他的穿着上推断他不属于有钱阶级,甚至中产阶级都算不上。但是他慷慨地将自己的积蓄拿出来开办难民屋,救济无家可归的难民、资助游击队,这点实在难能可贵。他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民国时期的雷锋,小说的前半部在我看来老彭简直是个活菩萨,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为朋友两肋插刀,除了善良乐观没有七情六欲,美女坐怀不乱……但是小说的后半段这个人物才走下神坛,变成活生生的。他也会爱,会患得患失,会纠结,会失意,尽管禅宗佛教说得天花乱坠,因果报应业障心魔样样门儿清,仍没逃过爱别离怨憎会。但他无疑是个好人,正如玉梅所说,彭先生是个真真正正的大好人,这样的人越多越好,他会用爱心感染别人,也会净化世人的心灵,他做了那么多好事,世间若真有因果也该饱尝他这样的好人。
再来说说博雅。博雅是典型的“富二代”加“高帅富”。但他和一般土包子的高帅富不同,他是有点文化的富二代,他有一颗壮志报国的心,但是他没有血染疆场的胆儿(最后他虽然倒在日本人的枪下,但他终究是因儿女情长而死)。他对蒋介石的战略研究和对古战场的查勘都是纸上谈兵,处于战乱当中的抗战各部也不会采纳他的战略研究成果。他对西南诸省的铁路公路线的游离的现实意义与现今大热的驴友自由行没什么区别,无非是游山玩水体验乡土民情。他对崔梅玲的感情我不敢妄加判断,肉体和灵魂本就不可分割,很难分清爱一个的灵魂多一些还是爱肉体多一些。两个人相爱就是接受对方的全部。如果他们最终在一起,会从此过上幸福甜蜜的生活么?我觉得未必。一个人不会因为另一个人改变什么。博雅之前也很喜欢凯男,但是他们结合后他却发现他不喜欢凯男。而梅玲很可能成为第二个凯男。
最后说梅玲。其实梅玲这个人物我个人觉得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她不过是个运气不太好的灰姑娘而已——生在穷人家的富有爱心的美女(大多数女孩都富有爱心)。命运使她在众多有钱人间周旋,她在夹缝中用青春美貌换取优越的物质生活,这与时下的捞金美女没什么区别,不过是战争改变了她的命运,让她遇见了老彭,仿佛白骨精遇到了弥勒佛被点化成佛从此过起了粗茶淡饭但是恬淡怡然的神仙生活。
未来还远,生活还在继续。有时候我总是想,小说中的人物还活在小说里,虽然小说结束了,但是书中的人物还继续活在故事,还在延续故事里的生活……
愿他们过得好。
《风声鹤唳》读后感(八):#00001#《风声鹤唳》:小人物身后的大时代
2016.01.22
阅读始终是拖拖拉拉没有每天实施,一本书从年初拖到现在,也才看了三分之二,我以为,《风声鹤唳》表达了对时代道德观念的不满,在其中竟然也一直通过女性视角强调女权,是一本以爱情为主线,阐述民族历史,宗教信仰,以及生命奥义的书籍。
豆瓣里找到这本书最早的出版日期是1989年10月份,在我出生之前六年。
但却不知为什么,我得到与我而言最实用的经验却是关于饥饿和饮食的关系,文中老彭的饮食观念真的现代人都需要学习的。
他说难民们,劳苦人民们,才明白饮食的必要性,他们才是真的为了饥饿感而迫切需要饮食的人。
而从中,我也意识到现代人则很少体验到饥饿,大多都是按部就班的一日三餐,还多出了好些的零食糕点,可以安心自在地随意饕餮,却还身在福中不知福,竟然还因此衍生出了需要解决的身材肥胖的问题,想想也是哭笑不得,但总体来看还是很让人欣慰和庆幸的,至少说明现在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很多,大多数人再也不需要为了饥饿而担忧和痛苦了。
虽然还没看完,但觉得书籍中林语堂的描述,让我很欣赏他的审美,尤其其中写到"灰色的丝绒衣裳配淡紫色的花边",我光是想想也觉得很美呢。包括对人物的外貌描述也是非常细致的,并且对于服装和女性美的鉴赏,也有一套自己的逻辑,我个人很喜欢他在书里所表达出的审美。
还有一些审美的是很抽象的,比如对于战争,生命,人性,我也比较认同。
再说人物的设定,他让博雅,梅玲,老彭做主角,一个是略有些不食人间烟火,纸上谈兵,却追寻真爱的富家已婚公子哥;一个是有着不幸而难以被世俗接受的辗转经历,却依旧纯真善良,大胆而敢爱敢恨的美丽女子;还有一个信仰佛教,乐善好施,有着奉献精神的单身中年男人老彭。
