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圣经经典读后感10篇
《营养圣经》是一本由帕特里克·霍尔福德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505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营养圣经》读后感(一):还是有浓厚的商业推销意味
对完全没概念的人群来说很好懂
可能太过通俗……也不知道是作者有意为之 还是美式打比方翻译过来之后造成的误会……有些【童话】般的例子 很容易对人产生误导……
比如血型那一章 其实作者自己也说【到底是否合适,要看你自身个体状况】但是因为有那些什么A祖宗是农民所以不能吃O游牧家的牛羊产品这种话~搞的真有读者捧着书号称我是A型血所以我不喝牛奶- -!
或者这种活泼的科普方式真心不适合爱极性 惰性思维的国人吧……
《营养圣经》读后感(二):要么瘦!要么死!
想减脂?想增肌?想返老还童长生不老?为什么我减肥会一再失败?为什么我历尽九九八十一难好不容易体重减下去一点点后却会迅速反弹?减肥就是要不吃东西吗?饥饿减肥法真的管用吗?
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可在本书中找到。
我一直认为号称“XX圣经”的书全是卖狗皮膏药的,但本书是个例外。该书作者师从全世界唯一一位曾两度独自荣获得诺贝尔奖的天才学者鲍林,是国际营养学的权威。他不仅告诉你该做什么,还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让你洞悉人体的秘密。
此书适合隔三差五就叫嚣“要么瘦,要么死”的你,也同样适合老人和儿童——它提供的是你在报纸、电视、网络上无法获得的系统知识。
爱自己,爱家人,就读《营养圣经》!
: 这书我每年至少读一遍——再知道为什么我的身材如此曼妙了吧!
《营养圣经》读后感(三):《营养圣经》的作者帕特里克?霍尔福德先生要来中国了
有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上海惜安健康咨询有限公司(AWB China)将在十一月份主办一次与健康密切相关的活动。11月17-18日在北京,将由英国最权威的营养学家、”营养圣经”作者帕特里克?霍尔福德与广大的健康爱好者分享他的营养保健以及健康生活的智慧。讲座内容包括:
1. 百分百健康的10个秘诀
2. 益智饮食打造聪明宝贝
3. 要健康,就得会吃“糖”
4. 准妈妈和新妈妈的最佳营养方案
此次活动完全非盈利性质,入场券收入仅用来支付场地等费用。
这次是霍尔福德先生首次到中国与读者见面,机会难得.如果您为您的家人或员工团体购团体票,我们将有更多优惠套餐供您选择。
详情请见附件中的活动说明。您也可以登陆公司网站 www.awbchina.com/events.html了解更多活动信息。
我们相信您的家人和员工都将从这次会议学习中获益良多,请联系我们请发送邮件到[email protected]或致电:
021 5155 4552/135 6461 2980。
《营养圣经》读后感(四):要不要吃膳食补充剂?