他们三人有几个共同点:学识渊博,理想主义,容貌姣好,为人端正。
但多多少少也会有一些缺点和遗憾,比如博雅,对梅玲的感情是婚外情,只因为年轻时候草率决定,以外貌定夺下的婚姻,让夫妻没有共同语言,后来又爱上了弟妹的朋友梅玲,而他的妻子凯男只能受着这份委屈无从发泄。比如梅玲,因为家世平凡,为了生计只能去做舞女,姘妇,后来因为牵扯到良心,战争和国家立场而逃走,却又不顾传统道德的束缚觊觎别人的丈夫,在爱人博雅面前也只是一个情绪化的普通女人。比如老彭,想法十分前卫,寄望通过种植西红柿,进口来亨鸡产出鸡蛋,养蜂酿蜜,在那样的景况和时代中,通过这样的经商渠道挣钱,最终当然是只能不了了之。(如果在战争复苏之后倒是很可行的)
但这样的缺点和遗憾,却让人物更加真实和有血有肉,毕竟世上很难找到近乎完美的人。
我想这大概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林语堂的个人喜好与价值导向,但不可以就一本书做断论,我还没看过他的其他书,等看得比较全之后,可以做一个总结。
看到两百页左右的时候,有几段关于日本人在战争时候的暴行,以及难民逃亡的辛酸与窘迫让我眼泪婆娑,感觉什么都比不过真实的力量。
今天先写到这里。
《风声鹤唳》读后感(九):风,就像人生
读完说来还真有那么一点意犹未尽,即使感觉有点亲蒋之嫌疑。不过换做那个时代,鼓吹战事的人比比皆是,作者其实角度也许更多是放在了民族大义、战斗豪情、抗战决心等等。全书读罢,人物关系紧连着《京华烟云》,故事也是其续传。可以这么说,一年间隔发生的确实很多。就比如,这个文中的女主-崔梅玲,后面有改叫丹妮。这个人物设计的倒是有几分林语堂惯有风格,在他笔下,男女一律平等。就如对丹妮的整体刻画,女权主义,独立担当的个性,对爱情的执着等。相比在《京华烟云》中那个近乎完美的姚木兰,还是稍显不同的,至少前者出身,更有了曲折之经历,反响自然会大有不同了。
老彭是个实在的人,越看越觉得这样的人,是在太少,过于理想的东西,皆不可得之。就拿后面丹妮突然去郑州找到他来说,我就觉得这个时候的老彭似乎变了一个人,丹妮的转变我一时也无法接受。爱情若是如此随意,顷刻间就能区分个世界黑白出来?山洪海啸,实不为过。如果真是这样,我真的好不信服。
来简要说下博雅,性格就不说了,只是觉得最后跑去那个村庄,带着丹妮这个孕妇,真是想不明白,还遇到鬼子,我想说这不用刻画这么复杂吧,大老远你们在这么多城市跑来跑去的,我还真怀疑当时交通真这么发达?再说台儿庄附近明显很多鬼子,谁让你们没事游山玩水了?信件寄得飞来飞去的,全国都玩回来了。(语气有点重,只是想说下故事情节略假,不过小说嘛,不计较了)博雅对丹妮就是真爱了?小说最后一句:“为友舍命,人间大爱莫过于斯”,说的像是那么个意思,可是博雅自愿舍命,即便如此,丹妮就悔悟了?爱若如此,同样我不信服。丹妮最后为其守寡,只不过是追求自己心中的“业”罢了,换了我,人情冷暖,真到那时,自知之明还是有的。这一切的一切,全是不可谓之道。
比较赞同作者的一个观点,那就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错,虽说此本小说更主张一种佛性,一种无常的说法。事在人为,不可谓之“业”,有如其中谈到婚姻和爱情时,谓之为孽业。强调人之痛苦来源于人自己的感官欲望,爱憎乃由我们的感官以及互相之间的差别心而来,若要于此解脱,需要知道这一切因果缘由,但是我觉得这很难达到的。而要通过此达到博爱的幸福境界,想想更是遥不可及。人都想摆脱痛苦,可是生活的哲理就是没有道理可言,怎么能没有伤害呢?最大的例子,就是萍萍,由于各种巧合,文中的人们走到一起,他们后面所经历着的一切,其实本来会发生,本来也许根本不会发生。可是历史的狂风,就是那样把他们吹到一起,而萍萍呢,她被吹落了,她的死就像一个未完成的梦想突然消失,
“因为她也是风雨之中的一片树叶,在世上旅程中小小年纪就被风刮落,现在单独飘走了,甚至飘的有些快活。她是如此充满希望,渴望美,如此喜欢玩这个游戏。路人会踩踏它,清道夫会把它扫开,却不知道它会包含这么多美、勇气以及对生命法则的敬意。”全书最感人的地方,读到这真还会有一丝悲痛,就如今天在3.01惨案中被无辜杀害的同胞们,人生呐,有时还真是没有道理可言。因为你真不知道自己这片叶子会飘向何方,会遇到什么样的事,更别说恐怖袭击什么的。因为这一切的法则,定有一个规律可循,那就是归于天知道的东西。
想也不得,就归于天吧。上帝好像还有那么意思被信奉的可能了。当然我不信奉任何宗教,这都是后话。
一句话总结,风,就像人生。
《风声鹤唳》读后感(十):【为友舍命,人间大爱莫过于斯。】
【为友舍命,人间大爱莫过于斯。】这是佛教名言,也是全世界通行的圣经诗句,此刻却镌刻在博雅的墓碑上……
战争时期的生命是以秒计算的,只有在死亡面前,人们才得到了真正地公平对待,没有老少、尊卑、贫富之分,也不具善恶的界定。所以,曼娘死了,阿满死了,素云死了,博雅也死了……他们死的方式虽不尽相同,但都无一例外的将自己的生命断送在了灰飞烟灭的抗日战争中。若说《京华烟云》是林语堂“献予歼倭抗日人”的作品,我想作为其续篇的《风声鹤唳》却进一步让我们认识到他们不但是为国,更是为同胞而舍弃性命的大爱。
故事中,有这样一个女孩儿……她是崔莲儿,也是崔梅玲,同时还是彭丹妮。就像《倾城之恋》里一座城的倾覆成全了白流苏的爱情,战争亦改变着崔莲儿的命运,将她从一个满足于个人情感的女性升华到以奉献谋取幸福的巾帼英雄。两次名字的变化,标志着她的成长。起初,她是崔莲儿,她同很多接受了现代氛围的女孩儿一样勇敢大胆,不图家世背景,甚至连对方姓甚名谁都可以不问,只凭一个眼神和几句寒暄,便坠入了爱河……多浪漫的开始,像所有才子佳人的传说,可惜,结局却令人唏嘘。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因缘吧,她的父亲是个树敌万千的军阀,就是因为他的身份,莲儿的初次婚姻经历了无尽的折磨后就结束在她仓皇逃离的脚步中。从此,她变成了崔梅玲,堕落自舞厅伊始。像《日出》中的陈白露,尝试了婚姻的失败,沦落风尘,因生活所迫,渐渐地成为姘妇,跟很多男人同居,直到她发现自己被卷入了政治阴谋,再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了汉奸的同党,出于良知的谴责,她放弃了安定,颠沛流离中来到北平,走进“王府花园”,但是纵使她和博雅恋爱的时候,她对男人的依赖依旧没有削减,也依旧畅游在个人情爱的世界里。不过,或许是因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战争又再一次推动了她命运的齿轮,把她引向生命的巅峰。和老彭的相识,重燃了她生命的价值,于是她慢慢地脱胎换骨,造就了那个全新的彭丹妮。就像博雅认为的,老彭是文殊师菩萨,解救着阿难和摩登伽女。他引领着丹妮走向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那里个人的情与爱、悲与欢、愁与怨都是渺小的,唯有为同胞奉献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所以,他们在汉口收容难民,领养孤儿,一心替别人工作。在接触中,他让丹妮懂得了无私之爱,以至后来博雅亡故,他们纵然深爱彼此,丹妮却依然选择了为博雅守寡,为友舍命尚且奋不顾身,何况舍掉的只是个人的私欲呢?她在付出中获得了更高的幸福,整个中国的危难成全了丹妮生命的意义。
如果丹妮的价值要靠战争实现,那么博雅的命运便是由爱情主宰。他是姚家的嫡孙,北平“王府花园”的主人,与老彭和后来的丹妮比,他的世界观显然要狭隘得多。他是个十足的战略家,他眼中宏大的战场容不下百姓的存亡,却填充着爱情的芬芳。无疑,他对梅玲的爱至高无上,战时踏遍了半个中国,只为能与梅玲见面,奈何,即便在爱情里他仍然摆脱不了身为少爷的“自我”,女人,即便是梅玲,对于他仍旧是附属,是证明他成功的某种方式,但是梅玲却渐渐变了,不止换了名字,他的爱情已无法满足丹妮的要求。在弥漫着硝烟,生死未卜的战场,他终于看懂了丹妮,明白她爱上了老彭。直到彼时,他对梅玲的挚爱激发了他的无私,他冲出田野一个人与十二个日本骑兵斗争,他赴死的动机再明显不过……他的牺牲,本来只为了成全老彭与丹妮,可是在斗争面前,他的“友”便不再局限于这两个人,转而扩大到了亿万的同胞,他是为国捐躯的。“为友舍命”,于他,具有了双重的意义。
整部书读下来,沉痛时时敲击着内心……但是战争可以导致离散,却也会带来团聚,陈妈在陈三与环儿的陪伴下过世,便是残酷中最大的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