这几年我对营养学颇感兴趣
陆续续也看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和资料
最近几年 就关于“要不要吃膳食补充剂”的问题
微博上一直争论不休
大多数营养师/营养学家基本认为“需要的话就得吃”
几个在营养学领域活跃的大V对此问题的观点略微不同
范志红认为需要坚持做好基本的日常饮食
冬天光照不足时她会偶尔补充维生素AD
王兴国和范志红差不多
他坚持做好日常饮食 另外自己以及家里人坚持常年补充维生素D
顾中一更年轻 生活方式也更不规律更不健康
他承认在某些情况下没有办法做到均衡饮食
他会更频繁地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C 鱼油等
与营养师对待膳食补充剂更为宽容的态度相比
以京虎子为首的另一派认为补充剂无用甚至有害
他在微博上发表了很多文章用于证明这个观点
我认为他的核心观点在于
不能偷懒 以为吃了膳食补充剂就可以胡乱吃饭
仍然要努力通过日常饮食以及包括强化食品达到营养素均衡的结果
因为仰慕范志红老师
也为了更好地了解膳食补充剂攸关的纷争
所以买了这本书
作者在书里重点阐述了ODA(营养素最佳每日摄入量)这个概念
ODA区别于RDA(营养素的推荐每日摄入量)
每种维生素/矿物质的ODA都相当于RDA的数倍乃至几十倍
作者认为按照ODA服用维生素/矿物质
可以用于治疗/预防某些疾病或者某些亚健康状态
应该说 作者这个观点在几十年前比较流行
美国人那时候也流行大把大把地服用膳食补充剂
但根据近些年更综合一些的大型研究结果来看
科学界的主流观点似乎是不支持大量服用膳食补充剂
综合来看 对于普通人来说 努力做好日常的基本饮食仍然是最重要的
这其中包括一些强化食品 都是提高饮食均衡度的好办法
但很遗憾的是 我国强化食品丰富程度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差别
强化维生素D的牛奶 强化铁的酱油 强化B族维生素的面粉都非常少
不像(居住在美国的)京虎子 靠普通食物和强化食品就能实现营养均衡
总而言之 对于关注自己及家人营养状况的人来说
需要先静下心来好好学习营养学
然后分析自己及家人的饮食结构
看缺少哪些 能以哪些方式进行补充
自己一问三不知光想当伸手党跑到营养师微博下边张口就问“我吃XX补充剂好不好”的人
我也就只好呵呵了
《营养圣经》读后感(五):怎么吃,我在反思我自己
由于人的个体差异性和地域差异性的广泛存在,每个人多少都有偏食的习惯。喜欢吃的东西总要吃多,不太喜欢的东西常常一点不吃。虽然这里的喜欢有地域因素的干扰,但是即便排除地域因素,同样还是存在很大的偏食情况,造成人营养摄入的不均衡,造成营养不良的出现。
我是个营养不良患者,而现世界有无数我一般的营养不良患者,并非是因为吃不起,而是因为嗜好某些口味和口感,便疯狂的、不加节制的吃很多单一的食物,虽然能填饱肚子,甚至过甚的填饱了自己的肚子。我反思我的肥胖疾病的出现,恐怕与自己的饮食习惯有莫大的关系,当然其他生活习惯也会左右我的健康水平,这里,我先反思饮食习惯这一方面吧。
吃肉,喝奶,油炸类的,烧烤类的,慢无节制的饮酒,总之对于这一批食物的胡吃海喝,造成了我的肥胖,并且因为肥胖及不良饮食带来了很多其他的并发症,对于自己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和痛苦。但是即便清楚地知道事实的严重性和需要解决的迫切性,自己在面对一些美食的时候,还是不能控制自己摄入的这种本能,过多的摄入,过量地摄入,事后虽追悔莫及,但是事情再临时,仍然要犯同样的错误,自制力的不足,我慢慢觉得与自己的单一的饮食和营养摄入不无关系,不够全面的营养元素的摄入,对于自己的身体的健康维持,尤其是大脑中各种益与身心激素的常规释放,造成了不平衡的影响,使得自己缺少自控力,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同时还有一点就是敷衍了事的态度,已经在一次次违背自己承诺的过程中日益坚固,使得自己意识不到对自己允诺的承诺和对别人允诺的承诺有同等的重要性,甚至是更重的重要性。
于是,不良的饮食习惯,不仅摧残了我的肉体,同时也摧残着我的精神我的灵魂,并且将长久地影响到我的每一个行为,每一次思考,问题实际上已经非常严重,即便从生理健康角度,我早已无路可退了,但是因为年轻的活力,这种疾病带来的糟粕和惩罚的体验还不是那么让我引以为戒,但是我能想象到我如果还不做改变,未来将是多么可怕和凄凉,因为想象到,竟又不敢想象到,人类的可鄙和可悲已经在我身上被彻底的唤醒了,我鄙视自己,鄙视自己的行为和习惯。
读此书之前我已经开始反思自己的饮食习惯了,读完此书觉得自己有了反击自己的武器,所以从读此书开始,我就在尝试改变自己的饮食结构和饮食量,初步已经显现了一定的良好的效果,我觉得自己的精力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体重基本趋于稳固,并且有减轻的趋势,我想是因为营养元素补充更全面后,一些虚肿的组织等逐步恢复了健康,变得精炼了,他不在需要变大来保持一种不健康了。
兼听则明,旁听则暗。我觉得有些东西和建议并非能适用于所有人,而所有人也未必会听。所以关键问题是找到自己的问题,并且有解决和改善他的决心,有了决心以后,你才会愿意听从意见,从善如流,并在实践的过程中找出适合自己走的道路。有时我觉得不听别人意见是对的,但是因此也不行动就大错特错了。
《营养圣经》读后感(六):对健康不应抱有幻想
我是从微薄关注范志红和顾中一开始接触到相对严肃的营养学知识的。范老师和媒体有约稿,经常会写些应景的小短文,可能没有太多干货,但反复讲的都是基本的营养学观念。改善自身健康没有捷径,也不必相信神话,实实在在地在科学的指导下进行调整才是正道。
去年有一段时间非常迷恋茶道,一个夏天翻阅过的文献比之前两三年逛茶店混茶喝道听途说来的信息都要多,也慢慢发现那些四处流传版本各异的典故是多么的不符合逻辑,而堂而皇之出入各种楼堂会馆的饮茶养生之说如出一辙。出于工科生的思维直觉,意识到这些只是出于商业目的的各种胡诌,如果想有正确的认识,还是应该回归到科学教本。
这本书的作者据说是国际权威,但现在挂着权威名号的大湿实在数不胜数,如果不是范老师亲自为他翻译著作,我是万万不敢相信的。书很厚,很像工具书,后来发现的确具备这个功能。章目的编排思路很清晰,介绍完基本的营养成分后在讲解改善各种健康问题的方法。大量引用的数据、图标和文献极强的提高了文章的说服力,这是同类书籍远远做不到的。
书没有完全看完,只读了关于各类营养元素的部分,对作者的一些主要观念还是比较认同的,例如:
quot;人类的饮食结构在近代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身体对此并不能完全适应,因此在饮食以外补充营养添加剂是有必要的。虽然听起来很像是推销安利产品的说辞,但道理的确是这样的。至于什么人该补充什么怎么补充是门很严肃的学问,不是现在兜售保健品的大妈们所能掌握的,需要由专业营养师提供服务。
各类营养成分都各司其职,且都需保持在合理的含量,缺量和超量都有副作用。
由于现代生产方式的改变,很多传统食物包括肉类和蔬菜的营养价值都不如以前,激素的增长和矿物质的减少是普遍现象。
诸多营养成分是需要配合工作的,单一的短期的进行补充没有太大意义。"
但是如果仅仅因为上面这些原因,就开始定期摄入营养品希望能够有个好身体恐怕是不行的。在锦上添花之前,更有必要改善基本的生活习惯,简单点来讲,可能是:
控制肉类和鱼类的摄入;
增加绿叶蔬菜的摄入量,一天一斤左右;
多吃水果,至少一天一个苹果;
每天喝至少1.5升水;
保证足够的睡眠;
每天步行或跑步;
多吃杂粮和粗粮,减少精制食品
以上这些建议看似十分粗糙,但确实是基于科学进行提炼最容易落实的。如果这些还做不到,其实想太多营养补充剂的事情也是徒劳的。
回到茶吧,这本书里刚好单独提了一下。茶和咖啡一样,含有较多咖啡因,长期食用会降低神经系统的敏感度,有造成神经衰弱和情绪低沉的风险,副作用较大。好处可能是锰含量多一点。相比而言,茶的养生功能可以不谈(没有深入研究也不敢确定),还是简简单单喝个独特味道,品品文化就够了。
对了,求以后别再转养生贴了,这么多年没见过靠谱的。从北大教授讲座说花生要吃皮到道长说绿豆治百病,都是瞎忽悠。